『壹』 急!!!經濟倫理案例分析
經濟倫理:就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所必須遵循的倫理道德的基本准則,是直接調節和規范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一系列倫理原則和道德規范。倫理思想不是一般的經濟倫理道德,而是其根本原則、核心和精髓;它是法的哲學內涵,是法形成的倫理道德的原理和依據,是人們認同和內化法律法規的道德基礎。
案例:
我國某些電信企業為了佔領市場份額,竟然用起了最卑劣的手段----砍斷競爭對手的通信電纜。這起電纜遭砍事件,源於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四川省遂寧市的白熱化競爭,雙方因為通訊市場佔有量發生的短兵相接已不是第一回。遂寧聯通開拓市話業務的咄咄逼人之勢,最終導致了中國電信遂寧分公司有關人員付諸「割纜行動」。
據聯通方面反映,雖然電纜搶修好了,但是又出現一個新問題:在遂寧電信所屬的公用電話上,撥打聯通的市話,計價器顯示高於正常收費幾十倍。「電信的做法,其實就是讓人不敢打聯通的市話,間接擠垮我們。」遂寧聯通負責人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創年代,出現一些超出社會正常價值觀念和道德容許程度的現象是難免的。這就是所謂「現代化的代價」理論。 這個理論倒是可以解釋不少現實問題。從屢見不鮮的外資、私營企業主對員工搜身事件,到行業老大為攫取巨額壟斷利潤,不惜囤積居奇和聯手限價以擠垮競爭對手,再到此次中國電信遂寧分公司冒著觸犯刑律的風險,砍斷其他公司的通信電纜,如此道德淪喪、誠信盡失的商業行為若要蔓延開來,現代化的代價也未免太大了。
相反,美國「微軟拆分案」,美國司法部啟動了強大的法律攻勢,連環訴訟搞得蓋茨焦頭爛額。面對政府的「百般刁難」,微軟公司還是不緊不慢地應訴、答辯、聘請律師配合調查、積極地與司法部達成庭外和解,甚至涉訟期間還推出了風靡全球的 Windows XP操作系統,讓人們看到了巨型跨國企業的風范與涵養。
案例分析:
如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話,微軟公司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技術力量,使美國政府的所有電腦陷入癱瘓,因為它的產品已滲透到了政府最尖端的情報、國防系統。 政治經濟學理論還告訴我們,像微軟這樣規模的寡頭企業,已經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實際操控政治,這是資本主義的金錢本質。但是,微軟公司既沒有採取技術手段,也沒有採取政治手段,而是冷靜地選擇了法律抗爭。
價值尺度: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如果取之有道而至富貴,那才是真正的「貴」,即實現了不只是「經濟人」同時也是「道德人」、「社會人」的價值。現代市場經濟當然是以利益為驅動機制,但同樣要求「見利思義」,「義然後取」。那種不管義不義,先賺了再說,賺錢才是硬道理的行為是要不得的;那種有錢能使鬼推磨,「鬼附勢慕利」的「錢神論」是要不得的;那種只有黑心才發財、專取不義之財的行為更是要不得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
從商家來說,贏得顧客就一定能夠贏得市場,企業就一定能夠蒸蒸日上。
辦企業的宗旨:「服務社會,富強國家」。這一宗旨充分體現了儒家「以民為本」的觀點,具有普遍性。 「經營的目的是為社會服務,利潤乃是服務的報酬」。尊重消費者,理解顧客,最突出的表現就在於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上。
然而,至今有的商家仍不知「以民為本」的道理。有的坑害顧客,最終顧客越來越少。這就是「失民心」所帶來的經濟惡果。
我國建立市場經濟制度的時間還不長,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體系尚在建設、完善之中,但這並不能成為中國企業可以背棄商業道德、莫談經濟倫理的理由。
同業經營者不再野蠻地割砍對方電線,而變成了中國電信分拆後的若干電信企業相互之間訴訟纏身,應感到萬分欣慰。
經濟倫理,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貳』 請問黃金、白銀、鉑金等金銀珠寶品牌股票代碼有嗎比如周生生,周大福等等,是多少
周生生代碼00116,謝瑞麟代碼00417,周大福沒有上市,屬於私人公司,中國A股有600612老鳳祥,002173山下湖,原來戴夢得也有上市,後來給人借殼了.
『叄』 謝瑞麟的個人履歷
只讀了不到兩年小學的他,便因家境貧寒被迫輟學,後跟隨父親以收集廢品為生。
13歲那年,父母為了讓他有一技傍身,把他送到一間金鋪當學徒,他在那裡學了7年師,捱盡了苦頭。當一切的工夫都學會後,謝瑞麟便自己創業開金鋪,那時他只不過是21歲。
1957年,憑著一個賞識他的行家借給他的3000元,謝瑞麟買了50兩黃金,租了一間房子和買了一些生財工具後,開設一家小金鋪。便正式開展了他的「黃金之旅」。
經過5年克勤克儉的生活,以及在產品設計上不斷創新,使得生意便日漸興隆。
1971年,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87年,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公開上市。有了更強大的資本來源後,1991年公司員工已達到1100人,而產品更分銷到中國、美國、新加坡和泰國等地。
在1981和1982年時,謝瑞麟因為不滿足於單純做珠寶生意,便貿貿然涉足地產和眼鏡零售業務,用珠寶生意賺來的資金大手買入商鋪和物業。
就在此時,香港卻遇上中英談判引發的信心風波,地產價格應聲大跌,謝瑞麟在此役鎩羽而歸。
之後他重新投入自己的老本行珠寶事業,在艱苦經營之下,謝瑞麟珠寶在1987年正式上市。
他在1990年成功奪得裕興地產公司控制權,作為集團投資地產的旗艦。
在1997年6月,即金融危機前夕香港樓市接近頂峰時,謝瑞麟又斥資5億元,向麗新集團購入尖沙咀寶勒巷的寶利商業大廈,另外他參與的多項股票投資也宣告失利。
於是,在1997/1998年度,集團的負債升上最高位,金額達13.4億元,負債比率升至自1992年以來的最高點,達100%。
1998年6月謝瑞麟還推出「10億元鑽石大傾銷」,在兩個多月內為集團套取了近3億元的資金,但仍然無濟於事。
最終謝瑞麟因為拖欠蘇伊士亞洲控股債務逾5000萬元,被對方於2000年入稟申請他破產,其它債權人亦相繼加入追討欠債。
2000年9月25日,謝瑞麟被法院頒令正式破產。
2000年3月破產前夕,他將上市公司謝瑞麟珠寶的控股權,轉移給長子謝達峰,因此公司業務在他破產後仍能照常運轉。
2004年9月,達成債務重組安排,提前解除破產令。
靠3000元借款建起龐大珠寶王國 投資地產失敗「三起三落」一度破產
謝瑞麟:賺錢就是生命中的一切
一手創立了「謝瑞麟」珠寶王國、專賣店開遍東南亞、香港、內地的謝瑞麟只讀過兩年小學,憑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從3000元借款開始,巔峰時坐擁身家20億。
謝瑞麟的一生可謂大起大落。在2000年正式破產後,也是幾度波折。一會「死而復生」,一會又傳「被拘」新聞。
『肆』 做鉑寶利這個生意,會不會虧本呀
做什麼生意都是有風險的,但是相對而言,風險越大,投資回報就越高,就目前而言,投資鉑寶利珠寶行業,還是非常不錯的,至於會不會虧本,沒人能打保票的,但是你不做,肯定會錯過一次賺大錢的機會。
『伍』 謝瑞麟資料
謝瑞麟 1936年,出生於香港。
只讀了不到兩年小學的他,便因家境貧寒被迫輟學,後跟隨父親以收集廢品為生。
13歲那年,父母為了讓他有一技傍身,把他送到一間金鋪當學徒,他在那裡學了7年師,捱盡了苦頭。當一切的工夫都學會後,謝瑞麟便自己創業開金鋪,那時他只不過是21歲。
1957年,憑著一個賞識他的行家借給他的3000元,謝瑞麟買了50兩黃金,租了一間房子和買了一些生財工具後,開設一家小金鋪。便正式開展了他的「黃金之旅」。
經過5年克勤克儉的生活,以及在產品設計上不斷創新,生意便日漸興隆。
1971年,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87年,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公開上市。有了更強大的資本來源後,1991年公司員工已達到1100人,而產品更分銷到中國、美國、新加坡和泰國等地。
在1981和1982年時,謝瑞麟因為不滿足於單純做珠寶生意,便貿貿然涉足地產和眼鏡零售業務,用珠寶生意賺來的資金大手買入商鋪和物業。
就在此時,香港卻遇上中英談判引發的信心風波,地產價格應聲大跌,謝瑞麟在此役鎩羽而歸。
之後他重新投入自己的老本行珠寶事業,在艱苦經營之下,謝瑞麟珠寶在1987年正式上市。
他在1990年成功奪得裕興地產公司控制權,作為集團投資地產的旗艦。
在1997年6月,即金融危機前夕香港樓市接近頂峰時,謝瑞麟又斥資5億元,向麗新集團購入尖沙咀寶勒巷的寶利商業大廈,另外他參與的多項股票投資也宣告失利。
於是,在1997/1998年度,集團的負債升上最高位,金額達13.4億元,負債比率升至自1992年以來的最高點,達100%。
1998年6月謝瑞麟還推出「10億元鑽石大傾銷」,在兩個多月內為集團套取了近3億元的資金,但仍然無濟於事。
最終謝瑞麟因為拖欠蘇伊士亞洲控股債務逾5000萬元,被對方於2000年入稟申請他破產,其它債權人亦相繼加入追討欠債。
2000年9月25日,謝瑞麟被法院頒令正式破產。
2000年3月破產前夕,他將上市公司謝瑞麟珠寶的控股權,轉移給長子謝達峰,因此公司業務在他破產後仍能照常運轉。
2004年9月,達成債務重組安排,提前解除破產令。
靠3000元借款建起龐大珠寶王國 投資地產失敗「三起三落」一度破產
謝瑞麟:賺錢就是生命中的一切
一手創立了「謝瑞麟」珠寶王國、專賣店開遍東南亞、香港、內地的謝瑞麟只讀過兩年小學,憑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從3000元借款開始,巔峰時坐擁身家20億。
68歲的謝瑞麟,一生可謂大起大落。在2000年正式破產後,也是幾度波折。一會「死而復生」,一會又傳「被拘」新聞。
艱難創業
今年68歲的謝瑞麟出生於廣東南海,1945年舉家移居香港,一直在最貧困的木屋區「老虎岩」生活,因家境貧寒只讀了不到兩年小學的他便被迫輟學。後跟隨父親以收集廢品為生,當起小小「收買佬」。13歲那年,父母為了讓他有一技傍身,把他送到一間親友開的金鋪當學徒,經過5年打金學徒生涯後,謝瑞麟覺得並不足夠,於是他下決心再學西式珠寶鑲制,前後學藝十年,捱盡了苦頭。謝瑞麟說,當時最大的慰藉就是辛苦地省下一點點零錢,然後到大光明戲院看戲。
23歲那年,謝瑞麟得到一位老闆的賞識,借給他3000元,便式開展了他的創業「黃金之旅」。「那時我沒錢請師父,只收了一個徒弟,我和他在不足100平方尺的房間內,每日埋頭苦幹達16個小時。」多年克勤克儉的生活,以及在產品設計上不斷創新,生意開始日漸興隆起來。1971年,謝瑞麟的打金工場在經營了12年後正式注冊,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就此成立。1987年,謝瑞麟珠寶更是在聯交所上市。有了更強大的資本來源後,公司的規模在1991年時已達到員工1100人,而產品更分銷到中國、美國、新加坡和泰國等地。
「時不我予」
當公司的規模逐步走上正軌、業務范圍不斷擴展之時,謝瑞麟一心想跨出珠寶業,向利潤巨大的房地產業進軍。1981和1982年時,謝瑞麟用珠寶生意賺來的資金大手買入商鋪和物業。此時,香港卻遇上中英談判引發的信心風波,地產價格應聲大跌,謝瑞麟鎩羽而歸。
「舔血」之後他重新投入自己的老本行珠寶事業,在艱苦經營之下,謝瑞麟珠寶在1987年正式上市。謝自己回顧那次失敗的經驗時,卻並不承認是由於自己欠缺投資眼光,而是因為」時不我予」。
倔強的性格使他能夠安度困境,卻也使他很難倖免重蹈覆轍。1987年公司上市後不久,那股壓抑了數年的雄心,使他變得有點急功近利。1990年他成功奪得裕興地產公司控制權,作為集團投資地產的旗艦。他一下子買入大量的物業,使集團負債比率高達140%,單是利息的支出已達7000萬元。負債過重下,謝瑞麟必須想辦法減債,於是他又在同年6月把裕興股權連同灣仔地皮一並以2億元出售,賣給了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沒想到,港英政府與大陸方面就新機場談判漸趨明朗,更在當年7月中簽訂新機場諒解備忘錄,樓價上升得如坐火箭,結果楊受成在該地皮之上建成英皇集團中心,總值約20億元,而謝瑞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這「肥美的燒雞」落入別人的口裡。
地產劫數
話說事不過三。謝瑞麟十足「性格決定命運」,1997年6月金融危機前夕,香港樓市接近頂峰時,謝瑞麟又斥資5億元,向麗新集團購入尖沙咀寶勒巷的寶利商業大廈,另外他參與的多項股票投資也宣告失利。於是,在1997/1998年度,集團的負債升上最高位,金額達13.4億元,負債比率升至自1992年以來的最高點,達100%。
為了減輕集團的財政壓力,自1998年開始,集團不斷變賣資產減債。其中有為數不少的物業都大幅虧本轉讓。除了變賣資產減債,1998年6月謝瑞麟還推出「10億元鑽石大傾銷」,在兩個多月內為集團套取了近3億元的資金,但仍然無濟於事。最終謝瑞麟因為拖欠蘇伊士亞洲控股債務逾5000萬元,被對方於2000年入稟申請他破產,其他債權人亦相繼加入追討欠債。2000年9月25日,謝瑞麟被法院頒令正式破產。當時有人形容謝瑞麟的破產,是最令業界關注,同時又感到唏噓的重大破產案。
雖然因盲目投資周身債務,但當時香港不少資深珠寶業人士表示,謝瑞麟本人在珠寶業內,仍享有崇高的地位,許多珠寶的原料供應商及行家都支持他,一直以來,行內沒有聽過謝瑞麟有「不找數」(不還錢)的事。當然,對於公司謝氏卻早已作好安排。2000年3月破產前夕,他將上市公司謝瑞麟珠寶的控股權,轉移給長子謝達峰,因此公司業務在他破產後仍能照常運轉。
破產後的謝瑞麟一度消沉,他曾自稱「破產是我一生中事業污點」。他在破產初期,經常失眠,整個人都失去光彩,「感覺無面目見人」。
咸魚翻身
然而從2003年開始的「自助游」,給香港的首飾業帶來了新機遇。「自助游」自2003年7月推出以來,一年內就有超過260萬內地客到港旅遊,為香港提供約144億元旅遊收入,而其中香港的珠寶業就大為受惠。謝瑞麟公司依靠與旅行社合作,生意蒸蒸日上。僅去年營業額就達4.7億港元,成績喜人。
在大的形勢鼓舞下,破產後的謝瑞麟本人,也開始積極與債權人斡旋談判。據專家分析,即使謝不提出債務重組,他為期4年的破產令,也會很快解除。屆時,若無人申請延長他的破產期,謝便無需繼續還債。但他認為「我欠人錢,有生之年都要還」,故選擇以「個人自願安排」方式解決事件,此方法可將曾經破產的紀錄「徹底清除」。謝於過去4年,一直與債權人商討還款方案,雙方最終達成共識,謝只需償還其總債項的6%,即1380多萬,所有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最終他在破產令到期前22天一舉「洗底」。另外謝還多次強調,珠寶行業最講誠信,因此即使破產令已正式解除,他仍會積極想辦法還清全部欠款。
回復自由身後的謝瑞麟透露,破產後他一直出任公司珠寶顧問,仍然堅持返回公司上班。
性格桎梏
謝瑞麟被香港高等法院法官宣布破產後,有人評價道,雖然他曾經歷過「三起三落」,在經濟界十分堅韌,「見招拆招」,但「今次被要求破產,可能會返魂乏術,要絕跡於香港商場了」。未曾想,謝氏仍能屹立不倒。知情人透露,謝氏的珠寶生意一直都賺錢,除了本地、國內,亦有出口。況且,謝氏在十多年前,屬於最早一批招待旅行團售賣珠寶的首飾商,而且辦得非常成功,在歐美、東南亞、中、日、台灣的旅遊業中,都建立了知名度。從年報上看,2004財年,謝瑞麟銷售收入為9.56億元,利潤750萬元,為近年首次出現利潤,可說公司經營業績已然出現曙光。但是這次「廉署拘捕」風波事涉謝瑞麟的核心業務,前景如何,實在值得關注了。
據謝瑞麟的員工所述,即使謝貴為上市公司主席,仍保持勤奮工作的習性,可以一年365天投入工作,因為他喜歡以賺錢多少來評定自己的成就;可能因為他把錢看得太重,因而使自己陷入地產的淘金游戲當中而不能自拔,即使他在珠寶界打滾40年,在行業內享有崇高的「江湖地位」,仍然不能走出個人性格的桎梏。
珠寶大王被判8項罪名
2008年4月24日,香港區域法院判決,謝瑞麟及兒子謝達峰,與三名公司高層涉嫌向代理人提供利益、偽造賬目及偷竊等8項罪名成立。其中,謝達峰為上市公司謝瑞麟珠寶現任主席兼執行董事,溫彼德為現任副主席兼執行董事,另2名被告鍾婉玲及王庭芳也均為公司前任高層。
有「珠寶大王」之稱的謝瑞麟,於1971年成立謝瑞麟珠寶,最高峰時身家高達20億港元,但遭遇金融風暴後欠下數億元債款,2000年9月宣布破產。2003年謝瑞麟藉助內地人赴港「自由行」得以咸魚翻身,2004財年謝瑞麟珠寶銷售收入為9.56億元,利潤750萬元,謝瑞麟也於2004年與債權人達成協議,償還了1300萬元以解除破產令,其財富故事跌宕起伏。
法庭指出,謝瑞麟等5名被告在1996至2005年期間串謀向多家旅行社職員,透過在海外注冊的空殼公司,以向導游提供回扣的方式,利誘導游帶旅客前往謝瑞麟珠寶店購物,同時,還採用偽造會計賬目,謊稱向數間公司支付推廣費,欺瞞稅務,八項罪名共涉及資金一億七千萬港元。
自2006年2月謝瑞麟父子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控,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謝瑞麟珠寶即告停牌,迄今仍未復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