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投資選股策略--GICS行業分類港股篩選分析
以GICS的11大經濟部門為分類,整理港股的股票,關注港股通的股票為主,標有AH的表示A股與H股均有上市,通常選擇A股即可。
必需消費
食品類:大市值如萬洲國際、蒙牛乳業、中國飛鶴;中市值包括中國旺旺、達利食品、頤海國際、維他奶國際、H&H國際控股、澳優、周黑鴨;小市值則有中國食品、阜豐集團、中糧肉食、現代牧業、庄園牧場(AH)。績優股如萬洲國際(肉製品龍頭,對標雙匯發展)、頤海國際(火鍋底料龍頭,A股對標天味食品)、維他奶國際(有新增產能)。潛力股則有H&H國際控股(高端嬰幼兒營養品龍頭)、周黑鴨(開放特許經營,有業績反轉預期)、阜豐集團(味精和澱粉產品龍頭,低估值)。
可選消費
紡織服裝與奢侈品:大市值安踏體育、申洲國際;中市值如普拉達、李寧、裕元集團、波司登、新秀麗;小市值包括特步國際、361度、天虹紡織、晶苑國際、利豐、冠城鍾表珠寶、互太紡織、中國利郎、中國動向、江南布衣、佐丹奴國際。績優股有安踏體育、申洲國際;潛力股則有李寧、波司登、特步國際。家用電器和休閑設備:創科實業、海爾電器、JS環球生活、海信家電(AH)、TCL電子、創維集團、敏華控股。績優股如創科實業(電動工具龍頭);潛力股則有TCL電子(海外銷售擴張)、敏華控股。
汽車
比亞迪股份(AH)、吉利汽車、廣汽集團(AH)、華晨中國、東風集團股份、長城汽車(AH)、北京汽車、雅迪控股、汽車經銷商中升控股、永達汽車、美東汽車、和諧汽車、正通汽車、廣匯寶信。績優股有吉利汽車、華晨中國、北京汽車;潛力股則有中升控股、永達汽車、雅迪控股(電動兩輪車龍頭,越南產能擴張)。
汽車零部件
濰柴動力(AH)、中國重汽、福耀玻璃(AH)、信義玻璃、敏實集團、德昌電機控股、耐世特、首控集團、浙江世寶(AH)。績優股有濰柴動力、福耀玻璃;潛力股則有信義玻璃、德昌電機控股、首控集團(轉型教育行業)。
餐飲服務
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味千(中國)、大家樂集團。績優股只有海底撈;潛力股有呷哺呷哺。
酒店娛樂服務
大市值金沙中國有限公司、銀河娛樂、中市值永利澳門、澳博控股、美高梅中國、香格里拉(亞洲)、新濠國際發展、阿里影業、貓眼娛樂、同程藝龍、復星旅遊文化、太陽城集團、小市值澳門勵駿、IMAX CHINA、百奧家庭互動、海昌海洋公園、藍鼎國際。績優股有新濠國際發展、阿里影業、同程藝龍、海昌海洋公園、藍鼎國際。
教育服務
中國東方教育、新東方在線、中教控股、宇華教育、希望教育、中國科培、楓葉教育、睿見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團。績優股有宇華教育、新東方在線;潛力股則有楓葉教育、希望教育。
綜合消費者服務
福壽園、有才天下獵聘、神州租車。對標美股的埃森哲、沛齊、尼爾森。
傳媒
新華文軒、電視廣播、兌吧。
零售
高鑫零售、周大福、國美零售、六福集團、利福國際、莎莎國際、聯華超市。績優股只有高鑫零售;潛力股則有國美零售(業績反轉預期)。
金融與地產
銀行/保險/證券:銀行看匯豐控股、恆生銀行、中銀香港、東亞銀行、江西銀行,其他優先A股。保險看友邦保險、中國財險、中國太平、中國再保險、眾安在線,其他優先A股。證券看中金公司、海通國際、國泰君安國際,其他優先A股。績優股有香港交易所;潛力股則有復星國際、ESR、中國信達、中國光大控股、遠東宏信、匯付天下。
地產開發
企業眾多,主要如中國海外發展、華潤置地、中國恆大、碧桂園、融創中國等大市值企業;世茂房地產、中國金茂、新城發展、旭輝控股集團、合景泰富集團、中國奧園、美的置業、時代中國控股、中國海外宏洋集團、融信中國、建發國際集團等中市值企業;綠地香港、花樣年控股、豐盛控股等小市值企業。績優股有中國海外發展、融創中國、華潤置地;潛力股則有世茂房地產、中國金茂、中國奧園、美的置業、中國海外宏洋集團、花樣年控股。
物業管理
碧桂園服務、雅生活服務、保利物業、綠城服務、中海物業、新城悅服務、永生活服務、藍光嘉寶服務、彩生活、佳兆業美好、卡森國際等企業。績優股有碧桂園服務、綠城服務、中海物業;潛力股則有碧桂園服務、綠城服務、中海物業。
建築材料
海螺水泥(AH)、中國建材、中國聯塑、華潤水泥控股、金隅集團(AH)、亞洲水泥(中國)、西部水泥等企業。績優股有中國建材(建築材料龍頭)、中國聯塑(塑料管道龍頭,對標偉星新材)。
能源與公用事業
中國石油股份(AH)、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石油化工股份(AH)、中國神華(AH)、昆侖能源、聯合能源集團、中煤能源(AH)、兗州煤業股份(AH)、中國旭陽集團、首鋼資源、中石化冠德等企業。潛力股有昆侖能源、聯合能源集團、中石化冠德。
電信服務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通信服務、電訊盈科、香港寬頻、中信國際電訊、和記電訊香港、數碼通電訊。
原材料
化學製品:上海石油化工股份(AH)、華寶國際、東岳集團、中化化肥、鴻寶資源。潛力股有華寶國際(香精、調味品和煙用原料)、東岳集團(高分子、製冷劑和有機硅)。
醫療保健
制葯、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生物科技等領域的企業。績優股有石葯集團、中國生物制葯、翰森制葯;潛力股有百濟神州、東陽光葯、遠大醫葯(研發管線擴張)、威高股份、啟明醫療、愛康醫療、微創醫療、春立醫療、先健科技、葯明康德(AH)、康龍化成(AH)、方達控股、平安好醫生、國葯控股、華潤醫療、上海醫葯(AH)、錦欣生殖、環球醫療、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復旦張江等。
信息技術
互聯網、軟體與服務、通信設備、電腦與外圍設備、半導體產品與設備等領域的企業。績優股有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美團點評、閱文集團、美圖公司、慧聰集團、映客、恆騰網路;潛力股有金山軟體、中國軟體國際、微盟集團、威高股份、微創醫療、葯明康德(AH)、康龍化成(AH)、方達控股、錦欣生殖、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國葯控股、華潤醫療、上海醫葯(AH)、錦欣生殖、環球醫療、葯明生物等。
工業
建築與工程、機械製造、電氣設備、航空航天與國防、印刷與包裝、航空運輸與物流、海運與港口、公路與鐵路等領域的企業。績優股有小米集團、舜宇光學科技;潛力股有鴻騰精密科技、瑞聲科技、丘鈦科技、富智康集團、偉易達、通達集團、南京熊貓電子股份(AH)等。
總結來說,必需消費、金融與地產、能源與公用事業、原材料、電信服務、工業的建築與工程和工業的交通運輸與物流構成了傳統行業;醫療保健、信息技術、工業機械製造、工業電氣設備和國防軍工則是新興行業。A股的優勢領域包括必需消費、可選消費、金融、地產、能源與公用事業、醫療保健、信息技術、工業等;而港股的優勢領域則集中在可選消費、地產、公用事業、互聯網、電子設備與儀器。建議A股投資者配置必需消費/可選消費+金融+建築裝飾,醫療保健+信息技術+機械製造+電氣設備;港股投資者則可關注可選消費(教育服務/汽車經銷商/餐飲) + 地產 + 公用事業,互聯網 + 電子設備與儀器。
❷ 投資選股策略--GICS行業分類港股篩選分析
以下以GICS 11大經濟部門作為分類,梳理港股的股票,主要以港股通的股票為主,標有AH的表示A股和H股兩邊都有上市,這樣的股票一般選擇A股即可。
必需消費
(1) 食品:食品行業中,大市值股票如萬洲國際、蒙牛乳業、中國飛鶴等;中市值股票包括中國旺旺、達利食品、頤海國際、維他奶國際、H&H國際控股、澳優、周黑鴨等;小市值股票有中國食品、阜豐集團、中糧肉食、現代牧業、庄園牧場等。績優股有萬洲國際(肉製品龍頭)、頤海國際(火鍋底料龍頭)、維他奶國際(有新增產能)。潛力股有H&H國際控股(高端嬰幼兒營養品龍頭)、周黑鴨(開放特許經營,有業績反轉預期)、阜豐集團(味精和澱粉產品龍頭,低估值)。
(2) 飲料:大市值股票如百威亞太、華潤啤酒;中市值股票有康師傅控股;小市值股票包括青島啤酒股份、統一企業中國等。煙草行業稀缺標的為中煙香港。
(3) 個人用品:恆安國際(衛生巾紙尿褲龍頭)。
可選消費
(1) 紡織服裝與奢侈品:安踏體育、申洲國際等大市值股票;裕元集團、波司登、新秀麗等中市值股票;特步國際、361度、天虹紡織、晶苑國際、利豐、互太紡織、中國利郎、中國動向、江南布衣、佐丹奴國際等小市值股票。績優股有安踏體育、申洲國際。潛力股有李寧、波司登、特步國際。
(2) 家用電器和休閑設備:創科實業、海爾電器、JS環球生活、海信家電、TCL電子、創維集團、敏華控股等。
(3) 汽車:比亞迪股份、吉利汽車、廣汽集團、華晨中國、東風集團股份、長城汽車等。汽車經銷商中升控股、永達汽車、美東汽車、和諧汽車、正通汽車、廣匯寶信等。
(4) 汽車零部件:濰柴動力、中國重汽、福耀玻璃、信義玻璃、敏實集團、德昌電機控股、耐世特、首控集團、浙江世寶等。
(5) 餐飲服務: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味千(中國)、大家樂集團等。績優股有海底撈。潛力股有呷哺呷哺。
(6) 酒店娛樂服務:金沙中國有限公司、銀河娛樂、永利澳門、澳博控股、美高梅中國、香格里拉(亞洲)、新濠國際發展、阿里影業、貓眼娛樂、同程藝龍、復星旅遊文化、太陽城集團等。潛力股有新濠國際發展、阿里影業、同程藝龍、海昌海洋公園、藍鼎國際。
(7) 教育服務:中國東方教育、新東方在線、中教控股、宇華教育、希望教育、中國科培、楓葉教育、睿見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團等。績優股有宇華教育、新東方在線。潛力股有楓葉教育、希望教育。
(8) 綜合消費者服務:福壽園、有才天下獵聘、神州租車等。
(9) 傳媒:新華文軒、電視廣播、兌吧等。
(10) 零售:高鑫零售、周大福、國美零售、六福集團、利福國際、莎莎國際、聯華超市等。績優股有高鑫零售。潛力股有國美零售(業績反轉預期)。
金融與地產
(1) 銀行/保險/證券:匯豐控股、恆生銀行、中銀香港、東亞銀行、江西銀行、友邦保險、中國財險、中國太平、中國再保險、眾安在線、中金公司、海通國際、國泰君安國際等。績優股有香港交易所。
(2) 其他金融:香港交易所、中信股份、電能實業、復星國際、ESR、中國信達、中國華融、聯想控股、中國光大控股、遠東宏信、國銀租賃、海通恆信、易鑫集團、惠理集團、華興資本控股、中國物流資產、新鴻基公司、匯付天下、51信用卡等。績優股有香港交易所。潛力股有復星國際、ESR、中國信達、中國光大控股、遠東宏信、匯付天下。
(3) 地產開發:中國海外發展、華潤置地、中國恆大、碧桂園、融創中國等大市值股票;世茂房地產、中國金茂、新城發展、旭輝控股集團、合景泰富集團、中國奧園、美的置業、時代中國控股、中國海外宏洋集團、融信中國、建發國際集團等中市值股票;綠地香港、花樣年控股、豐盛控股等小市值股票。績優股有中國海外發展、融創中國、華潤置地。潛力股有世茂房地產、中國金茂、中國奧園、美的置業、中國海外宏洋集團、花樣年控股。
(4) 物業管理:碧桂園服務、雅生活服務、保利物業、綠城服務、中海物業、新城悅服務、永生活服務、藍光嘉寶服務、彩生活、佳兆業美好、卡森國際等。
能源與公用事業
(1) 能源開采:中國石油股份、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石油化工股份、中國神華、昆侖能源、聯合能源集團、中煤能源、兗州煤業股份、中國旭陽集團、首鋼資源、中石化冠德等。潛力股有昆侖能源、聯合能源集團、中石化冠德。
(2) 能源設備與服務:中海油田服務、中石化油服、中集安瑞科、山東墨龍等。
(3) 電力:中電控股、中廣核電力、華能國際電力股份、華潤電力、龍源電力、華能新能源、信義能源、中國電力、中廣核新能源等。潛力股有華潤電力、信義能源。
(4) 燃氣水務:燃氣企業包括香港中華煤氣、中國燃氣、新奧能源、華潤燃氣、北京控股、中裕燃氣、港華燃氣、大眾公用、天倫燃氣、中國天燃氣。水務企業有粵海投資、北控水務集團、中國水務、天津創業環保股份等。績優股有中國燃氣、新奧能源。潛力股有北京控股、北控水務集團。
(5) 環保工程:海螺創業、中國光大國際、偉祿集團、東江環保、中國光大綠色環保、綠色動力環保、粵豐環保等。潛力股有海螺創業、中國光大國際。
電信服務: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通信服務、電訊盈科、香港寬頻、中信國際電訊、和記電訊香港、數碼通電訊等。
原材料
(1) 化學製品:上海石油化工股份、華寶國際、東岳集團、中化化肥、鴻寶資源等。潛力股有華寶國際(香精、調味品和煙用原料)、東岳集團(高分子、製冷劑和有機硅)。
(2) 金屬采礦:中信資源、中國宏橋、招金礦業、中國忠旺、五礦資本、中國東方集團、金川國際等。其他優先A股。
(3) 林業與紙製品:玖龍紙業、維達國際、理文造紙、晨鳴紙業等。潛力股有玖龍紙業。
醫療保健
(1) 制葯:翰森制葯、石葯集團、中國生物制葯、百濟神州、復星醫葯、麗珠醫葯、康哲葯業、東陽光葯、遠大醫葯、石四葯集團、三生制葯、綠葉制葯等。績優股有石葯集團、中國生物制葯、翰森制葯。潛力股有百濟神州、東陽光葯、遠大醫葯(研發管線擴張)。
(2) 醫療器械:威高股份、啟明醫療、愛康醫療、微創醫療、春立醫療、先健科技等。潛力股有威高股份、微創醫療。
(3) 醫療服務:葯明康德、康龍化成、方達控股、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國葯控股、華潤醫療、上海醫葯等。潛力股有方達控股、錦欣生殖、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
(4) 生物科技: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復旦張江等。潛力股有葯明生物。
信息技術
(1) 互聯網: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美團點評、閱文集團、美圖公司、慧聰集團、映客、恆騰網路等。互聯網行業,港股優勢板塊,必配。
(2) 軟體與服務:中國民航信息網路、金山軟體、金蝶國際、中國軟體國際、中國有贊、微盟集團、網龍、新意網集團等。潛力股有金山軟體、中國軟體國際、微盟集團。
(3) 通信設備:中國鐵塔、中興通訊、建滔集團、建滔積層板、長飛光纖光纜等。潛力股有中興通訊、建滔積層板。
(4) 電腦與外圍設備:聯想集團、偉仕佳傑、雷蛇等。
(5) 電子設備與儀器:小米集團、舜宇光學科技、比亞迪電子、鴻騰精密科技、瑞聲科技、丘鈦科技、富智康集團、偉易達、通達集團、南京熊貓電子股份等。績優股有小米集團、舜宇光學科技。潛力股有鴻騰精密科技、瑞聲科技、丘鈦科技。
(6) 半導體產品與設備:中芯國際、ASM Pacific、華虹半導體、保利協鑫能源等。潛力股有中芯國際、保利協鑫能源。
工業
(1) 建築與工程:長和、長江基建集團、太古股份公司A、太古股份公司B、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交通建設、新創建集團、中國建築國際、中國中冶等。潛力股有中國鐵建、中國建築國際。
(2) 機械製造:中國中車、中聯重科、中國重汽、中車時代電氣、中集集團、海天國際、三一國際、中國龍工、鄭煤機、中國高速傳動、中船防務、第一拖拉機股份、京城機電股份等。潛力股有海天國際、三一國際。
(3) 電氣設備:信義光能、福萊特玻璃、金風科技、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偉能集團、天能動力、協鑫新能源等。潛力股有信義光能、天能動力。
(4) 航空航天與國防:中航科工等。
(5) 印刷與包裝:紛美包裝、中糧包裝等。
(6) 航空運輸與物流:國泰航空、北京首都機場股份、中銀航空租賃、嘉里物流、中國飛機租賃等。其他航空公司優先A股。
(7) 海運與港口:招商局港口、中遠海運港口、海豐國際、中國船舶租賃、太平洋航運等。其他優先A股。
(8) 公路與鐵路:港鐵公司、廣深鐵路股份、深圳國際、浙江滬杭甬、越秀交通基建、天津港發展等。其他優先A股。
傳統行業與新興行業的分類如下:
(1) 傳統行業:消費 + 金融與地產 + 能源與公用事業 + 原材料 + 電信服務 + 工業的建築與工程 + 工業的交通運輸與物流。
(2) 新興行業:醫療保健 + 信息技術 + 工業機械製造 + 工業電氣設備 + 國防軍工。
在配置A股與港股時,應考慮必需消費/可選消費領域、金融 + 建築裝飾、醫療保健 + 信息技術 + 機械製造 + 電氣設備等板塊。港股優勢領域則集中在可選消費(教育服務/汽車經銷商/餐飲) + 地產 + 公用事業,互聯網 + 電子設備與儀器等領域。
❸ 達利食品2021利息保障倍數
達利食品2021利息保障倍數3146.3倍。達利食品利息保障倍數好於行業中位3146.3倍。表明達利食品在財務結構穩健型大幅好於行業平均,尤其是利息保障倍數,遠遠高於行業中位。
❹ 橫盤3年,達利食品遇到麻煩了
達利集團,這個曾經頻頻推出十億級爆品,利潤碾壓同行的食品界龍頭,如今卻陷入了舊品牌迅速老化,新品牌做不起來,股票連續橫盤三年的尷尬境地。
「山寨」起家,在中國市場無往不利的達利,為什麼沒人買了?
【走別人的路】
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騰飛,讓中國人在「吃飽」以外,尋找著新的消費選擇。就在這段時間,旺旺、頂新集團、好麗友、億滋等港台和海外品牌相繼來到大陸,填補了供給端的短缺,開啟了中國休閑食品的一大波狂歡。
在繁榮生長的行業,「山寨模仿」也往往能夠分到一杯羹。福建人許世輝就是在這條由別人開拓的休閑食品創富路上,「山寨」別人,再復制自己,讓達利吃飽又吃好。
1989年9月,許世輝在惠安創建了一家小型食品廠,也就是達利的前身,主要生產硬質糖果和傳統餅干,但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直到1998年,韓國品牌好麗友在中國市場推出好麗友巧克力派。松軟的口感和香濃的巧克力味道,讓好麗友一度獨霸市場。此後,好麗友又推出蛋黃派,同樣受到市場熱捧,此時許世輝嗅到了商機,決定要讓工廠轉型。
當時,盡管好麗友的產品在中國已經是家喻戶曉,但它的價格對於許多二三線城市的中國消費者來說有些偏高。因此,當口味模仿出好麗友七八分,價格只要其2/3的達利園派系列出現時,人們非常願意為這個「平替」買單。
許世輝所抓住的這巨大「商機」,讓達利園派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反超好麗友,成為中國市場派品類的第一名。
嘗到甜頭的許世輝如法炮製,四處出擊。於是,中國的零食消費市場上便出現了模仿品客和樂事的可比克薯片,效仿紅牛的樂虎,觀戰王老吉大戰加多寶的和其正涼茶……
在原材料上省錢,給消費者一個更便宜的選擇,這樣的戰略讓達利每隔幾年就能「山寨」出一個十億級的新品牌,並躋身到各個品類的前三名。
除了擅長模仿和主動放低身段做大品牌的替代品,達利自己還有幾個看家本領。
一是會打廣告。
介紹產品的工作就交給那些先行的大品牌,套用了產品名字達利只需要好好介紹自己。
於是無論在哪個產品線,達利請的代言人都是一水的一線明星:許晴、周傑倫、陳道明、趙薇、孫儷…… 產品口味由別人介紹,品牌檔次由大明星背書。 這樣有所側重的打法,讓消費者接收到一個明確的信號:達利的產品雖然便宜,但有明星代言,吃起來不丟人,而且味道也不錯。
二是會鋪渠道。
三是會做品牌。
每進軍一個新品類,達利都會新造一個子品牌,既不打別人家的擦邊球,彼此之間也絕對獨立。這樣達利在踏入每一個新領域的時候都可以找到最合適的切入角度,也不用擔心某個品牌的失敗給全局帶來的牽連。在細分市場的節節勝利,讓達利自己也逐漸成為了深受信任的民營大品牌。
2015年達利在香港上市,2018年1月市值破千億,許世輝也當上了福建首富,可實際上,這個時候起,達利已經知道自己的招數不靈光了。
【新變化和老方法】
2012年,達利營收突破百億,凈利潤6.93億。2015上市,達利該年營收為169.09億,凈利潤達29.12億。從2012-2015這三年,達利營收和凈利潤年復合增速分別高達16%和61.37%。
可是上市之後,達利的業績增長開始放緩,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都下降至10%左右,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營收甚至第一次出現了負增長。
在達利最風光的幾年,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第一個是食品消費的新升級。
公眾對 健康 飲食的需求日益迫切,讓達利忽然無所適從。曾經最賣座的產品——以高糖、高油、高熱量提供味覺刺激,經過復雜加工、並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劑的所謂休閑食品,開始被逐漸拋棄。
即飲飲料方面,達利主打的涼茶同樣迷失在消費升級的趨勢里。數據顯示,2009-2012年,涼茶行業整體增長率在16%-18%左右,之後增長率在10%左右,並在2017年迎來行業的頂峰。
此後,飲料市場上開始流行「0糖0脂肪」的概念把涼茶業幾乎一波帶走,從2018年開始每年的萎縮速度接近20%。本就在加多寶、王老吉的夾擊下地位略顯尷尬的和其正,面對行業退潮更顯得無能為力。
第二個是互聯網時代外賣對即食食品的替代。
隨著智能手機和外賣的高速發展,休閑食品的充飢功能,開始被選擇更多樣,口味更出色的外賣所替代。這樣外部的變化,徹底地改變了食品消費領域的格局。原本以犧牲口味來壓低成本的達利系列,在外賣軟體瘋狂補貼的頭幾年,根本無力招架。
比起行業的變化,令達利感到更無助的是, 「山寨模仿」的老辦法也行不通了。
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中,許多中小食品企業開始用達利的手法山寨達利:鄉鎮的小賣部可以買到比「好吃點」更便宜的「吃好點」,比「達利園」容量更大的「達禾川」。
據相關報道,達利在2018年一口氣推出了33款新產品,跟過去瞄準一個細分市場窮追猛打相比,更像是在刮彩票。達利把新產品捆綁銷售給經銷商,但是哪怕是新品,賣不掉就是賣不掉,經銷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新品零食臨期處理。達利憑借暢銷產品苦心經營十幾年的渠道關系,也在這樣的強制捆綁之下,收到了不少負面評價。
此外,達利甚至一度陷入到虛假宣傳的麻煩之中。
2018年8月,一名消費者投訴達利集團旗下的可比克薯片抽獎活動,相關部門調查中發現,薯片筒包裝上印刷的兩個合作組織不存在,達利集團產品投放量與允諾也相差甚遠。
2019年6月17日,漣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達利食品集團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對達利食品集團處罰款3673.04萬元,被稱作史上最高虛假廣告罰單。
跟不上新變化,也沒法走老路的達利還能怎麼辦?
【誰來挑大樑?】
達利掙扎出了兩個新辦法。
一是推出新產品,目標搶占 健康 +正餐的陣地。
達利推出了「達利園水檸c」、「達利園檸檬茶」、「達利園檸檬烏龍茶」系列,又重新包裝樂虎,進軍「 健康 」飲料市場。
此外,達利更為兩個重點推廣新產品量身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家庭消費市場。
推出面向高端,「0乳糖、0膽固醇、0反式脂肪」的「豆本豆」豆奶,又上線了短保質期麵包的「美焙辰」,2020年報中顯示, 兩個品牌在集團整體銷售佔比已經達到14.1%。
二是拓展新渠道,將注意力從地面網點轉移到線上網站。
互聯網零食品牌正在忙著搞線下,達利正忙著上網做微商。
2018年,達利集團先是搞了個社交電商項目「fuluota芙羅塔」平台,當時甚至給各地經銷商下達了微商指標。可這趕鴨子上架的系統習慣性崩潰,以至於技術團隊不得不在官網發公開信道歉,自營平台的微商計劃最後不了了之。
出師不利達利只得回歸主流電商,好在2020年,疫情的催化下,達利電商銷售額增長45.2%,總算在線上銷售上有了點起色。
那麼,看起來對症下葯的兩個新辦法,真的奏效了嗎?
好像也沒有。
由於市場高度競爭,「豆本豆」和「美焙辰」在物流、倉儲、人工環節的成本持續上漲,經銷商拿貨不再具有毛利優勢。而達利的捆綁壓貨戰術,使得兩款產品的滯銷率居高不下,經銷渠道叫苦不迭。
賣得不好,但是推廣費用一點也沒省。「豆本豆」三年裡狂燒25億廣告費,而2020年「豆本豆」和「美焙辰」加起來,營收也不過29.63億元。
再看達利的電商表現。前文提到,2020年達利的電商銷售額增長45.2%,這成績看似不錯,但是如果考慮到如此幅度的增長後,電商平台也不過僅占總銷售額的6.8%,甚至還比不過全行業在2019年的12.8%的平均水平,更與三隻松鼠、百草味動輒90%的銷售比例無法相提並論。
達利花了很多力氣,並沒從互聯網渠道上撈到什麼好處。
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是,在650億港元市值附近已經橫盤3年的達利,如何找到突破口?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