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知識 > 未名醫葯股票的歷史交易記錄

未名醫葯股票的歷史交易記錄

發布時間:2025-02-09 01:49:45

A. 末明醫葯股票股吧

金融界APP2021年11月30日訊,未名醫葯(002581) 報收20.01元,漲幅10.01%,成交量6749.03萬股,成交額127978.16萬元,換手率16.84%,振幅12.31%,量比2.51。未名醫葯盤中快速反彈,5分鍾內漲幅超過2%,截至9點54分,報20.22元,成交2.65億元,換手率3.36%。
拓展資料:
1、 未名一直在壓制就是抱有私有化SVA的可能,漲的太多私有化成本會增加天量。所以未名不會出現40、50。一旦成功沒有三位數是買不進的。所以未名只能反復摩擦,也只能反復摩擦。未名生物醫葯有限公司於1998年12月10日在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楊曉敏,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生物技術研究、生物產品及相應的高技術產品的開發等。
2、「中國最大校企」北大方正自2019年12月首現債券違約,到今年10月22日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北大方正重整之路愈發清晰。自北大方正之後,又一北大校企——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名集團」)也進入了破產重組的收尾階段。10月28日晚,未名醫葯(002581.SZ)表示,控股股東未名集團所持26.38%的股份,約1.74億股已全部被被法院凍結及輪候凍結。
3、實際上,未名集團曾是與北京北大方正集團、北京北大資源集團、北大青鳥並列的北京大學四大產業之一,其業務覆蓋生物醫葯、生物農業、生物環保、生物智造等多個領域。然而,從2017年起,未名集團就因債務危機開始走下坡路,2019年就被曝出因債務違約而宣布破產重整,不禁令人唏噓不已。
4、曾定位為「世界生物經濟策源地」的未名集團為何會走向破產之路?野馬財經發現,與北大方正和北大資源不同的是,除了公司體量相差較大之外,未名集團的大股東並不是北京大學,而是潘愛華,一位北大教授 。2015年9月,萬昌科技通過定向增發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未名醫葯100%的股權被反向收購,未名醫葯完成借殼上市。時為北大教授的潘愛華藉此成為公司實控人。
5、沒過多久,未名集團由於自身資金流緊缺,就將自身持有的未名醫葯的股權幾乎全部質押。然而,此後幾年未名醫葯股價節節下跌,從2015年42.22元/股,一路跌到5.5元/股,最終未名集團所質押的股份在2019年遭到強制平倉

B. 最漫長的疫苗戰爭:內斗、舉報、大股東變臉……科興生物魂歸何處

1. 科興生物的控制權之爭延續多年,近期再次引發關注,起因是未名醫葯針對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提起訴訟,請求解散並追究相關責任。
2. 未名醫葯,作為科興生物的關聯公司,持有北京科興26.91%的股權。其起訴解散北京科興的原因,可能與未名醫葯子公司廈門未名的股權糾紛有關。
3. 11月24日,未名醫葯宣布收到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的立案告知書,關於杭州強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股廈門未名的事項已立案。杭州強新持有廈門未名34%的股權,目前已被凍結。
4. 北京科興的股權結構復雜,涉及甲肝、聯合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SARS滅活疫苗等多種疫苗的生產。此外,科興中維是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的研發和生產商。
5. 2021年,科興生物憑借這些疫苗實現194億美元的營收和145億美元的凈利潤。若科興生物順利回A股上市,預計市值可超過5000億。
6. 然而,科興生物的控制權之爭不僅限於公司內部,還牽涉到其關聯公司和復雜的股權結構。2018年,未名醫葯與北京科興爆發了「全武行」,導致資產損毀。
7. 尹衛東與潘愛華的恩怨糾葛,始於1998年。兩人共同成立了北京科興,但境外上市時,潘愛華的公司出讓股權,但仍保持對北京科興的「絕對控股地位」。
8. 2009年,尹衛東繞過潘愛華的「未名系」,通過科興生物全資子公司設立北京科興中維。2016年,尹衛東與外資機構組成買團提出私有化要約,潘愛華也組成買團,爭端爆發。
9. 2018年,強新資本作為科興生物的大股東,在股東大會上突然發難,反對現任董事會連任,並提名新董事會成員。這一行動引發了尹衛東的訴訟和「毒丸計劃」的實施。
10. 2022年,未名醫葯的實控人變更為新國都的劉祥,強新資本入股廈門未名,持有34%的股權,理論上可左右北京科興的重大決策。
11. 這場長達數年的控制權爭奪,涉及股權結構、利益糾葛、法律訴訟、董事會更迭、私有化計劃和疫苗研發等多方面因素。
12. 尹衛東在控制科興生物上市公司的同時,科興中維的盈利也為其帶來了巨大收益。然而,尹衛東也面臨潘愛華的舉報和法律風險。
13. 爭奪還涉及到對知識產權的爭議和對北京科興資產的「掏空」指控。科興生物的控制權之爭,不僅影響了公司的運營和發展,還引發了公眾對疫苗研發和知識產權保護的關注。

C. 未名醫葯為什麼跌得這么厲害

未名醫葯股集體大跌的一個原因是,機構對於第三輪葯品帶量采購即將啟動的消息持謹慎態度;對於葯企而言,雖然這個行業很賺錢,但葯品要進入醫保目錄,其意義值得探討。老百姓顯然希望葯品進入醫保目錄,這樣大家都用得上便宜的好葯。
但對葯企而言,葯品如果不能進入醫保目錄,這是一個利空,但要讓葯品進入目錄,又要讓利於民,所以這確實是一件比較矛盾的事情。所以帶量采購導致葯品價格下跌,正是本輪醫葯股大跌的主因之一。
拓展資料1、市場仍需要理性看待此次葯品集中采購結果,從醫保資金的收支角度看,2018年1~10月醫保結存率依然有19.97%(去年同期23.86%,全年19.17%),總體仍較為良性。葯品集中采購更多是推動醫保資金的騰籠換鳥,需要關注醫保資金的結構性紅利。考慮到政策的情緒性影響,短期可以繼續關注非葯板塊投資機會。但中長期而言,行業依然值得看好。實際上,去年醫葯股也因這件事出現階段性調整,但時間拉長來看,並不妨礙醫葯股的長期趨勢。
2、未名醫葯方面,依舊是散戶博弈的格局,買賣雙方總計十個龍虎榜席位中,東方財富拉薩營業部占據六席,沒有較為常見的游資席位現身。10月19日晚間,未名醫葯在回復函中表示,對於參股公司北京科興參與科興中維合作開發研製新冠疫苗項目的事項,至今仍未得到北京科興的有效答復。
3、有機構投顧分析認為,疫苗板塊普漲的行情已經接近尾聲,從研發進度來看只有康希諾等少數幾家上市公司有望在新冠疫苗面市後受益,疫情階段機構資金抱團疫苗板塊防禦的時點已經過去,近期市場表現來看,游資正在最後的炒作階段把籌碼倒給散戶接盤,即便近期疫苗板塊有所反彈,也已經到了行情的「魚尾」階段。

D. 判決來了!北京科興電閘被拉,疫苗損失1540萬元,未名醫葯稱「正在制定追...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近日對未名醫葯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及時任未名醫葯董事長潘愛華向北京科興連帶賠償損失人民幣1540.4萬元的事件作出終審判決。未名醫葯表示,法務部門正在制定追索方案。
2016年,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啟動私有化,未名醫葯與科興控股因控制權爭奪發生多次沖突。2018年4月17日,北京科興的電源被人為切斷,導致疫苗產品損失,共計市場價值1540.4萬元。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於2020年9月17日判決廈門未名、潘愛華向北京科興連帶賠償損失人民幣1540.4萬元。科興控股、廈門未名不服判決,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未名醫葯並非共同侵權人,但廈門未名的唯一股東是未名醫葯,且廈門未名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存在保留意見,不能證明其財務獨立於未名醫葯。因此,未名醫葯應對廈門未名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未名醫葯表示,預計這一判決將對公司本期或期後利潤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將進一步收集證據,通過有關途徑追索損失。這對業績本就低迷的未名醫葯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未名醫葯與科興控股的股權爭奪戰已持續多年。2016年,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啟動私有化,潘愛華和尹衛東因控制權問題產生矛盾。2018年,北京科興的電源被切斷,導致疫苗產品損失。隨著北京科興新冠疫苗的上市,股權爭奪戰變得更加激烈。
今年5月,深圳易聯通過淘寶拍賣平台拍得未名醫葯8.67%的股權,成為公司真正的控股股東。隨後,未名醫葯發布公告,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潘愛華正式卸任,岳家霖任公司董事長。
今年8月,杭州強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約29億元入資未名醫葯的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獲得廈門未名約34%的股份。但未名醫葯新管理層表示不知情,並已報案。隨後,未名醫葯披露,董事會同意將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持有的北京科興26.91%股權全部劃轉至未名醫葯。本次股權劃轉完成後,未名醫葯將直接持有北京科興26.91%的股權。

E. 002581股票行情東方財富網

未名醫葯(002581)修正後的一季報凈利潤由虧損轉為盈利,因公司獲得了參股公司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科興」)2021年3月財務報表,因此預計業績產生變動。公告次日,該股一字漲停,並持續到目前。
1. 未名醫葯目前持有北京科興26.91%的股權,並且公司在2017年就將北京科興的法人變更為未名醫葯董事長潘愛華,但實際上實際掌控著北京科興日常經營管理的仍然是尹衛東。 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官方網站上看到,新冠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項目申辦方為科興中維,共同研究組織為北京科興,由此可見,由尹衛東控制的兩家「科興」目前依然處於合作關系。值得注意的是,未名醫葯參股的北京科興,已經連續兩年拒絕向公司提供充分的財務數據及資料,導致未名醫葯2017年、2018年的年報卡殼,並被審計機構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2. 未名醫葯每年的大筆投資收益幾乎全部都是由參股公司—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所貢獻,公司對北京科興持股比例26.91%,北京科興是一家疫苗生產企業,是未名醫葯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3.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北京科興作為「合同研究組織」之一,組織研發攻關,參與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已於2021年2月5日在中國獲批附條件上市。自2020年12月以來,克爾來福已先後在巴西、印度尼西亞、土耳其、智利、墨西哥、菲律賓、哥倫比亞、泰國、中國香港特區等近40個國家和地區獲批緊急使用。截至4月26日,克爾來福已經向全球30多個國家累計供應超過2.9億劑,實際接種量超1.8億劑
如果科興控股早年回A上市了,那麼科興就是第二個英科醫療,疫苗比一次性手套必須高級多了,炒到兩三千億市值那是不費吹灰之力。科興在短短五個月內產能爆發,一二三期疫苗車間連續封頂,產能從一年3億爆炸式增長到一年20億支。


F. 未名醫葯為什麼跌得這么厲害

因為從股價走勢看,未名醫葯生物大股東質押股票極大概率已經爆倉,但是大股東手持的是限售股,機構只能靜待限售解禁才能強平。請參見解禁通告,是在9月25日解禁。 大股東股票質押的一部分是10月到期,解押需要償還的十多億資金,還不上就是強平,再質押的話,當前股價估計融資額不到前期的30%,仍然需要十多億,按照未名集團的資金鏈狀況如果無法還錢,結果還是強平。科興特別委員會對未名團的私有化方案,最大的質疑是未名沒有現金支持收購,特別委員會是有道理的,為名集團的現金流及資產負債率情況大家了解一下。
拓展資料
1.公司簡介山東未名生物醫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 稱「未名醫葯」或「公司」)是未名集團控股的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眾公司,證券簡稱:未名醫葯,證券代碼:002581。公司於2015年10月19日經重大資產重組「原淄博萬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成。公司擁有未名生物醫葯有限公司(廈門)、天津未名生物醫葯有限公司、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山東未名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未名西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北大未名生物制葯有限公司等下屬企業或生產基地。未名集團三大夢想之一是「解決中國健康問題」:通過發展生物醫葯產業,建立健康產品供給體系;通過發展現代中醫葯,建立中國特色的健康服務體系;通過實施GHP計劃,建立生命健康管理體系。
2.未名醫葯將重點發展葯物製造、新葯研發、產品配送三大系統,建成完善的健康產品供給體系,通過實 施「百千萬億工程」,到2030年實現以下目標:未名醫葯佔中國醫葯市場總銷售額的1 0%、占生物醫葯市場總銷售的50%、上市公司(002581)市值超過一萬億;通過建立新葯高速公路,未名醫葯將每年獲得25張新葯證書;通過國際化的企業重組並購,未名醫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醫葯企業集團。 主營業務 醫葯製造及CDMO生物醫葯代研發、代生產 服務。

閱讀全文

與未名醫葯股票的歷史交易記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號股票行情 瀏覽:661
股票交易員是什麼意思 瀏覽:358
中國中冶股票行情走勢 瀏覽:599
股票基金會節假日 瀏覽:393
工業的股票有哪些公司 瀏覽:537
公司擴太股票會漲嗎 瀏覽:659
國雲公司股票 瀏覽:511
炒股農民新聞 瀏覽:574
香山股份屬於科技類股票 瀏覽:52
股票賬戶萬的比例 瀏覽:273
暴雷股票如何買 瀏覽:734
股票行情今天首到大財優配 瀏覽:574
支付寶3點到8點不能買股票 瀏覽:610
薄頁紙 瀏覽:573
大陸證券能買香港股票 瀏覽:47
禁止出借股票賬戶夫妻賬戶 瀏覽:462
手機股票設置均線提醒 瀏覽:66
買股票廣發好還是中信好 瀏覽:300
公募基金減持的股票 瀏覽:963
股票軟體戶有平版版本 瀏覽: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