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分求交通銀行個股分析
關於這個公司本身,我沒有發言權.但該公司屬於金融行業.我可以發表一點看法:
我個人覺得:研究銀行,不能用小算盤,不能只看報表。如果我們只看報表,其實我們得到的也只是一個「傳說」。但事物總是有辦法度衡的。我發現,研究銀行可以用大算盤。什麼是大算盤?就是算大帳,不算小帳。下面是我個人為銀行算的幾筆帳:
一,地方銀行風起雲涌,銀行競爭十分激烈,行業已經過剩:過去,老股民都記得深發展的長期牛市。但那是一個什麼時代?金融行業一片空白、深圳改革開放才剛剛開始、銀行沒有幾家、網點沒有幾個。這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二,銀行的發展模式千篇一律,經營項目雷同,同質化嚴重:中國有一家工商銀行,還有三家類似工行的國有大行,此外就是幾十家想成為工行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幾百家想成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地方銀行.難道中國真的能夠容納上百家"工商銀行"嗎?需不需先放在一邊,問題是為了實現他們的工行夢想,不停地開分行,不停地缺資金,不停地募集資金,最後的結果都是:死亡或無效率。
三,銀行業績的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1,賺了錢,為什麼沒有一家銀行敢於堅持大比例現金分紅?2,賺了錢,為什麼全部都需要不停地配股/增發/定向增發/發轉債/發H股(往往是輪番不停地發)?如果說,股份制銀行是因為新開了分行,那為什麼國有大行也全部需要?無法理解。
四,銀行利潤來源單一,本金讓人擔心:國外的銀行的利潤大多來自中間收入(包括證券/期貨等手續費)和投資收入(包括股權收購和商品投資等)。中國實行的分業經營,銀行不得從事這些行業。那麼銀行的收入只能依靠貸款,而貸款就無法不讓人擔心本金的安全,這個風險太大了(而且貸款利率還沒有實現市場化)。
五,銀行是一個高杠桿行業,隨時面臨滅頂之災:銀行是拿別人的錢做生意的高杠桿行業,有紅火的時候,但當銀行「背時」的時候,往往來的非常意外,而且大多時候是從地球上徹底消失。美國倒掉的銀行就不用說了(其中有多少百年銀行?)。單說中國吧:古代大商喬志庸,近代大商孟洛川、胡雪岩等,誰不是依靠實業起家,最後栽於「錢庄」,甚至丟了身家性命。
六,銀行是一個強周期性的行業:銀行的本質決定了其悲慘命運。銀行的行業本質是什麼?自古以來,古今中外,正是因為銀行是百業之母,銀行其實就是政府的一個工具。需要搞活經濟的時候,政府對銀行是一個態度,比如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降低利率等。不需要的時候,又是一個態度,比如,讓銀行滅亡,讓銀行承擔政府應該承擔的後果。銀行是一個棋子而已。
七,管理銀行的人必須是投資高手,而且良心非常好,銀行才有好的未來。巴菲特說過保險不是一個很容易的生意,我覺得銀行也不是一個很好的生意。一要會錢生錢,二要始終有如臨深淵的安全意識。目前,我沒有發現一家這樣的銀行。
八,沒有一家銀行給股民的現金分紅大於他們IPO所獲得的現金。不少金融企業,目前的凈資產小於IPO所獲現金的總額。
銀行的報表,我沒能看懂。但這八條,我看懂了。
(個人觀點,僅供批評或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依據。股市有風險,決策在自己,買進賣出都需要謹慎。)
Ⅱ 我2010年10月買的交通銀行的股票,大概什麼時候分紅我是新手,謝謝高手的回答!
交通銀行在2010年9月剛分過紅,歷年他們在中報和年報後分別在9月和次年5-6月有分紅。一般會先公告,可以下載個股票軟體,多看看。推薦大智慧
Ⅲ 交通銀行支持什麼證券
交通銀行支持多種證券。
交通銀行作為一家大型的商業銀行,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其中包括證券服務。交通銀行支持多種證券,包括:
股票證券
交通銀行為客戶提供買賣股票的服務。客戶可以通過交通銀行的證券交易平台進行股票交易。
債券證券
交通銀行也提供債券的買賣服務。債券是債務人向債權人承諾按期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的債務憑證,交通銀行為客戶提供了多樣化的債券投資選擇。
基金證券
對於希望投資基金的客戶,交通銀行提供了豐富的基金產品,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客戶可以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選擇合適的基金。
其他金融衍生品
除了上述基本的證券產品外,交通銀行還支持其他金融衍生品,如期貨、期權、遠期合約等。這些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樣化的投資選擇和風險管理工具。
總之,交通銀行支持多種證券,旨在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無論客戶是想要進行股票交易、債券投資,還是參與其他金融衍生品的市場,都可以選擇交通銀行作為合作夥伴。銀行的專業服務和豐富產品線,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