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歐元兌美元走勢分析
中國人民銀行22日召開部分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分析研究當前貨幣信貸形勢,對推進當前和下一階段貨幣信貸工作作出部署。央行論壇釋放了哪些政策信號?最新的要求是什麼?哪些領域有望利好?我們來聽聽中國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的解讀。
進一步突出信貸支持的重點領域
周:央行的信貸座談會至少釋放了以下三個信號:
會議判斷,當前,國內經濟處於復甦鞏固期,經濟企穩時國內支持政策不能放鬆。釋放國內信貸「總量穩定、結構優」的明確政策信號,進一步明確和突出信貸支持的重點領域,提高信貸支持效率,平衡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同時,本次會議還強調,國有大型銀行需要發揮金融機構的「領頭雁」和「主力軍」作用。
國內信貸「總量穩定、結構優」,即國內信貸總量保持合理增長,為實體經濟復甦提供有力支持;同時,更加註重信貸結構優化,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薄弱環節、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重點新興領域的支持力度,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國內流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從本次座談會的內容來看,除了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發展、製造業、科創企業等領域的金融支持;會議還強調「保障房地產合理融資需求」,「依法合規加大對平台經濟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加大對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支持,將明顯受益。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承壓
22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低開6.8202,收於6.8384,創近23個月新低。當前內外環境下,人民幣匯率表現如何?後續的壓力能緩解嗎?下面我們連線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高級宏觀經濟分析師劉亞新。
三大因素給人民幣匯率帶來貶值壓力。
劉亞新:今年以來,三個因素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了貶值壓力。一是美元指數持續走強,一度突破108關口。以前是「強勢美元弱勢人民幣」的穩定關系。近期美元指數因歐洲能源危機被動推高,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壓力;第二,季節性規律表明,2月以後人民幣匯率趨於走弱,但這種力量可能在第四季度逆轉;第三,中美經濟周期和貨幣政策出現分化,中美利差大幅收窄甚至倒掛,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熱情降低,股票債券市場資本流出壓力加劇,後續實體部門的行為也可能反映類似變化。
人民幣匯率有短有長。
目前的情況也凸顯了這一因素的變化。盡管預計美國經濟將下滑,美國通脹已見頂,但美國勞動力市場仍非常強勁,反映出美國經濟的韌性。在中國,表面上看,人民幣匯率貶值是因為MLF利率下調,但背後仍反映出中國經濟復甦低於預期,需要寬松貨幣政策的支持。維持中美短期的分裂,甚至擴大幅度。展望未來,短期節奏變化不會改變我們對長期方向的判斷,即美國經濟下行將使美聯儲貨幣政策邊際轉向寬松,中國經濟企穩反彈可能性較大,維持人民幣匯率多空互現的判斷。
歐元兌美元匯率跌至20年低點。
歐元方面,22日歐元對美元匯率時隔一個多月後再次跌破平價,並創下2002年12月以來的新低。歐元會進一步走弱嗎?我們來聽聽中國銀行研究所研究員李穎婷的分析。
市場對歐元區的增長預期相對悲觀。
《全球金融連線》歐元/美元再次跌破平價水平。主要因素是什麼?
歐元對美元匯率下跌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美元指數保持強勢。由於市場預期美聯儲未來可能加息,美元指數23日再度飆升,升至近109,創近20年來新高。在美元走強的背景下,很多發達經濟體對美元的匯率都在貶值。因此,盡管歐元對美元匯率已跌破平價水平,但歐元對英鎊、歐元對日元匯率自8月以來基本保持穩定,並呈升值趨勢。
二是能源危機拖累歐元區經濟增長,國際市場對歐元區未來增長相對悲觀。整個歐元區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俄烏沖突繼續疊加歐盟能源「去俄羅斯化」意識增強,導致歐元區多國能源短缺,進一步加劇供應鏈緊張、運輸和生產成本增加等問題,增加歐元區經濟下行壓力。目前歐元區工業生產增長乏力,7月製造業PMI指數降至49.8%。歐元區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德國和法國的製造業PMI指數也低於50%的門檻水平。IMF、歐盟委員會等機構相繼下調歐元區2022年GDP增長預期,預計全年增長2.6%。如果國際市場對歐元區經濟增長的信心減弱,國際資本將加速流出歐元區,導致歐元貶值。
第三,歐元區的高通脹也加快了歐元貶值的步伐。這是因為匯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與國之間的價格水平。7月份,美國和加拿大的通脹率都比6月份有所下降,但歐元區的CPI指數繼續上升,同比上升8.9%。其中,歐元區的能源通脹高達39.6%,尤其是德國、希臘等對化石能源依賴度較高的國家,正面臨嚴重的通脹問題。7月份,通脹率分別高達8.5%和11.3%。與此同時,7月份歐元區食品通脹率高達11.8%。
歐元匯率短期內進一步走弱的概率較大。
全球財經連線:華爾街認為歐元將進一步走軟。如何看待歐元後續走勢?還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嗎?
從前面對三個因素的分析來看,要想促進歐元對美元匯率的升值,就必須重塑國際市場對歐元區經濟發展的信心。這意味著歐元區需要解決能源短缺問題,抑制進一步通脹,重新注入經濟增長動力。目前德國經濟增長前景不佳,可能在今年內陷入衰退。法國執政黨在選舉中未能贏得絕對多數,總統馬克龍對施政的阻力增加。此外,作為歐元區高負債國,義大利國內政局不穩,經濟復甦和結構性改革計劃難以推進,增加了國際市場對歐元區發展的憂慮。因此,短期內歐元匯率進一步走弱的概率較大。
㈡ 歐元對美元歷史匯率
這個是2008年到現在的歐元兌美元走勢圖。
這是月圖,1根k線代表一個月,自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引爆全球經濟危機到現在,整體看的話,08年到現在整體是跌勢,寬幅震盪。歐元的走勢一方面是歐元本國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是美國貨幣政策,兩者的貨幣政策不同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