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股中概股有哪些股票
目前A股中的中概股主要有納斯達克美股交易所上市和港股上市兩種。其中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數量偏多,也比較早,因為美股市場是目前全球資本市場裡面比較成熟的二級交易市場,有良好的融資環境和成熟投資者,有利於企業發展。
美國上市中概股主要包括: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微博、陌陌、微博、智聯招聘、京東、搜狐、網易、攜程網、當當網、樂逗游戲、阿里巴巴、塞斯潘、天合光能、新浪、科興生物、前程無憂、華住酒店、網路、聚美優品、諾亞財富、58同城、泰邦生物、唯品會、新東方等。其中阿里巴巴和京東算是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中比較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公司。
香港上市中概股主要包括:民生銀行、工商銀行、重慶鋼鐵、金風科技、國航、中興通訊、上海電氣、中煤能源、紫金礦業、中國東方航空等,香港上市的中概股很多有銀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還有航空公司,因為銀行和航空偏體制內的產業,核心資產不想被外部資本稀釋和控制。
(1)微博美股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中概股是指國內企業在國外上市的公司,統稱中概股。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1.雖然國內注冊,但在國外上市融資的企業公司,這類公司往往國內和國外同時上市,比如工商銀行,A股和港股同時上市;
2.雖然在國外注冊,但主體業務關系在國內的公司。
概念股是怎麼分的:
概念股是涉及某些內涵因素,有著共同特徵的股票板塊。概念股可以分為業績方面的概念、發展項目方面的概念、事件方面的概念(世界盃概念、奧運會等等)、商品方面的概念、指數方面的概念等等。
例如:摘帽概念就是指這個板塊中在一段時間內的統計,都是有著3年虧損被ST後扭虧為盈即將摘帽的股票。或者是5G通過國家推進的發展項目,有所參與5G相關項目的上市公司,都是有共同特徵的股票概念板塊。或者是蘋果概念股在之前市場需求量較大的時候或是出新的產品都會部分帶動涉及蘋果手機方面的上市公司等等。
從現階段來看,市場中有幾百個股票概念板塊。投資者可以運用概念股的特性進行參考選股,因為概念板塊基本面的支撐比不上行業板塊的基本面,是以炒作市場相關熱度為主的。所以要注意把握市場當下的概念板塊熱點,少關注冷門概念板塊。
概念股和行業股的區別:
通俗講概念股就是相關股,話題股。如:跟某個政策有關、和某個熱點有關聯的股票,但不一定主營業務就是和該概念相關,因此概念股經常會被炒作。如:融資融券概念,華為概念,一帶一路概念等。
行業股就是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是做什麼的,因此主營業務相關的企業都劃分到一起。如:農業種植業,軍工行業、化工行業等。因此這些企業看股票名字就能知曉主營業務是什麼。
一般而言,投資者如果喜歡跟隨熱點炒作則可以選擇概念股,但是概念股炒作的時間很短,對於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很難掌握到賣點。
如果喜歡從基本面分析公司成長性的投資者,則可以選擇行業股,對比該公司在當前行業處於什麼地位,分析其業績情況,因此適合中長線投資。
⑵ 新浪微博股價大漲,怎樣看待微博「第二春」
復活成敗的關鍵,在於是否逃離了「深V」陷阱:和微博一直引以為傲的大V集群相似,微博的崛起、失落和復活,稱為深V曲線更為貼切,U型更為光滑,而V字方顯陡峭。
不知何時,已經不再被筆者關注的微博頁面上,在筆者每日例行公事的發微博過程中,頭條微博再次讓人有了觸動。一道垂直領域排行榜與自己昨日排名情況躍入眼簾。
2205名,夠落後的,該發奮寫微博了。在和幾個和筆者一道在2010年就被加V的幾個微博主交流時發現,2016年,對於來說,對不少V字頭的用戶最有刺激作用的,或許不是140字的限制被解除,而是這個每天不得不被看見的排行榜。
就在這一年,新浪這個傳統中國互聯網公司,旗下的微博,非但沒有繼續滑落,反而躋身百億美元俱樂部,市值一度超過Twitter。微博真的滿血復活了嗎?盡管之後一個多月里,微博市值亦跌宕起伏和大幅跳水。
復活成敗的關鍵,在於是否逃離了「深V」陷阱,請注意,此處深V有兩層含義。
深V曲線,微博的失敗與成功
2016年10月17日美股交易時段,微博的市值達到113億美元,一度超過Twitter,瞬時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社交媒體。今年以來,微博的股價已經累計上漲173%。11月22日,微博發布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截止到9月30日,微博總營收達11.8億元,同比增長49%,凈利潤同比增長156%,遠超華爾街分析師預期。此外,微博月活躍用戶為2.97億,同比增長34%,創下今年最大增幅。
一度沉淪、被外界公認已經被微信打趴下的微博完成了重新回歸。「我們對微博正重返中國互聯網市場的中心舞台而感到非常自豪。」新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微博董事長曹國偉在財報發布後無不感慨。
業界將微博的再次崛起稱之為U型曲線,而在筆者看來,和微博一直引以為傲的大V集群相似,稱為深V曲線更為貼切,U型更為光滑,而V字方顯陡峭。
媒體報道,新浪微博時尚電商事業部總經理余雙每年底都會為介紹微博頗為復雜的商業化工具而去深圳開一場發布會,2013年的那場發布會是最冷清的一場,2012年和2015年則人滿為患。
三個年份恰恰是微博從V字的鋒頭到尖底,再回歸鋒頭的時間節點。誕生於2009年8月的微博,通過邀請名人、明星、商業領袖、輿論領袖等入駐,迅速聚攏大量人氣,最終在2011年成為了最被關注的社交網路。同年微信出世;次年Q2到Q4,據市場調研機構Global Weblndex的研究報告,微博活躍用戶數量下跌40%,從此一路走低,也就有了2013年那場最為冷清的發布會。
微博也在思考,「從2012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我們顯得有些低沉。」微博CEO王高飛事後回憶稱,在重壓之下,微博開始了在商業策略上的調整。第一個重要變化就是放棄PC,進行徹底的移動化,提出「移動為先」。
可移動化只是圍繞移動用戶體驗的第一關口進行了變化,盡管從PC端全盤移動化,已經是壯士斷腕,但不足以拯救微博的厄運。
「我與團隊爭議最大的地方,就是我認為微博不應該加強社交屬性。微博往社交方向的嘗試實際上耽誤了很多時間。」曹國偉說。其實,社交方向,何嘗不是曹國偉曾經的目標,只是更具有社交黏性的微信出現,打碎了這個夢。
社交媒體這個新戰略方向被劃定,微博開始觸底反彈。可依靠什麼?已經逃離微博投奔微信的大V們嗎?
內容重塑,短視頻拯救微博?
在整個微博復活的過程中,一個關鍵詞不容繞過——短視頻。
曹國偉曾總結,微博再次崛起的重要原因是,微博作為平台的生態開始發力。而摩根士丹利在之前發布報告則明確指出,視頻和直播產品正在推動微博用戶增長,並預計微博月活躍用戶數將在2018年達到4億。在產品形態上,微博已經不再是成立之初的「Twitter模仿者」,而是成為類似於Twitter+Instagram+YouTube的綜合平台。
尤其是2016年3次微博市值飆升中,微博短視頻領域重要戰略夥伴一下科技旗下的三款差異化視頻產品,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扮演了強力催化劑的角色。
依靠2014年「冰桶挑戰」奠定短視頻地位的秒拍是國內最大短視頻播放平台,日活躍用戶超6000萬;依靠2015年為明星對口型大賽迅速爆紅的小咖秀則是國內最火草根娛樂UGC視頻平台,這個在一下科技CEO韓坤口中分別代表內容、工具兩大方面的產品,深度植入微博之中,形成了一個短視頻矩陣,並在2016年初通過微博引流和擴散進一步爆發。同年2月微博股價開始第一次飆升。
4月直播平台一直播登台,並直接作為微博的直播入口而存在,月底微博市值突破50億美元。在海外市場的觀點中,對於「直播+微博」這一生態的期許值之高,以及直播未來可以將微博這種社交網路真正變成一個強大媒體的可能,造就了這一次飆升。
很快,機遇又來了,奧運期間,「微博+一直播」生態聯合體爆發了強大傳播力,成功的推動了如傅園慧洪荒之力和王寶強事件橫壓奧運討論場等熱點事件的傳播,奧運和寶強事件分別成為全民「看」直播和「玩」直播的分水嶺,形成一波又一波話題引爆網路……8月15日,微博市值突破百億大關。
甚至於,在媒體統計中,每逢有八卦新聞或熱點事件,當天在美國上市的新浪微博股價,不時會上升,並在林丹出軌事件發生後,揶揄微博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短視頻的功效顯得尤為重要。原因很簡單,據QuestMobile發布的秋季報告顯示,微博能夠保持高增長,和微博持續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密不可分,而在下沉的過程中,微博用戶也得以更加年輕化(主要用戶群體年齡為25歲以下)。對微博而言,大量的年輕用戶不僅帶來了活躍度的增長,在商業化領域也有著更好的前景。
尤其是以90後為主體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他們更傾向於直播這樣的傳播方式,而也需要一個象微博一樣的廣場來容納這些內容。同時,用戶下沉和用戶年輕化也預示著微博從精英用品走向屌絲化,但如果取代過去時政評論和大V、明星霸屏的狀態,不讓微博從過去名人單向灌輸,走向了更多元和深層的社交互動,並伴隨著媒體屬性,則毫無意義。
短視頻成為扶植有草根特徵的中小V崛起於微博的一個利器。但不能說短視頻救了微博。曹國偉曾對媒體揭秘,最早微博投資一下科技時,它並不是一家短視頻公司,是微博改變了其產品策略,使其變成一個與微博高度結合的短視頻公司。
同時,配合用戶下沉這一戰術,在更多內容創造角度上,微博都在調整者定位定位,尤其是興趣社區垂直化、改善信息流演算法兩個大招。
2014年微博開始將各個興趣社區垂直化發展,現在有55個垂直領域中,閱讀量超過10億的大概有45個,一批中小V成為了連接大V這一金字塔尖的頭部資源和廣大微博用戶的「中產階級」。同時,在新演算法下,如果用戶時間序列產生的內容不足時,微博會把過去三天中用戶未讀到的、或與用戶興趣相關的內容,插入到用戶的信息流當中,從而增加用戶在微博停留的時間。這一招,頗為類似移動媒體平台今日頭條的玩法。
王高飛口中,很多用戶每天上微博2次-3次,但每次刷新2次-3次之後,就無新內容可讀,導致離開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更多的內容、多元的內容形態,讓每一個微博用戶都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既不像讀「報紙」那般枯燥,又不似朋友圈那樣封閉。內容網紅微博找到了社交媒體的定義。
生態盈利,微博成了又一家廣告平台?
「由於微博與微信在社交媒體屬性上的差異,這兩個平台競爭最激烈的階段已然成為過去式。」曹國偉在公開場合表露的自信,因為微博的表現已經成為了現實。
可內容豐滿了,盈利問題如何破?「除了與阿里巴巴合作帶來的廣告收入之外,第三季度非阿里巴巴的廣告收入同比增長了112%,這是連續三個季度保持100%以上增幅,代表了微博廣告收入的構成變得更加健康了。此外,品牌客戶和中小客戶廣告收入同比增長均超過了100%,其中品牌廣告收入同比增速首次超過中小企業廣告,增幅達130%,品牌客戶數同比也增長了46%。」王高飛對其Q3財報的解讀,顯示出了曾在上一次巔峰狀態下持續虧損、被揶揄為捧著金飯碗要飯的微博,在盈利上的破題。
新浪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廣告。王高飛認為,任何一款產品都不可能適合所有類型的廣告,但微博能夠支持的廣告類型是比較全面的。有此一說的理由並非只是自誇,而是在他看來,微博的內容形態豐富,從文字到圖片,再到視頻;其次,微博的傳播方式多元,可以按照內容、用戶的相關性來推薦;此外,微博上的廣告主有將廣告向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傾斜的趨勢,而微博恰巧都有與之相對應的產品。
玩法比過去單純上硬廣、發軟文變得更貼近,以2016年7月,一直播商業變現的第一單美的空調直播為例,其就是直播+網紅+電商方式,為美的在京東的店鋪導流,一個和電視購物並無二致的節目,實現了不到2小時銷售額超出2015年雙十一兩倍的業績。
但並非如此簡單,在微博自身,也在2016年上半年開始推出視頻廣告,效果依舊如過去的微博廣告一樣不太明顯。更多時候,微博則是扮演了一個工具角色,即提供了多種廣告工具和產品,它支持電商網紅將自己的微博賬號與淘寶店賬號集成在一起,提供了更高的轉化率和更流暢的用戶體驗。
讓以網紅為代表的中小V在自己的垂直領域和粉絲群體里用自己的方式去實現變現可能,而不是象過去作為媒體和廣告平台一樣,限定廣告的樣式。這一招其實是和過去依靠淘寶成長起來的蘑菇街、美麗說如出一轍。只是今日,阿里的合作夥伴是微博這個更大的社交媒體而已。
從簡單的投放廣告,到更多的讓合作夥伴(品牌、淘寶店主、網紅乃至其他)根據其對微博的理解,更多的創造植入姿勢,這其實微博在上一輪紅火時,無奈的被眾多非官方微博廣告商搶走的生意,這一次,它開始搶回來了。反而是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廣告,陷入了微博上一次的煩惱里。
或許,這更得益於大V的反水和式微,使得微博在流量走勢控制上的力不從心變成了過去。沒有平台加持、活在垂直領域的中小V們,想要獨力接外單,還很難。
平台導流能力的強化,使得廣告,這個從新浪創立開始就一直延續的生態,在微博上煥發了第二春。
未來之路,遠離深V創造生態
大V的離場,除了讓微博掉入「深V」陷阱外,也意外的為微博擺脫大V獨家發聲、觀眾圍觀、缺少互動的另一個「深V」陷阱,而是依靠中小V這類「中產階級」創造內容、深度互動、深耕垂直領域、形成廣告多元生態創造了條件,或者可以簡單地稱之為微博的網紅化生態。
可擺在微博面前的,還有新的「深V」陷阱,即作為開放性的社交媒體和廣場生態存在的微博,如何尋找更多的內容實現形式和變現空間,來延續用戶黏度。
僅僅靠泛娛樂直播和各種廣告投放顯然很快就會觸及到天花板。垂直領域的網紅容量固然比微博過去偏重時政領域的大V、公知容量更大,但也有極限。其造星能力的飽和、固化與逐漸減弱,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這一弊病其實早前在新浪博客、微信公眾號等之上亦多有呈現,而結果也會因成名故事的難以為繼,而引發新一輪的內容荒;同時,無論是單純投放廣告還是用戶原創廣告,亦沒有出現較佳的結合點,特別是後者,更多的變成一種視頻、文字拉客和優惠、折扣叫賣的競技。
天花板的呈現,和新的一批大V形成頭部固化、中層內容創造者難以找尋上升空間等問題,都將在微博復活後逐一爆發,微博對此也認知頗深,並開始新一輪社交媒體的試錯。
比如當紅的短視頻領域,微博除了和一下科技試水泛娛樂外,亦開始在2016年8月,聯合有信推出的一款語音直播互動產品「紅豆Live」,其目的則是以知識付費的方式,用語音版的知乎、分答,來進一步提升垂直領域意見領袖們的知識變現能力。
一來可以起到垂直領域內容的進一步多元化和互動化,探索社交媒體差異與單向發聲的傳統媒體的新通道;二來也可在廣告營收之外,拓展更多的盈利空間,避免過度依賴品牌廣告、電商廣告而陷入品牌廣告效果不可測、品牌導流廣告轉換率偏低的廣告平台固有難題。
或許,如何繼續深度放大社交媒體的能量,從現在包羅萬象的大廣場和垂直小會場形態,進一步升級為內容創業者的創意市集,將是微博下一步的生態爆發點,亦是從新浪傳統網路廣告平台的基因中,逃離出去,找到新生機的關鍵所在。
「在舊有模式中越強的公司,你要在新的模式獲得成功往往是很難的,一是因為基因,二是因為利益。」曹國偉的這番言論,其實也是剛剛滿血復活的微博未來的博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