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周转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周转率,也称作换手率,是衡量股票流通性的关键指标之一。它通过计算特定时期内的股票成交量与发行总股数的比例来得出的。具体公式为:
周转率 = (某一段时期内的成交量 / 发行总股数) × 100%
换手率能够反映股票市场的活跃程度。根据不同的样本性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的总换手率、单个股票的换手率、或基于特定机构持股组合的换手率。在技术分析中,换手率是评估市场交投热络程度的重要工具,与MACD、RSI、KDJ、乖离率等常用技术指标并列。
例如,如果一只股票在一个月内实现了2000万股的成交量,而其流通股本为1亿股,那么这个月的换手率计算如下:
换手率 = (2000万股 / 1亿股) × 100% = 20%
在中国,换手率通常只计算可流通的社会公众股,而不包括国家股和法人股,以更准确地反映股票的流通性。如果上例中的流通股本为2000万股,那么换手率将会是:
换手率 = (2000万股 / 2000万股) × 100% = 100%
在外国,换手率的计算方式通常不同,一般会使用某一段时期的成交金额与某一时间点的市值之比来进行计算。
B. 周转率怎么计算
“周转率(turnover rate)”也称“换手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周转率(换手率)=(某一段时期内的成交量)/(发行总股数)x100%
例如,某只股票在一个月内成交了2000万股,而该股票的总股本为 l亿股,则该股票在这个月的换手率为20%。在我国,股票分为可在二级市场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和不可在二级市场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两个部分,一般只对可流通部分的股票计算换手率,以更真实和准确地票的流通性。按这种计算方式,上例中那只股票的流通股本如果为2000万,则其换手率高达100%。在国外,通常是用某一段时期的成交金额与某一时点上的市值之间的比值来计算周转率。
C. 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周转率,也称为换手率,是衡量股票交易活跃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周转率(换手率)=(某一段时期内的成交量)/(发行总股数)x100%。以一个月为例,某只股票成交了2000万股,而总股本为1亿股,则该股票在该月的换手率为20%。在中国,由于股票分为流通股和社会公众股、国家股和法人股,一般只计算流通股的换手率,以更准确反映股票流通性。若流通股本为2000万,则换手率高达100%。在国外,周转率的计算方式通常使用一段时期成交金额与某时点市值的比值。
周转率是投资者衡量股票流动性的重要指标。高周转率表示股票交易活跃,可能预示着市场对该股票的需求强劲。同时,周转率还能帮助投资者理解股票市场的情绪和趋势,判断股票价格的潜在变动。在分析股票时,周转率是评估股票流动性和市场关注度的重要工具。不过,周转率只是一个参考指标,投资者还需要结合其他财务指标和市场情况综合分析。
周转率的计算和理解有助于投资者在市场中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通过分析周转率,投资者可以更好地评估股票的流动性,判断市场的交易活动水平,并据此调整投资策略。在投资过程中,了解周转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在股票市场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投资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周转率不仅能帮助投资者识别潜在的投资机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股票价格的走势,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D. 三大周转率指标怎么计算
三大周转率计算公式:
1、周转率(换手率)=(某一段时期内的成交量)/(发行总股数)x100%,
2、当月库存周转率=当月销售成本÷(月初库存金额+月末库存金额)/2
3、资金周转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占用资金+期末占用资金)/2]
“周转率(turnover rate)”也称“换手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
拓展资料:
货币周转率
货币周转率,即货币流通速度,是指货币在经济中的流通速度。也即一定时期内(如一年)货币在交易过程中从买者流向卖者、再从卖者流向买者这种循环往复的次数。 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则越多。
影响因素
主要有经济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基本的,包括:
①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费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当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时,消费结构中用于高档消费品的部分会增加。在积储过程未实现购买力,居民持币率就呈上升趋势。这就会促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
②产业结构及生产专业化状况的影响
不同生产周期、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重不同,以及社会生产的专业分工程度不同等,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生产周期长的部门,资金周转慢,其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慢;反之,则较快。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资金占用多,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反之,则加快。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越细,进入市场交易的中间产品越多,生产效率越高,生产周期缩短,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则较慢。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有这些方面发生变化,都会相应地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快慢不等的变化。
③经济单位数量和金融市场发达状况的影响
参与经营及收入分配的个人和企业数量越多,社会整体效益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则货币流通速度就慢。金融市场越发达,商品交易之外的货币交易占用量越多,货币流通速度越慢;反之,则相对加快。
④财务及结算制度的影响
如一定时期中分多次支付工资,每项支付期短,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之,则慢。金融业发达,能采用多样灵活的结算方式,减少资金占用时间,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之,则慢。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消费者对经济形势的预期和对信用货币及纸币的信任程度。心理因素包括人们的支付习惯、消费心理、价值观念,以及对通货膨胀率、利率等变动的预期,还包括对政府的重大政策变化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预期等。心理预期导致的行为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时甚至是很大程度上左右人们的储蓄和购买行为,从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