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扫盲 > 怎么判断业绩驱动股票基金净值是多少

怎么判断业绩驱动股票基金净值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4-11-14 05:05:55

『壹』 基金是不是历史业绩越高越好

结论是否定的,跟踪的历史业绩记录既可能是有帮助的,但也可能是来捣乱的。
从历史业绩进行推断的主要陷阱包括以下几点。
1、潜在风险
历史业绩误导性的主要表现是未知风险。在一个基金的存续期中,投资策略可能对于某个小概率事件进行了风险暴露,而恰巧这段时间没有发生这个事件,因此历史业绩没有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历史业绩是不具代表性的,或者说,具有极强的误导性。这里的核心概念已经在第4章中进行了讨论。
2、数据相关性陷阱
图6-1展示了债券市场在过去30年的强劲上涨。想象一下:在广泛使用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中使用债券这个投资标的。在给定的波动率(作为风险度量)条件下,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会给出一个最高预期收益的投资组合。这个模型的结果是基于历史上各个投资标的的预期收益和波动率,以及它们互相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算的。一般来讲,债券的上涨势头越强越稳定,在最优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也就越高。
图6-1美国国债期货主力连续合约
注:期货主力连续合约图表展示了连续持有国债期货多头的净值变化,并考虑了合约展期的价格调整。
在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中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历史数据是未来决策的可靠依据。这个假设合理吗?具体到债券,过去30年的业绩和未来业绩的相关性有多强?债券市场长期牛市的驱动力来自从1980年开始的商品熊市和同期的低通胀。虽然自2002年开始商品市场触底反弹,但是通胀继续低迷,后者得益于2008年及之后的经济危机。债券的长期牛市(或者说,利率的长期下跌),与自1979~1980年开始的两位数的通胀率下跌到2008年后期不足2%的通胀率的这个大势,是亦步亦趋的。
然而,债券的未来前景与过去的历史业绩似乎并无关联。债券利率已经从1981年的15%跌到目前的3%,无论如何展开想象的翅膀,未来下跌的空间都是极其有限的。对于未来的预测,过去利率的下跌(债券的上涨)不仅仅没有指导性,更是一个“不可能”指标。我们很难想象未来30年,利率可以从3%跌到-12%。相反,利率长期大跌之后,大反转倒是很有可能。得益于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带来的强劲需求,商品价格已反转形成长期上涨趋势。到目前为止,由于较高的失业率,尽管商品上涨,通胀还是保持低水平。不过,随着失业率的改善,通胀率似乎也要重拾升势。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的延迟效应叠加了对于债台高筑的担心可能导致未来长期内上升的通胀和利率水平(也就是下降的债券价格)。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过去在牛市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在未来可能是导致熊市的因素。过去的债券牛市是由于长期以来利率从非常高的位置跌落至非常低的位置,而未来的下跌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进入上涨轨道的可能性反而会很大。进一步来讲,利率的长期下跌说明利息收入已经充分地下降了。在此背景下,过去30年债券市场的昂扬走势更像是未来债券会持续走低的理由,而不是在一个投资组合中提高债券权重的理由。
历史业绩仅仅在历史能够推断未来的时候有借鉴意义。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做此假设。就像债券的例子一样,有时候,过去的历史业绩其实是一个反向指标。在没有搞清楚过去如何推断未来之前,千万不要用历史业绩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3、过高的收益率可能反而是坏事
优异的收益绩效未必就是一个好的指标。有时候,过高的收益率反映了基金经理倾向于承担更大的风险而不是其优秀的管理技能。来看一下1998~1999年股票长/短仓的明星基金经理。那些重仓科技股股票(尤其是互联网股票)的基金经理会大幅跑赢市场。这段时间内,越高的风险暴露——在互联网股票上持有重仓——意味着越高的业绩表现。市场对于持有过高估值,而在基本面上一文不值的股票的基金经理给予了过高的回报,从而导致了这些股票更高的价格。那些小心谨慎、克制自己不过度投机的基金经理大幅跑输市场。因此,在2000年年初选择基金经理的投资人很可能倾向于选择风险最大的投资组合而不是最高水平的管理技能。大多数在1998~1999年表现最好的基金经理在随后2000年3月开始的互联网泡沫中伤亡惨重,整个科技板块巨幅下跌直到2002年。
另一个优异表现来自过高风险而不是管理水平的例子是2003~2007年采用信贷利差策略的对冲基金。擅长高收益债券投资的偏多的对冲基金得益于债权收益和资金成本的价差而表现出色。利用杠杆,价差带来的利润翻了好几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杠杆可以提升利润,但随着信贷利差的收窄或者拉大,资本成本的收益和损失也会同步放大。2003~2007年,高收益债券的信用利差逐步缩窄,意味着资本收益提高了利息收入。那些用了最高杠杆和承担了最高信用风险的基金经理同时受益于利息收入和资本收入(由于利差的原因)。因为信贷息差并未急剧扩大以反映长期暴露的风险,所以由增加杠杆而承担的额外风险并不显著。那些根据过去3~5年的历史业绩,在2007年年中,选择信贷利差对冲基金的投资人很有可能选择了那些承担最大信用风险而不是拥有最高管理技能的机构。可悲的是,信贷利差的急剧扩大,导致杠杆下的成倍损失,那些承担最大信用风险的对冲基金在随后的两年内糟糕透顶。
投资陷阱在于有时候过去优异的业绩其实反映了负面的过高的风险,而非正面的过人的管理技能。如果市场条件十分有利,过高的投资风险将不被察觉—非常合拍的市场条件导致了优异的业绩。而且,某些极端的行情鼓励了投机(例如,互联网泡沫、信贷利差泡沫),而这些狂欢大大加剧了市场往后形成拐点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过去不仅仅没有代表性,还具有严重的欺骗性。投资人必须要理解助力优异业绩的原因并且合理判断未来是否能够延续辉煌。2000年年初重仓互联网股票的基金经理可能会有一个漂亮的业绩曲线,但是理解背后原因的投资者才能对此风险保持警惕。正如保罗·鲁宾(Paul Rubin)指出的,“千万不要被牛市中的光环冲昏头脑”。
4、无可比性
考虑以下两个在策略池中候选的基金,我们以最大回撤作为主要的选择标准。
(1)基金A:最大回撤25%。
(2)基金B:最大回撤10%。
哪个基金的风险更大?许多读者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幼稚的问题。难道不是很明显基金B的风险更小?错了,未必是!事实上,以上的信息完全不足以回答这个问题。假设我们提供更多信息,如下所示。
(1)基金A:最大回撤25%,历史业绩时间7年。
(2)基金B:最大回撤10%,历史业绩时间3年。
如果更小回撤的基金历史业绩的时间也更短,我们实际上无法判断哪个基金的风险更小。如果基金A在最近3年的最大回撤仅仅5%(相比基金B的10%),那么似乎基金A的风险就更小。这里的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基金B如果也有7年历史业绩的话最大回撤是多少:也许会远超过基金A的最大回撤。
公平起见,比较必须基于相同的时间段。正如上例,如果最大回撤是主要的比较标准,比较就必须从两者都有的业绩时点开始,而不是从各自的起始点。对于其他比较标准,也是一样。
假设我们想比较两个偏多股票型对冲基金的平均年化复合收益率。基金A从1995年开始,基金B从2000年开始。如果比较是从各自的起点开始的,那么基金A拥有了巨大无比的优势,因为它在前几年的牛市里面进行了交易而基金B没有。在这个例子里面,拥有更长历史业绩的基金获得了优势;但在另一些例子里面,结果是反过来的。比如说,从1997年中期开始运作的基金会比从1999年初开始运作的基金吃亏许多,因为它经历了1997~1998年的熊市。同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将起点对齐,来避免比较上的误区。
对于基金的比较必须基于相同的基准,请记住以下这些原则。
(1)时间段。就像上面例子所讲,如果两个基金是从不同时点开始的,那么统计数据必须要从两者时间段一致的历史业绩中进行计算。
(2)策略风格。比较两个不同策略风格的基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的业绩往往取决于对应的市场特征。将偏多股票型对冲基金和固定收益套利基金做比较是不合适的。因为在趋势上涨的市场中,前者占有巨大优势;而在趋势下跌的市场中,后者占有巨大优势。
(3)参与交易的市场。相比管理技能,市场环境对于业绩的影响往往更大。即使两个基金经理是采用同一类交易策略的,但如果交易不同的市场,业绩结果也会大相径庭。举例来讲,假设两个做趋势跟踪期货交易的对冲基金(CTA),一个只交易商品期货,而另一个只交易外汇期货。当一个市场发生了巨大的趋势,而另一个市场窄幅震荡(一种非常难赚钱的市场环境),比较结果其实只反映了市场的趋势特质,而非基金的管理水平。
5、过长的历史业绩往往失去意义
通常认为长的历史业绩会比短的历史业绩更具有说服力。这个常识其实并不一定完全正确。由于以下原因,更长的历史业绩可能并没有实际意义。
(1)策略和投资组合发生了变化。资产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会使得投资策略和交易市场发生巨变。举例来讲,长短仓股票对冲基金往往受益于小市值股票的高速增长。随着管理规模的增长,仓位被迫往更大市值的股票迁移;小市值股票的仓位配比被迫降低或者完全放弃。此举可能大大降低该基金的未来业绩。因此,早些年的历史业绩对于当前的管理风格并不具有说服力;或者说,利用太久远的历史业绩可能会高估该基金的未来潜力。
(2)策略效率在衰退。一个基金早些年靓丽业绩的主要驱动力很可能由于市场结构的变化或者竞争对手的进入而发生衰退。因此,由于之前的市场环境更为有利,早些年的收益率会远高于最近几年的收益率。可惜的是,昨日不再来。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做趋势跟踪策略的CTA取得的长期骄人业绩。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趋势跟踪CTA的年化收益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随着更多使用类似策略的CTA基金进入,这类策略的回报/风险比率大大降低。一般来讲,那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CTA基金在前期的业绩会远高于当前水平。我们经常见到历史业绩中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是光彩熠熠而在此之后平淡无奇。由于助力辉煌业绩的市场环境很难重现,因此把相应的历史业绩作为未来潜力的佐证,似乎是“水中月、镜中花”。
(3)基金经理发生了更迭。拥有长时间历史业绩的基金往往更换了基金经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基金的创始管理人由于成功的业绩,很可能升迁至管理岗位,而雇用或者指派其他基金经理来负责此基金。有些时候,原先的基金经理可能部分或者完全退休。另一些时候,在大机构内,虽然原先的基金经理离开或者被另一个取代,该基金仍然挂在其名下。当一个基金的管理人发生了重大更迭,早期的历史业绩一般是没有意义甚至是捣乱的。
以上任何一个原因都能导致长的历史业绩并没有比短的历史业绩更有说服力。
◆ 投资误区1:利用历史业绩作为未来投资决策的依据是合理的。
真相:正如我们在债券例子中指出的那样,如果有理由相信助力过去优异业绩的历史条件在未来不会重现,那么历史业绩就没有意义。同样的,如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助力过去优异业绩的投资策略会发生衰退,那么历史业绩也不可信。
◆ 投资误区2:中等回撤下的历史高收益,一般是个优点。
真相:有时候,过高的收益率反映的其实是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下承担过高的风险,而不是高超的资管技能。如果某个风险是小概率事件,而恰恰在基金存续期没有遇到该风险事件,那么历史业绩所展示的证据是不足够的。理解业绩背后的来源对于分析未来的潜力至关重要。
◆ 投资误区3:在定量的评价中,拥有较高回报/风险比率的基金经理比拥有较低回报/风险比率的基金经理来得要好。
真相:经常可以见到,不同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从不同的时间节点开始,而他们的业绩往往是由不交叉重叠的时间段的表现所决定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只比较相同的时间段(而不是从各自的起始点开始)。另外,交易相同市场并且采用类似策略的基金经理之间的比较才有意义。
◆ 投资误区4:越长的历史业绩越有意义。
真相:有时候,如果在管理期发生了重大变更,越长的历史业绩其实越没有意义。事实上,越长的管理期越有可能发生重大变更。

『贰』 基金净值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

1.理论上来说,净值越低,上涨的空间越大,净值越高未来上涨的空间有限,并可能有回调的风险。
2.基金净值的高低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还是根据信册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投资回报能力、标的物所处的位置、行业等分析。比方说:A基金的净值高,但A基金主要投资的标的是科技股,近段时间科技股表现佳,所以,基金净值高也很正常。而B基金净值虽然低,但近段时间投资的标的主要是消费股,所以B基金净漏坦仿值低也正常。那这时候就要看A基金和B基金的标的股是否会继续延续之前的走势。若A基金继续上涨,那么净值高也返纤可以继续买,若A基金开始回调,那么此时买B基金就很划算,因为越跌反弹的概率越大。所以基金净值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有些基金经理投资回报能力一般,基金净值常年低且变化不大也没有投资意义。
3.很多新手都喜欢买净值低的基金,主要有两大原因:
1)他们认为净值低的基金会比净值高的基金涨得多,跌得少。
2)他们觉得同样的投资金额,净值低的基金买到的份额更多,收益也会也越高。
拓展资料:
基金单位净值的计算公式基金的单位净值 = 基金净资产 / 基金总份额数,单位净值可以理解为1份额基金的价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价”。比如:A基金目前总份额100份,基金净资产是100元现金,基金单位净值就是1元/份(100元 / 100份)。假设基金总份额保持不变,基金管理人将100元现金拿去投资赚了20元,基金净资产变为120元,基金单位净值变为 1.2元 / 份(120元/100份)因此基金净值未来上涨还是下跌,主要依赖于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管理人投资能力越强,投资赚钱越多,基金净值也会随着不断上涨。

『叁』 基金业绩排名中位则前1/3是什么意思

比如有10个人,前三分之一就是123其中的一个。

基金业绩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经理在一段时间内的投资收益能力,但是也仅仅是在比较小的程度上,仅作为参考,而收益能力的强弱则是基民在选择购买基金的一个指标。

对基金经理来说:1基金经理的业绩就和基金收益挂钩,所以基金排名越好,基金经理的业绩报酬就高。2基金年终排名,反映了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如果排名靠前,可能就会获得基金金牛奖,而这个奖项能提高基金经理的知名度。3当基金经理的知名度提高了,投资者就会根据基金经理的名气慕名而来购买基金。

最好的公募基金经理

;     入学校希望有个好老师,入单位希望有个好领导,入基金市场希望有个好的基金经理。那么明星基金经理和菜鸟基金经理有什么区别?明星基金经理究竟牛在哪里?

以王亚伟为例,王亚伟管理华夏大盘前的十年时间里,虽然也有过良好的业绩,但发挥并不稳定,起初其在社保基金、华夏成长(000001,基金吧)基金管理中“很不顺利,迟迟找不到市场感觉、踏不准节奏”,直到2005年9月,王听从范的劝,放下投资,调整心态,去国外学习,回国后王亚伟便“神”了。

一、王亚伟十年磨一剑

围绕王亚伟的争议很大。有人说他是被华夏打造出来的,有人质疑他投资有猫腻,但没有人去研究过他的投资成长历程。

在炒作以及神话王亚伟的时候,投资者仅看到了其2005年接受华夏大盘至其2012年离开这7年间,基金累计净值增长了1046%,以及王总神秘地出现在重组股里,但却没有人认真思考过或无从知悉他的成长经历和他投资组合的艺术。王亚伟给人的印象跟范勇宏描述的在1995年面试王时相似,平和、淡定,时不时憨笑,王亚伟的同事评价他,顾家、喜欢摄影。

在1995年进入华夏证券至2005年的10年里,他和现在很多基金经理一样,犯过很多错误。

1998年,王亚伟刚刚管理基金,投资五粮液(000858,股吧)时因拘泥于原先设定的目标价,最终1000万元账面盈利化为乌有,王常常以此告诫自己戒骄戒躁;2001年重仓持有茅台(600519,股吧),在熊市中坚守几年终于在2003年没有收获地斩仓,错过大牛股;2004至2005年期间,因选股面窄等原因没有处理好股票组合弹性和稳定的关系,业绩波动较大。

据范勇宏描述,2005年王回来后,投资策略较以往更灵活,既发掘隐蔽资产、又有再重组驱动的个股,同时也不排斥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架子型投资,持股更为分散,少有单只股票超过净值的5%,大多数个股占净值2%以下。在范勇宏看来,此时王亚伟的投资理念才基本成型了。

不随大流,爱好冷门股,甚至刻意回避基金重仓股和某个阶段的热点股,强调考虑了隐蔽资产的安全边际,王亚伟对重组股情有独钟,以至于在他的大投资组合里,还有一个重组股的小组合(关于组合投资的艺术)。

二、投资逻辑清晰有价值

那么,投资逻辑到底有价值吗?

应该说,符合自己的投资逻辑有价值,别人的投资逻辑仅仅有参考价值。不得不说的是,很多人忽略了这个看似很虚的东西。

即使业绩很好的基金经理,在投资过程中,也不一定能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投资逻辑明确梳理出来。王亚伟之所以从2006年开始,年年业绩靠前,当然与其勤奋、严谨和高悟性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形成了基于独立思考和市场检验的符合自己性格的投资逻辑。

基金经理尤其是没有经历过牛熊市场检验的人,应该时时反省过往的操作,不断修正错误,结合自己的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风格。这样,稳定的业绩才是大概率事件。

三、平庸的大多数

易方达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陈志民说,的行情几乎是2010年的翻版,小盘成长股VS大盘周期股,基金经理们几乎被逼疯了!

为什么被逼疯了?大抵是因为基金经理难取难舍。他们要盯着盘面不断地问自己,要不要追持续上涨的小盘股?不追,业绩落后,持有人先骂后赎回,领导还要找谈话;追,估值太高,进去容易,怎么出来?

两个字,纠结。

到底怎么选择,这要看基金经理的追求了。

美国福特基金会投资政策研究部门的主管劳伦斯?西格尔(Laurence Siegel)把基金经理分了四种类型,非常犀利。

第一种,随大流同时又是正确的,这是最理想的;第二种,坚持独立立场同时是正确的,他们是英雄;第三种,随大流但是错的,对公募基金经理而言,这并不严重,至少不会丢掉饭碗;第四种,坚持独立立场,但是错的,或者一定时期内是错的。

在这四种选择中,基金经理必须选一个,毫无疑问,选择第四种的一定是傻瓜,因为领导、公司的销售人员、同行、持有人都不会拿5年或者10年的时间来验证你的对错。

显而易见,从以往的经验和趋利避害的需要看,很多人会选择随大流。无论是A股2007年的大牛市,还是美国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狂欢,无不如此。虽然当时很风光,但事后很惨烈。优秀的基金经理诞生于有独立立场的坚持,当然这需要付出代价。

所以英雄是寂寞的,但恰恰这个行业追求的是浮华,这多少注定了大部分人会选择平庸。

四、选择的困难

就更大的意义而言,基金经理的选择并不仅仅停留在,到底是选茅台(600519)还是选万科,到底是选更大的股票头寸还是更大的债券头寸,而是要在牺牲客户和牺牲客户的钱这两者之间做选择,即使这并非基金经理个人一厢情愿的事,但这的确决定了他的行为。

在20世纪末期科技股鸡犬升天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并非不知道随时会来的风险。但不随大流,就意味着要牺牲客户,而客户就意味着利润,因此职业基金经理也将面临职业风险。毕竟客户只在乎更高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至于风险那只是泡沫破裂后才会有的真切感觉。

所以,对多数基金经理来说,他们更愿意随大流,这只不过是牺牲了客户的钱,更无关道德上的指责。

五、理性认识风险和运气

华安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尚志民3月底在“金牛奖”颁奖现场代表基金经理讲话时,曾很有感触地说:“长期而言,心态大于智力”。这可以理解为,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远比自认为高明重要。

认识自己是一生的功课。对基金经理而言,有两点或许需要时时记住:预测有很大局限性;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业绩贡献来自于运气的成分大于技巧。

前者警示我们,没有哪项投资决策是绝对正确的,因而要实时控制风险;后者的警示意义在于,一次良好的业绩记录是诸多运气的结果而非全凭技术高超,这样才不至于因信心膨胀而误入歧途。

与其说这是基金经理的风格,不如说这更像赌徒。

六、控制风险犹如建筑师

雅安地震后,很多房子倒塌,对于掏大价钱买房的人来说,损失不言而喻。但房子能否经受住地震的考验,只有地震后才最直观。基金经理就像建筑师,其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在平地上建起房子,更重要的是地震来时能保证房子的安全,进而保证房子里人的安全。

在投资领域,所有人都存在高估自己认知风险的能力,并低估规避风险所需要的条件。极端的例子就是王海用投资者的血汗钱来证明自己对房地产股的乐观判断。在地震没发生之前,谁也不知道把八成资金投到地产股上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对王海而言,赌对了,成为英雄;赌错了,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顺便提一句,一个机构投资者允许这种赌博行为的存在其实比赌博更危险。

巴菲特和林奇之所以牛,并不是他在那一年取得了多么高得离谱的业绩,恰恰相反,其出色的投资成就来源于他们数十年没有大亏。这跟建筑师一样,即使房子建得再好,扛不住一次7级地震,那么所有的收获都终将变成一地瓦砾,这便是投资的残酷性。

在牛市中,风险就像变色龙一样能把自己掩藏得滴水不露,就像上世纪末的科技股泡沫,就像中国的传媒股一路高歌猛进一样。此时所有人都觉得,这里根本就没有风险,但当熊市来临,风险这个变色龙的伪装撕去,攻击性就表现无疑。所以说,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的最大价值更多体现在风险控制上,而不是在牛市中的勇敢。

七、运气和技巧

大多数人都更倾向于否认运气在成功中的作用,而强化自己的技能和聪明等。

也许大家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美国投资理论界提出设想,《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出面组织,一场比试选股水平的历时数年的著名公开竞赛拉开了帷幕。竞赛的一方是由当时华尔街最著名的股票分析师组成的若干组,另一方则是一头通过掷飞镖选股的大猩猩,比较谁选出的股票组合产生的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高,结果是大猩猩赢了。

在这里,笔者无意否定基金经理的价值,投资最权威的考官是时间,长时间里,纯属靠运气的大猩猩不可能战胜华尔街。但基金经理要真切地明白,好的业绩并不全部是技能,或者获得几次“金牛奖”也并不能证明自己的高明,更重要的是,不要否认运气在其中扮演的作用,这样才不至于信心膨胀,才不至于放大直观而忽视真实的风险。

分析了这么多,明星基金经理和菜鸟基金经理到底有什么区别,明星经理究竟牛在哪里?其一,是否通过不断的纠错,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逻辑或者风格;其二,是否做到既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下风险最小化,以及是否对运气有正确的认识;其三,是否有像管理自己家人的钱一样的心态管理持有人的钱。

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场的话,有哪些合适的基金,求大家推荐?

最好要看以什么标准怎么来评判,是基金管理的规模最大还是管理的基金数量多,还是单只基金曾创下的业绩最好。

通常要综合各种因素来进行统一评比,通常基金业内对基金经历的评比有以下三个最重要的奖项:《中国证券报》:金牛奖,始于2004年;

《上海证券报》:金基金奖,始于2004年

《证券时报》:明星基金奖,始于2006年

通常要综合各种因素来进行统一评比,通常基金业内对基金经历的评比有以下三个最重要的奖项:《中国证券报》:金牛奖,始于2004年;

如果一定要找出某个具体的基金经理来,所以可以从历届的获奖得主里面去找,得奖频率高的,再去看他近期的业绩,再结合你所感兴趣的基金品种和投资的行业,最后再决定是否认购他的基金。

,谢谢

一个基金公司一般有多少基金经理?大基金公司一般有多大管理规模?

 首先,长期业绩优异的头部基金经理是任何时候的首选,以下几位供参考。

1、睿远基金:傅鹏博,睿远成长价值(007119),二十年以上基金从业经验,最早在兴全基金,是陈光明的老师,长期业绩让人放心,可是旗下基金处于限额状态,得等待打开申购才行。

2、兴全基金,董承非,兴全趋势(163402);谢治宇,兴全合宜(163417)。这两位算是头牌基金公司的两位头牌明星了。以兴全基金在权益投资方面的口碑,相信没有太大争议,可以放心购买。

3、景顺长城,刘彦春,景顺长城新兴成长(260108),深圳基金公司里面权益做的出色的公司之一,这几年人才涌现,头牌还是刘彦春。

当然深圳基金公司里面,前海开源的权益投资也是比较出色的,但是之前文章已经有介绍,且为了避嫌,就不多介绍了,也欢迎大家关注。

 其次,可以考虑一些细分行业领域非常突出的基金经理。在 科技 、医药、消费三个重大行业里面,是具备长期投资机会,那么相应的基金经理则是必须重点关注的:

1、 科技 赛道:信达澳银,冯明远,信达澳银新能源(001410),这是我非常认可的新一代 科技 基金经理,研究扎实,对 科技 行业的理解深刻,要配置 科技 基金就买他!

2、医药,中欧基金,葛兰,中欧医疗 健康 (003095);工银瑞信、赵蓓,工银医疗保健(000831)。两位基金经理都是女性,对医药行业研究深入,是这方面的专家,值得放心配置。

3、消费,易方达,肖楠,易方达消费行业(110022)。肖楠是在消费行业长期有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而且管理的时间特别长,被 历史 反复验证,在消费领域具备独到的见解。

 当然,还有很多厉害的基金经理,就不一一罗列了,如果只是大家自己买基金,我相信上面的选择也够了,不用太分散。如果大家有个性化的问题,欢迎留言或者私信,我有空都会一一作答,欢迎大家关注!

机会其实一直都有,就看你如何看待机会,以及如何去顺应市场来操作了。

2020年上半年,尤其是6月份到7月上旬这段时间,由于大盘猛涨,几乎所有的板块和个股都被拉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对于前期把握到的朋友来说,确实是吃到了很大一块肥肉,但是对于踏空的朋友来说,很痛苦,每天看着行情一点点涨上去,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自己想进场吧,又怕做了接盘侠被割韭菜。

个股如此,基金也一样,很多走的好的基金基本也全部走在高位了。比如最火热的 科技 板块、酿酒板块、医药板块,消费板块,以及近期强势的国防军工板块等等。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进场的如何选择合适的基金呢?说下我的看法:

1,大涨不买。在板块都走好的情况下,不要贸然去追。耐心等待回调,这个时候就是管住自己手的一个过程。如果追涨,很有可能第二天回调造成被套。

2,像医药、酿酒、消费、食品饮料这些板块的基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耐心等待,有回调就可以轻仓去把握一些。注意不要一开始就重仓。

3,另外像军工之类的,也可以参照上面的做法来操作。

4,基金和股票的理念是一样的,讲究长线收益,不要去在意一天的得失,持有半年到一年你再看看综合收益。所以不要用短线思维来看待市场。

我自己的持仓情况,不是说做的有多好,也就一般般,可以作为参考:

1,酿酒板块(招商中证白酒分级指数)60%仓位。酿酒这个板块是我一直都在持有的一个方向,陆陆续续有快三年了,期间卖掉再在相对的低位接进来,不过一般持有周期都至少半年以上。

2,医药板块(招商医药 健康 产业股票、汇添富中证精准医疗主题指数、汇添富中证生物 科技 主题指数三只),第一只进场点位很低,后面两只是近期回调才试着进场的。累计占比12%的仓位。 这个板块后悔的是前期布局的仓位少了。近期不断拉升,即使低位补仓也只能小仓位去补,所以占比还很小。

3, 科技 板块(诺安成长混合、银河创新成长混合、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C),前两只都不陌生,可以排进 科技 类前十的两只。也是陆陆续续补仓,仓位占比13%

4,指数类ETF(天虹创业板ETF连接C、天虹中正500指数C、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C),指数类基金进场晚些,所以仓位也不大。仓位占比4%

5,军工和贵金属类的基本都是近期回调才进场,仓位占比更小。

以上就是大概的持仓情况,唯一一点不足的就是医药板块和 科技 板块进场的时候仓位小了,不过也没关系,总体还是可以的。

还是那句话,短期的下跌回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看见跌就心慌,然后交出了手中好不容易得到的廉价筹码。这是最不可取的。

当你发现你跟大多数人想法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停下来思考了。

福宝 财经 ,欢迎关注!

可以关注以下:

1、医药 健康 、医疗保健类。

2、消费主题类

建议做定投(最好是月投),可选择混合型、指数型、股票型。定投不要选低收益的债券型。

补充一下:选基金可以到天天基金网,选择近两三年以来排行在前面的几只。另外选择时,还要看看基金经理的个人管理能力(建议不要选择频繁换基金经理的基金)及这只基金投资了哪些产业?这点很重要,还有,基金适合中长期投资,不适合投机性投资。

今年A股的行情整体来说不错的,当然这里指的是上半年,不过,我个人觉得下半年可以看好的,毕竟全球经济都在复苏,海外各种救市措施也在出台,所以股市的资金面应该会有保障的。

那么,现今能够满仓去博吗?

梧桐只说说自己的看法,肯定是不可以的,毕竟A股今年从低位点到高位点已经涨了800多点,而且还没有出现一轮大的调整,所以暂时还是不建议满仓。但可以随着市场调整逐渐布局吸筹。

调整在A股市场上来说不是坏事,任何一轮上涨行情都离不开调整,特别是涨的多的时候,主力把一些浮动筹码调整出去才能进一步上涨。

此外,现今的确有很多朋友赚了很多,甚至一些新朋友收益率都20-30%了,然而A股不是看一时的收益,去年就有大赚的投资者,最后在市场调整后都亏回去了。

总之,下半年看好的,但不建议盲目满仓。调整不是坏事,调整后是布局的好时机。注意控制仓位,赚再多,跌回去也是虚无。

朋友首先我想知道你能承受多大风险,不同的风险有不同品种。这是十年以上的,经过牛熊的基金希望能给你点帮助。最近新基金认购发行的也不少你可以留意下。对了买基金又挣钱的。以后国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基金投资将来会成为主流,早接触比完接触好。

2020年下半年,股市应该是一个由高估向低估慢慢转换的过程,应该是震荡行情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以被动型指数基金和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型基金结合配置,应该更加合理。

对于基金的投资,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适合自己,达到目标收益率就好,更重要的是回撤比较小,持续稳定的收益水平,而不应该是追求最高收益,而忽略了下跌的风险。

 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场的话,我认为应该以稳健的基金作为配置的首选。

我在2020年8月,股市的震荡行情中,对基金投资进行了一些调整,对部分已经达到目标收益率的基金,一方面进行了止盈,另一方面买入了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基金。主要是利用基金经理的调仓换股,为自己的基金投资继续来赚钱。

我认为,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场的话,结合自己的基金配置,应该以稳健的基金配置为主。

第一是被动性的指数基金。

随着新股发行数量的不断增加,股市中上市公司已经超过了4000家,而优秀的公司总是少的,因此对于股票的选择,有越来越向优质龙头公司倾斜的趋势。

为了获得稳定长期的投资收益,我选择了上证50指数和红利指数作为指数基金配置,分别是易方达上证50指数基金和工银深证红利ETF联接指数基金,这两只基金涵盖了优秀的龙头公司,而且业绩比较稳定,值得长期持有。

这两只基金是在2018年和2019年通过基金定投积累的份额,目前收益率超过了30%,在2020年下半年仍然继续持有的指数基金。

第二是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基金。

今年应该是优秀基金经理大方光彩的一年,很多主动基金经理的业绩非常亮眼。之前还是挺排斥主动基金,但是经过查阅数据,不少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还是值得购买的。

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主动基金在股市上涨的行情,业绩会更加突出一些,而在熊市行情,有的时候会回撤更高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主动基金纷纷在牛市火热行情大力发行基金的原因。

持有主动基金也要做好在股市下跌过程中的一定幅度回撤的准备,定期跟踪基金的业绩,需要对主动基金进行去芜存菁。

主动基金的配置主要是在消费、医药和均衡类等主动基金上。目前医药和消费股票还在下跌调整中,可以少配置,或者等待调整结束再进行配置。

消费类的主动基金有易方达消费行业,是知名基金经理萧楠管理的,金牛奖得主。在2019年定投的,目前收益率超过了44%,主要得益于消费股这两年的连续上涨带来的收益。

医药类的主动基金有中欧医疗 健康 混合基金和中银医疗保健混合基金,目前在回调中,可以小仓位进行定投。

而均衡类的基金有兴全合润分级混合基金,是谢治宇管理的7年以上的基金,股票配置比较均衡和分散,7年的年化收益率为28%,获得过4次金牛奖,均衡类基金比较适合于追求稳定收益率的投资者。

总之,2020年下半年,想要入场的话,有哪些合适的基金,实际上优秀的基金还是挺多的,需要找到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基金品种。根据我的基金投资实践,建议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结合配置,以稳健风格为主,既要看收益率还需要看最大回撤率。基金投资比的不是半年一年的收益,而是长期稳定的收益率。

根据你的时间限定,我觉得有三大类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有不错的机会:

一,基建主题

规模大于5亿

二,消费主题

规模大于10亿

三,指数增强型

规模大于5亿

如果你是新手的话,我觉得需要谨慎,不要追高不要跟风,需要避免进入新手的几个坑,说实在话其实可以尝试定投低估值指数基金。

为什么呢?

 一,追高买的贵,跌的多。

虽然大家多下半年的行情期许很高,都觉得是牛市,但是大家都觉得好的时候其实是很危险的,毕竟上半年行情已经涨的太多了,好多都是处于高位了。

比方医药,上半年涨的太猛了,如果你追热门榜,看大家收益都挺高的去买,你就会买贵了,买贵了就不划算了。

打 比方你买一件衣服,大家都流行都在穿了,你去买的时候价格还是挺高的你会觉得不划算的,再者买了之后降价了你心里更不高兴了。

二,新手的几个坑。

1满仓去买,结果追高之后大跌,然后没有补仓的机会,最后跌狠了就卖。

2选基金只看热门榜。

3一跌就卖,拿不住,不知道补仓。

三,推荐定投指数基金的理由。

定投,就是定时分批买入,然后平摊成本价格,短期收益是低于阶段收益,但是长期定投收益还是不错的。

同时,定投的话,新手推荐低估值指数,最好选择宽景指数,不过目前指数都是有点高,上证指数适中,相对低估的比方中证红利指数了。

另外行业指数的其实目前都有点高的了,可以看指数红绿灯。

别急,基金理财的话要耐得住寂寞,这个不仅指还要放得住,还要忍耐以期在低位建仓。也可以看我之前给我老婆定的计划,后期随着大盘走势也会有相应的调整

基金经理年底什么时候算业绩

;     有句俗话叫做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基金行业,较大的基金公司往往具有更雄厚的实力,更具市场号召力。

大基金公司都有哪些呢?

每一年度,金牛奖都会根据基金规模评选出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金牛奖是基金业内的奥斯卡,那些常年在榜单内的基金公司一定是规模稳定,长期表现优秀的基金公司市场上有近160家公募基金,除了这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还有很多规模比较大的基金公司,一般来说,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至少应该在千亿级别以上,占市场比例将近三分之一。如果某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低于这个数量级的话,要么成立的时间不久,要么就是旗下基金的业绩表现不足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单靠基金规模来评定是否为大基金公司还比较具有片面性,大的基金公司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基金经理的人数,一般来说,基金经理的数量应该在10个以上。基金经理人数太少的话很容易导致一言堂的现象,并且人数太少的情况下公司的整个决策委员会和调研团队都无法成规模,不容易出现思维争辩的情况,不利于基金的管理。

从历史数据的情况来看,大型的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基本上都能处于同类平均水平线之上,丰富和多样的管理经验也更能打造出更多不同类型的绩优基金。

以上就是关于挑选基金公司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基金年终结算是指对基金的年终业绩进行结算,也是对基金经理业绩考核的结算,结算时间一般是阳历12月底。

对基金年终结算的目的是将基金当年的收益情况进行排名,同时也将基金经理业绩进行排名,这样做的意义是:

1、能清楚地知道基金经理当年管理运作情况和投资能力;

2、结算后排名直接影响基金经理的名气,结算后排名靠前,基金经理名气就会有所提高。

基金结算主要还是用于基金行业的比较和总结,比较后的排名能给投资者参考,但也不是说买入排名靠前的基金就能盈利,排名靠后的基金就没有投资价值。

因为结算后排名和对比,只能反映过去一年基金的收益情况,和过去一年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如何,并不代表未来也是如此,所以选基金的时候还是要结合多种方面的原因分析。

基金经理年底为什么要冲业绩的原因

1、年终前,若基金的回报率不高,那么在年终的时候冲业绩就能把排名靠前;

2、年终冲业绩,若排名靠前,基金经理的业绩报酬就会越高。很多基金管理人可能会事先签订协议,比如:当年收益100%,能拿20%业绩报酬;超过80%能拿15%业绩报酬,基金经理为了业绩报酬肯定要在年末冲业绩;

3、基金行业有金牛奖排名,当年回报率高,有可能得到金牛奖。得奖后基金经理名气和头衔增加。假设未来管理新基金,很多投资者就会慕名而来,不担心规模不足问题;

4、基金年终排名后,来年投资者就可以根据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一般投资者都会选择投资回报高的基金经理投资。

基金年终结算是什么意思?

基金年终结算是指对基金的年终业绩进行结算,也是对基金经理业绩考核的结算,结算时间一般是阳历12月底。

阅读全文

与怎么判断业绩驱动股票基金净值是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基金投资目标是什么 浏览:522
股票软件算法 浏览:595
法兰琳卡面膜 浏览:309
昆明和万家医院 浏览:675
股票买哪只哪只涨 浏览:437
股指期货开户股指期货如何开户 浏览:45
高管出事公司良好的股票过往表现 浏览:455
先惠股份股票 浏览:422
怎么查询股票22天能申报新股 浏览:328
索菱股份股票市值 浏览:291
证监会警示互联网境外炒股 浏览:890
股票交易红绿谁是买卖 浏览:855
四川黄龙旅游公司股票 浏览:927
2019年八月股票开户数 浏览:422
股票被交易所重点监控还能涨吗 浏览:100
广发睿阳的股票分析软件 浏览:538
股票指数期货的变动与股票价格指数 浏览:927
otcqb市场的股票价格查询 浏览:918
外资配资股票 浏览:627
公司不能购买本公司的股票 浏览: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