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美国开国历史,有什么比较好的书籍
霍夫施塔特:《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
戈登 伍德:《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
伯纳德 贝林:《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
查尔斯 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通史著作:李剑鸣《美国通史》第一卷 奠基时代,1585-1775.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三部曲。
《美国人:建国的历程》
《美国人:开拓的历程》(商业较多)
《美国人:民主的历程》(偏政治)
2、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美利坚帝国成长三部曲”(这个翻译不错,可能没货了)
《大繁荣时代》
《大转折时代》
《大衰退时代》
这个三部曲写作手法和《光荣与梦想》有点像,社会风貌事无巨细。
另外一个译本,当当有货,就叫《美国崛起三部曲》:
《崛起的前夜:自满的年代》
《崛起的阵痛:危机岁月》
《美国的崛起:沸腾50年》
3、约翰·S·戈登三部曲
《伟大的博弈》
《资本的冒险》
《财富的帝国》
4、以上是宏观的,系统性的资料,下面是一些微观企业的,可以买到的。
《个人历史》——讲《华尔街日报》和格雷厄姆家族
《大富时代》——德克萨斯石油四大家族,很经典
《沸腾的岁月》——华尔街60年代
《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
《艾柯卡自传》
《福特传》。
《门口的野蛮人》。
2. 谁能推荐几本通俗介绍美国金融发展历史的书
约翰.s.戈登的三部曲:《伟大的博弈》《资本的冒险》《财富的帝国》。中信出版社。讲的很清楚并且通俗易懂。
3. 希望推荐基本有趣的经济学书籍
楼主要是没有过多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个人不推荐像《西方经济学》这类的知识性很强的书籍。可以看下戈登的三部曲《资本的冒险》《财富的帝国》《伟大的博弈》,这三本书的特点是写的很浅显,没有过多的专业知识也能看懂。《货币战争》也不错,不过个人认为此书写的比较夸张~
4. 《资本的冒险》一书的作者还写过什么书
《资本的冒险》作者是美国人John Steele Gordon(约翰.S.戈登),他的另一部作品是较早时候的《伟大的博弈》
5. 经济学推荐
楼主要是没有过多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个人不推荐像《西方经济学》这类的知识性很强的书籍。可以看下戈登的三部曲《资本的冒险》《财富的帝国》《伟大的博弈》,这三本书的特点是写的很浅显,没有过多的专业知识也能看懂。《货币战争》也不错,不过个人认为此书写的比较夸张~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曼昆 经济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原理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
----然后可以看
李嘉图 赋税原理
凯恩斯 通论
这都是权威的著作 亚当斯密的 国富论 是经济学开山之作
下面的是各大流派的领袖级人物的,不简单
马歇尔的 政治经济学
马尔萨斯的 人口论 最佳答案《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这是经典!虽然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牛奶可乐经济学》,弗兰克著,闾佳译这本书从牛奶与可乐包装的不同说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畅销书,就是说看了这本书还需要看看大师们写经济学教科书。《吴敬琏专集》,吴敬琏著收录了吴敬琏从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该书也因此客观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变化,它将告诉你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的不同之处。此外,一些经济学或者金融学的的科班们所熟知,而且图书馆一般都会有的书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还有宋鸿兵《货币战争》不过这个还是要有点经济学基础的还有我觉得我们看的一些经济金融书籍的 学的东西大多是与西方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 好多理论与我们的经济状况有很大程度的背离 不适用 所以有必要看看一些经济评论家的文章 这个你可以看看他们的博客 比如郎咸平 易宪容 叶檀 张五常(他的行文风格本人不太喜好)陈功(安邦咨询的老总)等等 这些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针对经济热点产生的 很有现实意义 对于理解现实的经济现象有帮助 另外,省事点的 你可以看电影 这个较书籍而言还是少了点 比如《华尔街》《金钱帝国》《屋内聪明人》《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反托拉斯行动》《交易所》《愤怒的葡萄》《锅炉房》《居家男人》《狱中的家政女王》一家之言 仅供参考
6. 窖藏的货币的窖藏
货币的窖藏指将一部分资金以货币的形式持有在手中,它构成了对可贷资金的一种需求。
当一国的国内吸收小于国民收入时,这意味着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资产的形式储存起来,我们称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差额为“窖藏”。
《资本的冒险》里面有个超级形象的例子。
印第安人提供的兽皮是17世纪纽约经济的主要支柱。在交易中,他们不想用金银来做交换,而且用他们认为是真正货币的贝壳串珠。贝壳串珠是用蛤壳做成管状孔珠,通常被串在一起,组成精美图案。1650年,6颗白珠或3颗黑珠价值1荷兰斯托弗(等于1/20基尔德,1斯托弗实际上等于荷兰的五分镍币)。
不幸的是,贝壳串珠遇到了通货膨胀,到1659年1斯托弗可以买到16颗白珠。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购买兽皮的成本,而且由于当时的移民和印第安人在日常交易中用贝壳串珠作货币,因此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总督彼得·斯特伊弗桑特尝试了一些如价格控制等政府通用的措施,但效果很一般,因为人们根本不理睬价格控制。
此时,弗雷德里克·菲利普斯由于拥有新婚妻子提供的充足资本,开始大量收购串珠,储藏在木桶里,使之退出流通领域。很快,他便控制了贝壳串珠市场,轻而易举地大幅度提高了串珠价格。到1666年他只用3颗白珠就可换到1斯托弗。
中央银行的概念直到18世纪才出现。但是弗雷德里克·菲利普斯在17世纪中叶实际上扮演了中央银行的角色,控制了货币的供给,毫无疑问,他也从中发了大财。由于能够与远在东印度群岛和马达加斯加岛的人进行贸易,他将继续成为殖民地上最富有的公民(这绝非偶然,因为他后来又与一位富有的寡妇结婚了)。
7. 介绍几本好看的关于经济的容易看懂的书嘛。
最近有一本比较火的书,叫《世界是平的》一个美国人写的,讲经济全球话,很经典容易懂。据说美国国务卿和比尔盖茨最推荐的一本书。还有一本是《资本的冒险》约翰.S.戈登著的
8. 给我介绍基本好书
书名:伟大的人物,人性的光辉--卡耐基成功学丛书
ISBN:750741733
作者:卡耐基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定价:22
页数:307
出版日期:2006-2-1
版次:
开本:小16开
包装:平装
简介:戴尔·卡耐基,美国“成人教育之父”。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卡耐基独辟蹊径地开始了一套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方式,他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他讲述的许多普通人通地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
接受卡耐基教育的有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军政要员甚至包括几位美国总统,千千万万的人从卡耐基的教育中获益匪浅。
卡耐基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著作,是20世纪最畅销的成功励志经典。他的主要代表作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演讲与口才》、《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伟大的人物》和《人性的光辉》。这些书出版后,立即风靡全世界,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立即风靡全世界,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无数读者由此走上了成功之路。
目录:
伟大的人物
第一篇 名扬后世的艺苑奇葩
第1章 “米老鼠之父”迪斯尼
第2章 “说谎大王”利波里
第3章 幽默明星 罗吉尔
第4章 贫穷的音乐大师 莫托特
第5章 天才作曲家 乔治·杰斯文
第二篇 执著勇敢的探险家
第1章 “新大陆发现者”哥伦布
第2章 “北极探险第一人”史蒂文森
第3章 空中飞行将军 拜德
第三篇 传奇入神的文学巨匠
第1章 法国文学大师 大仲马
第2章 跛脚文学家 韦尔斯
第3章 忧郁的天才诗人 艾伦坡
第4章 讽刺小说家 马克·叶温
第5章 高产作家 辛克莱
第6章 因祸得福的作家 欧·亨利
第7章 永不言弃的小说家 南根里
第四篇 卓绝不凡的科学奇才
第1章 “相对论”鼻祖 爱因斯坦
第2章 “发明大王” 爱迪生
第3章 无线电发明者 马可尼
第4章 飞机发明者 莱特兄弟
第5章 舍已救人的名医 格林菲尔
第五篇 世界楷模的一代名人
第1章 印度“圣雄” 甘地
第2章 谈话高手 仲马斯
第3章 童话作家 都极森
第4章 自学成才的牧师 卡德门
第5章 评论专家 辛泰尔
第六篇 女性名人
人性的光辉
第一篇 奋斗的历程
第二篇 向胜利前进
第三篇 最伟大的总统
第四篇 永远的思念
出片后记
购买地址: http://www.wl.cn/1316303
9. 历史 经济 (人物传记)
父母的教养对儿童成长的关系很大,学堂的教育则影响着少年未来的发展。
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湘乡唐家坨的外婆家度过的。外祖父家虽是务农的,但有一个舅舅在开馆教读,毛泽东有时也在那里听听。直到一九○二年八岁时,父母把他接回韶山入私塾开始读书。十六岁前,中间曾停学两年在家务农,其余时间内他先后在韶山一带的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乌龟井、东茅塘六处私塾读书。毛泽东后来把自己的私塾生活概括为“六年孔夫子”③。在上学期间,他早晚还要放牛拾粪,农忙时也参加收割庄稼。
这时,科举已经废除,新式学堂已经开设。西学东渐、赴东瀛求学已成时代风气。就在毛泽东八岁接受启蒙那年,后来对他影响很大的恩师杨昌济和他钦佩的文化巨人周树人(鲁迅)先后去了日本。在韶山,私塾仍是儿童们求学的唯一选择。父亲供他念书,没有多大的雄心,无非是略识几个字,便于记帐或打官司等。毛泽东照例从《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这些普及读物入门,去接触他从小注定要接受的儒家文化传统。随后是点读“四书”“五经”。韶山毛泽东纪念馆至今还保存着他小时候读过的《诗经》和《论语》。
毛泽东不大喜欢这些枯燥难懂的经书,但他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仍然学得很好。自幼烂熟于胸的知识,是很难抹去的,成年后常会自然地使用。以后,读了《左传》,使他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六年“孔夫子”的教育,培养了他“鉴古知今”的爱好,帮助了他后来的“古为今用”。
少年时的毛泽东很相信孔孟之道,而老师照本宣科的教法对他没有吸引力。一九○八年在井湾里私塾就读时,他最爱读被塾师称为“闲书”和“杂书”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旧小说。在学校里,老师不让读,他用课本挡住偷着读;在家里,父亲不让读,他就用布把窗户遮住,使父亲看不见灯光。
毛泽东读了这些故事,他就和小朋友乃至村里的老人们互相讲述。他后来回忆说:“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作为农民的儿子,毛泽东对这一点纳闷了很久。他开始分析小说的内容,发现这些小说的主人公“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让农民替他们种田”④。他觉得这样是不平等的。
农民们自然常要反对这种不平等。《水浒》里汇聚在梁山造反的人物,便成了毛泽东心目中的英雄。这种影响是意味深长的,在后来艰难备尝的革命生涯中,《水浒传》一直是他放在手边常常阅读的书。
毛泽东在旧小说里关注的事情,在现实社会中也发生了。一九一○年四月,长沙发生了饥民暴动。起因是荒年粮价飞涨,有人率全家投塘自尽。饥民们涌到巡抚衙门请愿,反而遭到枪击,当场打死十四人,打伤的更多。他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放火烧了巡抚衙门,捣毁了外国洋行、轮船公司、税关。清政府派兵镇压,暴动者的鲜血染红了浏阳门外的识字岭(二十年后,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也是在这里牺牲的),被杀者的头颅高高挂在南门外示众。
几个卖兰花豆的湘乡小贩逃出长沙,把饥民暴动的消息传到了韶山。大家愤激地议论了好几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对这件事逐渐淡忘了,毛泽东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他觉得那些参加暴动的人都是善良的老百姓,只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起来造反,结果无辜被杀。这使他很痛心。几十年后,他感慨地说: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⑤。
第二年,青黄不接的时节,韶山一带又闹粮荒。饥民们组织起来“吃大户”,劫走了毛顺生准备运往县城粜出的一批大米。毛顺生气得要命,毛泽东并不同情父亲,“又觉得村民们的方法也不对”⑥。
一个叫李漱清的维新派教师从外地回到韶山,毛泽东很钦佩他,常去听他讲各地见闻,特别是维新变法的故事。这期间,读到一本十几年前出版的叫《盛世危言》的书,作者是郑观应,书里讲社会要改良,毛泽东非常喜欢。这样,他开始知道一些发生在山外的当今中国的大事,感到中国不能守着老样子不变了。毛泽东也不愿再守着老样子不变了。
他十六岁了,足迹所及只限于韶山冲和唐家坨。父亲本来打算送他到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可是他到外面继续求学的愿望更迫切。恰好在这时,表哥文咏昌告诉他,离韶山五十里的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在讲授新学。他听了很动心,便先后请八舅文玉清、堂叔毛麓钟和表哥王季范劝说父亲。毛顺生听后,觉得儿子进洋学堂也许是件有利的好事,就同意了。
一九一○年秋天,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他的激动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东山小学堂在湘乡县城附近的东台山下。同旧式私塾相比,它除了传统的经籍外,还有些自然科学和地理、英语等新科目。在这里,毛泽东才知道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已经死了,新皇帝宣统已在朝两年。他依然认为皇帝和大多数官吏一样,都是善良和聪明的人,只是需要有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人来帮助他。毛泽东这时较多地接受了维新派思想,特别喜欢梁启超那些笔端常带感情的文章。康有为、梁启超成了他崇拜的人物。他并不知道,此时孙中山主张的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思潮,已代替康、梁的维新变法思想而成为时代的主流。但革命派把主要精力放在联络会党和新军发动武装起义上面,没有在思想启蒙上下很大工夫。革命派所办的刊物在内地也不能公开流传。而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在日本刊印《新民丛报》,广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和政治思想,在国内风靡一时。湖南又是维新运动的重要基地,梁启超曾主讲于长沙的时务学堂。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主要从维新派那里接受政治启蒙是很自然的事情。
《新民丛报》已经在一九○七年停刊。毛泽东在东山小学堂时,表哥文咏昌曾借给他一套自己保存的合订本。他读了又读,上面的一些文章差不多能背出来,还写下一些批注。在第四号上的《新民说》第六节“论国家思想”处,他写道:“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毛泽东最早的政论文字,表明他当时对君主立宪和封建专制两种国家体制的理解。从相信孔孟到崇拜康梁,从赞同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到主张以英、日为楷模进行立宪变法,是毛泽东早期思想发展的第一个梯阶。更重要的是,梁启超的《新民说》深入接触到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主张从“变化民质”入手来寻求社会改革的途径。这个思路开五四时期主张改造国民性的先河,对毛泽东的影响也持续了较长时期,他以后组织的新民学会的会名显然就是从这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