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交流 > 入侵格林纳达

入侵格林纳达

发布时间:2021-05-17 17:23:04

A. 美军什么时候入侵格林纳达的

美国趁格林纳达内部发生夺权政变?政局激烈动荡之机,于1983年10月25日对格林纳达进行了武装入侵,代号为“暴怒行动”?这次入侵作战,是1965年美国武装干涉多米尼加共和国以来在拉美采取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也是一场现代化的有限规模的岛屿作战?格林纳达位于加勒比海东部向风群岛最南端,南与南美大陆隔海相望,北距美国2000多公里?全国由主岛格林纳达以及卡里亚库和小马提尼克等岛屿组成?面积344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人,首都圣乔治?1783年以前,格林纳达属加勒比族印第安人居住地;1783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74年2月独立后,成为“英联邦”成员国?此后,先后加入了“泛美组织”和“加勒比共同体”?格林纳达虽是弹丸之地,但它扼守加勒比海通往大西洋航道的要冲,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1979年3月,格林纳达“新宝石”运动领导人毕晓普发动政变,推翻了埃里克?盖里政府,并成立新政府?毕晓普执政后,奉行同苏联?古巴发展密切关系的政策,从而引起了加勒比地区一些亲西方国家的疑惧和美国的嫉恨?尤其自1980年以后古巴以援助发展旅游交通为名,在格林纳达岛西南部萨林斯援建一个跑道长达3800米的大型现代化机场,对美国的石油运输线构成威胁?因此,美国一直在寻找机会试图对格林纳达采取军事行动,以保卫美国在加勒比地区的利益?

80年代初,在美国的压力下,毕晓普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在继续同苏联和古巴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努力同西欧经济共同体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并试图缓和和改善对美关系?但他这种不定的外交政策却遭到了内部亲苏强硬派的反对,并引起苏联和古巴的猜忌?在这种情况下,格林纳达政府军司令奥斯汀于1983年10月13日发动政变,枪杀了毕晓普,全国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于是,美国便以“应加勒比六国的紧急要求”和“保护美侨”为借口,于10月25日晨对格林纳达实施入侵?

美国在这次入侵中,共投入地面部队约8000人,其中登陆部队为1个陆战队加强营和海军的“海豹”特种队,搭乘5艘两栖舰船,并配有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30多架;空降部队为第82空降师5000人和别动队第75团第1?第2营700余人;以及加勒比六国组成的所谓“联军”约300人?另有第22航空母舰战斗群计舰艇6艘,担任战役掩护和战术支援?入侵部队的总指挥是麦克唐纳海军上将,登陆部队指挥官为第2舰队司令梅特卡夫海军中将?

美军把格林纳达划分为南?北两个战区,并以此来部署其入侵兵力?从南部入侵的兵力编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由别动队2个营组成,在美国本土和巴巴多斯机场登机,在萨林斯角机降,以控制新机场,保障第二梯队进入战斗;第二梯队由第82空降师2个营与6国“联军”组成,分别在美国本土和巴巴多斯机场登机,在萨林斯角机降,尔后兵分两路夺取首都圣乔治和卡尔维尼兵营,歼灭守军主力;第三梯队由第82空降师2个营组成,在美国本土机场登机,在萨林斯角机降,增强第二梯队的突击力量?南部战区的作战由第22航空母舰战斗群和空运司令部进行支援?

从北部入侵的兵力也编为3个梯队:突击梯队由陆战队一部约400人组成,乘“关岛”号两栖突击舰的舰载直升机,前往珍珠机场垂直登陆,以控制机场,保障后续梯队机降;后续梯队由陆战队约800人组成,其中一部在珍珠机场机降,另一部在该机场东侧着陆,直取格林维尔兵营;预备梯队由陆战队2个连组成,随时准备增援主岛战斗和遂行卡里亚库岛登陆作战?海军的“海豹”特种分队则编成2个伞降小分队,任务是分别偷袭格林纳达的电台和总督府?

格林纳达政府军总共只有2个步兵营?1个炮兵连和1个高炮连,计1200多人?格军没有空?海军,也没有坦克,只有少量装甲输送车,主要装备是轻武器,此外,另有驻格林纳达的古巴顾问和武装援建人员700余人?

1983年10月25日晨5时左右,美军对格林纳达东北部的珍珠机场和四南部的萨林斯机场同时实施伞降和机降?在北部,美海军陆战队先头部队400人从“关岛”号两栖突击舰上乘直升机在珍珠机场强行垂直降落,并控制了跑道?

接着,后续梯队800人也先后着陆?7时至8时10分,格军溃散,美军控制了整个珍珠机场,随后又攻占了格林维尔兵营?

在南部,美“独立”号航空母舰出动A-6和A-7型舰载机对萨林斯角进行火力突击;与此同时,别动队第75团2个营700人分乘3架C-130运输机前往萨林斯机场实施伞降,由于遭到古巴人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火力的猛烈射击,别动队员不得不进行超低空跳伞?着陆后,别动队员遂向古巴阵地推进?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

不久,南部美军基本控制了新机场跑道,后续梯队第82空降师的2个营先后机降着陆;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于当日傍晚攻占弗里昆特军火库;另一路沿盘山公路东进,攻占圣乔治医学院?

在美军南?北两支兵力机降的同时,美“海豹”小分队11人在总督府空降?但这支小分队在撤离总督府时受阻,只好困守待援?随后,北部美军派出250名陆战队员乘“关岛”号两栖突击舰转移到西海岸,再换乘13辆两栖登陆车在大马尔湾上陆,然后在5辆M-60型坦克的掩护下,占领了大马尔,攻入总督府,救出被软禁的英国总督斯库恩等人?经过一天的战斗,美军在格林纳达岛上基本上形成了从东北和西南两翼向首都圣乔治突击的钳形攻势?

10月26日,美第82空降师又从国内派出2个营及其他分队,使格林纳达岛上的美军总数达到6000人,形成3倍于对方的兵力优势?同日下午,南部美军进抵大安塞,并攻占贝尔蒙特电台?随后,又占领了格林纳达政府军司令部所在地弗雷德里克堡?10月27日,南部美军会同北部的陆战队攻占军事要地里奇蒙山监狱;10月28日15时,攻下格林纳达首都圣乔治?至此,美军结束岛上主要战斗?随后,对撤至中?北部山区展开游击战的古巴人和格林纳达政府军残部,美军组成小分队分头扫荡?至11月2日,战斗全部结束?

在战斗中,美军死亡18人,伤91人,3架直升机被击落,15架损坏,古巴人死亡69人,伤56人,被俘642人,格林纳达政府军被俘15人,其余逃散?这次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作战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战前准备比较充分;行动隐蔽,实施巧妙的战役伪装;几乎全部采用机降和伞降,出其不意,快速上陆;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

B.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美第82空降师又从国内派出2个营及其他分队,使格林纳达岛上的美军总数达到6000人,形成3倍于对方的兵力优势。同日下午,南部美军进抵大安塞,并攻占贝尔蒙特电台。随后,又占领了格林纳达政府军司令部所在地弗雷德里克堡。10月27日,南部美军会同北部的陆战队攻占军事要地里奇蒙山监狱;10月28日15时,攻下格林纳达首都圣乔治。至此,美军结束岛上主要战斗。随后,对撤至中、北部山区展开游击战的古巴人和格林纳达政府军残部,美军组成小分队分头扫荡。至11月2日,战斗全部结束。

在战斗中,美军死亡18人,伤91人,3架直升机被击落,15架损坏,古巴人死亡69人,伤56人,被俘642人,格林纳达政府军被俘15人,其余逃散。这次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作战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战前准备比较充分;行动隐蔽,实施巧妙的战役伪装;几乎全部采用机降和伞降,出其不意,快速上陆;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

C. 什么是美军入侵格林纳达

美国趁格林纳达内部发生夺权政变、政局激烈动荡之机,于1983年10月25日对格林纳达进行了武装入侵,代号为”暴怒行动”。这次入侵作战,是1965年美国武装干涉多米尼加共和国以来在拉美采取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也是一场现代化的有限规模的岛屿作战。格林纳达位于加勒比海东部向风群岛最南端,南与南美大陆隔海相望,北距美国2000多公里。全国由主岛格林纳达以及卡里亚库和小马提尼克等岛屿组成。面积344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人,首都圣乔治。1783年以前,格林纳达属加勒比族印第安人居住地;1783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74年2月独立后,成为”英联邦”成员国。此后,先后加入了”泛美组织”和”加勒比共同体”。格林纳达虽是弹丸之地,但它扼守加勒比海通往大西洋航道的要冲,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D.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美国趁格林纳达内部发生夺权政变、政局激烈动荡之机,于1983年10月25日对格林纳达进行了武装入侵,代号为“暴怒行动”。这次入侵作战,是1965年美国武装干涉多米尼加共和国以来在拉美采取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也是一场现代化的有限规模的岛屿作战。格林纳达位于加勒比海东部向风群岛最南端,南与南美大陆隔海相望,北距美国2000多公里。全国由主岛格林纳达以及卡里亚库和小马提尼克等岛屿组成。面积344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人,首都圣乔治。1783年以前,格林纳达属加勒比族印第安人居住地;1783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74年2月独立后,成为“英联邦”成员国。此后,先后加入了“泛美组织”和“加勒比共同体”。格林纳达虽是弹丸之地,但它扼守加勒比海通往大西洋航道的要冲,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1979年3月,格林纳达“新宝石”运动领导人毕晓普发动政变,推翻了埃里克·盖里政府,并成立新政府。毕晓普执政后,奉行同苏联、古巴发展密切关系的政策,从而引起了加勒比地区一些亲西方国家的疑惧和美国的嫉恨。尤其自1980年以后古巴以援助发展旅游交通为名,在格林纳达岛西南部萨林斯援建一个跑道长达3800米的大型现代化机场,对美国的石油运输线构成威胁。因此,美国一直在寻找机会试图对格林纳达采取军事行动,以保卫美国在加勒比地区的利益。

80年代初,在美国的压力下,毕晓普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在继续同苏联和古巴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努力同西欧经济共同体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并试图缓和和改善对美关系。但他这种不定的外交政策却遭到了内部亲苏强硬派的反对,并引起苏联和古巴的猜忌。在这种情况下,格林纳达政府军司令奥斯汀于1983年10月13日发动政变,枪杀了毕晓普,全国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于是,美国便以“应加勒比六国的紧急要求”和“保护美侨”为借口,于10月25日晨对格林纳达实施入侵。

美国在这次入侵中,共投入地面部队约8000人,其中登陆部队为1个陆战队加强营和海军的“海豹”特种队,搭乘5艘两栖舰船,并配有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30多架;空降部队为第82空降师5000人和别动队第75团第1、第2营700余人;以及加勒比六国组成的所谓“联军”约300人。另有第22航空母舰战斗群计舰艇6艘,担任战役掩护和战术支援。入侵部队的总指挥是麦克唐纳海军上将,登陆部队指挥官为第2舰队司令梅特卡夫海军中将。

美军把格林纳达划分为南、北两个战区,并以此来部署其入侵兵力。从南部入侵的兵力编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由别动队2个营组成,在美国本土和巴巴多斯机场登机,在萨林斯角机降,以控制新机场,保障第二梯队进入战斗;第二梯队由第82空降师2个营与6国“联军”组成,分别在美国本土和巴巴多斯机场登机,在萨林斯角机降,尔后兵分两路夺取首都圣乔治和卡尔维尼兵营,歼灭守军主力;第三梯队由第82空降师2个营组成,在美国本土机场登机,在萨林斯角机降,增强第二梯队的突击力量。南部战区的作战由第22航空母舰战斗群和空运司令部进行支援。

从北部入侵的兵力也编为3个梯队:突击梯队由陆战队一部约400人组成,乘“关岛”号两栖突击舰的舰载直升机,前往珍珠机场垂直登陆,以控制机场,保障后续梯队机降;后续梯队由陆战队约800人组成,其中一部在珍珠机场机降,另一部在该机场东侧着陆,直取格林维尔兵营;预备梯队由陆战队2个连组成,随时准备增援主岛战斗和遂行卡里亚库岛登陆作战。海军的“海豹”特种分队则编成2个伞降小分队,任务是分别偷袭格林纳达的电台和总督府。

格林纳达政府军总共只有2个步兵营、1个炮兵连和1个高炮连,计1200多人。格军没有空、海军,也没有坦克,只有少量装甲输送车,主要装备是轻武器,此外,另有驻格林纳达的古巴顾问和武装援建人员700余人。

从而引起了加勒比地区一些亲西方国家的疑惧和美国的嫉恨。尤其自1980年以后古巴以援助发展旅游交通为名,在格林纳达岛西南部萨林斯援建一个跑道长达3800米的大型现代化机场,对美国的石油运输线构成威胁。因此,美国一直在寻找机会试图对格林纳达采取军事行动,以保卫美国在加勒比地区的利益。

80年代初,在美国的压力下,毕晓普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在继续同苏联和古巴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努力同西欧经济共同体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并试图缓和和改善对美关系。但他这种不定的外交政策却遭到了内部亲苏强硬派的反对,并引起苏联和古巴的猜忌。在这种情况下,格林纳达政府军司令奥斯汀于1983年10月13日发动政变,枪杀了毕晓普,全国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于是,美国便以“应加勒比六国的紧急要求”和“保护美侨”为借口,于10月25日晨对格林纳达实施入侵。

美国在这次入侵中,共投入地面部队约8000人,其中登陆部队为1个陆战队加强营和海军的“海豹”特种队,搭乘5艘两栖舰船,并配有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30多架;空降部队为第82空降师5000人和别动队第75团第1、第2营700余人;以及加勒比六国组成的所谓“联军”约300人。另有第22航空母舰战斗群计舰艇6艘,担任战役掩护和战术支援。入侵部队的总指挥是麦克唐纳海军上将,登陆部队指挥官为第2舰队司令梅特卡夫海军中将。

美军把格林纳达划分为南、北两个战区,并以此来部署其入侵兵力。从南部入侵的兵力编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由别动队2个营组成,在美国本土和巴巴多斯机场登机,在萨林斯角机降,以控制新机场,保障第二梯队进入战斗;第二梯队由第82空降师2个营与6国“联军”组成,分别在美国本土和巴巴多斯机场登机,在萨林斯角机降,尔后兵分两路夺取首都圣乔治和卡尔维尼兵营,歼灭守军主力;第三梯队由第82空降师2个营组成,在美国本土机场登机,在萨林斯角机降,增强第二梯队的突击力量。南部战区的作战由第22航空母舰战斗群和空运司令部进行支援。

从北部入侵的兵力也编为3个梯队:突击梯队由陆战队一部约400人组成,乘“关岛”号两栖突击舰的舰载直升机,前往珍珠机场垂直登陆,以控制机场,保障后续梯队机降;后续梯队由陆战队约800人组成,其中一部在珍珠机场机降,另一部在该机场东侧着陆,直取格林维尔兵营;预备梯队由陆战队2个连组成,随时准备增援主岛战斗和遂行卡里亚库岛登陆作战。海军的“海豹”特种分队则编成2个伞降小分队,任务是分别偷袭格林纳达的电台和总督府。

格林纳达政府军总共只有2个步兵营、1个炮兵连和1个高炮连,计1200多人。格军没有空、海军,也没有坦克,只有少量装甲输送车,主要装备是轻武器,此外,另有驻格林纳达的古巴顾问和武装援建人员700余人。

E.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经过是怎样的

1983年10月25日晨5时左右,美军对格林纳达东北部的珍珠机场和四南部的萨林斯机场同时实施伞降和机降。在北部,美海军陆战队先头部队400人从“关岛”号两栖突击舰上乘直升机在珍珠机场强行垂直降落,并控制了跑道。

接着,后续梯队800人也先后着陆。7时至8时10分,格军溃散,美军控制了整个珍珠机场,随后又攻占了格林维尔兵营。

在南部,美“独立”号航空母舰出动A-6和A-7型舰载机对萨林斯角进行火力突击;与此同时,别动队第75团2个营700人分乘3架C-130运输机前往萨林斯机场实施伞降,由于遭到古巴人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火力的猛烈射击,别动队员不得不进行超低空跳伞。着陆后,别动队员遂向古巴阵地推进。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

不久,南部美军基本控制了新机场跑道,后续梯队第82空降师的2个营先后机降着陆;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于当日傍晚攻占弗里昆特军火库;另一路沿盘山公路东进,攻占圣乔治医学院。

在美军南、北两支兵力机降的同时,美“海豹”小分队11人在总督府空降。但这支小分队在撤离总督府时受阻,只好困守待援。随后,北部美军派出250名陆战队员乘“关岛”号两栖突击舰转移到西海岸,再换乘13辆两栖登陆车在大马尔湾上陆,然后在5辆M-60型坦克的掩护下,占领了大马尔,攻入总督府,救出被软禁的英国总督斯库恩等人。经过一天的战斗,美军在格林纳达岛上基本上形成了从东北和西南两翼向首都圣乔治突击的钳形攻势。

10月26日,美第82空降师又从国内派出2个营及其他分队,使格林纳达岛上的美军总数达到6000人,形成3倍于对方的兵力优势。同日下午,南部美军进抵大安塞,并攻占贝尔蒙特电台。随后,又占领了格林纳达政府军司令部所在地弗雷德里克堡。10月27日,南部美军会同北部的陆战队攻占军事要地里奇蒙山监狱;10月28日15时,攻下格林纳达首都圣乔治。至此,美军结束岛上主要战斗。随后,对撤至中、北部山区展开游击战的古巴人和格林纳达政府军残部,美军组成小分队分头扫荡。至11月2日,战斗全部结束。

在战斗中,美军死亡18人,伤91人,3架直升机被击落,15架损坏,古巴人死亡69人,伤56人,被俘642人,格林纳达政府军被俘15人,其余逃散。这次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作战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战前准备比较充分;行动隐蔽,实施巧妙的战役伪装;几乎全部采用机降和伞降,出其不意,快速上陆;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

F. 求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始末

1979年 3月,格林纳达“新宝石运动”的领导人莫里斯·毕晓普发动政变,推翻 了当时的总统埃里克·盖里所领导的政府,担任了政府总理。
毕晓普自称是社会主义者。他一上台,便先后同苏联、古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尤其是古巴,给格林纳达提供了大量的粮食、机械和一批格林纳达急需的物资,这使 毕晓普倍受感动。从革命武装 部到公共卫生部门,从农业部到体育文娱委员会,格林纳达的所有部门都有古巴人。 在苏联、古巴的援助下,格林纳达成立了“人民革命军”和民兵队伍。
令美国人提心的是,格林纳达正在修建一个4000米的机场。里根说:“那么一个弹丸小国,修一个4000米的机场干什么 ?”机场如果建成,苏联、古巴的大型飞机就可以随时进出,这对美国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毕晓普不得不重新调整他的对外政策,在继续同苏联、古巴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他开始同西欧等国,特别是美国发展关系。1983年春,毕晓普亲临美国会见里根,试图就改善两国的关系进行会谈。
毕晓普被害,全国混乱
毕晓普的作法引起了国内亲苏势力的强烈不满。他们公然反对毕晓普谋求同西方国家和美国改善关系,扬言如果毕晓普不行,就换掉他。
1983年10月13日,以政府军司令官奥斯汀和副总理科尔德为首的一批军官发动了 政变,软禁了毕晓普。奥斯汀宣布,成立以他为首的革命委员会。
政变发生后,格林纳达立即陷入到一片混乱之中。毕晓普的支持者们纷纷走上街头,同叛军形成对抗。10月19日,毕晓普的数千名追随者们在首都圣乔治举行抗议示威,要求释放毕晓 普,反对革命委员会。他们竟然冲过了叛军的防线,把毕晓普救了出来。
自由了的毕晓普站在支持者们的中间,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说,然后率领队伍继续游行。奥斯汀终于对毕晓普下毒手了。军队向游行队伍开枪,毕晓普和他的3名内阁部长被打死,倒在了血泊之中。
格林纳达政变,领导人毕晓普被害,震动了全世界。21日,东加勒比海各国都发表声明,对格林纳达政变一事表示谴责。安提瓜、巴巴多斯、圣卢西、圣 文森特、多米尼加和牙买加6国,一致要求美国出兵进行干预。
美国入侵理由
动用武力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武装干涉,美国不得不进行慎重地考虑。美国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理由。经过认真地研究和讨论之后,美国政府认为,以下几点完全可 以作为对格林纳达进行武装干预的理由:(1) 在格林纳达的圣乔治大学内,有好几百名美国学生,政变后,要是他们发生意外或是被扣为人质,政府无法向美国人民进行交代。(2)美国政府不能对苏联、古巴插手格林纳达坐视不管。(3)格林纳达政局的变 化,已严重地威胁到加勒比海地区的安全,威胁到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利益。(4) 加勒 比海7国敦促美国出兵进行干涉。(5)对格林纳达进行援助。美国政府认为。这几点理 由足以构成对格林纳达进行武装干涉的借口
美国的“暴怒行动”
美国政府开始制订入侵格林纳达的作战计划,与此同时,加紧集结部队。 10月20日,毕晓普被害的第二天,美国命令原计划驶往地中海的“独立”号航空母舰和“关岛”号两栖攻击 舰编队,途中改道驶向格林纳达附近海域,以“接美侨”为名,伺机行动。23日,这 两支舰艇编队到达预定海域,在格林纳达岛周围50海里内建立了海空封锁区,切断了 格林纳达对外界的联系。24日,美军运输机和直升机将部分陆军别动队员和军事装备 运往距离格林纳达只有250多公里的巴巴多斯。当天,牙买加、多米尼加、巴巴多斯、 安提瓜、圣文森特、圣卢西亚、圣克里斯托弗—尼维斯 7个加勒比海国家的警察部队也在“演习”的名义下集结巴巴多斯。
至此,美国已集结登陆部队 8000人,舰上人员1万人,各型舰船15艘,各种飞机 230架。格林纳达方面,只有政府军 2000人,民兵2000人。它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 更没有坦克。它的主力大部分部署在首都圣乔治周围和格林纳达的西南部海岸地区。

1983年10月25日拂晓,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签署的代号 为“暴怒行动”的进攻格林纳达的作战计划正式开始实施,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 部队分别从巴巴多斯、格林纳达附近海域和国内三个待运点乘直升飞机、运输机,从 南北两个方向对格林纳达实行空降。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为了保护在格林纳达圣·乔治大学 的几百名美国学生,为了保护在岛上的英国总督保罗·戈德温·斯库恩的生命安全和根据原总理毕晓普合法政府的请求及加勒比海 7国的紧急要求,美国政府已经出兵格林纳达。

消息传出,世界为之哗然。特别是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更感愤怒。他认为,美国 虽然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四肢,却也有着世界上最软弱的意志。美国是没有胆量和力 量来干涉他对格林纳达“输出革命”的。然而,事出所料,美国真的对格林纳达下了 手。卡斯特罗深知,他在格林纳达的一切都完了,但他不甘心。他给派驻到格林纳达 的指挥官下了指示:坚决勇敢地抵抗美国人的入侵,国内不派任何增援部队。
当时,古巴驻守格林纳达的是一支 636人组成的战斗工兵营。它虽然是一支训练 有素的正规军,但人数毕竟太少了。它不可能完成保卫格林纳达的政治使命。但是, 作为军人,最首要的一点是服从命令。因此,古巴部队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做准备。
美国人选择的登陆地点是格林纳达的珍珠机场。这是一个中型民用机场,只要占 领了它,美国人在格岛便有了立足之地,就会使岛上的守军陷入到混乱之中。

在这里,美国人只受到了零星地抵抗,几乎是没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该机场。紧 接着,美国人又扑向了萨林斯角机场。

萨林斯角位于格林纳达的西南端,是由古巴援建的大型军用机场,已基本竣工。 它的设备比较先进,仅跑道就4000米长。古巴人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的部队,并配备有 23毫米双联装高炮、火箭筒和120毫米迫击炮。

美国人在萨林斯角机场采用的作战方式仍然是空降。虽然他们受到了古巴人的顽 强抵抗,损失较大,最后还是比较迅速地控制了该机场,使后续空降部队和多国警察 部队陆续在萨林斯角着陆。同时,美军出动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对机场附近格军据点 进行轰炸,并迅速占领了电台、发电厂等重要目标。
经过25日一天的战斗,美军夺占了格林纳达两个对战争全局起决定意义的机场, 并基本上形成了南北两路对格林纳达首都实施钳形攻击的态势。为了达到速战速决的 目的,美军紧急从国内空运增援部队和作战物资。至26日,美军在格林纳达的作战部 队已经到6000余人,形成了三倍于格军的优势。随后,美军兵分两路,攻占了格林维 尔兵营和弗里特昆军火库。26日下午,进抵大安塞,攻占了贝尔蒙特电台,傍晚会同 陆战队围攻里奇蒙山监狱。28日,美军南北两路部队会师首都圣乔治城,完成了对格 林纳达首都的全部占领,多国警察部队随后担任卫戍任务。

实际上,美国进攻格林纳达是分两条战线同时进行的。就在空中和陆地激烈作战 的时候,美国海军特种部队的“海豹”突击队偷渡上岸,直插格林纳达首都圣乔治岛, 去执行一项特殊的使命:营救英国总督和美国学生。

“海豹”突击队和绿色贝雷帽部队、“奈斯特”小队、快速反应小分队、三角部 队、以及空军的第一特种部队同样都是美军值得夸耀的作战精粹。他们都有着箭与剑 交叉的标志。他们人数虽少,却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精华。是直接由总部或总统指挥的, 每一次都担任着最艰巨的任务。

他们上岸后,便迅速插到圣乔治北部的总督府,并且全部潜入。但在撤离时,却被古巴装甲车堵住了退路。为了保护总督的安全,他们在总督府进行了长达10个多小 时的顽强抵抗,伤亡很大。直到增援部队赶到,才得以解脱。营救美国学生的行动进行得十分顺利。尽管当时没有详尽的地图,陆战队员们又找错了地方,但是他们在迅速地调整了方向后,便很快找到了热切盼望他们的美国学生。并于26日,把他们运回 了美国。

仅仅经过 3天的时间。美国就完成了对格林纳达的占领,达到了它发动这场战争 的目的。

G. 当年美军为什么入侵格林纳达

原因:石油运输线受到威胁,颠覆格现政权,扶植亲美势力。

格林纳达是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小岛国,面积只有344平方公里,人口11万,但它地处东加勒比海南部,扼加勒比海通往大两洋的航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曾是法、英的殖民地,1974年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自治领。

1979 年,毕晓普总理上台执政,奉行亲苏联、古巴的政策。美国认为,亲苏古的格林纳达对美国的石油运输线构成了威胁,因而早有颠覆格现政权和扶植亲美势力的计划和准备。

1983年10月13日,格政局开始发生动乱。
19日,前总理毕晓普被处死,更加亲古巴的“激进左派”接管政权,成立了以陆军司令奥斯汀为首的革命委员会。面对格政局的变化,东加勒比国家组织于10月21日开会,要求美国采取行动。
22日,美国副总统布什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开会,初步决定出兵。次日,休假中的总统里根回到华盛顿,再次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
24日晚6时,里根签署了代号为“暴怒”的对格林纳达实行入侵的作战命令。

入侵作战发生于1983年 10月 25日~11 月2 日。美方共投入地面部队7200人(其中陆战队1200人,别动队700人,空降师部队5000人,加勒比7国300人);舰上人员1 万人,舰船15艘,舰载机110余架。格军总共只有1000余人,另有驻格的古巴顾问和建筑工人700余人,岛上的主要作战实际上为4天,全部战斗于11月2日结束。美军控制格岛局势后,扶植由英国女皇任命的格总督斯库恩重新组成了临时政府。岛上主要战斗结束后,入侵部队从10月28日起即开始撤离,一待大局稳定,其余部队也相继撤出了格岛。作战中,美军死亡18人,伤 19人,被击落直升机7架,伤 11架。古巴死亡69人,被俘642人。

美国突然袭击格林纳达,是现代条件下典型的明火执仗的侵略战争,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蛮横干涉。它是继1965年武装干涉多米尼加共和国以后,美国在拉美地区采取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仍然只是一次规模有限的岛屿作战,按照美国的军事理论,还是属于低强度的战争。

H.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

格林纳达位于加勒比海东部向风群岛最南端,距美国2500公里。格岛是加勒比海通向大西洋的门户,扼守着由南部非洲和南美通向巴拿马运河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79年3月,格林纳达国内发生政变,亲西方政权倒台。在苏联、古巴支援下,格林纳达新政权亲苏、古倾向日趋明显。美国历来认为“加勒比海里美国内海”。为遏制苏、古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美国趁格内部再次发生政变,局势混乱之机,纠集中美洲七个加勒比国家,对格林纳达发动了代号为“暴怒”的武装入侵。

美军投入的入侵兵为地面部队7200人,海军出动包括“独立”号航空母舰在内的军舰15艘、舰载飞机110架,另有加勒比七国警察300人参战。格军总兵力为2000人,没有空军、海军和坦克。仅有轻武器和少量装甲车。唯一有战斗力的部队是古巴派驻格岛修建机场的一个战斗工兵营(700人)。

11月25日5时,美军从巴巴多斯、海上和国内3个待运点,分批搭乘直升机、运输机,对格岛实施伞降和机降着陆,揭开战争帷幕。以连排为单位,分散防守海滩及战略要地的格军,在美军海、空立体登陆面前措手不及,无力组织有效反击,交战后不久即投降、格岛东北部珍珠机场被美海军陆战队一加强连攻占,格岛西南部萨林斯机场因防守部队有高炮和路障(古巴军),美伞兵被迫在150米高度低空跳伞,美军占领机场跑道后立即清理障碍,后续部队第82空降师2个营随即机降。美军集中力量摧毁机场附近古军抵抗,占领发电厂,沿濒海公路北上,向首都圣乔治方向发展进攻。为增强西部作战力量,美军派出250名陆战队员乘“关岛”号两栖攻击舰,由格岛东海岸转移至西海岸登陆,搭载5辆M?/FONT>60坦克,突袭总督府,抢出被软禁的原英国总督思库恩。经过一天战斗,美军基本形成了从格岛东北部和西南两翼向格首都突击的钳形势态。在岛西南战斗中,美军遭到了古军“出乎意料”的强烈抵抗。为速战速决,美国当天从国内空运两营伞兵(次日又运两营)增援,使上岛兵力达6000余人,形成对古、格守军绝对兵力优势。10月26日,美军攻占格军司令部。28日,控制首都圣乔治,主要战斗基本结束。此后,美军派出小分队,对撤至格岛北部山区的古军残部进行搜剿,抓获古军首脑及10多名格政府要员,查缴了岛上所有武器弹药库。美军控制格岛后,由英国女王任命的格林纳达总督重新组织新政权,美军陆续撤离。

此次战争,美军死亡18人,伤91人,7架直升飞机被击落,消耗战费1300万美元。古巴军队死69人,伤56人,被俘642人。格军死40余人,其余被俘。

I. 1983年美军为什么入侵格林纳达

1983年10月25日,美国出动一支由陆海空军组成的快速机动部队,对一个远隔重洋、几乎弹丸之地的弱小岛国——格林纳达,突然发起了武装入侵,这是美国自越南战争结束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震惊了世界。人们不禁要问,美国这么一个超级军事、经济大国,为什么会对一个小小的格林纳达大动干戈呢?

铺开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你会在中美洲加勒比海东部朗小安的列斯群岛最南端找到一个状似石榴的小岛,它的面积甚至不足以标下它的国名,这就是格林纳达。它扼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门户,西与巴拿马运河遥遥相对。就地理位置而言,其分量绝不低于世界交通咽喉马六甲、直布罗陀、达达尼尔,实为一片神奇的战略要地。

格林纳达原是英国的殖民地,1974年,印第安人埃里克·盖里领导民众摆脱了英、法白人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但它还是英联邦的成员,所以在外交上始终奉行亲西方和美国的政策,这引起了“新宝石运动”领袖莫里斯·毕晓普的不满。1979年3月13日,毕晓普发动政变成功,成立新政府,自己担任了政府总理。毕晓普带着他的格林纳达开始从封闭中走出来。他大胆地奉行亲苏、古政策,逐步与苏联和古巴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在苏、古“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下,格成立了“人民革命军”,建立了民兵队伍,并由古巴派工程兵和建筑工程人员在主岛西南端的萨林斯角修筑一座大型现代化国际机场,机场跑道长达4000米。机场建成后,可降落大型飞机,一旦改为军用,苏联、古巴的各型作战飞机都可以驻防,到那时,苏联、古巴必将扩大在加勒比地区的影响,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加勒比地区海上交通线的安全。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格林纳达政治上倾向苏、古,引起了加勒比地区一些亲西方国家的疑惧和美国的嫉恨。美国向来认为,加勒比海是它的“内海”,尤其不能容忍在加勒比海地区出现不利于美国的事态。为此,里根总统在1983年3月23日发表电视讲话,他说:“在加勒比海南端的小岛格林纳达……正在修建一个有4000米跑道的机场……这一机场是针对谁的呢……格林纳达迅速增大的军事力量与其近10万人口的小国所能想象的威胁毫不相关……简言之,苏联、古巴将格林纳达军事化,只能被视为构筑势力范围。”为了稳定“后院”,遏制苏、古影响,里根多次表态,美国准备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来教训”格林纳达。

在美国的压力下,格林纳达总理毕晓普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在继续同苏、古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努力同西方各国改善关系。1983年6月,他还亲赴华盛顿与里根会晤,试图缓和双方关系。但是他的做法遭到内部亲苏强硬派的反对,并引起苏、古的猜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军司令官奥斯汀和副总理科尔德于10月13日发动政变,将总理毕晓普秘密处决,软禁了格总督(英国女王任命)斯库恩,全国陷于一片混乱。政变发生后,该岛上的“圣乔治医学院”的几百名美国学生及其他美国人共约1000人落到了格林纳达人民革命军的手中,实际上已经成为人质。当时,美国欲以外交方式营救这些美国人。据参与救援的5位美国官员后来称:军事营救是把格林纳达的美国人安全撤出的唯一方法。

10月21日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在布里奇顿举行会议,他们对格林纳达在古巴支持下建立一支庞大的、远远超过本身需要的军事力量深感不安。会议认为,如果不对格林纳达的局势加以制止,他们必将受到牵连。他们想联合起来把古巴人赶出格林纳达,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军事力量信心不足。于是一致决定:请美国出面予以干预,以清除格林纳达的激进分子。

这几件事给一直想找个借口“教训”格林纳达的美国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22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计划小组在乔治·布什的主持下召开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由国防部长温伯格提出的对格采取军事打击的建议。10月24日晚6时,里根总统签署命令,入侵格林纳达的作战方案被批准实施,行动代号为“暴怒行动”。

出兵的决议既已做出,那么自然就要做到师出有名了。经过一阵磋商,里根讲明了三点理由:一是保护在格林纳达的近1000名美侨;二是保护正在岛上的英国总督斯库恩,而且斯库恩已请求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和美国派出维持和平部队;三是根据加勒比6个国家的请求。

为入侵格林纳达,美国在军事上早就进行了一系列准备。格林纳达政变的发生,给美国入侵提供了契机,成为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战争导火索。美国的企图是:利用格林纳达的混乱局势,以优势兵力,迅速展开,速战速决,同时慑服那些受苏联、古巴影响的其他中美洲国家。10月25日凌晨,1900名陆军突击队和海军陆战队员在格林纳达登陆,揭开了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序幕。至11月2日,美军基本控制了格林纳达局势,入侵战争遂告结束。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行为,毫无疑问遭到了世界的广泛谴责,即使是一些西方盟国也认为,美国做得太过分了。里根在军事上是胜利了,但在政治和道义上,却因为入侵本身而一败涂地。即使美国政府事后为其行为辩护得天花乱坠,也难以掩盖其“棍棒主义”的狰狞面目。

J.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背景是什么

美国趁格林纳达内部发生夺权政变、政局激烈动荡之机,于1983年10月25日对格林纳达进行了武装入侵,代号为“暴怒行动”。这次入侵作战,是1965年美国武装干涉多米尼加共和国以来在拉美采取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也是一场现代化的有限规模的岛屿作战。

阅读全文

与入侵格林纳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配资客户常见问题 浏览:840
股票交易个人税收 浏览:214
齐鲁股票交易中心地址 浏览:452
谈谈股票交易 浏览:513
炒期货股票电脑推荐 浏览:568
炒股票用啥电脑 浏览:328
苹果股票软件怎么看基金 浏览:830
股票账户可以买白银吗 浏览:382
跌停的股票谁在买 浏览:860
中国可以买国际股票吗 浏览:146
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股票 浏览:193
手机炒股要下载软件吗 浏览:887
手机qq股票功能在哪里 浏览:284
炒股票适合的显示器 浏览:981
法人炒股税务风险 浏览:675
合肥整治股票公司 浏览:854
禁购期买股票 浏览:335
姜维台词 浏览:780
法国股票可以买吗 浏览:682
股票分析师潘敏立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