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56-87年),是西
汉王朝的第6 个皇帝。在位50多年,堪称有
汉一代颇具雄才大略的君主, 历史上把“ 秦
皇汉武” 并列确有道理, 因为汉武帝的所作
所为在许多方面很像秦始皇: 秦始皇遣大将
蒙恬发兵30万打匈奴, 长驱匈奴700里,汉
武帝则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3次发动对匈
奴大规模战争,基本打垮了匈奴;秦始皇废藩
置县,立严刑峻法,以残酷统治,加强中央集
权,汉武帝则以“ 推恩令”削藩,任用酷吏抑
制豪强和镇压反抗, 动辄诛杀夷族, 血流成
河;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强权控制思想文化,
汉武帝则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有破有立,青
出于蓝而胜于蓝, 形成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专
制主义;秦始皇穷奢极欲,建阿房宫,筑郦山
墓,耗费无数,汉武帝也是荒淫享乐,劳民伤
财, 他在秦代皇家园林上林苑的基础上大肆
扩建,占地达300余里,内有连绵的亭台楼阁
和人工湖泊,蓄养着大批宫女歌优,直至武帝
晚年,上林苑的土木工程都没有间断过;秦始
皇招神弄鬼,祭祀封禅,派数千童男童女出海
寻长生不老之药, 汉武帝于此更是有过之无
不及,他建明堂,垒高坛,树“ 泰一”尊神,大
搞顶礼膜拜,并且靡费巨资,步秦皇后尘,多
次封禅出游,令大批人入海求蓬莱真神。为了
通神求仙,他听信方士之言,把宫廷被服都弄
成怪模怪样, 还造30 丈高的铜柱仙人掌,用
以搜集甘露, 和玉屑饮之, 以为可以长生不
老。迷信加多疑的武帝, 最终酿成“ 巫蛊之
祸”, 逼死了太子和卫皇后, 受诛连者数万
人。对这些荒诞胡闹之举,司马迁在《史记》
中有不少隐讽性的记载。
秦朝通过多年战争,实现统一,接着秦始
皇继续他的大作为,国力已是强弩之末。横征
暴敛和繁重徭役的结果,是人民揭竿而起,秦
王朝二世而亡。汉朝建立后,前几个皇帝吸取
秦朝的教训, 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
策,经过70多年的积累,到刘彻即位时,国库
丰盈,国力进入全盛,这是武帝可以大有作为
的重要条件。可是积累架不住连年征战和肆
意挥霍,过了20来年,国库即告空虚。武帝用
亲信桑弘羊执掌全国财政, 将盐铁实行垄断
专卖,并出卖官职爵位、允许以钱赎罪。这样
做使吏制进一步腐败。于是又建刺史制度,派
专门对朝廷负责的刺史去巡回监察高级官员
和地方势力,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广大贫
苦农民不堪官府和豪强的双重压榨, 于武帝
统治的中后期接连爆发起义,且愈演愈烈。在
朝廷高层,由于皇帝依靠内臣近侍,集大权于
一身,凭随意喜怒,即对大臣或擢或杀,政治
秩序已十分不正常。文帝时期,汉朝就废除了
“ 诽谤罪”、“ 妖言罪”, 可到了武帝时期,这
些罪名又盛行起来, 甚至发展到了“ 腹诽
罪”。大司农颜异对币制改革有意见, 不敢
说, 只是嘴唇动了动, 就被认为是“ 腹诽”
( 即肚子里不满)而处死。甚至首辅宰相因武
帝一怒丢了性命的也有好几位, 这在汉代历
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到了武帝晚年,汉王朝上
下已经怨声载道、危机四伏。
那么,汉武帝“ 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
祸”(《资治通鉴》语)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很重要的一条, 是他最后能够反省自己的错
误,悬崖勒马,调整了政策。公元前89年( 武
帝去世前两年), 桑弘羊等人上奏建议派士
卒到西域轮台去屯垦戍边,对此武帝下诏说:
“ 前有司奏欲盖民赋三十( 每口增加30钱税
收),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
又请奏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
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虽胜,烽其王,
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盖西
乎! ”“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悻,使天下
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百姓,靡费
天下者,悉罢之! ”“ 当今务在禁苛暴,
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 因养马而免
徭赋),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这就
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 轮台罪己诏”。
至此汉朝的统治方针发生转变,回到了
与民休息、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从而
避免了像秦朝那样迅速败亡的结局。
与秦始皇至死拒绝认错的为政态
度不同,汉武帝后来能够“ 罪己”,及时
转弯, 在千秋青史上留下了较好的名
声。而他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秦朝
亡国的前车之鉴不远。后人常把“ 轮台
罪己诏”说成是中国皇帝第一个正式的
自我批评文件,其实执政者“ 罪己”的
政治传统在中国存在得还要早。《左传·
庄公十一年》记载:“ 禹汤罪己,其兴也
勃;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只是当时
的历史文献没有像汉代那么丰富、详尽
地留传下来,因此说汉武帝是第一个正
式下“ 罪己诏”的皇帝也不算错。后来
这个传统一直被沿用。每当皇帝犯了祸
国殃民的大错误,往往会下一道“ 罪己
诏”, 公开检讨, 以表示与民更始。虽
然,正如苏轼所言,执政者“ 罪己”的目
的是为了“ 收人心”,但这仍不失为是
一种在政治上比较高明的做法。试想,在君主
专制制度下,皇帝不管做了何等错事,也是万
岁、万万岁,而臣子们则以歌功颂德、文过饰
非为邀宠进身之阶,这是常态。如果君主能够
反其常态而“ 罪己”,说明起码他认识到了两
点,一是无论当朝的舆论如何被掌控,百姓心
中总有一杆秤;二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所以即便天子也须得道,考虑民
意,不可过分胡来。这应当被看作是中华传统
文化中值得肯定的东西。
② 汉武帝轮台罪己诏
轮台罪己诏是公元前89年(征和四年)汉武帝所下的一道自我反省罪过的诏书,重启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罪己诏”。
内容如下: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
《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③ 汉武帝给自己下《轮台罪己诏》,是因为什么事情
汉武帝晚年,给自己下了《轮台罪己诏》,主要是因为他回忆自己的一生,穷兵黩武,给汉朝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才下了罪己诏。
李广利正是汉武帝后宫宠妃的兄长,他本人并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能力,比卫青霍去病等大将要差的多。但是他正好赶上了汉武帝昏庸的晚年,得到了带兵征讨匈奴的机会。但是因为能力不足,被匈奴打得溃不成军,汉朝因此伤亡了整整七万人。李广利心知自己回到大汉难逃一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投靠了匈奴。消息传了回去,汉武帝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荒唐,因此下了《轮台罪己诏》,向天下忏悔自己的错误。
④ 汉武帝在轮台罪己诏中说了些什么
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就是基于上述社会危机时的帝王“自我批评书”。晚年的汉武帝深感统治政策应有改弦易辙的必要,于公元89年(征和四年)下诏“罪己”。 《轮台罪己诏》说:“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燧,是扰劳天下,肥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至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同年又下诏“陈继往之悔,罢轮台之戎”。汉武帝拒绝了桑弘羊等人的屯田筑亭燧远戎轮台的建议,减少了边事,减轻徭赋,重视农业,命赵过推行代田法,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以发展生产。这些政策使社会逐步安定,封建秩序逐渐恢复,兴兵几十年的大汉王朝又回到了与民休息、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
朕曾经一时糊涂,听信了一个名叫弘的军侯的上书:匈奴人捆住马的四蹄,扔到城下,说要送马给我汉朝。匈奴长期扣留汉朝使者不让回朝,所以才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兴兵征讨,维护汉使的威严。古时候,卿大夫提出的倡议,都要先求神问卜,得不到吉兆是不能施行的。因此,贰师将军这次出征前,朕曾普遍地征询朝廷诸位大臣,以及地方郡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长官的意见,大家认为“匈奴人捆缚自己的战马,是他们最大的不祥之兆”,有的认为“匈奴人是在向汉朝显示强大,故意向人显示自己力量有余而已”。
⑤ 求《轮台罪己诏》及其译文。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
《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使一狼,走千羊。”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⑥ 罪己昭是什么意思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
“罪己诏”中的“诏”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告也,从言从召。东汉的鸿儒郑玄为“诏”作注,谓之:“诏,告也”。告,告诉,对人说。这个人有上,也有下。《管子》一书中记载:齐桓公一次探望卧病的管仲时。
征求管仲对日后政事的良谋:“仲父亦将何以诏寡人。”“仲父”(管仲)是臣,“寡人”(齐桓公)是君,意思是要臣“诏”(告诉)君。齐桓公并没有以“君”为是,而是把“诏”字放在上下君臣平等的位置。但是,自秦始皇宣告“命为‘制’,令为‘诏’”之后,“诏”的语权就变成皇帝的专利了。
“罪己”,就是帝王责怪、自省自己的“口谕”,与“诏”字并用,就成了诏告天下的一种文书。
(6)轮台罪己诏扩展阅读
历史上,“汉武帝罪己诏”被称为“轮台罪己诏”,汉武帝晚年时,对祭神拜仙一事深信不疑,他屡次修建祭祀庙堂,并且花费大量财力多次封禅出游寻仙。很多道人为了迎合汉武帝的喜好,纷纷入海寻找蓬莱神仙。汉武帝听信方士的话,在宫廷中建造三十丈高的铜柱仙人掌,便于收集露水饮用,认为此举定可保证自己长生不老。
除此之外,他任用江充等小人,任由他们在西汉朝廷为非作歹。公元前91年,汉武帝因听信江充等人的一面之词,逼死了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甚至牵连了数万名无辜百姓。汉武帝中后期,百姓们不堪官府和豪强的双重剥削,他们纷纷揭竿而起,爆发多场起义。
公元前98年,桑弘羊等人建议汉武帝增加兵力到轮台镇守。汉武帝认真反省了自己最近几年所犯的错误,于是便下诏颁布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等措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武帝罪己诏”。
⑦ 轮台罪己诏的介绍
轮台罪己诏是公元前89年(征和四年)汉武帝所下的一道自我反省罪过的诏书,重启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罪己诏”。
⑧ 轮台罪己诏的出处
《 轮台罪己诏 》或《 罪己诏 》是汉武帝所写的一篇作品。也是早期皇帝反省自己罪过的文学作品之一。 汉武帝晚年杀戮太过,颇思悔悟。李广利伐匈奴不利,全军覆没,求神仙又不成,又因巫蛊之祸造成父子相残、太子刘据自杀,种种打击使武帝心灰意懒,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 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后,武帝下在轮台宫殿里下《 罪己诏 》:「朕自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政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⑨ “轮台悔诏”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汉武帝从小便有远大的志向,他喜欢读书,重视知识分子,重视人才,在他继承皇位的这一年,他便下了一道诏书,要大臣们给自己推荐人才,特别是要推荐那些有学问、有胆量、敢讲真话、品德良好的人才。诏书一下,全国各地的诸侯、大臣们一起积极行动,不多久,便从全国各地选拔了100多名人才。
汉武帝接到各地报来的名单一看,立即接见这些从全国各地选来的人才,把他们召集在一起,一个个地询问,出的题目都是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整顿政治等。最后,又命令每人写一篇文章,把自己的观点在文章中细细地阐述一遍,不到半天时间,答卷一张张交到汉武帝手中。
汉武帝把这些答卷收集起来,一份一份地阅读,大多数答卷都是一些老套套,都是一些歌功颂德的虚话,没什么新观点。当汉武帝读到广川县(今河北景县西南)推荐的一个叫董仲舒的读书人的答卷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把这篇文章一连读了几遍,连连叫好。原来,董仲舒在文章中提出治理国家的对策是,第一要办学,其次要多选拔品德端正的人才。又提出大一统的理论,说要加重皇权,统一法令和制度,强化对各个地区的管制。最后又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思想应该以孔子儒家的思想为标准,凡是不符合孔子的儒家思想要求的,要一律排除,这样,老百姓有了一个统一的行动标准,国家就好管理了,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由来。
汉武帝的性格比较好动,崇尚天下大一统的局面,幻想着把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超过古代一切圣明的君主,所以,董仲舒的理论正好符合汉武帝的要求,他对董仲舒大大地赞赏了一番。汉武帝一生的治国实践,很多方面都是按照董仲舒的理论进行的。
汉武帝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相信迷信和鬼神,经常求神问卜,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一些投机分子便趁机装神弄鬼,把汉武帝说成是天上的神人,说他是神和人结合起来的帝王,是古今以来最英明、最伟大的君王,还为他采炼了许多丹药让他吃,并说吃了药会长生不老,每次派兵出去打仗,都有一些装神弄鬼的人为汉武帝求上帝保佑。汉武帝对这些东西非常相信。
但是,有一件事使汉武帝对鬼神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使他对自己一生的行为做了一次彻底的检讨,这就是贰师将军李广利投降匈奴的事件。
公元前90年,匈奴对汉朝的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酒泉(今甘肃酒泉)二郡发动进攻。汉武帝派李广利等人领兵七万前去迎敌,李广利出兵之前和丞相刘屈牦(máo)商量,要刘屈牦设法让自己的外甥昌邑王立为太子。刘屈牦和他的夫人在家请了女巫,诅咒汉武帝早死,只要汉武帝一死,便与李广利里应外合,立昌邑王为皇帝。谁知这件事情被人告发了,汉武帝大怒,把丞相刘屈牦一家、李广利的一家老小全部杀了,还连累了许多朝廷官员。李广利在前方听说这件事后,便投降了匈奴。
汉武帝杀了李广利一家以后,心中想不通,为什么许多事情都和神鬼有关?难道神鬼保佑都是假的?
又想到自己派出许多方士(专门以求神、炼丹为职业的人)去求仙访神,他们说在东海上发现了神仙,可怎么总见不到?这时候,汉武帝已经70来岁了,身体渐渐差了起来,想自己亲自去求仙,看神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
汉武帝带着许多方士,来到东莱(今山东龙口一带),准备亲自登船出海去求神仙,刚刚上船,海上风暴大起,海浪像小山一样向船涌来,吓得汉武帝连退几步,打消了出海的念头,命令回都城去。经过泰山,汉武帝祭过了神,召集大臣们说:“我从当皇帝以来,所作所为相当混乱,国家的老百姓跟在我后面吃了不少苦,今后,凡是有伤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一律不准!”大鸿胪(官名)田千秋说:“现在朝廷任用了许多方士,他们成天只是谈论神仙,浪费了国家许多物资,应该下令叫他们回乡劳动去。”
汉武帝觉得田千秋说得很对,立即下令解散了全部方士。
搜粟都尉桑弘羊又上书说:“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地方有水田5000多顷,应该在那里派驻士兵,一面种田一面防止外敌入侵。”汉武帝这时候已经认识到长年打仗使人民痛苦不堪,觉得不能再实行老政策了,便就桑弘羊的奏表下了一道诏书,叫《轮台罪己诏》(罪己,检讨自己错误的意思),说自己不愿再向远方派驻军队和邻国打仗,过去的这些行为对国家极为有害,当前最重要的是发展农业生产,免除那些沉重的税收和严酷的法律,让人们过上安定的日子,军事上只要能防守就行了。诏书还检讨了自己多年在边疆发动战争的过失。
汉武帝从下过这道诏书以后,果然改变了过去的一些好大喜功的坏行为,认真治理国家,“轮台悔诏”是汉武帝对自己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价的一种表现。
⑩ 轮台罪己诏的内容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 《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