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子昆的人物生平
周子昆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1901年生,参加过五四运动,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广东省失败后,随朱德、陈毅等转战闽赣粤湘边界。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1928年4月到井冈山。后历任红4军教导队副队长、独立22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赣州、南雄水口等重要战役。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后任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科长、红军总司令部第1局局长。1937年初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兼任队长。
在南昌起义群英谱中有一个响亮的广西人的名字——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前身为叶挺独立团)第二营营长周子昆。1901年生于风光旖旎的桂林榕湖之滨。1919年周子昆在广西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因连年军阀混战,百业凋零,无法就业,为生活所迫,到旧桂系刘震寰部当兵,后来当上了排长。1925年6月,刘震寰伙同滇系军阀杨希闵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国共合作的广州国民政府当即调集部队平叛。周子昆幡然醒悟,弃暗投明,加入“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1月,铁甲车队并入叶挺独立团,周子昆在该团第二营任排长。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北伐先遣队,自粤北北上,转战湘、鄂、豫等省。周子昆随部参加攻占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一路斩关夺隘,所向披靡,先后擢升为连长、营长。
1937年12月任新四军副参谋长,协助叶挺、项英组建新四军,并参与组织部队向苏南、皖中、皖东敌后挺进,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8月兼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总队长。他治军严格,重视司令部建设与部队的教育和训练,亲自编写教材和授课,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做出了贡献。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3月13日在泾县茂林蜜蜂洞被叛徒杀害。1955年6月,遗骸移葬于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
红军骁将
周子昆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广东失败后,随朱德、陈毅等转战闽赣粤湘边界。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1928年4月到井冈山。后历任红4军教导队副队长、红6军第2支队支队长、红3军参谋长、军长、红5军团参谋长、江西军区参谋长、福建军区总指挥、独立22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赣州、南雄水口等重要战役。
在中央苏区期间,他工作频繁变动,几上几下,但他一切听从党安排,体现了共产党员的组织性和忠诚于革命事业的高贵品德。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推行“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堡垒对堡垒”等错误方针,红军接连受挫。1934年4月,周子昆临危受命,调任粤赣军区独立二十二师师长。他和师政委方强等认真总结部队作战失利的教训,指出:敌强我弱,“叫化子岂能和龙王爷比宝”,决不能跟敌人死打硬拼。他按照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采取“零敲牛皮糖”的打法,组织精干部队,抓准战机,向敌军的侧翼突然出击,快打快撤,干净利落地吃掉了敌人五六支前伸的部队。接着,亲率师主力五个营夜袭周田,歼灭敌正规军一个营和大批地方武装,初步扭转了赣南战事的被动局面。
1928年6月中旬,毛泽东看了二十二师的《战斗详报》,亲临该师驻地会昌县李官山,勖勉部队,并同该师营以上干部座谈,共同总结经验教训。不久,毛泽东挥笔赋词《清平乐·会昌》。词中的“风景这边独好”,是对赣南苏区英雄军民的高度赞赏。
1934年10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二十二师编入红九军团,担任中共中央军委纵队的左翼掩护任务。中旬,红军进入粤赣边界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遭到敌军的截击。周子昆奉命率六十四团迎战,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冲锋,使敌军难越雷池一步。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赞扬说:“二十二师完成任务很好,特别是六十四团打得勇敢,打得坚决,保证了中央、军委纵队的安全。”
1928年12月初,红一方面军抵达桂北,蒋介石调集25个师进行围追堵截,妄图把红军歼灭于湘江以东地区。为突破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红军与敌军展开血战。红九军团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后,敌人的五路追剿军蜂拥而至,二十二师左冲右突,伤亡惨重。周子昆负伤后,率余部突出重围,追上了主力。“太上皇”李德为推卸责任,竟拿周子昆开刀,斥责他“临阵脱逃”,命令警卫班把他捆起来,送军事法庭处置。毛泽东得知自己的爱将面临噩运,便出面干预:“把周子昆交给我处理好了。”便保住了周子昆。毛泽东的“处理”是将周子昆送往附属医院,叮嘱他沉着气,养好伤,日后再“执掌兵符”。
遵义会议后不久,周子昆复出,任红五军团副参谋长。他没有辜负毛泽东的期望,在二占遵义、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等战役中,积极协助军团首长指挥部队完成作战任务。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部队进行整编,周子昆先后担任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科长、红军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局)局长,随以红四方面军为主的左路军行动。时任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顽固对抗党中央的正确方针,反对红军北上西北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并妄图分裂党、分裂红军。9月中旬,张国焘在阿坝召开会议,公开攻击北上方针是“机会主义的逃跑路线”,坚持其全军南下的错误主张,并迫令红一方面军的干部表态。周子昆坚定地说:“北上的方针是正确的,北上才有胜利的希望,南下肯定没有出路。即使战死、冻死、饿死,也要死在北上的路上。”由于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周子昆随红四方面军三次过草地。他在10年的征战中曾三次负伤,当时又患肺结核病,身体羸弱。他以顽强的毅力,带领部队战胜种种困难,一次次走出连鸟兽也难以穿越的草地。
1936年9月中旬,中共西北局在甘肃岷州举行会议。会议否决了张国焘的西进主张,决定红四方面军继续北上和红一方面军会合。会后,张国焘公然推翻这一决议,坚持部队渡过黄河西进。周子昆和朱德总司令等坚持执行党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耐心地对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做说服工作。朱德于9月22日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说:“西北局决议通过之静[宁]会[宁]战役计划,正在执行,现有发生少数同志不同意见,拟根本推翻这一原案。子昆、朱德是坚决遵守这一原案。如将此原案推翻,不能负此责任。”由于朱德、周子昆等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抵制,张国焘被迫同意北上。10月上旬,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红军汇成一股无坚不摧的铁流。从此,中国革命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后来,朱德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周子昆原则性强,刚柔并济,有勇有谋,是个难得的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