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秦代中枢官制谒者
秦代的中枢官制中,有一个重要的职位叫做"谒者",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这个职位的主要职责是接待宾客、赞礼和处理相关事务,其编制人数为七十人,秩级相当于六百石。同时,还有仆射一职,秩级更高,为千石。秦昭王时期,曾派遣谒者王稽出使魏国,这表明秦朝外交活动中,谒者扮演着使者角色。
在战国时期,六国的官制中也可见到谒者的身影。例如,赵简子的臣子胥渠患病,需白骡肝治疗,赵国的谒者负责传递消息和沟通。齐国的靖郭君在修建薛城时,谒者元协助处理客卿的谏言,显示了齐国也有类似的职务。楚国则有献药者通过谒者将不死药呈献给楚王,可见楚国的谒者不仅在外交上,也可能涉及宫廷内部事务。而《韩策一》中提到颜率与公仲的交往,即使公仲不愿见他,也通过谒者传递了颜率的来访,说明韩国有同样设置谒者的官制。
秦代的官制, 秦朝官制[1]部分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但是,秦统一六国后,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政务与事务间的关系,君主与臣下间的关系等等,都不可避免地有所更张,出现了一套严密的新制度。
❷ 谒者是什么官
谒者是使者的别称,始置于春秋、战国时,秦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梁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及隋皆因之,唐改为通事舍人。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东汉时,仆射秩为比千石;常侍谒者五人主殿上时节威仪,秩各为比六百石;给事谒者与灌谒者共三十人,掌宾赞受事,选仪容端正、适于奉使者任职,秩分别为四百石与比三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