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焕之简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是什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焕之所写的《登鹳雀楼》。其意为:如若想尽览千里之景,需再登高一层楼。喻示着,为达更大成就需付出更多努力;于某一问题上寻求突破,需以更高视角审视;更强调积极进取方能远见卓识。
全诗内容为:夕阳依山而落,黄河奔腾入海。若欲尽览千里之景,还需登高一层楼。诗以二十字绘出北国壮丽河山之气势与景象,磅礴深远,千百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尤其是后两句,常被引用,彰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至今日,此诗仍常出现在中国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㈢ 凉州词唐王之涣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焕之所写的。
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5、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6、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7、杨柳:柳条,又指《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8、不度:吹不到。度:吹到过。
9、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0、何须怨:何必埋怨。何须:何必。
11、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作者王之涣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朝诗人。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上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为妻。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卒于文安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凉州词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