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
在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调查中,可口可乐已连续多年雄踞霸主地位,下面跟着我一起来分析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
可口可乐是品牌的巨人,虽经100多年风雨而青春不老。它是个品牌的宝典,在其百多年发展过程中,累积了丰厚的文化沉淀.
说到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不得不谈的就是可口可乐的品牌文化,正是通过其品牌文化,我们才熟知并且追随这个牌子,直到今天,可口可乐依然是我们心中首选的可乐品牌。
它的口味是独特的,别人没法模仿,这是产品的特质。但另一方面,它不光是饮料,也代表着一种文化。这就是它的内涵。文化本身是能感受的,但却也是情感上的东西。很多品牌看似崇尚某种文化,但却没能说目的是要为了培养消费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最终这个品牌文化一定不成功。
可口可乐说,“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其实,我们是不是也能从这里推而广之,“没有一种品牌建树的手段比得上去与目标群体建立良好的情感”呢?
首先,可口可乐的品牌是其企业形象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是其成为世界最有价值品牌的基本战略。
其次,我们对于可口可乐的品牌并不陌生,可以说对于一些广告很熟悉,甚至能够背出其中一些广告词。可口可乐的广告长期并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由此可以看出可口可乐巧妙大手笔的营销策略。其一致的广告促销,注重包装和视觉形象,公司巨额的广告费投入以及在世界消费者心中的成功形象塑造,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
第三,品牌,首先要有产品质量的保证。可口可乐的品质在全球都是一样的。美国总统喝的可口可乐与普通百姓喝的可口可乐,其品质和口感完全一样,不会因为他是总统而喝的可乐好一些,也不会因为你是平民百姓喝的便差一点。 没有品质,没有质量,就没有信誉,也就没有品牌。
最后,树立品牌实际上是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可口可乐品牌的所有者一直认为:“我们成功的原因在于我们创造出友善的氛围,消费者实际上是想与可口可乐融为一体。”
在某一项调查中,中国最受欢迎的五个饮料品牌,可口可乐公司占了四个。这表明,大众对可口可乐的忠爱度。与其主打的品牌战略不无关系。用中国市场作为一个例子,大致来说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品牌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四点:
第一,战略规划支持情感沟通:本土化,“THINK LOCAL,ACT LOCAL”。本土化本身就基于更贴近本土风土人情的理念。
第二,产品开发配合情感沟通:醒目系列产品。这个不只想着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能让消费者早早地觉察到了可口可乐的亲和力。
第三,产品突破迎合情感沟通:雀巢茶的绿茶口味的上市推广。在西式茶里没有绿茶的概念里,可口可乐打破了这种规矩。
第四,大力捐助催生情感沟通:可口可乐希望学校,这种社会责任感,催生了人们对弱者的支持。
不得不说的是品牌,是一种情感。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跟消费者沟通,能从我们最容易忽视的爱情、亲情、友情、激情、温情、离别之情、相聚之情、等待之情、期盼之情、师生之情、风土人情等等上出发,甚至用一些最平常、最通俗、最朴实的话语来表现时, 我们就给产品添注了“心”的情感。
我们可以发现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与国内消费者一直进行情感沟通的过程。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可口可乐始终围绕着这个品牌建设的基本套路,在严格遵守理性的“情感”基础过程中,不断建设性地提出一些平凡、通俗但却越来越深入人内心的一些“情感驱动符号”。例如:“要爽由自己”表达对生活的激情、“春节带我回家”表达的天伦之乐,“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表达的亲情呼唤等等。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品牌固然重要,但是采取好的营销策略也是成功的关键。当年中国申办奥运会成功。萨马兰奇宣布:“中国!”可口可乐工厂的机器就立即开足马力生产奥运金罐可乐,通宵连夜往各地超市铺货。第二天,当人们一走进商场,便看到了纪念奥运的金罐:可口可乐与你一同喝彩,见证中国申奥成功。两三天时间,这种包装的可乐便被一抢而空。品牌蕴含的文化,决不是打一条广告就行,而是紧紧与当地人民所渴望的、所关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做产品光拥有一个响亮的品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泛的市场占有度。可口可乐公司非常重视市场。没有市场占有率,就谈不上品牌知名度。
可口可乐公司奉行三个环相扣的营销策略。即3P策略,代表3个英文字母P。无处不在Pervasiveness,心中首选Preferece,物有所值Priecetovalue。
1、产品无处不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你想喝饮料,一伸手就会有可口可乐为你解渴;
2、当你想喝饮料时,你首先想到的是可口可乐牌子的;
3、当你付出这个价钱时,哪怕我们的价格可能比其它牌子贵一点,但你觉得物有所值。
㈡ 可口可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可口可乐公司企业文化
1、北京可口可乐车间的墙上有一句口号——“由产品品人品之优秀,由人品品产品之优质”,为了保证产品的优秀品质,可口可乐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关于生产、销售等各方面的标准操作规程,这也是保证所有员工能够达到基本绩效的有力保证,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按一样的流程做事,做出来的结果是有基本保障的。2、 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北京可口可乐公司的企业文化:客户导向,品质至上,构建和谐,激情活力,永争第一。3、 企业文化 == 企业的精神面貌(形象)、思想境界(品位)、行为准则(道德)和价值取向(追求)等;简单的说就是: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生活可口可乐理念:老朋友无时无处不在你身边 开栏语:感悟跨国品牌 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愈来愈多地涌动着世界著名品牌的身影。4、 作为消费者,你很难抵御那些国际一流产品卓越品质和优异服务的诱惑;作为企业,你绝不可能无视这些国际品牌强力的辐射和无处不在的冲击。5、 如果把千姿百态的商品市场比作百花园,那么,这些跨国公司的品牌无疑是最绚丽、最耀眼的几朵奇葩。6、你羡慕也罢,嫉妒也罢,它们就是要更多地吸引人们的眼球,分享更多的青睐。7、 那... 2.可口可乐,这样做市场营销工作 可口可乐,市场营销工作如此出色,且与国内饮料企业形成如此大的反差,奥妙何在?经过一番对可口可乐青岛公司市场营销工作的深入调查,并以国内饮料企业销售工作与之对比,最深切的感受概括地说,就是许多国内饮品企业还没有真正步入适应市场经济的工作套路、甚至还没有搞清在市场经济的战场上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工作该做什么、如何去做,这就是国内饮品企业百思不得其解、百做不见其效的症结所在,相信可口可乐的市场行销... 3.可口可乐HR总监:9种素质一个都不能少 招聘把关九重门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可口可乐在中国采取了“合资装瓶厂”的发展策略,目前在全国各地共有33个装瓶厂,员工2万多名。8、 同时,可口可乐本公司在中国的员工确实“精益求精”,全国只有500多名,作为大中华区总部的上海,有近300名公司员工。9、 谈到企业文化,可口可乐公司不但致力于生产高质量产品,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满足不同人对教育机会及经济发展的渴求。10、员工始终是可口可乐的心脏与灵魂。11、... 4.凭什么凝聚人心:娃哈哈与可口可乐的企业理念 将企业的文化理念当成“竞争的工具(术)”,作为一种像奖金一样可以激励员工的“胡萝卜”,而不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立足点”与动力源,这种做法在中国大部分企业家身上可以视为常例。12、 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隐患,这就是企业家“自命不凡”的自我神化:大多数功成名就的企业家英雄不愿承认在理念面前内心的谦卑,唯一的选择就只好用所谓的成就来掩盖自己的缺点,从而将自己变成没有缺点和无可指责的神。13、 任何一个公司的... 5.从行业战略的角度对比娃哈哈与可口可乐的差距 蓦然回首�百年持续背后的机理到底是什么? ——从行业战略角度对比娃哈哈与可口可乐的差距 “中国著名企业与世界优秀企业之间的差距在哪里?”系列专稿之六 今年的《商业周刊》以696.4亿美元将可口可乐列为世界品牌之冠,紧接着的是微软(640.9亿美元)。14、可口可乐与微软并列在品牌之巅是一件很值得业界去品味的事,如果说微软是凭着无人能比的高科技成为霸主的话,可口可乐又是凭什么超过微软成为天... 6.可口可乐:员工是企业灵魂 人才招聘九道槛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经营资源,是一切财富中最为宝贵的财富。15、正确地制定和选择人才战略,努力开发挖掘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作用,是企业走向兴旺发达的关键。16、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公司非常重视发掘和培养人才。17、 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位领导曾经说过,“可口可乐公司在人才引进方面,最注重的是每一个人对可口可乐品牌的一片赤诚热爱之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努力地为... 7.可口可乐人力资源:9种素质一个都不能少 招聘把关九重门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可口可乐在中国采取了“合资装瓶厂”的发展策略,目前在全国各地共有33个装瓶厂,员工2万多名。18、 同时,可口可乐本公司在中国的员工确实“精益求精”,全国只有500多名,作为大 中华区总部的上海,有近300名公司员工。19、 谈到企业文化,可口可乐公司不但致力于生产高质量产品,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满足不同人对教育机会及经济发展的渴求。20、员工始终是可口可乐的心脏与灵魂... 8.可口可乐:公益活动需要回报 竞争优势独树一帜 通过社会责任,可口可乐不断扩大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并以此实现独树一帜的竞争优势 一百多年来长盛不衰的可口可乐几乎就是产品营销和品牌推广的代名词,但是在可口可乐系统内,企业公民才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21、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有一个明确的长期承诺:就是让每个可口可乐的业务单位都成为当地模范企业公民,让可口可乐业务所及的每一个人都能受益。22、 将一个花钱的事情作为公司成功的信条,可口可乐为什么会这样行事? ... 9.关于可口可乐公司企业文化的一些思考(提纲) 企业文化的目的是建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由于时间的关系及种种原因,无法得到关于可公司的详细资料,只能从企业文化原理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从“外部环境”的范围内讨论可的企业文化的“基本规律”! 在我研究可口可乐公司的企业文化过程当中,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是可公司的产品可乐的生命周期现象;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分这样几个阶段;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23、至今还没有任何资料显示可的产品进入... 少说话多倾听,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24、而且,言多必失。25、有句话是,三思而后行,我这里要说的是,三思而后言。26、即使是网络这个靠语言交流的平台,多言也会让人讨厌的。27、想说话了,就对自己说,不要对别人说,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愿意听。28、说话,多倾听。29、因二是缓。30、有句训诫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而我认为,在某种情况和某种环境下,应该是,讷于言而缓于行。31、我已经尝过“缓于行”的甜头了。32、做事,你太快了,有时候,你刚做好,领导认为不需要做了。33、而且,你太热心,一种微妙的心理,他又会不那么舒服,以为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34、缓,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走成功的捷径。35、反正不是做生意,不需要抢市场。36、关键是太能干的人,会成为嫉妒和防备的对象。37、三是忍。38、面对不公,别气愤,别宣泄。39、一来气愤伤身体,二来气愤不解决问题。40、“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能去区别上述两类事。41、”这是成功者要具备的三个素质。42、既然有些事情不是个人能力所能作为的,何不冷眼旁观呢?宣泄不满,只会让旁人看戏。43、四是让。44、大是大非,不能退让,但小事情,尽量听别人的意见。45、能按别人的意见办的,就不坚持己见。46、退一步,海阔天空。47、而且如果是按别人的意见办的,错误也就有所分担。48、五是淡。49、一切都看淡些。50、对名利,对金钱,对感情。51、没有什么是离开了,就不能活了的东西。52、得失也是辩证的,你在这方面损失了,你的心灵会得到释放,会有机会去尝试别的选择。53、越是看得淡,就越是心灵平静,就越能体会平凡的幸福。54、六是平。55、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56、有棱角的坏处,就是让别人咬起你来很容易下口。57、思想是存在于工作之外的。58、如果一个人,能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在工作之中,那是有决定权力的领导。59、有句针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网络时髦语言:“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60、”在事业单位,你的思想仅可以存在于你有权利作决定的范围内。61、尽管平凡的人,没有什么色彩,但往往生存的时间最长。62、人要活得精彩,但首先是要能活下去,而不被踢出局。63、有朋友说“对工作,要信奉唯物主义;对生活,要信奉唯心主义。64、”因此,我们需要有亲密的朋友,要有自己展露思想的安全空间。65、在那里,我们就可以显示我们的不平凡了。66、首先是静。67、呵呵,每个可口可乐营业所里面都有。68、还有口号什么的、、、、老朋友无时无处不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