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克萨清真寺历史回顾
阿克萨清真寺,位于巴勒斯坦古杜斯城东区旧城东部沙里夫内院的西南角,是仅次于麦加禁寺和麦地那圣寺的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
“阿克萨”(al-aqsa)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极远,因此被称为远寺。之所以得名远寺,源于《古兰经》记载,先知穆罕默德一夜间从禁寺到了远寺。“他教自己的仆人,由禁寺夜赴我赐福于其四周的远寺”。相传远寺当初是由阿拉伯的大先知伊布拉欣始建,后又被先知苏莱曼续建完成。
伊斯兰初期,远寺曾一度被定为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公元638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在攻克耶路撒冷后加以重建,并派乌巴德·本·沙米特担任巴勒斯坦第一任大法官,其坟墓坐落在远寺东墙外。705——709年,伍麦耶王朝哈里发阿布杜·马立克·本·麦尔旺及其子瓦利德,再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那座建在早已塌毁的原圣殿教堂残存的墙基上,其中原来完好的部分,也被合理加以利用。
780年远寺毁于地震,后经多次翻修,得以保持完整面目。932年,阿巴斯王朝第19任哈里发嘎希勒斥巨资重建了远寺,使用方块条状石料砌筑墙壁,庄重伟岸而坚固,高大厚实,千年不朽。远寺实际上就是一座平顶寺殿,与一般教堂无大区别。公元11世纪初增建了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大圆顶,镏金装饰,高高矗立于蓝天碧空,在耶城的骄阳下熠熠生辉,更是庄严辉煌。
改建后,礼拜大殿长90米,高88米约30层楼高,宽36米,殿内耸有53根大理石圆柱,49根大理石方柱,擎撑着屋顶。此前远寺只有东西两面有门,因是面南礼拜,所以又开了一道北门。远寺整体建筑显得高大宏伟,气势壮观。大殿可容纳5000人礼拜,节日会礼时,沙里夫大院可供万人礼拜。
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位于耶路撒冷东区旧城东部沙里夫内院的西南角。阿拉伯语“阿克萨”,意为“极远”,故又称“远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