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熙载夜宴图》是谁的作品他还有其他的作品吗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杰作。这幅画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关于顾闳中的其他作品,虽然画史著录中提及了《游山阴图》、《雪村图》、《荷钱孝镇空幽浦》、《眀皇击梧桐图》等,但遗憾的是,这些作品未能流传至今。
《韩熙载夜宴图》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韩熙载在家中举办宴会的场景,展现了宴会的不同阶段,包括乐器演奏、舞蹈表演和宾客告别等。这幅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宴会文化。
画中的五个场景通过屏风的自然分隔,形成了一个连贯的故事。顾闳中在捕捉人物神情方面尤其出色,使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画中宴会的热闹气氛。
尽管顾闳中的其他作品未能保存至今,但《韩熙载夜宴图》足以证明他的艺术才华和对后世的影响。这幅画作不仅是一幅单独的画作,更是一系列连续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古代绘画的独特魅力。
2. 顾闳中与《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910~980),江南人,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诏,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与周文矩齐名,唯一传世作品为《韩熙载夜宴图》。
简介
顾闳中,江南人,南唐后主时任翰林待诏。南唐著名人物肖像画家,曾画过后主李煜的肖像。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传世代表作为《韩熙载夜宴图》,见于画史著录的作品还有《眀皇击梧桐图》、《游山阴图》、《雪村图》、《荷钱幽浦》等。
《韩熙载夜宴图》
是我国古代人物画的重要作品,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绢本设色。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以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的生活轶事为题材绘制而成。
韩熙载(907~970),字叔言,山东北海人,唐末进士,是一位北方贵族,因战乱南逃,被南唐朝廷留用。后主李煜继位时,南唐国势不振,而北方的宋王朝则迅速崛起。李煜对自己小朝廷的存亡忧虑不安。对于韩熙载,李煜想授他为相,却又不放心,心情十分矛盾。韩熙载也意识到,表面上虽受惠予南唐朝廷,但毕竟是北方人,也无意为官。身处逆境的韩熙载,为了免遭可能发生的厄运,不得不在政治上尽量避免与朝廷发生冲突,并在生活上以疏狂自放、纵情声色的方式,去转移同僚的视线,蒙蔽朝廷的耳目。
李煜只以为韩熙载生活太放荡,出于“惜其才”,想通过图画对韩熙载起规劝作用。所以,当他得知韩熙载“多好声伎,专为夜饮,虽宾客棵杂,欢呼狂逸,不复拘制”的消息,便“命顾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该画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划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为古代人物画杰作。
《韩熙载夜宴图》作品以屏风为界,将画卷分为五个故事情节,即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全局构图张弛、疏密有序;人物刻画精细、传神、古朴、大气,并通过对韩熙载头像的细致描绘,成功地表现出韩熙载当时的心理状态。
其中共绘制了5大场景,分别叙述如下:
第一场景:描绘了韩熙载与来宾聆听乐女弹奏琵琶;第二场景:描绘了舞女在韩熙载的击鼓声中翩翩起舞;第三场景:描绘了韩熙载在围床上休息;第四场景:描绘了韩熙载手执执扇欣赏乐女吹奏(两人吹横笛,三人吹筚篥);第五部分:描绘、记录了韩熙载和宾客与乐女调笑,以此结束夜宴。
《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由听琴、观舞、休闲、赏乐和调笑等五个既可独立成章,却又相互关联的片断所组成的画卷,无论是造型、用笔、设色方面,都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 该卷钤有自南宋史弥远“绍动”印到近代张大千的收藏印记共计四十六方,著录于《庚子销夏记》、《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该图卷一般学者认为是顾闳中所作,但今书画鉴定界有些人士认定为宋人摹本。
3. 简要分析顾罔中《韩熙夜宴图》这幅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的作品,主题围绕中心人物韩熙载展开,从倾听演奏到击鼓,欣赏独舞,直至宴会结束,韩熙载始终心事重重,与欢乐的宴会形成鲜明对比。画中的韩熙载出身贵族,看透官场的严峻形势,逃避做宰相,以声色为韬晦之略,夜夜笙歌以家中,宾客纵情嬉戏。这幅画不仅体现了时代风貌,更真实揭露了政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在艺术特色方面,首先,构图采用传统的打破时间概念的方式,将先后活动展现在同一画面上,安排得当,疏密有致。其次,人物刻画上,韩熙载的形象突出,与其他人物形成对比,表现出他的沉郁寡欢与夜宴的热闹场面形成鲜明对比。再次,设色上,运用朱红、朱砂、石青、石绿等色彩,对比强烈,同时又运用墨色来统一协调,形成有序的黑白灰分布。最后,线条运用上,以“铁线描”为主,线条流畅,富有韵味。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绘制,有两种缘由记载。一种是因为韩熙载出身豪门,才能超群,入南唐后官至中书侍郎,但无力挽回政治形势,因而“耻为之相,故以声色晦之”。后主李煜想重用韩熙载,但听闻他生活放荡,于是命顾闳中夜间偷看韩熙载行乐的每一个场面,想借以图画劝告韩熙载停止夜夜歌舞升平的放荡生活。另一种说法是因为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登进士第,后逃至江南,投顺南唐。李煜继位后,对北方来的官员加以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朝不保夕。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而以求自保。但李煜当时对他还是不放心,就奉命画院的待诏顾闳中和周文拒首弊激到韩熙载家里去探个虚实,命令顾闳中和周文拒把所看到的一切画下来交给他看。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所以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腼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全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后主看了此画后,就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