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东印度公司发行股票爆炸式

东印度公司发行股票爆炸式

发布时间:2021-05-11 19:51:34

❶ 在网上查了下,这是东印度公司发行的!但不知道市场价值多少存世量大吗求解答。。

英国站洋,市场价600左右。很常见,量很大

❷ 发行股票是事实中的事件还是行为

道富投资为您解答:
发行股票肯定是事实中的事件啊!对于企业来说,发行股票就是为了融资,拿股民的钱做自己的生意。只要公司有项目,发展前景好,这部分钱就能生钱。
至于你说的不能以人的意志转移,只要公司拥有绝大部分的股份,那就可以操纵市场的。用大资金把股价控制在一个自己期望的点上。

❸ 世界上第一次发行股票的国家是

17世纪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是全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股票。
荷兰海运业的异常繁荣,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与巨大风险,产生对能分散投资风险的迫切需求。
1602年,专事荷兰与亚洲贸易的“东印度公司”,发行650万荷兰盾的股票,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其运作方式、巨大深远影响,具备现代股份公司的主要特征(只在是否偿还股本上略有不同)。

❹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什么时候成立,又是什么形式的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是一个有许多分散的公司合并而成的由荷兰城市的商人赞助的公司。早期成立的目的都是为了与早已在亚洲开战了香料贸易的葡萄牙进行商业竞争。

之后东印度公司的股份公开销售,在当时有上千名投资者人够了在阿姆斯特丹发行的股份,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又展现出一些现代公司的特征。

❺ 荷兰东印度公司运用近代股份和筹资手段集聚了巨大资本对吗

是的,但更重要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把自己募集来的巨大资本有效应用形成了生产力和新的社会阶层向现代社会过渡,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成功,绝不是偶然。黄金时代的辉煌,首先建立在16世纪荷兰渔业、制造业以及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而工业技术的创新、贸易的发展、金融制度的各项创新将荷兰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议会通过《特许状》赋予公司的其它早期公司无法想象的各项特权——宣战、造币、殖民……,使其成为具有极大自主性的政治经济实体。政府甚至将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大大加大了公司的权限和信誉(中国央视“大国崛起”专题片解说词)。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公司、贸易以及金融体制上的创新,为荷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东印度公司运用了近代股份和筹资的手段和方法,发行小面值股票,以吸引社会各阶层的资金,其中主要来源于商人,也包含各行各业,有医生、牧师、公务员,也有手工艺人和工人, 上至皇室、下至百姓,人们多少都拥有公司的股份。在公司建立之初,已筹集资金6,424,588 荷兰盾,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时的10倍。早期的公司,每次融资只为一次航海,返航后需将本金和盈利清算,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许状》规定,资金投入有10年的期限,长期的投资大大增加了公司的经济实力。 股东只需对他们投资的数额负责,不再个人承担公司名下的债务,在他们的股权认购协议上,允许他们将股份自由转让给第三方,这也促成1609年,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另外,作为 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其组织管理方式至今仍是公司企业制度的重要遗产。完整的组织管理方式,使商业活动更有计划性。公司由阿姆斯特丹、泽兰(米德尔堡)、恩克赫伊森、代尔夫特、荷恩及鹿特丹六处办公室组成,由《特许状》 明确规定了工作分配,主要股东组成行使公司管理权力的董事会, 董事会由70多人组成,其中17人为真正的执行者,被称为十七绅士。

❻ 拿别人的钱说投资了,其实没有投资是自己用了怎么办怎么办

“投资是如何创造价值的?”
“简单来说,资本在流动中创造价值。我们的工作通过提高资本的流动性而创造价值。” 搞金融的表妹向家中长辈如此科普——不过其实我是没怎么听懂。
然后最近看了一本《投资的逻辑》,里面讲了很多故事,总算把我给讲懂了。作者陈思进是软件专业出身,在华尔街打拼十多年,见闻了无数骗人勾当,最终在 2007年 带着老婆逃离了华尔街,在加拿大定居下来。总之,是个自己有故事又会讲故事的人。
近现代金融行业有几个经典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有关 1602年 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二个故事有关 1637年 荷兰郁金香市场的崩溃。第三个故事有关 1711年 成立的英国南海公司。第四个故事有关 1929年 开始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第五个故事有关 2000年“.COM” 泡沫破裂引发的纳斯达克崩盘。第六个故事有关 2006年 的美国房价崩盘引发次贷危机到 2008年 的全球金融海啸。
其实除了第一个故事有些与众不同之外,从第三个故事到第六个故事,几乎都是第二个故事在不同时代的翻版——差别只在于背后的推手、系统的复杂程度、影响的范围以及传播的速度。
这六个故事,就是本书的读书笔记。
一、从钱币到贷款,再到股票模式的诞生
作者常说一句话:“钱就是债,货币是一种欠条。” 如果更广泛的理解这句话,可以认为股票也是一种债,只是找了不同的债主,以及使用了不同的方式还债。
16 至 17 世纪是大航海时代初期,跨洋贸易的发展潜力巨大。当时很多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一带做香料生意,为了让先回国的香料和后回国的香料都能卖出好价钱,荷兰商人们在 1602年 建立了东印度公司以垄断该海域的所有贸易。
海外贸易很赚钱,但是出海需要钱。想同时做更多贸易,就要造更多船同时出海贸易,就需要更多的钱,所以公司需要向外借钱(一般来说,当时借钱的对象主要是达官显贵或者专业放贷的)。但是出海也很危险,如果很多船沉了或者被海盗抢了,公司就赚不到钱,更别说还钱了。
怎么办呢?东印度公司想出了一种新的借钱方式:这笔借款没有固定利息,也没有约定归还本金的时间。你将一直都是我的债主,我每次出海回来都会给你支付利息。如果我赚的多,你赚的利息也会多,我保证远超过一般的贷款利息;如果我没赚到钱,你也赚不到利息,然而这会是非常少见的;如果我亏光了,你的本金就拿不回去,但这件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
总之,如果你相信我能赚钱——赚很多钱,你就应该借钱给我!
于是东印度公司向荷兰全体公众借钱(公开募集资金,也就是 IPO),借条的名字就叫做 “股票”,债主的名字就叫做 “股东”,利息的名字就叫做 “股息 / 红利”。那时的公众持有股票的目的只有一个——分享公司的成长红利。
有了钱的东印度公司也很给力,开辟了众多新航线,贸易量蹭蹭的上升。虽然当时的扩张在今天看来是罪恶的殖民(当年郑成功打的荷兰人就是他们公司的船队),不过它对股东真的是很实诚——公司创立的前一百年间,每年的分红高达 12%到 63%。
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这种新兴的 “借钱模式”,让东印度公司的发展速度比过去的独立海上商队增加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也让远洋航海技术的成熟速度加快了好几倍,让大量的货品(以及文化)在东西方之间流转。在其赚钱的百多年间,这样的模式也让荷兰民众的财富积累速度增加了好几倍。将社会的财富以这种方式聚集在一点上,产生了惊人的爆发力,推动了文明技术的发展,不得不说是 “股票” 带来的社会价值。虽然侵略的恶性也因此成倍增加了,但总体来说其贡献还是要大于其破坏的。
一直到了 18 世纪,“由于与英国人之间战争不断,再加上国内对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 1799年12月31日 宣布解散。”
二、二级股票市场,从投资到投机
在东印度公司的鼎盛时期,由于其惊人的红利回报,“谁不买它的股票,简直就是傻瓜”,民众于是争先恐后的想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或者说,争先恐后的想把自己的钱借给东印度公司),当时几乎每个荷兰人都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
但是呢,公司发行的股票数目是有限的(我们借这么多钱就够啦),而且一旦错过发行期就买不到。还想买更多股票的人怎么办呢?
那就只能从其他投资者手中购买啦。
于是这个名叫 “股票” 的借条变成了可交易的商品。这个商品的定价虽然是由交易双方协商,但总体来说是根据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好坏而制定。
二级股票市场的形成给整件事情带来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如果说一开始,
股票的定价 = F (投资人认为东印度公司能赚多少钱)
那么二级股票市场形成之后,事情就变成了,
股票的定价 = F (买卖双方认为其他民众认为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值多少钱)
商品贸易本就是一种从买卖的差价中赚取利润的活动。当股票也变成了商品,也就有了 “股票的商人” 专门从股票的买卖中赚钱。这样的商人叫做 “投机者”。在东印度公司在世的将近两百年期间,其股票价格在二级市场上一度以 IPO 价格的 12 倍成交,后来据说是受到郁金香泡沫破裂的影响,股价一下又缩水了四分之三。股价与郁金香球茎价格的跌落是否损伤了东印度公司,这个作者在书中没有提供直接的证据(也有说法是荷兰的经济因为郁金香泡沫而瘫痪了三年)——考虑到郁金香泡沫破灭发生在 1637年,而那时候东印度公司还活得很好,这个猜测很可能是不成立的;不过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当时有千百万跟风投机的民众因此倒了霉。
投资是 “有钱大家一起赚” 的游戏。
投机是零和游戏。二级股票市场本质上就是个大赌场。
三、从自由的投机市场到欺诈的投机市场
对于郁金香热潮的起因,作者的解释是因为 “他们当时太有钱了”,而有钱的原因就在于 “多数人都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毕竟大多数人只会在有 “闲钱” 的时候才去多考虑钱生钱的事情;有钱的人多了,才能撑起足够大的市场;足够大的市场,才能炒出高价。不过更加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原始投机者” 需要更多的 “跟风投机者”,这个游戏才能玩得起来。因此有很大的可能性,大量 “跟风投机者” 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
如果果真如此的话,那么郁金香热潮可堪称那个时代最成功的营销事件了。在那样的场景下,越是成功的营销,最终造成的伤害就越大。跟风参与者既参与了投机也参与了营销,因此他们既是受害者,也是共犯。
南海事件与郁金香事件非常像。不同之处在于,郁金香事件是市场自然形成的,而南海事件 “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用来诈骗股东的阴谋”。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借钱开船队,它发行股票是为了吸引人投资。而成立于 1711年 的英国南海公司,虽然也有南美洲以及太平洋群岛地区所有贸易的垄断权,却对开船队做贸易的活动一点也不用心。南海公司发行股票是为了吸引人投机。
故事的背景大概是这样的:之前,英国政府为了跟西班牙人打仗,向英国民众借了几千万英镑(国债),借钱时承诺的利息是 9%。仗打完了,英国政府又不想支付 9%的利息了,只愿意支付 5%,可是广大债主们不干。怎么办呢?干脆找一家大公司,给他一些好处(比如贸易垄断权),让他把民众手上的国债全都买下来,再支付他 5%的利息。这家大公司也不用真的出几千万英镑的现金来从民众手上买国债,他只需要发行同等价值的股票,用自己的股票把民众手上的国债换过来就好。至于这家公司要怎么处理那 4%的利息差,政府就不关心了。
南海公司在 1720年1月 成为了这家 “股票换国债” 的公司。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公众心甘情愿的放弃手上的国债,转而持有南海公司的股票?无论是英国政府还是南海公司都有强烈的意愿把南海公司的股票做成公众眼中的 “抢手货”,但如果仅仅是高于 9%的红利,恐怕还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热度。
那么,50%的收益率足够让人动心吗?100%的收益率足够让人放下警惕吗?300%的收益率足够让最胆小的人也变得无畏吗?1000%的收益率足够让任何人疯狂吗?
也只有投机品能够符合这样的要求了。
南海公司凭借政府的公信力以及自己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很快就成功的让民众相信 “南海股票超级棒”,从而参与投机。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南海公司在股票二级市场上的股价就从 1720年1月IPO 原始股时的 128 镑翻到了 300 多镑,用股票换到的国债超过了民众持有总量的一半。4月,公司以 300 镑的价格售出 225 万股。5月,股价超过了 500 镑。6月,890 镑。7月,股价到达了 1000 多镑,公司以 1000 镑的价格又售出了 500 万股。
然后股价就下滑了。9月 初,900 镑。9月9日,540 镑。9月28日,190 镑。12月,124 镑。
至此,高价买进南海公司股票的 “投资者们” 损失巨大,以至于在之后的好多年内,英国的民众们都不敢碰股票了。南海公司被政府清查,发现其资本已所剩无几,CEO 和董事们要么被逮捕,要么自杀。英国政府诚信破产,其对手辉格党从此上台执政 50年。被骗者、骗人者、帮人骗人者,三方皆惨败。
局面在 7月 就失控,有后人分析原因是在当年的 1月 到 6月 期间有很多其他的 “创业公司” 也照搬了同样的路数到股市上圈钱。在那段时期成立并上市的 161 家创业公司里,大部分声称自己在做贸易,也有的声称自己在研发 “永动机”,或者 “改变孩子的命运”,或者 “从水银中提取银”。不要忘了,那个时代的英国,正是牛顿时代的英国,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幻想,其中有些的确是新的可能性。然而在南海公司股票价格从 128 镑升到 1000 镑的那六个月内,据说已经到了 “政治家忘记政治、律师放弃打官司、医生丢弃病人、店主关闭铺子、牧师离开圣坛” 的地步。即使科技发展真的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又如何会在这样的状况下实现?
退一步讲,就算没有那 161 家别的公司,南海公司的局面最终也只能以失控崩盘结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就好像在核反应堆里,如果链式反应的速度超过了临界值,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像一个炸弹一样爆炸了。
该怎么说呢。投机是贪婪,但不是犯罪。煽动他人投机,虽然其心可诛,但也不能说是犯罪。至于用欺骗的手段煽动他人投机,则是不可原谅了。但这三者之间的界限,却又是如此模糊而容易跨越啊。
其实懒菜君的金钱观是那种最老土的 “钱多钱少都能过,总之不可欠人钱” 类型,对投资几乎一窍不通。对于负债买房乃至于借钱炒股的行为,虽然能理解其中的收益计算,但情感上总觉得 “欠债就是不好的”。对于借钱开公司(“拿投资人的钱创业”)的行为,情感上要比借钱消费的行为更容易接受;但是眼见众多无谓的烧钱行为(以及无数从业者们燃烧生命的行为)成为了每天的习以为常,仍然会忍不住想要呕吐。
前天看到一个说法叫做 “反正实体经济也承载不了这么多年轻人,不把他们赶到创业泡沫里又能怎么办呢?” 按照同样的思路,岂不是也可以说,“反正实体经济也承载不了这么多热钱,不把它们赶到股市泡沫或者房地产泡沫里又能怎么办呢?”
我觉得这不仅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想法,简直可以说是谋财害命。
前天还看到一篇李录的演讲稿,其中说到 “用别人的钱做投机的人,赢的时候来钱比投资快得多,输的时候输的是别人的钱。在这样的诱惑下,有几个从业人员能忍住投机的贪念,安安心心做投资呢?”
长期来看,劣币是否会驱逐良币?漫天漫地的投机行为是否会让踏踏实实做投资的普通投资者,乃至于踏踏实实干活儿拿工资的普通劳动者活不下去?
回头来看美国投资市场的发展历史。
四、玩投机的大牛们
南海公司崩盘之后的两百年间,美国股市也经历过多次大手笔的恶意操盘。
比如,曾有一位财长助理杜尔看中了纽约银行股票的机会,“以内幕信息” 拉着一富豪家族 L 做多,为了保险起见又 “以内幕信息” 暗地里拉着另一富豪家族 M 做空。结果公众们因为看到杜尔做多,就一股脑冲进来把股价炒高了。做空的 M 家族觉得自己被骗了,感到很生气,后果很严重:M 家族凭借雄厚的资金开始从银行大量提取黄金白银,很快就迫使银行利率飙升,使纽约银行的股价一泻千里,造成整个市场一片狼藉。
又比如,曾有一位议员金布尔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先是放出一个 “不支持铁路公司发新股” 的信息诱导民众看多某铁路股票,趁着民众大量购入该股票时大量抛售,大赚一笔;继而进一步做空该股票,然后再利用职权推动一项 “鼓励铁路公司扩张” 的法案,把该股票的股价搞了个过山车,从中又大赚一笔,把散户们搞的鸡飞狗跳。
如此种种事件,数不胜数。然而长此以往,总是被骗的民众岂不是就不相信股票,再也不进来玩了?没人进来跟风投机,谁来当接盘侠呢?没人进来买卖股票,股票经纪人吃啥喝啥呢?
于是出现了一股行业内部自我规范的力量,比如为了确保股票交易价格公开而签署的《梧桐树协议》,比如为了杜绝内幕交易而出台的《蓝天法》等等。
但是说到底,赌场的庄家给散户们建立信心的目的,也无非是想把他们留在赌桌上罢了。
五、还不起钱的债务人们
历史上对大萧条的研究极多。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作者对大萧条并没有花太多笔墨,而是引用了大量带有感情色彩的政客发言。至于写 “点 COM 狂潮” 与次贷危机的章节,则是叙述自己以及身边朋友们的真实被坑经历。坦白讲我觉得这三个故事在书中讲得不如前面精彩,所以我们先抛开这几件事情不谈,看看别的一些事情。
1855年,美国一家卖缝纫机的公司开创了 “分期付款” 模式。
1910年,美国一家百货公司开创了 “信用支付” 的消费模式,该模式在之后的二十年间被大量百货公司与零售商仿效。
1930年 代初,美国一些保险公司开始推动 “贷款购房” 模式。该模式在 1934年 被美国房管局推广,并且为了提升购房的刺激效果,将原本至少 50%的首付降低到 20%甚至 10%,将原本 3-5年 的还贷期限延长至 15-30年。
90年 代开始流行的 “点 COM” 是一种 “另类成长” 的公司:它成长飞快,但是成长的是 “用户量” 而不是 “收益”。在大部分情况下,它的成长越快,烧钱就越快。
1995年,克林顿政府推动贷款机构进一步把原本不够资格申请房贷的低收入人群纳入贷款范围。因为这些人的信用相对较低,产生违约无法还款的风险较高,因此这样的贷款被称为 “次级贷款”。
“一幢独立的大洋房无疑是家庭的最大资产,紧跟其后的房屋贷款,也就理所当然成了美国家庭的最大债务。”
这句话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说:
缝纫机原本是资产,现在成了债务;公司原本是资产,现在成了债务;房子原本是资产,现在成了债务。
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当债务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而债务的价格又不断上升的时候,负债的人把自己的债务卖掉就可以大赚一笔,而不负债的人简直就是傻瓜。然而当债务的价格回落时,很多负债人就还不起债了。然后,他们曾经以为是自己 “资产” 的东西在吸干了他们最后一滴血之后离他们而去。
大萧条时发生大挤兑,大量银行还不起钱破产了,而银行还不起钱给储户则是因为大量向他们借钱炒股的同学们(无论是投资公司还是散户)在股市暴跌之下没有钱还给银行。“点 COM” 泡沫破裂时大量 “点 COM” 公司们没有钱还给股东。次贷危机爆发时大量家庭还不起房贷。这三次危机可以说都是以大量的 “负债人还不起债” 事件作为开始的。
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原本根本没想过要来借自己还不起的债。是 “钱生钱” 的美梦激发了他们的贪,毁灭了他们的理智。
六、投资的成长论
让钱生钱,做债主才是正道,而且要做 “成长优秀的债务人” 的长期债主,从而分享他的成长红利。
这是以巴菲特为代表的 “价值投资者” 的观点。这至少意味着你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你要有财富,可以借给别人。总的来说,你借给别人的应该比你向别人借的多,才能称得上是 “债主” 吧。
你能够识别哪些债务人是 “成长优秀” 的。他们至少应该是不会违约跑路的那种。
第一点比较难实现,第二点比较难理解。

❼ 荷兰的历史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仅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他的名字叫做荷兰。在800年以前,这里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从12世纪-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兰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位于海平面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的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三百多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确实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人口仅有150万的国家,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的第一强国”。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叙述呢?

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历史像大海一样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要从银白色的鲱鱼开始讲。由于海流的变化,每年夏天都会有大批的鲱鱼回流到荷兰北部的沿海,荷兰人每年可以捕获到超过1000万公斤的鲱鱼。鲱鱼对荷兰的经济很重要,很多人以此挣钱而生存。14世纪,荷兰的人口不到100万,约有20人从事鲱鱼的捕捞业,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人提供了生计。但是,鲱鱼是一种自然资源,造物主从来没有给予荷兰人独享的权利,北海附近也有其他种族都组织了捕捞鲱鱼的船队。为了争夺渔场,荷兰人和苏格兰人之间爆发过三次战争,是什么力量使荷兰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1358年,在荷兰的一个小渔村中一个名叫威廉姆·博客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把鱼肚子抛开,取出肠子,割掉鱼头,用盐放在里面,这样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时间(当时没有冰箱),因此荷兰的鲱鱼能够在全欧洲畅销,尤其是在英格兰。荷兰人用一把小刀将这种人人可以染指的自让资源转变成荷兰独占的资源,直到今天荷兰食用鲱鱼仍然保留着几个世纪来形成的传统形式习惯:鲱鱼被取出内脏之后不经过任何烹调直接提着鱼尾一口吞下。从捕鱼业开始,荷兰产生了和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的贸易,由捕鱼的传统产生了海上贸易的传统。借助鲱鱼,荷兰人开始了他们的商旅生涯。如今在鹿特丹的一些古老建筑上仍可以见到鲱鱼的图案,这些不起眼的图案似乎在提醒人们注意,鹿特丹曾经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历史就是从一只只装满咸鲱鱼的大缸开始的。一旦以货物的流通和交换为谋生手段,原本不利的地理位置也开始先露出巨大的优越性:地处西北欧的荷兰,面朝大西洋的北海,背靠广袤的欧洲大陆,欧洲的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为了排涝荷兰人修建了多条运河,构成了欧洲当时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络,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有成为欧洲新的商品集散地的可能。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机遇。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探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主要是依靠暴力来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而自然而然的选择了通过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作为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经销商,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把他们转销到欧洲各地,返航时他们又为这两个最早的海上霸权国家运去波罗的海产粮区的小麦、瑞典的铁器、芬兰的木材以及自己生产的海军补给品。但是荷兰商人很快发现,在这项利润丰厚的贸易中,荷兰商人不得不面对来自英格兰商人强有力的挑战。当时英格兰的面积比荷兰大三倍,人口是荷兰的五倍,作为大西洋中的岛国,英格兰有着更加优越的地理位置,荷兰人是一口什么样的手段击败了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呢?
就像发明一刀取出鲱鱼肠子的方法一样,荷兰人打败英格兰是从设计一种造假更加低廉的船只开始的。英格兰的商船都是携带武器的,他们造船也都用足够硬的木头;而荷兰的船几乎没有武器装备,因此,荷兰的造船成本更低,用荷兰船运货也很便宜,于是荷兰就成为了欧洲的海上马车夫。在此之前的欧洲商船都建造可以架设火炮的炮台以防止海盗袭击,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载火炮的商船,这样走的代价就是每一次航行都要成为一场充满风险的命运赌博,但他的好处就是造船成本低,价格只有英国船只的一半,于是货物的运费也低。即使这样,荷兰人还不满足,为了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又在船只上加上了一种特殊的设计:他们的设计使得船身很高,船的肚子很大,而甲板很窄,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对于货船的征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税收就越少,利润也就也越多。在很大程度上,荷兰人就是靠着这种船赢得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但是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特殊设计的船只显然不够,关键还要看驾驶那些船只的人。1596年-1598年,有一个名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俄罗斯的一个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三文雅地处北极圈内,巴伦支和17名荷兰水手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他们拆到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地方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来取得勉强取得生存的衣服和食物。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出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义务和药品。冬去春来,幸存下来的荷兰商人完好无损地将商品送到委托人手中,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坚守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在当时,这样的信念也为荷兰人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阿姆斯特丹荷兰海运博物馆,每个星期天都要在那里举行一次特殊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切身体验来学习荷兰的历史,这样的活动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参加也从不间断,教师有来自不同职业的人志愿者担任,他们一丝不苟的带领孩子们重温400多年前荷兰水手们的生活。今天荷兰人经常向他们的年轻人重复这样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荷兰人的祖先不仅仅是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实际上在距今500多年前的16世纪末,荷兰人几乎是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在某一段时间里,荷兰人的船队比英格兰、法国、苏格兰的货运商船的总量还有多,他们有1800艘船的船队,能够把货物运送到欧洲的每一个角落。
伴随着海运贸易的发展,城市作为交易的市场,储存货物的仓库,维修船只的工厂,在荷兰逐渐兴旺起来。渐渐的,生活在这片城市中的人们发现一个超越商业贸易甚至超越了经济生活的难题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就是:到底由谁来管理城市?应该怎样管理城市?
和欧洲其他地方一样,荷兰城市的主人都是那些贵族们,因为城市总是建立在某个贵族的领地上,贵族们建立起小型的军队,名义上是保护城市,实际上是依靠暴力的手段取得税收,这就意味着在城市里:有钱人比较有权,他们可以主导讨价还价,贵族依靠有钱人,给他们提供财富,商业和城市的兴起使得人们产生了对于经济自由的渴望。日渐富有的富人们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他们像购买商品一样从贵族手里购买了城市的自治权,从此市民们自行立法,贵族们不能直接向他们征税。市民自治为荷兰的城市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到15世纪末,将近一半的荷兰人生活在城市中。荷兰的每一个城市都极力争取更多的贸易机会,城市被有钱的商人统治,由他们决定城市的管理。在荷兰建于15世纪的市政厅,每隔15分钟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历史画面:贵族将城市的管理权交给了市民。这个发生在荷兰历史上的一瞬间,借助这个特殊的计时工具成为了永恒。
就在荷兰人忙于建造自己的城市的时候,整个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凭借着蒙古大军西征时传入的火药,摧毁了骑士们守卫的城堡,建立起像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一样的君主集权的国家。这些国家有着格局的贵族领地、独立的商业城邦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可以有效的动员和组织起整个民族的力量,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是靠着这样的方式率先进入世界大国的行列。开始的时候,荷兰人似乎不屑于追随这种潮流,他们更加习惯于生活在彼此独立的城市中,这些城市只关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财富。像英国、法国、西班牙一样的有国王统治的国家也会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国王如果想要扩展就需要大量的钱。但是在1543年,不管荷兰人情愿与否,他们都不得不面对“国家”这个问题,那一年,西班牙国王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取得了荷兰的统治权。接下来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当西班牙国王宣布荷兰领土是西班牙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时候,荷兰人认同这种说法;当西班牙国王重新划分荷兰的行政区域时,他们坦然地接受了;当西班牙国王为荷兰派来新的总督时,他们也顺从地臣服了;但是当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们的钱袋时,荷兰人奋起反抗了。当时西班牙正在和法国打战,因此国王菲利普二世需要得到永久的财力保障,而荷兰人只同意在一段时间内提供部分的钱财。荷兰人的独立战争爆发了。一开始,西班牙军队轻而易举的粉碎了荷兰人一盘散沙似的抵抗,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就有15万荷兰人死于非命。严峻的现实让各自为政的荷兰不同省份不得不团结起来。1579年,来自荷兰北方7个省的代表在一间大厅里签署了协议,组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敌。从此之后战局向着有利于荷兰人的方向转变,一方面是由于荷兰人的团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菲利普二世在欧洲四面树敌,连年的争霸战争耗尽了西班牙的国力。
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省的起义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把国王像不称职的经理人那样打发回家之后,他们已经发现他们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一个国家,可是这个国家应该交由谁来管理和保护呢?
他们并不着急说:我们现在没有国王,因为当时没有人那么做;他们也不敢称自己是共和制的,因为那样做台前卫了。对于那些领导独立战争的商人们来说,他们最想得到的不是政治权利,而是商业利润,所以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由他来照顾荷兰的安全,而自己却照顾好自己的生意。于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出现了,荷兰人把自己的国家托付给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女王爽快地答应了做他们的君主并派出军队保护荷兰人的生民财产安全,但是精明的商人们很快发现,英国女王收取的保护费实际上比他们赶走的西班牙国王还要高,荷兰的市民们说:不,我们不这样认为,也许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但是我们拥有了统治者,而且他的权力不是很大。
1588年,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7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连省共和国,这是在人类历史上的前所未有的国家,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富裕商人阶层以政治权利的国家。这在荷兰非常典型,政治权利实际上掌握在富人和知识精英手中,不同的省份尤其是拥有沿海城市的省份有商业精英统治,而整个国家政府这些省的代表和统治者,由这些家族产生,所以可以这样认为:荷兰共和国有点像家族的企业。
新的国家诞生了,但是他的未来依然处在重重迷雾中。如果用国土资源和人口等条件来衡量,荷兰几乎不具备成为国家生存下去的条件,更何况组成共和国的7个省份依然是各自为政。他们的结构很松散,各省绝对独立,他们只能在决定税收上保持一致,而在其他方面如果意见不一致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有时候可以把它们比作现在的欧盟。
这个结构松散的小国几乎就在刚刚建立之初就不得不面对一个严重的危机:在独立之前,与西班牙的贸易是荷兰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是独立之后,西班牙国王封锁了国内所有的港口,禁止荷兰商船驶入西班牙,经济的生命线被扼断了,新生的共和国的出路在哪里?荷兰凭借着自己的商业直觉,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因为这片土地上拥有人数众多,并对财富充满渴望的商人阶层,如果将他们的爱财之心转化为一种力量,那么荷兰就拥有了一种比王权更为强大的武器。根据这个优势,荷兰人决定从精明的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靠自己去寻找前往东方和美洲的航线,可是远洋航行需要的大量资金又从哪里来呢?
1602年,在共和国大会议长奥登巴恩威尔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一样,如今,他们又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可以这样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联合的股份公司,为了融资他们发行了股票(不过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股票),人们来到公司的办公室在账本上记下自己借出的钱,公司承诺给这些钱分红,这就是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筹集资金的方法。他们筹集了650万的资金(相当于今天300万的欧元,而在当时却值几十亿)他们,用这些钱建立了公司。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荷兰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对外扩张的资本,甚至当时的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女仆也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之一。成千上万的市民自己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这个利润丰厚同时也存在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政府将一些特权(包括协商签订条约、发动战争,即使之对外具有独自主权)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东印度公司的船队起航了,西班牙国王几乎适用用鄙夷的态度对待这个不自量力的挑战者。但是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内,它每年向海外派出50只商船,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在成立后的10年内,东印度公司没有分发股利,因为投资者在此期间内集中资金造船、造房子、在亚洲建立贸易王国,做完这些之后,东印度公司在10年后第一次给股东派发利息。连续十年都不给股东们发红利,这样的经营方式为什么能够得到股东们的认可呢?这是因为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通体制。
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愿意,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可以随时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变成现金。早在400多年前,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经产生了超过1000名的股票经纪人,他们虽然还没有穿上红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经出现了。这里曾经成为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股票交易所,前来从事股票交易的不仅有荷兰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大量的股息收入从那个面积不足1000平米的院子流入了荷兰国库和普通荷兰人的腰包,仅英国国债一项,荷兰每年就可以获得2500万荷兰盾的收入,相当于200万吨白银。当大量的金银流入荷兰时,荷兰的经济血脉开始变得拥堵起来,这一次,荷兰人解决问题的探索直接进入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建立银行。
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多年,是一个城市银行、存款银行、兑换银行,它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所有一定数量的金额都要经过银行,因此阿姆斯特丹银行对于荷兰的经济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它发明了我们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那是被称作“想象中的货币”。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因此,一个看上去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当荷兰正在海上与西班牙开战时,西班牙贵族的白银依然可以在阿姆斯特丹银行流进流出,荷兰的银行依然可以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荷兰人建立他们的政府,不论是国家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是为了他们的商业利益服务的,而不论欧洲各王室怎样的相互争斗,荷兰一直保持中立,他们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历史学家们比价一致的观点就是——荷兰的市民是现在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的统一成为了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由此而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的建立起来,此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在中亚,他们占据着中国的台湾、垄断了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的哈德逊河河口他们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纽约。
那么荷兰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
在一幅《阿姆斯特丹女神像》的油画中,女神将自己的手放在了地球上,正如诗歌所唱:“我们的世界 我们的地球 这个世界属于我们”。马克思这样评价道:“1648年的荷兰已经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
正是在1648年,阿姆斯特丹的市民们决心建造一座新的市政厅,出于对质量的考虑,他们没有规定工程的完工期,实际上他们一共花费了八年的时间和超过70吨黄金来营造这座宏伟的建筑。只有正在创造力使得人们才会有这种追求不朽的野心。1656年,新的市政厅建成了,市民们在那里进行了连续7天的狂欢。冯德尔,一位荷兰莎士比亚一般的伟大诗人特意为市政厅写了一首颂歌: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起航 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 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了世界上所有的海港。
在冯德尔创作这首颂歌的时候,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外交使团扬帆起航去了遥远的东方。1656年,荷兰的外交使团到达北京,刚刚入主中原八年的大清王朝以一种兴奋的态度接见了他们,但是荷兰人遇到当时所有西方使团都会遇到的难题,那就是对觐见皇帝时必须行三跪九口的大礼。实际上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一位欧洲的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顺治皇帝接见了使团,并高兴的赏赐了这个世界上最富庶国家的使团大量礼物。回国后,一位名叫约翰·尼·霍夫的使团成员写下了他们答应跪拜的理由: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三是重大的利益。荷兰人的重大利益是什么?就是通商和赚钱。
作为商品贸易的大国,17世纪的荷兰在海外贸易中获取的巨额财富并没有体现在贵族豪奢的宫殿之中,他们被中产阶级的商人们用来建造和装饰自己的住宅。荷兰人富庶生活图景被佛美尔、伦勃朗等一批卓越的现实主义画家真实的记录下来。17世纪中期,阿姆斯特丹大约有800万到1500万张油画,每个人都喜欢油画,每个阶级的家中都有这些油画,人们可以在自由市场上购买这些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几乎看不到国王、大臣和贵族,普通人平凡的生活成为艺术殿堂的主角,一贯被隐蔽的芸芸众生的喜悦、悲伤甚至心中涌动的欲望都被一一描绘下来。一幅出自17世纪的艺术大师佛美尔的油画描绘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兰清晨,温暖的色调、稳定的生活秩序构造出平静祥和的氛围;主人公身上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只有良好的营养、充足的睡眠才能塑造那样健康的体型;那样专注平和的表情只会出现在那些没有对饥饿的恐惧、不用时刻担心流离失所、在富足的环境中度过一生的人们的脸上。直到今天,荷兰人的日子一直像作品中的厨娘一样富足和安逸;荷兰这个商业帝国所开创的商业规则仍然在影响着世界。
1688年9月,一支庞大的舰队从阿姆斯特丹港拔锚启航,这些船上载着荷兰的最高执政官威廉三世和两万名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国议会的邀请前去保护英国国民的宗教自由和财产,历史的发展竟然是这样巧合。17世纪末期,荷兰的发展速度慢了下来,荷兰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威廉三世离开荷兰到英国都成为了世界中心舞台上一次极有象征意义的转移。

❽ 股票最早发行是什么时期的

1600年,世界上最早的股票出现在荷兰。当时荷兰为了抵抗外族的入侵,准备组建东印度公司到远东去攫取垄断香料,但因缺少资金,荷兰人决定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当时股票发行分得很细,连荷兰的一个女仆都可以用自己的一百荷兰盾来入这家公司的股。于是东印度公司很快筹集了大量资金,大约等于现在几十亿远人民币这样的金额。东印度公司不断向外扩张,那么大家想用钱时怎么办呢?于是又很快形成了最早的证券交易所,股东如果急用钱,可以把权证转给别人,如果不急用钱,可以留在手里。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100年的时候,股票已涨了1000倍。 纵观世界近代史,都是一个金融市场不断博弈的过程:荷兰的崛起伴随的是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中心;英国崛起后,伦敦成这世界金融中心;而美国的崛起则把金融中心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

阅读全文

与东印度公司发行股票爆炸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同花顺如何开通深圳股票账户 浏览:199
蔚来股票交易代码 浏览:307
适用于股票的绘图软件下载 浏览:352
股票技术分析截图 浏览:764
手机版哪个股票软件好用 浏览:682
盛运环保股票公司 浏览:671
风雨欲来 浏览:844
庚子年炒股注意事项 浏览:486
重生受炒股天才 浏览:965
深交所有股票期权吗 浏览:133
股票被公司托管了 浏览:743
中国最早股票1981年哪家公司 浏览:379
股票交易收费低 浏览:834
买股票经常挣钱的人 浏览:615
哪些软件可以看股票涨幅排行 浏览:783
股票型基金亏损多久能回本 浏览:761
嘉凯城股票趋势分析 浏览:802
股票期权虚值是什么意思 浏览:637
安徽长城军工股票分析 浏览:387
b股和股票期权有什么区别 浏览: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