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菲特坚持的价值投资,在A股适用吗
谁说A股不能进行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属于晓乾操盘的第二种模型,价值决定其价格。股票的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当股价低于其价值时,股价被低估,值得去买入;当股价高于其价值时,股价被高估,需要卖出。股市中的价值投资又是面向未来的,当预计一个股票的未来业绩能够不断提升,那么现在静态的股价可能不能反映其未来的价值,这时股价可能被低估了。价值投资的本质就是共享股票背后所代表的企业不断的成长发展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
在现实中,由于股民对基本面分析、价值投资接触得不多,可能会或多或少产生错误认识,以下几点是有关价值投资常见的错误认识。
价值投资误区一:价值投资=长期持股。不可否认,长期投资是价值投资的一大特质,现实中,股民不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也跟持股时间较短有关,但价值投资不等于持股不动,长期持股。持股多久需要进行具体的基本分析,当买入的企业依旧继续成长发展,买入的理由依旧成立,股价与其价值相比又没有特别高估,这时持股不动是一个好的选择。
当企业基本面已经变坏,或买入的高成长性已经不具备,或股价已经涨到远远高于其价值了,这时卖出是一个最佳的策略。在2007年这波大牛市中,五粮液、苏宁电器这类大市值股票的市盈率都高达100多倍,是很离谱的一件事,遇到这种远远高估的疯狂状况还是少碰为妙。其次,不同类型的股票需要不同的操作手法,像品牌消费、医药比较适合长期持股,但像汽车、有色金属这类周期型股票假如长期持股就会变成来回做电梯,如云南铜业从几元的股价涨到98元,又从98元跌回几元。周期类的股票是在上升拐点处买入,在下跌拐点来临时卖出。价值投资误区二:价值投资=低市盈率。
在股市中有部分股民把低市盈率等同与有价值,笔者刚涉足股市时也曾犯过此类错误,究其原因是对基本面有一定的接受度,但还不知道什么是基本面的分析方法,如何进行价值分析。
一般来讲,低市盈率的股票代表较低的估值,但不能简单依照市盈率的高低来判断一个股票有无投资价值,需要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低市盈率,是市场错误的定价,还是因为一家企业卖出一些资产带来的非经常性收益的大增造成的。
不同类型的股票使用市盈率的方法不同,周期类的股票恰恰是应该在公司发展最鼎盛,市盈率最低的时候卖出。散户买入的地方,就是庄家出货的地方。这一规律常常被主力庄家运用在市盈率上,在2011年上半年,有一批如美欣达的黑马股被制造出来,这些股票有一个特征就是低价、小盘,因为卖出资产等非正常收益导致表面上的低市盈率。对这类股票,投资者需要明白两个东西,第一,像这类因为处置资产而没有真正基本面支撑带来的低市盈率股票是不属于价值投资的范畴,价值投资风格的股民是不应该选这类股票的。
第二,既然这类股票会受到一般散户的追捧,主力庄家就有机可乘,只要这些股票有被炒作的迹象,我们还是可以去参与的,不过在参与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对于这类股票应该以博弈投机的心态去做,属于我们的第一种供求关系模型,而不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误区三:价值投资=财务报表。很多人以为基本面分析就是财务分析。虽说财务分析是基本面分析的必要一环,但要探究是什么因素决定着业绩的好坏和财务数字向好,才是价值投资的核心本质。
优秀的商业模式,良好的治理结构,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成长的市场空间这些才是本质的东西。彼得·林奇提出的在住家附近,在购物中心,在工作的地方寻找好的企业、好的股票,特别适合一般股民。
十年十倍的股票就在我们的身边,畅销的苹果手机,天天使用的QQ腾讯,还有一大批我们可以在A股市场中买到的牛股,泸州老窖、云南白药、美的电器、七匹狼、罗莱家纺等,以及未来可能成为牛股的华谊兄弟、爱尔眼科。在生活中多去发现,牛股就会在我们的身边。
价值投资误区四:价值投资=不看股价。基本面流派提倡大家多关注股票背后企业的发展,而少去关注股价每日的波动,但这并不是说好的企业,质地好的股票什么时候都值得立即买入。有些股票的股价已经透支了几年以后的增长,那现在买入等于是花了几年以后的价钱买入现在的一家公司,这并不是划算的买卖。2015年的大牛市,几乎所有股票都透支了未来,招商银行都可以卖到80多倍的市盈率,就像用一辆劳斯莱斯的价钱买了一辆夏利。2016年的创业板、中小板也如此,很多股票必将走向回归之路。
Ⅱ 那些曾经吃过巴菲特午餐的人如今都怎样了
90后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以3000多万人民币的价格拍下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后来又因身体的原因取消了赴宴。从而使得舆论大哗,也让“巴菲特慈善午餐”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第三位与巴菲特吃午饭的哥们结局就有点“惨”了,2015年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花了1500多万人民币获得了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不过不幸的是,在2018年朱晔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了。
前两个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人应该都是得偿所愿,钱花得绝对是“物超所值”。至于后一个,只能说自己沦陷在金钱的漩涡之中,从而迷失了方向。就是不知道孙宇晨的结局会是什么,这不免让人有点期待!
Ⅲ 以价值投资的观点来看,买科技股好还是买蓝筹股好
投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跟一个人的学识、眼光、格局、性格、胆量、承受力、学习力等因素有关,所以即便一个人摸索的模式是成功的,其他人由于性格差异也很难复制,所以适合自己的操作就是最好的。
对于价值的理解,每个人的认知角度不同,结果当然不同;
风险投资和价值投资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流派,风险投资追逐概率,价值投资追逐确定性。 但就其本质来看,两者并无不同,只是风险偏好不同而已。
投资不能刻舟求剑,成长和价值并非“前者买创业板 科技 股,后者买大蓝筹”这么刻板。 价值投资是一种估值观念,关键在于时机的选择。再好的公司,都有自己的周期轮回。
一个成熟的投资者需要自觉不自觉的提升自己的思考维度,不要陷入对于价值和 科技 股的对立思考,学会拓展多手段操作手法,不要吃老本,因为市场永远在变!
以价值投资角度看,肯定是投资蓝筹股而不是 科技 股,为什么这么说?因为 科技 股,不符合价值投资的理念!
所谓 科技 股,抛开国内的这些伪 科技 股,基本上都属于新兴产业和以技术专利产品竞争为核心的发展路径,那就必然存在以下风险:
第一,盈利低,因为需要持续和大量的研发投入,必然会导致研发费用倾蚀利润,且因为研发存在巨大的风险,未必,所有的研发,都会出成果,所有的成果都必然会转化成营收和利润,也不是所有的研发结果都能领先于行业。
从美国亚马逊的发展,就非常明显,亚马逊因为持续将营收获得的现金流持续投入研发,时间长达十几年,而这十几年里,利润和现金流总是严重违背价值投资者考察的标准,而亚马逊在持续十几年的研发投入中,对于跨越市场认知的云计算和物流投入,终于在十几年后,让市场看到了其巨大的前瞻性,而事实上,具备这种前瞻性的投资思维的投资者又有多少?连巴菲特都无法做到,以至于巴菲特二三十年不投资于 科技 股乃至亚马逊。
而巴菲特为什么最终会投资于苹果和ibm?而不是亚马逊和特斯拉?那是因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里,必须具备持续垄断的产业优势,和持续超额的现金流,这点,从十几年前的亚马逊或者五年前的苹果是根本不具备的。
第二, 科技 产业,必然存在的技术迭代风险。
不论是从 历史 上著名的通用电气,还是苹果。或者手机等电子产品来看,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 历史 上的摩托罗拉, 历史 上的诺基亚,都是无敌的王者般的存在,地位丝毫不输今天的苹果,利润和营收占到全产业的70%以上,但是,迭代风险,导致了他们起起伏伏,或许,消失于公众的视野或许重新新的轮回。再比如,微软,在桌面pc时代,谁能想象得到其在移动时代的没落?
第三, 科技 股,不具备价值投资者的研究能力所需的财报和让人看得懂,更多的是赌一个时代的 科技 发展趋势,或者一个 科技 发展趋势的技术成败。
所谓的蓝筹公司呢?
所谓蓝筹,就是行业在国内或者国际具备稳固的领导领先地位,具备定价权和垄断能力,具备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很少有大规模的资本开支,从而具备持续高额稳定的现金分红能力。
而 科技 股则不具备这些所谓的稳定,更多的是一赌博,必须赌中公司的技术能够成功,能够排他性地占有市场绝大多数份额,比如保证技术优势能够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且应对技术迭代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储备也必然要成功。而因为技术储备,则必然要持续大规模投入研发和研发储备,因此而必然牺牲企业现金流和利润。
因此说, 科技 股,并不符合所谓的价值投资理念,这点,从巴菲特几十年以来,仅仅在苹果和ibm等上有投资的记录就可以清晰地知道!
很高兴回答:
以价值投资的观点来看,买 科技 股还是买蓝筹股好,这个问题从角度上看是存在一些偏差的,为什么这么说,咱们来看一下原因:
科技 股:具有 科技 发展属性的上市公司,例如一些芯片,软件,军工等关乎国家 科技 发展的公司都可以认作为 科技 型企业上市公司,也就是 科技 股, 科技 股的范围比较广泛,从而也导致了在我国上市的一些企业中存在一些蹭 科技 概念的公司,也就是主业是非 科技 属性,而为了蹭热点蹭概念不惜去投资一些 科技 型企业,从而加上了 科技 的属性。这种公司在我国股市中非常常见,所以投资者要挖掘A股市场上的真 科技 股还是需要下一些时间的。
蓝筹股:蓝筹股其实是很多优质股票的统称,题主把蓝筹股的概念与 科技 股概念有些混淆,蓝筹股里是包含一些优质的 科技 上市公司的,例如兆易创新,北方华创,以及卓胜微等等 科技 龙头企业,都属于蓝筹股里的,因为业绩,基本面都符合蓝筹股的范围,所以蓝筹股的概念是包含了很多板块属性的龙头企业,不光是 科技 ,消费,金融,新能源 汽车 等等板块的龙头都属于蓝筹股的范围,所以题主不能简单的把蓝筹股与 科技 股去区分对待。
至于为什么价值投资都会选择蓝筹股,这里还是跟周期属性有关系,比如 科技 里的蓝筹企业涨跌是存在一定周期的,也就是当 科技 蓝筹上涨到周期末尾时或者估值过高时就会产生一定的调整,而消费板块的蓝筹股则不是,消费毕竟是与老百姓相结合的,所以消费板块中的蓝筹股可能要比 科技 蓝筹走的更长远一些,也就是说消费是必须品,而 科技 则是周期性投资产品,这样讲可能题主就会明白很多了,最后至于题主想投资哪种板块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来决定,任何板块涨多了都是需要回调的,只是回调的深度不一样,所以投资还是靠自己来决定,而别人恰恰给的都是建议!
希望更多的投资者在留言区踊跃发言,一起探讨,成长未来!
既然是价值投资,大部分的 科技 类股票是选不进去的,因为大部分 科技 股的基本面较为不符合,很多苛刻的数据要求是很难达到的,比如估值、净资产收益率之类的基本面要求,而 科技 类公司的估值一般40倍起步,100倍以上的都存在,与价值投资的正常估值水平存在差异,还有净资产收益率,大部分 科技 类的净资收益率都不能达到所设定的要求,收益性还不稳定,诸多问题存在。
但是如果说主营为 科技 类,存在其他经营类、投资类的公司,各项数据也能够达到要求,也能被价值投资的方法理论选到备选股中去。但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科技 类公司。
沃伦·巴菲特将苹果公司选入他的版图之中也正因为如此,各方面的基本面均符合,并且苹果公司已然不是一家单纯的 科技 类公司。苹果公司所涉猎的行业也是众多,存在实体,也存在虚拟,很难将其归类到哪一类,只能说其主营是 科技 ,卖手机的。
只要符合价值投资的基础条件,不管是否是 科技 股还是蓝筹股都是具备可投资潜力的。因为从基础理论可以得出结论,这家公司是具备价值的,并且存在潜力。
为什么都具备可投资性?
价值投资理论选择投资标的,就是以一种基础基本面、数据面的符合条件为基础选择股票的方法。之前的时代,互联网、 科技 类企业的发展并不成熟,往往并没有互联网企业、 科技 类企业能够入选,所以也就造成了 科技 类企业不具备价值投资。而现如今的发展已然大大进步,面向成熟。之前的不符合,可能在之后的时间里是存在符合的条件的。这是存在进步的。
只要符合价值投资理论的基础选股条件, 科技 股和蓝筹股均具备可投资性。
首先纠正一点, 科技 股和蓝筹股并不是对立面,之所以我们有个错觉, 科技 股的背面是蓝筹股,这是因为我们A股的 科技 蓝筹股不多,BATJ还没有回国,所以你看到体量大,业绩好的现阶段企业很大部分是传统行业的企业。然而在美股,难道谷歌和微软不能叫蓝筹吗?而另一个错误是把蓝筹股等同于绩优股的同时,把 科技 股等同于绩差股。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业绩的问题上, 科技 股只是更加具有弹性,谁也不能一味认为BATJ这些公司只能赚取阶段性利益。 科技 公司一样可以是绩优股。可以是蓝筹股。
所以这个问题就基本上很难是二选一。那么我们就来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谈论一下价值投资和 科技 股。巴菲特的确说过要在能力圈范围内投资,而在价值投资实践中,巴菲特买过IBM,如今重仓苹果,早期亚马逊业绩没有稳定的时候,在亚马逊债券上巴菲特同样大发其财。所以价值投资者没人排斥 科技 股。只是你的能力和认知是否能够覆盖你所购买股票的全部信息,如果你连基本概念都没有,当一个信息袭来,你又如何能够预判出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走向?
关于价值投资和绩优股的关系,格雷厄姆的理解应该是声誉好,股价高,热门的那些上市公司,但是对于这一类投资标的在美国依然出现了安然公司,安然当时是被认为绝对的蓝筹股,股价节节高升,大量职员用养老金账户买入安然,结果,造假得来的业绩终究还是毁掉了很多人的梦想。所以绩优股只是代表他过去的利润,你如果属于分析师,那么你只能通过过去的蛛丝马迹去推测未来。而绩优股或者说蓝筹股的概念并不是选股标准,内在价值才是,然内在价值只有通过分析师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才可以得出结论。而对于一般储蓄类的投资人,就是资本较少,需要通过定投累年积累才可以获得财富增值的那些人,他们没有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他们可以更加直观的选择蓝筹股,也就是现阶段声誉和业绩比较好的企业,因为这一类企业由于公开领域曝光率高,那么监督压力也比较大,当企业出现风险的时候,会更快的被挖掘和解读。
价值投资的根本是内在价值,当价格低于内在价值,则可以买入资产,否则宁错过不做错,而加诸于上市公司头顶的 科技 光环以及蓝筹股光环,并不是价值投资者买入的标准,价值投资者的核心在于分析。
2020.12.18作答。嗯~?蓝筹股? 科技 股?您问的 科技 股是“酱香型 科技 股”还是“浓香型 科技 股”呢?
哈哈哈哈,~开玩笑~
投资买入蓝筹股还是 科技 股?首先你要明白你的 投资 是做什么?
用我们接地气的语言就是:我买入,加以时日,我看好的东西(股票)价格会上涨,我可以从中获利, 而买入和坚定持有的行为,就是投资 。
好了,我们来谈下一个问题,,这是我回答的 重点 :
科技 公司。我问问, 什么公司才是” 科技 公司"??? 在没有厘清这个概念前,谈投资 科技 公司,都是瞎掰。
直接点,我的理解:
软,芯,道,制,军,能,生,材。
软 ,软件系统,设计开发; 芯 ,芯片设计封测生产; 道 ,物流渠道,大计算方法,现代物流业; 制 ,高端制造,智能制造; 军 ,军工军品,设计开发生产; 能 ,新能源,风电光伏热能; 生 ,生物药材,高端药救命药; 材 ,新材料,包括重要金属。
想一想,我上面的这些, 是不是属于大 科技 类的?是不是代表了前沿新 科技 ,新产业?是不是代表了国家未来竞争力?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点道理,那么建议你看一看下面的链接,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发展这些产业,这是对做投资非常必要的一种认知积累, 必须要有大局观,你的投资才能跟随国家的政策方向 。
链接如下:
《有关资本市场大格局的知识储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zNDE4MDc3NQ==&mid=2247483810&idx=1&sn=&chksm=1601f4&token=1068160029&lang=zh_CN#rd
看完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大力发展 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空天 科技 这些领域了。
而蓝筹股,是 “稳定的庞然大物” ,稳定是指现有的产业市场处于市场周期中的“稳定期”,风险不大,但是处于这个环节的企业,往往存在利润拓展空间很小,很难有高溢价的预期估值。 这也是蓝筹股和 科技 型企业容易获得高市盈率高估值最本质的不同 。
最后的问题是:
你要进行投资,你会买蓝筹股还是 科技 股呢??? 你说呢???
我是投资,肯定投 期望值更高,未来空间更大 的 科技 股啦~
原创回答,链接也是原创,觉得有道理随手丢个赞啦~
买 科技 股好?还是买蓝筹股好?核心问题是哪个股票更有价值。通常来说, 科技 股投资的是公司未来的价值,即成长性;蓝筹股投资的是现在被低估的价值,赚的是估值修复的钱。无论是赚未来成长性的钱,还是赚现在价值被低估的钱,都是价值投资。
我们分开来看, 科技 股投资通常比较性感,用传统的PE、PB、Ebitda等估值方法很难衡量出它真实的价值。那么 科技 股的价值怎样来计算呢?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模型(DCF)来粗略估算,比如亚马逊(AMZN)市盈率(PE)高的吓死人,但是为什么股价还能年年涨呢?因为它未来能为股东赚取多少回报就摆在这里。可以计算出来。
科技 股初期通常是冲浪型公司,5年十倍也很正常,比如腾讯控股。但它对专业性要求很高,作为投资者你需要准确判断公司未来的价值,一旦路径踏空,将亏掉底裤。在 科技 股成长的后期,随着 科技 渗透率的提升,一般渗透率到50%以上就要注意了(比如说智能手机), 科技 股虽然表面风光犹在,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要遭遇估值和业绩的双杀。
在来看蓝筹股,蓝筹都是经过市场考验的好学生,已经大学毕业了,很成熟了。走过了企业生命周期成长最快的阶段,你不必对它的成长抱有多高的期望,它已经开始稳定分红了。蓝筹股的价值一方面是来自于每年稳定的分红,高股息率,另外一方面来自于市场先生无头脑的砸股价,极度的低估,比如说现在的银行股,整体上净息差收窄已经结束了。对于想取得稳定回报的人,蓝筹股是不错的选择。
价值投资要分是什么股吗?没这个说法,不管是蓝筹股也好、 科技 股也罢,黑猫白猫,能逮住耗子就是好猫,绩优股也好、成长股也罢,只要能持续增长,就有做价值投资的前提了。
蓝筹股多指长期稳定增长的、大型的、传统工业股及金融股,那么蓝筹股是不是一定就值得价值投资?不见得,你会买入工商银行从而持有十年吗?原则上是可以的,但你可能拿不住,因为你看不上其增长率。
那么 科技 股呢?你会发现在中国,蓝筹股都跟 科技 股不沾边,为什么?苹果、亚马逊在美国算蓝筹股吗?当然算,为什么中国就没有呢?因为体质不同,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网络等等大型优质公司为什么不在国内上市?因为 科技 、互联网公司初期的投入太大了,它们可能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但并不能盈利,甚至还是亏损的,这种情况在国内怎么上市?
而现在回来的360之类,包括所谓的独角兽工业富联,它们的体量已经足够大了,但是相比整个A股市场却依旧不值一提,所以,在国内炒股,依旧要以公司是否优质来判定值不值得价值投资,而不是依照蓝筹股还是 科技 股来判断。
您好,于我而言,长期看蓝筹,中短期 科技 。不过,前者波动率不高,但凭借价值运行中枢区域不断抬升,中长期投资回报率就显得比较稳健。后者,主要受益于近年来独角兽企业引导回归的影响,但独角兽企业定价与估值颇为关键, 科技 股往往受益于题材概念炒作为主,但纵观 历史 情况,可持续性炒作的空间反而比较受限。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并没有深入人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低估值、高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核心,价值投资股票中长期的投资回报预期还是比较不错的,只是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对于投机性较强的股票市场来说,反而显得不太适应。至于 科技 股,往往投机性较强、波动性较大,即使自身估值与定价偏高,但因资金推动效应,却促使股价短期炒作,给投机者带来比较可观的炒作预期,而在中国股市里,以概念题材炒作为主的 科技 股,反而更容易受到欢迎,仅供参考。
Ⅳ 巴菲特推荐的十本书都是什么
在2007年伯克夏股东大会上,一位来自旧金山的年轻人问巴菲特,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巴菲特的答案是阅读,他说:“我10岁的时候就把奥马哈公立图书馆里能找到的投资方面的书都读完了,很多书我都读了两遍,你要把各种思想装进自己的脑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辨出哪些是合理的。一旦你这样做,就该下水(尝试)了。”
9年后,刚刚落幕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依旧是全球投资者目光的焦点,世界对巴菲特成功秘诀的探索也从来不曾消退。巴菲特曾说,他每天要花80%的时间来阅读。为了推广阅读,在每年的股东大会上,还专门设了一个节目,就是在大集市的摊位上,出售一些打折的书或光盘,其实是推荐一些好的作品。
以下整理了巴菲特推荐过的一些书籍。如果我们注定没有巴菲特富有,那么至少可以比他更勤奋。
1.《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 著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Benjamin Graham
巴菲特说:“这本书1940年首次出版,这是以投资为主题出版过的书中最好的一本,它睿智地阐释了关于投资主题的许多真知灼见。”
Ⅳ 我要写一篇毕业论文,题目是股票的价值分析,望高手帮忙,字数5000左右
网上有很多的股票分析的文章,建议再加上一下软件截图,这样图文并茂。
当然中国的经济环境也要说的,最好联系一下全球经济的高点,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可是个热点啊,你写了这点,估计老师给你个良好是没有问题的。
Ⅵ 是什么原因让你没拿住长线股票
为什么很多人,明明手握长线好股,可就是拿不住呢?
每天大宝都要回复上百人有关股票的问题,也和拿不住股票的朋友做过探讨。
总结了以下一些拿不住长线股票的原因。
1,受不了中期回调。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跌不涨的股票。
长线股因为持有时间长,经历涨跌在所难免,每一轮的上涨都会,伴随回调,然后再涨起来,再创新高,再回调,部分人认为,上涨之回调看不到底,从而选择卖出。而往往卖出的时候就是阶段底部。
但是这种30%左右的中期回调,只要不跌破中期趋势,恰恰是长线股票较好的买点。
买点做成卖出,真的挺冤。
2,买入过高。
很多人觉得长线股,我随便什么时候买入,然后持有,做长线不就好了,而且就觉得涨的好的拿长线肯定赚钱,结果买入之后就被套,追高程度不同套30%-50%+的都有。
有的人要问,不是长线股吗?还能亏损这么多?
当然,亏钱的不光是短线股,长线股,涨了10倍,20倍,你买进,跌50%,其实还是上涨了5-10倍。
跌50%再高位宽幅震荡,等待业绩表现再选择方向。
你没有看错不是震荡后上涨,而是选择方向,业绩持续的继续走高,能赚钱,业绩走弱的破位下跌。
就算上涨给你解套,其实上方的空间也不会太大,因为上涨已经透支了基本面的增长。
而这部分人也因为看不到希望,股价大幅度下跌,亏损幅度不小,受不了亏损,受不了磨底选择卖出。
而这个时候卖出后续又会出现反弹让你去追高。
所以做长线股票一定不要去买涨的好的,长线股票的买点和中短线股票的买点和选择完全不同。
3,心态不好。
很多朋友买股票之前,下定决心长期持有,而一旦买入,涨了怕跌想卖,跌了怕再跌要止损,这样的人真不少。
买入之前和买入以后的心态其实是截然不同的。
没有持股心态很好,展望预期,慷慨激昂的认定要持有。
买入之后,由于涉及到切身利益,账面产生盈亏逻辑心态大变的比比皆是。
由于战胜不了恐惧,怎么能拿的住股票呢?
拿不住股票不管长线中线短线,都会出现操作失误。慢慢的心态也就越做越差。
很多每天追更大宝问答的朋友,反馈心态好了很多,以前拿不住票的很多人,现在能拿住票了,说是大宝给的自信。
大宝不能承认,主要还是每天学习,心里慢慢有了东西,慢慢的变得自信,所以面对涨跌也就越来越淡然。
学习让人自信,让人心态更好。
4,喜欢换股频繁交易。
不少人养成了做短线的习惯,长线真就做不了,再好的股票短期趋势一破马上卖出,上涨过程中,一个异动马上卖出。
还有的看着长线股几天不动卖了就去追短线。
这种情况短期想要改变很不容易,操作习惯养成了,特别不好的操作习惯,改起来很痛苦,就像左撇子非得让他右手吃饭会很别扭。
所以提醒操作时间低于两年的朋友,你们很幸福,从最开始就去养成好的习惯,以后的投资路上会受益无穷。
5,短线票亏了,卖了长线票买短线股票。
最大的忌讳其实就是分了仓,分了长线短线,也做了相应的配置,而之后短线股票被套,长线股票本应该持有的情况下,选择卖出长线股,去抄底短线股或者补仓。
结果短线股继续下跌,长线股卖出的一路慢牛。
满仓被套的很多都是这样的操作。
短线股走弱应该去避险,而不是补仓,抄底。
短线最后做成了长线,长线做成了短线,最后结果是,该赚的钱没有赚到,最后长期满仓被套。
长线票是可以给短线票做保障,他的保障来自于控制总体亏损幅度,有大幅盈利的情况下,或者分红后,可以适当的给短线一些支援。
短线票有超额收益,长线低位可以加仓,给长线做一个加强。
这样长线短线相辅相成,基础越打越牢,才能保证长期稳定的盈利。
6,目标不明确。
你做长线的目标肯定是长期持有,大幅获利。
很多人10%,20%,获利就卖出,长线做成中线,或者亏损也会去卖出。
这样没有盈利目标的操作,对于长线操作是极为不利的。
长线就是要较低的价格买入,吃到主升浪,甚至吃饭这只股票做出底部,而最基本的盈利是3-5倍甚至更多。
不然你做长线有什么意义?几年十年没有一个像样的收益,不如存银行至少更加安全。
长线选股,选位,为的就是轻松持有,大幅获利跑赢通胀,积累资本之后改善生活。
股票选择一定要慎重,目标一定要远大,不为短期小幅盈亏而折腰。
总结:
散户其实更适合做长线,因为长线的容错率更高,只要介入不太激进,分期建仓,不选择大幅上涨过的股票,股票只要基本面不出大利空,长期持有涨涨跌跌,获利只是时间问题而且相对轻松,打打新股,该做什么做什么,有资金做和定投,加强长期投资收益,更为理想。
不要因为做股票太过于影响正常生活,这样的投资才是愉快的,值得拥有的。
努力的提升自己,每天学习一点点,战胜大部分散户,那么你就能赚钱。
回过头来看,自己买的股票如果都没卖,早就身价过千万了!毫不夸张,看到这个题目我首先给了自己一巴掌,我特么肠子都悔青了,为什么我没拿住,我没有富贵命吗???
回首自己股票,很多票都翻倍了,翻了好几倍,那么没拿住,很大原因是当时怕了,怕了这个市场割韭菜,我涨了一点点就跑了, 真的是对市场恐惧让我忘记了这个股票是一个好股票,没有保持住当初买它的时候那种坚定看好心态
很多时候,我的票赚了几个点我就很满足,这种叫什么呢!小富即安吧,不贪心,这倒也没错,但是也体现出一点,赚不了大钱,但是也不会亏太多,你们是不是像我这样??
主力机构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他们就怕你不割肉, 所以想尽一切办法让你割,不割就不拉,我就是这样一步步倒了下去,如果股市有后悔药,那你们最想干啥?你猜猜我想干啥
资金小是我的问题,没有那些大户资金量大,操作起来很轻松,就盯一个票,涨了卖跌了补,不愁子弹,这样的炒股,才是最右有底气的,也是最好的炒股, 资金真的很重要,否则你拿什么应对主力洗盘呢?只能拿时间或者割肉了啊,大部分选择后者
炒股还是要相信自己,别去看那些大V的消息,相信自己,盈亏自负,这才是对自己负责的炒股方式,听那些大V的消息,迟早有一天要入坑,为自己行为付出代价,炒股还是需要一些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很多人买票,看好买入,慢慢被票折磨亏损,到最后实在是承受不了,选择了割肉,这就是经常遇见的低卖,其实股市止损不可怕,但是就怕你割肉,你一割,主力正好拿你带血筹码!风险承受能力需要自己去总结,这里没有人能够帮你
对于散户来说,能拿住长钱的大多都是被套,不愿割肉,被迫无耐。20001年大跌前9.00元买了一万股云铝股份,后10送5股,持股价为6元。后连续几年的下跌,总在2.70 3.00元左右排徊,就又断补仓,股改大牛市前两年也很少涨,直到2007下半年开始上涨,最高81元,我强忍到56.5元卖出,三万股赚150多万。对于我来说拿不住的原因有二,一是分红不合适,二是长时间不跌不涨。如2011年18,7元买入中国国旅二万股,二年多时间总在17 19元左右排徊,分红又少,就在不赔钱时卖掉了,目前该股在送股后又涨到340元左右。现在所持的股都是2018买的银行股,二年多了都亏钱,仓位己补好,等待分红或上涨,我相信国有六大银行才是股市的(核心)资产。炒股二十多年了,只玩过八只股票,坚持价值投资,不听呼悠,不炒概念,不炒黑五类,只有这样,作为一个小散,才能在中国这个险恶另类股市生存。
散户拿不住长线股票,其原因有很多,我总结了几点,以供参考:
1、没有耐心。
做长线股得有超乎寻常的耐心。不记得哪个国外大师说,他在股市赚钱,都是因为屁股功夫好。换句话说,就是有耐心。股神也曾说过,一只股票如果你不能拿十年,那你一刻都别持有。可见,做长线股票耐心相当重要。做长线股,如果耐心不够,中途很有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抛出股票。
2、被诱惑。
股票市场的诱惑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每一秒都有。当你持有的长线股不涨,或涨得不好,而市场里是不是冒出一只妖股,在你面前搔首弄姿。这时,你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动摇持股的信心。于是卖掉手上的股票,买进涨得好的股票。
3、急用钱。
生活中急用钱的时候总是有的,比如买房,比如买车等。当急着用钱,而无处凑钱时,就会动股票的心思。如果股票一直没怎么涨,就会为自己的想法开脱。反正一时半会儿也不涨,先卖掉,凑到钱再买回来就是。于是,把股票卖了。
4、没选上值得价值投资的标的。
选的股票没有投资价值,一直没有好的表现。或者不但没表现,反而一路下跌。实在无法忍受,手起刀落,割掉股票了事。
5、走势不好动摇了持股的信心。
长线股并非一直都涨得很好,就像贵州茅台,十几年前的走势也不是很好,一般人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当股票持有一年两年还没有表现,持股者势必产生怀疑,推翻自己之前的判断,最后无奈抛掉持股。
持有长线股,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选好股,A股适合做长线投资的股票并不多,因此要精选个股;
二是要磨炼自己的耐心;
三是增强自己的持股信心;
四是留出部分资金做短线,长线股有行情时参与做做差价,免受市场诱惑。
这样一路前行,对拿住长线股是有帮助的。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买到过大牛股,但是没拿住,早早就下车了,我的经验有如下几点:
一,首先基于你是中长线投资者,你才有可能不错过大牛股。
二,你千万不要在股票上涨后,自作聪明的试图做“高抛低吸”摊低成本,这是很多人中途下车而又追高买入或放弃了的原因,贪心让你丢掉了大牛股。
三,预期验证,这是我使用的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就是将中线时间定为半年和一年,将长线时间定为三年,每半年(季报或半年报)后进行基本面的验证,对公司公告的财务指标与当初你买股票时的预期比较,符合或超预期,就继续持有,不要在意股票的涨跌。
四,不要被股票涨高了吓住,如果你的股票一年内涨了100%,你觉得太高了,你就拿不住了,现在,你最重要的是,去找卖出这个股票理由。如果找不到基本面的负面理由,仅仅是市盈率高了,你要卖出,那好,第五点让你不会犯大错,
五,“20%舍弃法则”,这是我发明的,这一点,是你拿住大牛股的最后一关,我们反复研究了基本面,没问题,问题是市盈率高了,这时,作为散户,我们要承认我们的研究能力不够,可能还有什么我们没有看到的原因让股票继续牛,但是你又特别担心,这时,你要把心态放平,将市值的20%作为不是你的,(如,你十元买的,现在已经涨到20元,你只认为你只能赚到6元,),用这20%的价格,换来你平静的心态,不要试图卖到最高点,这样你就基本上可以一直持有到涨五倍十倍(短期暴涨的股票不适用)!当这个股票下跌超过20%,你就卖了吧,当它是仇人永不相见了!你已经赚了60%,作为中长线投资者,一年60%的盈利已经非常可观了!
我个人觉得有四点主要原因吧。
忍受不了寂寞,看不得繁华这个市场每天都有大涨和涨停的股,现在又有了20CM的诱惑,天天看着这些短线大涨的股票在你眼前闪现,我总觉得自己持有的股票就是个垃圾,于是我就忍不住地想追那些大涨的股票,结果常常是看起来很牛的股票,我买进去之后就不涨了,开始下跌,而我离开的那只股票开始慢慢向上了,我想这样两头挨耳光的事情,有过几年炒股经验的人都应该经历过。
什么钱都不放过,最终得不偿失长线持股的我,看到股价在底部来回震荡,不由得想做差价,刚开始做了几次差价有点小赚,于是就开始频繁做差价,当那一次股价又到了震荡的阻力位,要往下跌的时候,我又一次卖出了股票,等他跌下来再次买入,可是这次竟然不跌了,股价开始大涨,开启了一轮主升浪,这就是大钱想赚,小钱也想赚的后果,最终可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扛不住主力的洗盘主力为了在底部拿住股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手段都给你用上了,破位,长期横盘,甚至让你小赚一点,碰到破位你害怕了,交出筹码,这只股票很可能以后就和你没什么关系了;有的股票在低位一磨就是好几年,你扛不住交出筹码,发誓永不再买它,等过了一段时间看,你发现它已经翻了几倍了;有很多人是不赚钱不走的,碰到这类人主力会让你在盈亏之间反复坐电梯,有过几次经历之后大概你也会趁盈利时卖出。
小富即安的心理作祟一只个股主力经过几年的运作,一旦开启主升浪都要有3倍以上的涨幅,但是很多朋友有了30%以上的利润就熬不住了,稍有震荡就赶紧兑现,于是错过了后边大部分涨幅。
很多好股票最后都涨上了天,可惜因为没能拿住早早卖掉了,只赚了个零头小钱,至今想想都后悔不迭。为什么没有拿住做长线?一是急功近利,只想快点发财。二是对股票涨跌的逻辑认识不清。
具体说来,应该一直持股不动的长线股票没赚钱,因为不但没拿到最后,就连中途没到就卖了,也就是本应赚大钱的长线做成了短线,短线之短也是短视的意思,只看到一点点利益,扔了西瓜捡了芝麻。
何况做短线更需高超的技术,过硬的基本面分析,短线也不是三天两天的短,短线抓取的是一个爆发的主要区间,并非是个时间概念。长线既须研究基本面,还要有长期持股不动的耐心,没有耐心很难做好长线股票。
长线更须高瞻远瞩,对股票未来的发展预期坚信不疑,明白股票长期上涨的逻辑是业绩持续高增长,和业务行业的稀缺性,明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粱也不是一天成熟的。
十多年以前我操作过一只股票叫包钢稀士,每股五块钱的成本,卖掉时是六块钱,最后一直涨到九十多,教训是多么深刻,经验是多么难得。这只包钢稀土现在更名了,换了个名字叫北方稀土。
往前追溯,买过的股票多了去了。如果买了就锁仓,或者干脆把交易软件行情软件卸掉。到处游山玩水。玩着玩着,我就成了百万富翁啦。非得他妈的整天盯盘。结果钉来钉去,现在还在原地打转。这到哪里去说理的?
想想原因。大概齐有一下几点。
第一点。自己明明买了一个金子。却不知道它是金子。错把它当成黄铜。所以不能够对他坚信不疑。他的任何一点波动, 都会使你举止错乱。卖了以后就再也买不回来。所以,头买股票以前,要在买股上下足功夫。一旦买入坚信他就是第二个茅台。
第二点。是人性的共同弱点。就是看不得赚钱。一只股票开始亏钱。心里不舒服。结果越亏越多。反而破罐子破摔。心里倒安生了。一只股票如果开始赚钱,是无论如何也赚不多的。遇到涨停板坚决出一半。再有一个涨停,基本出清啦。人呐都是经赔不经赚呐。
第三点。两支股票一赔一转。这个时候的策略是把那个赚的卖掉。用回来的钱救那个套着的。结果往往是被套的那个救不出来,而错过了赚钱的那个股的主升浪行情。
你4点,更有意思。说起来谁都不会相信。就是只要离开盘面。心里头明白着呐。对股市的结构和逻辑清楚着呐。但是只要临盘,看着不断变化的曲线,原先想象的那些清楚,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怎么纠正啊?我觉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性问题。但人性是不可战胜的。不可战胜就要加强对他的管理。如果管理不了人性,那就要上手段。什么手段呐?
那就选出一只股票以后把软件卸掉。给自己放假,什么时候听人又吵吵炒股的事,就把软件再安上去上班,兑现盈利。盈利兑现以后千万不要再留恋。卸掉软件下班。等下次的机会。大约在两年半以后。因为修改人们的思维模式,培养新思维,引导新的韭菜入市。至少要两年半的时间。
是认知,富国的朱总管理的基金,15年20倍,但是他再一次发言中说基金涨了几十倍但是赚钱的人很少寥寥无几,赔钱的不少,为什么呢,是应为很多人买进卖出做这种无意义的操作。
如果认知水平到达一定的高度,相信我们的经济向上,相信挑选的股票行业向上,相信公司的发展水平也向上,相信让人产生信仰,就比如说我在52的时候就买了BYD,我相信他我拿到72的时候才减第一次仓,100多的时候我有减了一次,在160的时候我就基本清仓剩了一手留个纪念,说明我的认知水平对公司的理解只到了这个水平,超出我认知的钱我没有赚到,我不后悔当初在160做出了卖出的决定,应为我对市场的认知和经验在这一次得到了升华,提高了对市场整体的理解和,对未来投资我是受益匪浅。
性格急躁,定力不够!宁德时代刚上市时就很看好它的前景,77元买进准备长期持有!可是我的定力不够,股票一会跌到60几元,一会又涨到90几元,没多久又跌下来……好不容易涨回90元就赶快落袋为安,赚了点小钱!没多久就蹭蹭往上涨,一去不回头!
Ⅶ 本人急需一篇题目为“论价值投资”的小论文,1500字左右。望各位帮帮忙
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有很多种,为了更加易于理解“什么是好股”,我归纳了主要的六种,可能互相之间会有点重合或者互为因果。
第一,垄断优势。按照经济学上的“垄断”的含义,是指单一的出卖人或少数几个出卖人控制着某一个行业的生产或销售。我用自己的话说,就是独家生意。或者说得长一点,是独家经营,或者重要产品、服务的最先推出和独家拥有。香港交易所和澳大利亚交易所就是独家生意,在本地区本国独此一家,别无竞争。美国辉瑞药厂的伟哥刚推出来的时候,也是独霸天下。当然,垄断除了独家生意以外,还有一种叫寡头垄断,我们在市场上经常能发现,80%的市场和利润被两至三家最大的生产组织所拥有。银行信用卡大部分必须通过万事达或维萨两家国际组织的网络,世界上的碳酸性饮料的市场基本上就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垄断。国内牛奶的市场最大的两家是蒙牛和伊利。不过,我更推崇的是独家垄断。
第二,资源优势。资源就是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诸要素。很多公司都拥有各自的资源。资源的关键在于稀缺,按照稀缺的程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比如江西铜业拥有铜矿,但却还不具备独占的优势,因为很多铜业公司也有铜矿,不能算是最高等级。中国石油的等级就要高一些,南非的黄金钻石等级更高一些,而盐湖钾肥所拥有的钾盐矿,则占全国总量的近90%,这种资源的优势就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又比如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了茅台酒,那么茅台酒厂资源优势就具有独占性质。我最喜欢的是具有独占性质的资源优势的公司。
第三,品牌优势。有品牌的企业很多,有了品牌并不等于有了独一无二的优势。品牌优势的独一无二简单地说就是要强大,强大到行业第一。茅台号称国酒,同仁堂号称国药,耐克公司那简单的一勾,就是世界最好的体育用品公司和运动产品的标识,已深深为全世界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所喜爱。这种优势也是巴菲特的最爱,他叫做消费独占,我有时把它叫做消费者心理霸占,就是把消费者的魂勾去了。比如同样的产品,人家就要买这个牌子的,哪怕这个牌子贵了一大截。
第四,能力技术优势。也就是大家讲得最多的核心竞争力。能力指的是公司团队在决策、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技能,比如万科公司,它在品牌强大之前,主要是管理团队极为优秀,能力太强,堪称地产界第一。烟台万华的MDI制造技术独家拥有。微软的技术优势简直是世界老大,任何软件产品不适用WENDOWS系统,你就麻烦了。1997年我第一次接触到招商银行的一卡通时,就深为他们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所震动。一张卡片,居然可以活期定期本币外币全包含,而且比存折易带,又不暴露存款数字。这在当时可是全国领先。其后他们还不断推出金融服务创新品种,一直在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就是能力技术优势最直观的例证。
第五,政策优势。政策优势主要是指政府为加强相关产业的战略位置,制订有利于发展的行业政策与法规,使相关产业形成某种具有限制意义的优势。除了专利保护和减免税优惠政策外,有个原产地域保护政策也很有意思。例如香槟酒。香槟是法国一个地方,只有这个地方生产的气泡酒才能叫香槟,别的地方就不行。政策优势,就是指这种具有限制性质的优势。云南白药,片仔癀,马应龙三个公司的产品被列为国家一类中药保护品种,在很长时间内别人都不能生产,甚至也不能叫这个名字。茅台镇上也有别的酒厂,但只有茅台酒厂的酒才能叫茅台这个名字。
最后,行业优势。行业分析是投资者作出投资抉择很重要的一步,有时甚至是投资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有些行业牛股成群,投资的赢面高;有些行业却牛股稀少,投资获胜的概率低。这是因为基本面确实如此:有些行业就是有先天优势,有些行业注定要吃亏。有些行业就是稳定增长,没有周期性,比如食品饮料业;有些行业就是门槛高,大部分企业进不来,比如航天业;有些行业就是有提价能力,不会你杀价我也杀价,比如奢侈品行业;有些行业的产品就是不怕积压,甚至越积压越值钱,比如白酒葡萄酒;有些行业就是集中度高,它们的优势就是竞争对手少,比如银行业、保险业,更不要说交易所和银行卡国际组织。有专家喜欢用行业利润永远趋向平均化的经济学理论与我辩论,意思是当一个行业拥有暴利的时候必然会引起更多的人和企业进入,从而带来行业利润最后平均化。其实这只是一般而论,很多情况并不如此,因为行业壁垒是客观存在的。
当然,拥有其中一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还不能构成买入这家公司的充分条件。有了其中一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就有了关注的前提。接下来要考虑的是这种优势能不能形成极强的赢利能力?比如自来水、电力、燃气、桥梁、高速公路、铁路等公用事业公司,虽然具有明显的垄断优势,可是价格受管制,没有自主定价权,能赚大钱的不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广深铁路表现不佳,11年只涨了一倍多。铁路是高度垄断行业,业务好的不能再好,它不太赚钱就是因为事关民生票价不能乱提。张小泉是著名的剪刀品牌,当没有能干的管理层去经营去继续开发的时候,它根本就赢不了利。很多公司拥有资源优势,但当国际商品资源价格处于低潮时,它也是一筹莫展。我们投资股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有没有良好的收益,所有的优势最终也还得落实在收益上。
那么,极为优秀的公司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至少应该是多少呢?我前面说过要“股不惊人誓不休”。好股票应该具有数十倍的成长潜力和前景,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不能低于20%,当然,能超过30%就更好。茅台,招商银行,万科就超过了30%。蒙牛在前几年甚至达到了惊人的90%。
有了某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赢利能力,是不是够条件了呢?还是不够,还要看它的优势和盈利能力能不能长期保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持续竞争优势。这一点难度更高,更有技术含量。买股票就是买未来,长寿的企业价值高。一个公司在某一年赚钱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赚钱。BB机刚出来的时候风光无限,但没几年就不行了。柯达、乐凯等生产胶卷的公司由于数码相机的出现变得非常被动。这就需要我们的眼光更为长远,思想更为深刻。这就需要这个公司“万千宠爱在一身”,也就是多种竞争优势都具有。
可能会有人说,您说的公司近乎完美,好像很难寻觅。其实在我的持股名单中符合的就不止一个,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用条件套一套。要做到“股不惊人誓不休”,当然不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你发了上等愿,至少能结中等缘吧。我主要是提供一个严格的思路,在挑选股票方面要精益求精,锦上添花,没有止境。这才是追求卓越,这才是无懈可击。
谈了这么多,一直没有谈到价格,价格不太重要吗?不是的,价格当然重要,“安全空间”这个词简直是价值投资者的口头禅。好公司加上好价格才是好股票。我曾经把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概括为十二个字: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就已经把好价包括在内了。但我们谈的主要问题是优秀公司的问题。同时我认为,相对价格来说,好股是第一位的。先好股,再好价;先定性,再定量。这也是一种投资哲学。
买股要随时
买股要随时,就是主张“随时买”。必须申明,这是针对大多数人尤其是有稳定后续资金的工薪阶层而言的。
经常有人面容严峻地向我提出:“随时买,价格不用管了吗?万一买到高价的怎么办?”其实,提问题的朋友没有深思熟虑过,价格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在实践中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问题,能力圈之外的问题。你如果有幸常能在入市时遇到“9·11”或者金融危机之后这样的大机会,当然是件美事,然而股市牛熊难测,风云莫辨,不确定性是主流,必须“以不变应万变”来对付。我的经验是,努力捕捉机会也会丧失机会,放弃这样努力也许就逮住了更多机会。多想想方法,而不要动太多的脑筋去想买入时机的问题,也不要成天去盘算市赢率的高低。不同的人参加工作有先后,入市时间有早晚,一旦决定投资,难免会买到高点低点,但有了严格选和不要卖,即使是不那么幸运,最终还是会大获全胜。
有的股友引用巴菲特先生坐拥几百亿现金不出手,并表示愿意一直等下去(等到合适价格)的例子,来反驳我的“随时买”,甚至指责我有背离巴菲特的嫌疑。然而我经过再三思考,坚信这并无大错,尤其是这么多年,眼见很多朋友一再等待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港交所等股票的价格跌到他们的心理价位,结果或者是永远无法买到,或者是失去耐心买得更高的事例,更能感受到学习巴菲特不能教条的重要意义。不要忘了,在美国投资界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组成人员状况的调查中,尽管顶尖的往往是职业投资者,但人数比例最高的恰恰是在二战以后简单买入并且长期持有的普通投资者。
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过一段精辟的话:“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就是“没钱靠体力,钱少靠智力,钱多靠掌握时机”。坐拥几百亿现金的巴菲特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属于世界顶尖“钱多”的那一类。我的这个“随时买”不包括拥有大资金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机构,只是针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大多数人属于“钱少”的工薪阶层,每月有固定的工资奖金收入,“随时买”就是每个月都用工资奖金的剩余部分买,这种固定的买法最终能使买到的股票成本平均化,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但由于严格挑选,买到的基本上是优秀公司的股票,长期来看,收益率还是极为可观。这是靠智力的买法,只要实施,可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不信的话,看看我给出的这个方法:
深圳的年轻人如果月薪在3000元左右,那么一对情侣如有毅力又有恒心,每月拿出收入的20%,即每个月各拿出600元来进行投资,按月买进那些平均利润递增在20%以上的公司股票,无论如何都不再卖出。40年后,就轻松成为亿万富翁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计算一下。
当然,选到平均每年不低于20%增长的优秀股票有一定难度。但工资奖金是会不断增加的,如果把增加部分中的20%再追加投资,不就好事易成了吗?
持股要耐心
投资的辩证法在于:该复杂的复杂,该简单的简单。“选股要严格”,属于复杂的范围,但“买股要随时”和“持股要耐心”则格外简单,就象风暴之后天空特别碧蓝一样。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很多极具智慧的话语,如“不战而胜”,“无为而无不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特别是“大道至简”和“以不变应万变”这两句话。把这些用来指导投资,就成了轻松赚钱的学问。也就是说,精选了好股以后,把好股简单的留起来就行了。我曾经说过:“象集邮一样收藏好公司的股票”,更爱说的是:“做好股收藏家”。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不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你的一些股票五年多没动一下,你怎么能守得住?其实我在生活中是个很急躁的人。只是投资股票和其他事情不一样,你不长期持有就很难稳赚不赔,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发财要有耐心,这是千真万确的。赌场和摸彩票能提供一夜暴富的机会,但概率才多少?收藏的发财概率比赌博和摸彩要高一点,但收藏到珍品真迹的不多,大部分是收了假古董赝品什么的;做期货、买权证的发财概率比收藏的又高一点,但长期成功的实在太少;短线炒作股票成功概率又要高一些,但总体而言,失败多于成功。可是你放眼世界,多少人通过长期持有股票和房地产成为亿万富翁。这些认识在前面说过,也是经过惨痛的失败才换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叫“定力”,我把它看得很重,仅次于“眼力”。我经常建议朋友,在你的投资字典里删掉那个“卖”字。
没有丰富投资实践的人大多会想,如果结合短线,不是赚得更多吗?这是不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有一定经验的股民往往会问:“难道涨的太高也不卖吗?” 我的回答是不要卖。因为有些东西说说容易,就像低买高卖,实际操作时很难判断什么是高,什么是低。就象无法判断明天是涨还是跌一样。很多短线利润是要放弃的,因为放弃你才能得到更多。有舍才能有得,这就是辩证法。我和很多股友有充分的实践证明,判断高低涨跌这些东西太复杂了,这是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东西,也是害人的东西,它让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拣芝麻不抱西瓜。如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万科哪天卖合适?哪天卖都不合适。从长期趋势看,任何卖出好公司的行为都是愚蠢的,逆经济发展潮流的行为。其结果都不理想。最多在一个局部战役中获胜,而在全局上落败。股市上流传着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有些东西的影响还非常之大,比如“高抛低吸”就是一例。我们看到的是绝大多数人恰恰相反,低抛高吸,大盘一向上就追涨,大盘一下跌就斩仓;上证指数跌到1000点时,每日成交量只有几十个亿,可见大多数人没有“低吸”,上证指数涨到5000点时,每日成交量高达两三千亿,可见大多数人没有“高抛”。再说,判断高低也是个技术层面的东西,不是智慧层面的东西。小赚靠技巧,大赚靠智慧。为什么股市中最后总是赚钱的人少呢?这和过度操作有关。许多人基本上每天都盯住股市行情不放,不停地在捕捉所谓的时机,不停地想低吸高抛。但真有几个人成功?还是举大家都知道的刘元生先生长期持有万科公司股票的例子,就是简单持有,买了就不卖。其实这18年中万科股票有无数次下跌,要是他老想着高抛低吸,能从几百万变成几个亿吗?技巧层面的东西,不但把人弄得非常辛苦,而且并没有给很多人带来可观的收益,至少在电脑房里炒得昏天黑地的股民情况大致是这样。人们经常会忽视:最好的往往是最简单的。
谈到这里,或会有股民质疑:“难道公司的基本面严重变坏,你也坚持不卖吗?”我的回答一如既往。即便不能排除这种情况,还是可以坚持不卖。这似乎不太符合巴菲特的思想。但我仍然认为这是对的,而且这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实践过的。我很喜欢彼得林奇的看法,假如你有十个股票的长期投资组合,中间有一个股票出了问题,由于选的都是极为优秀的公司,那么我们持有的其他九个股票还是在给你赚大钱,几十年后,也就是一个亿和九千万的差别而已。何况那只股票也不会跌到零。就算你在某个优秀公司基本面出问题之后成功卖出,只是在策略上对了,战略上你却错了。你可能失去获得将来长期收益的大好机会,你也可能在心理上由于变得过于关心,由藏家变成了炒家,因小失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一点哲学思维。进一步说,一个优秀公司的基本面出了问题,你可能事后才知道,而这时股价已经下跌了不少,这时卖出很难说是正确的行动。也许,情况又是恰恰相反,你要继续买进了。有几个例子很说明问题。一个是沙特王子阿瓦立德的“花旗之战”。1990年前后,花旗银行因房贷和拉美业务的拖累而陷入困境,当时许多人疯狂出逃,股价掉得一塌糊涂。这个时候阿瓦立德反而不断注资增持。4年之后,花旗银行终于渡过难关,有着坚定信念的阿瓦立德成为最大的单一股东,十几年后又成了最大赢家,一举收获近百亿美元!占他全部身家的一半。阿瓦立德说他总是在寻找同样的东西,那就是国际上知名的公司,它们拥有健康稳固的根基,但却陷入了暂时的困难之中。另一个例子是2004年底伊利股份公司的董事长郑俊怀被抓,基本面出现了问题,股价从14元掉到9元。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有些惊慌,我则劝他们在9元时再买进并一直持有,现在听我建议的朋友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深发展也是如此,它在1997年后基本面不佳,但从1990年就开始一直持有的人还是大大的赢家。
可能还有人会问:“如果我需要用钱也不卖吗?”这个严格地说是个投资以外的问题。需要用钱有很多种情况,除非牵涉到极其巨大的家庭或个人的剧变,需要大笔的钱来救急和转危为安,比如家人患病急需用钱,你还坚持不卖,那就失去了投资的意义。投资就是要让自己和家人幸福安乐。一般情况下,要学会坚持不卖,否则我们就很容易找到各种借口把优秀的好股票卖出去。等到赚了大钱之后,就能体会到那种意义了。到那时对资产结构进行一点调整,都是很简单很自然的事。对于投资者来说,首要考虑的是怎么赚,而不是怎么花。而一直持有就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还会有人问到:“当我们发现了更好的公司股票,可不可以卖呢?”我的回答是,这种情况不叫卖,叫换股,因为总的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没有变,还是在收藏好公司的股票。只要不是太频繁,这是可以考虑的。对于非职业投资者,我还是倾向于不卖先前的股票,而是用后来的收入再买进。因为深思熟虑的人不多,很容易把换股变成炒来炒去。
在这里,我想再举一个深圳人有亲身感受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长期持有。大多数深圳人既买房又炒股,这几年房市、股市都是大牛市,按说两个市场的赢输概率应该差不多。然而统计数据表明,买房赚钱的高达98%以上,而在今年五月的统计中,在股市牛气冲天时居然有30%的人亏损。什么原因?买房的人很少频繁地“炒短线”,而炒股的人却不少有“手痒症”或“多动症”。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关心卖的人多,而想当收藏家的不多。其实,卖掉好公司的股票才是最大的风险。“炒”是投机者心中的魔鬼。澳门赌王何鸿燊在回答记者有关什么是赌博赢钱的诀窍时,说的是“不赌”。如果有人问我炒股赚钱的诀窍,我的回答是“不炒”。我们买的是极为优秀的企业,它们是最有活力的公司,有最为宝贵的资源、最有前途的产品,处在最好的行业中,也有最能干的经营管理者,你可以心安理得地坐享其成,一劳永逸。股市其实是一个“乌龟”打败“兔子”、“懒人”战胜“忙人”、“笨人”战胜“聪明人”的地方。
Ⅷ 很多人说股市十个有九个都会亏,怎样才能做那第十个盈利的人呢
@ 养生 投资 以一位股市靶场实弹射击教练的身份来给出整套解决方案,至于效果如何,全看各人修行和造化。相遇是缘份,机缘靠巧合。
一、要做股市中10%群体之一。
这问题的提法不准确。虽说股市常年赚钱者占比10%,但是大钱都被其中的1 2%的人赚去了,其他人只是赚小钱和喝汤。
题主的目标,究竟是要做那个1/10呢?还是9/10呢?
很显然,做10/9是较容易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年在大盘行情底部区域时,购买指数基金,等待其涨幅超过8%之后止盈卖出、空仓等待来年继续。
这样,您当年就肯定在股市盈利了,做到了9/10。
但是,如何才能成为那1/10呢?请继续阅读。
二、要做价值发现者。
实际上的价值投资者,基本上是较高、甚至是高位接盘侠。
因为他们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或者书本上自学出来的,而不是从股市无数次实战幸存者中和很多同行加自身的实战经验中不断总结、研究、成长起来的。
正如,任何一所军校都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将军一样。
因为将军是从无数次战争生存者中不断成长起来的一样。
根据我的多年实战研究,唯有在底部区域或从底部上涨一倍左右的较低位置,进入有较大股价上涨空间或价值成长空间股票的投资者,才能算作是价值发现者。
参见《附图 一只长线必涨目标技术面选股分析和结果示意图》。
如何发现有投资价值的长线目标呢?具体内容关注账号后,自行查阅。
三、要有靠谱、前瞻性的大盘长期趋势研判作指导和参照。
大资金都极度重视此事,何况中小投资者呢?方法同上。
仅限在万粉之前,会公开推出中期、长期、超年的大盘趋势研判。
股市十个人有九个人亏,亏的都是贪,嗔,痴各种情态的人。其实股市里,只有输家和赢家,即便是赢家,也都是盈利盖过了亏损,才称为赢家,而不是从不失手的。
我身边有很多人炒股都赚钱了,真的没有特例,有的人善于做底部股,有的善于做追涨股,有的喜欢止损,有的喜欢死拿,所以是没有定势的,唯一的定势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方法,都只做自自己熟悉的方法。
所以我只能这么说:打出自己所有做过的交易单,研究自己的交易,哪些是盈利的,哪些是亏损的。亏钱的交易方式,交易点位,不要做了,赚钱的交易,赚钱的点位,以后记熟了,只做赚钱的交易,亏钱的交易尽快跑路。
一直坚持这样的方法做,做到固化交易方式,固化交易思维,不羡慕别人,不左顾右盼。一心一意坚持自己的交易,给自己时间,不骄不躁,时间久了,你就是十个里的一位赢家。
我今天就不说该看什么书了,毕竟我从前经常提到的都是基本技术,如果连基本技术都没学会的人,再来谈这个怎么成为盈利的人,就非常可笑了,所以我认为提问的人,应该是入门了,但是对前途很迷茫的人。既然是如此,回看自己的交易记录,反思总结,这才是真的师父,真的交了学费了。因为行动和思考相结合才是自己成功的老师。
有人说股票市场里是“七亏两平一赚”,其实这个数据有些偏乐观了,据我十几年的股市经历观察,真正能做到在市场里长期盈利的比例其实不足1%。做这一行成功的难度无疑是很大的,想要做实现稳定的盈利,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提高股市的认知水平,打造自己的交易系统
许多朋友进入这个市场,想着赚快钱而来,到处进群,到处找老师,想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些股票代码,买入之后,实现在市场里躺赢,这可能吗?这大概率不可能实现,因为这个市场里我还没有见过真正的高手把自己买的股票满世界告诉别人的,热衷于给你推荐股票的人,未必比你强。所以靠别人是靠不住的,这个市场也不存在不经过努力,就躺赢的实例。
这个行业和别的行业一样,想在这个市场里分得一杯羹,就必然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长时间的思考和反思,在经历了长时间不赚钱甚至赔了大钱的痛苦之后,依然能够百折不挠去探求市场的真相,这样的人才可能拥有较高的市场认知水平,才有可能打造出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建立大周期交易的理念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比赛,许多人误会了股市规律,以为这个行业也是做的多就赢得多,其实恰恰相反,勤奋和主动在别的行业里也许会很成功,可是把这种精神放到金融市场,那太难了。在这个行业里,努力的方向不对,越努力越窘迫。
许多投资者都执着于短线的涨涨跌跌,上涨也忐忑,下跌更煎熬,这样的心态在市场里是做不好股票的,我认识的这一行里做的好的朋友,都是从大周期来思考问题的。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就是牛熊分明,大部分股票里的主力也是在利用这一规律,做大周期的高抛低吸。既然连市场里的大资金都在做大周期的长线投资,我们小散又何德何能利用频繁交易去战胜市场呢?
所以要想在市场里成功就需要建立起大周期的交易理念,按照主力资金的操盘方式,在熊市末期和牛市初期买入,坚定持股,等到全面牛市的到来,抛出股票。
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想在这个行业成功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处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里,做投资更难了。只要我们打开手机或者电脑,就会发现各种股票信息铺天盖地的向你涌过来,无论什么样的行情,都会有人看多,有人看空,无论是看多还是看空,专家都会举出很多佐证。如果我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到底该听谁的?
市场出现大跌和大涨之后,我们很容易被悲观和乐观的情绪所包围,如果你不能做出独立的思考合理的判断,你必然会被裹挟成羊群里的一只,成为割韭菜的牺牲品。
还是有第十个盈利的,这应算是成功者。只要总结和坚持学习第十个盈利的方法,成功不远了,但是每个人都象第十个成功者这样做,庄家们不愿意玩了。
要想成为股市中那个盈利的少数派,就必须要弄明白两点。
一是明白为什么会亏钱。
二是明白赚的是什么钱。
我针对这两点做个简单的分析,或许你就会明白了。
从本质上来看,股票上涨就能赚钱,股票下跌就会亏钱。
那么上涨和下跌,如果是一半一半,那么是赚钱亏钱呢?
结论是亏钱,因为会有交易手续费产生。
但交易手续费仅仅是亏损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波动导致的亏损。
10块钱的股票,经历一个涨停,一个跌停,股价最终是9.9元,亏损1%。
不管是先涨停还是先跌停,结果都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单纯的根据数学统计和概率学,你进入股市就不是胜负五五开的概率了。
再加上一组数据,28%的散户资金,贡献了81%的交易量,你就可以想象,散户在股市中交了多少手续费用。
所以频繁交易的投资者,就好像是经常光顾赌场的赌徒,输钱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能在股市里赚到钱的人,大多都是中长线投资者,当然前提是中长线投资的股票确实出现了比较好的上涨,并不是随便拿一只股票,捂着做中长线都能赚钱的。
说完了这个,我们再看散户获取的信息渠道。
股票炒作是针对未来预期,未来预期的背后,就是信息和对未来的预判。
散户拿到的信息,要么是公开信息,要么是滞后的消息,根本赚不到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收益。
当你听到别人口中告诉你,某一只股票要涨了,大概率就是接盘侠,因为这种所谓的机密消息能传到你耳朵里,已经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了。
所以本身的信息不对称,让很多股民遭了殃,而那些赚到钱的股民基本上是不太会去道听途说,相信小道消息的。
最后讲讲股民的心态,大部分股民在炒股的过程中,心态会受盘面的影响很大,大起大落。
这才有了牛市喝汤,熊市吃面的情况。
赚钱只出现在牛市,亏钱除了在熊市里,还会出现在震荡中。
震荡行情中,股价会在区间内来回波动,股民的心态就是要涨了,赶紧买,要跌了赶紧卖,所以反复被洗盘,损失惨重。
另一种常见的错误心态,就是急于翻本的操作,一旦出现亏损,就希望马上通过换股获利来赚取收益,结果被玩的团团转,买什么跌什么。
这种心态下,选股正确率肯定低于50%,于是会出现大幅度而且快速的亏损。
所以股市中磨练心态这个环节就必不可少了,真金白银面前,要学会看的淡然一些,既然要炒股,就要接受和面对损失。
当你懂得把股票账户里的钱看成数字,你的心态问题就解决了。
股市中能赚的钱有两种。
第一种是价格波动的差价,也可以理解为短线交易的钱。
这是来钱最快的方式,短期内就会有结果。
但是短线的操作,对于个人的技术素养,操作能力等,要求极高。
散户本身就是非专业投资者,所以痴迷于短线交易,无异于送钱给市场。
短线交易如果赚到了钱,大概率是运气,而如果亏钱了,那是正常的。
这种钱基本上是赚不到的,都是资金量比较大,操盘手法相对凶狠的游资可以赚的钱。
那么普通股民,能赚到的钱,其实是企业成长的钱。
所谓企业成长的钱,指的是一个企业通过不断的发展壮大,本身的价值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股价伴随着价值成长,一直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
通俗的说,股价涨上去了就不会掉下来,因为股票背后的企业本身更值钱了。
但是赚取企业成长的钱,也没有那么的容易。
因为很多企业,即便上市了,也会出现负增长,甚至亏损,所以做长线投资也不是都能赚钱的。
据统计,有近一半的企业,在最近20年的股市行情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所以寻找这些好的企业,就是股民该做的最重要的功课。
直到现在,还有一部分股民认为股票没有投资价值,只有投机价值,放弃了对价值的追逐,一直追求价格,导致的结果,就是90%出现亏损,10%盈利。
对于广大的股民来说,除了弄明白以上两点,关于股票为什么亏损和赚什么样的钱,还需要一些基础素养。
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样的投资,投资之所以有可能会获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非常的重要。
有些人高位进入市场,但最终获利了,有些人抄在了底部,却没有赚到钱。
十几年的行情,大盘依然在3000点,但是好的股票已经涨破千元,烂的股票早已退市。
买股票不是掷骰子猜大小,背后是一家家有血有肉的企业给的股份,懂得投资企业才是理解股票的重点。
股市是有周期的,股民还需要明白在周期中顺势而为,不要对抗趋势。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别人买的股票会跌,自己买的就会涨,这种心态也会导致盲目乐观,出现大面积的亏损。
最后就是需要自我的总结和反思,每个人炒股的方式和方法是不一样的,要不停的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不断完善,找到适合自己的股市生存之道。
十有九亏,难道最后一个都能保持盈利?
炒股,不止需要技术、分析能力,更重要的还有运气。
运气不好,你水平再高也有亏的时候。
所以不见得最后一个就百分百赚钱,也许在某一天,他全仓跟进或者其他情况下,亏得比谁都惨。
不要指望高手就能赚钱,人家亏的时候你没看到而已。
我见过的高手,搞不好目前都还没回到股市中来。
这人的水平,对于我,只能是仰望的那种。
人家找的股,就是能一两个板,可惜相处的时间太短,而且自己也有些个操作思路。
其实,对方懂的,咱也懂,问题在于“用”,怎么利用你懂的技术,让他真正的发挥出功效,这才是重点。
都是看裸K,咱就没人家那种眼光,准确率真的是太高了。
他有句话,很实在,只要还有股票在创新低,那他肯定不会进场,他只玩大行情,所谓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就是这样,有大行情才进来吃大肉,没行情想干嘛干嘛去,给人打工他都干,活得很是自在,这才是生活。
你只要不象其他九个人那样操作,那样考虑问题,你就是那第十个盈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