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公司的股票一上市原来的股东就会发大财他们的原始股为何会翻倍呢
因为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会有少数股东,他们的股份基本上是以1元人民币一股划分的,等公司成长上市后,他们原来的股份基本上不会改变,也就是说成本仍然是1元,而上市后由於股市有市盈率的概念,他们手上的股票就被放大N倍
假设一家上市公司的注册资金为6000万,那么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也是6000万股,最原始的股东一般是按缴纳注册资金来获取股份的,当然也有其他如技术入股的方式,也就是说他们至多缴1元钱就可获得1股,后来也必定也有人增资来获取股份,那一般会以每股净资产值来认购股份,一般也只是几块钱而已,而到最后新股分行申购时,我们却要花很大价钱来买一股,这就是发行价,再一挂牌上市,爆炒至很高价50元(假设),比如说,董事长他当初投了2000万作为注册资金,获得2000万股,那么按现在价格计算,就变成10亿了,还有个总工程师未淘一分钱,只出技术获得50万股,那也是2500万的身价了,当然都是纸上财富,并不他们就已经拿到这么多钱了,而是他们的标价是这么多,哪天股价回到1元钱,那么董事长,还是2000万的董事长。
② 为什么只要公司一上市总会挣钱呢
一、上市本身就是说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的过程想要上市的公司就是打算这样做的所以总的来说公司上市股民就会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公司就有钱了
二、另外,上市公司是怎样从股市圈钱的?
1.市场结构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提供了方便股票市场结构本身决定了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群体中处于强势群体的角色,这就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融资者解决资金需求的渠道很多,如银行借款或债权融资等,但股票融资的非偿还性及低成本性使其具有了无比巨大的优越性,融资者首选的方案自然是股票融资;当然融资者通过股票融资时必须要将自己企业的发展前景(具体来看就是融资将要投入的所谓项目)描绘得很好,这样才能吸引投资者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口袋的钞票拿出来,相反投资者在利益预期的促动下,虽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了解融资者的真实面貌,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及精力、识知等条件限制永远不可能对融资者情况全部摸清。
2.从这个角度看,股票市场结构本身就决定了融资者群体即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群体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换言之融资者群体在股票市场中是处于优越地位的强势群体地位,而投资者群体无疑是弱势群体。用当代美国社会学科尔曼的话来说就是融资者结构群体与投资者结构群体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分布”。
3.上市公司作假造假是证券市场上一个普遍存在的难以根治的顽症,被发现的表现为再融资失败,而未被发现或未引起市场公愤的可能就太多了。由此可见,在股票市场上融资者群体和投资者群体“结构分布”本身就不平等关系,赋予给上市公司的优越地位,为其能够在市场上过度“圈钱”提供了方便。
4.我国上市公司产生的特殊背景为过度“圈钱”提供了土壤我国股票市场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后管理层采取渐进式市场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产生的基础存在着制度性的先天缺陷。对于这一点理论界、学术界早已经进行了阐述,笔者这里主要从社会背景去揭示这个问题。
5.过度“圈钱”行为实际上是旧体制下国有企业“投资饥渴症”行为的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软预算约束形成的企业“投资饥渴症”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软预算约束在没有得到彻底改进的情况下,过度“圈钱”行为也就难免,而且关键是在我国传统的官本位及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影响下,企业原有的“投资饥渴症”意识并没有因为增加几个社会股东而削弱。
今年股票发行方式由计划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最近又公布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规定等措施,这些都是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圈钱”饥渴症行为的。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为一些上市公司过度“圈钱”提供了借口。
6.我国目前正处在加速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企业要做大、做强既是管理层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梦寐以求的,因此上市公司对资金需求也特别大。应当说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以海尔为首的一些杰出的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圈钱”已经取得了做大、做强的目的,虽然这种企业寥寥无几,大多数企业只知道“圈钱”,但从这个角度看,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本身并不是坏事。
7.问题是“圈钱”后不干正事,或者说“圈钱”后将资金存入银行吃利息或用来搞所谓的“资本运作”(至于以此搞腐败也并不少见),即上市公司没有把圈得资金投入到实质经济中,这种行为无论是首发上市公司还是再次融资的上市公司都可以称为过度“圈钱”行为。
8.这也许是衡量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是否为过度的一个标准。相当多的上市公司首发圈钱后没有投入实质经济项目中,使募集资金闲置多年应当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是导致我国股票市场效率底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更是宝贵资源的白白浪费。
9.国内市场良好的二级市场背景也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奠定了较好的市场氛围。上市公司“圈钱”如果没有良好的二级市场市场背景也是不可能的。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成熟,人们对股票市场的认识也不象西方成熟市场那么 “理性”,投资者介入市场基本以短差运作为主,他们并不十分关心上市公司每年的现金分红,这也给上市公司只讲索取、不讲回报的过度融资“圈钱”营造了较好的市场氛围。
③ 请问上市股票与上市公司的关系
哦,是这样子的,
股票分A股,B股。A股是用人民币来炒的,现在大家大部分是炒这个,而上海B股是用美圆炒的,深圳B股是用港币炒的。B股一般是给外国人和香港人炒的。
我们大家一般说的股票,是指A股,即上海A股或深圳A股,统称“沪深A股”。
一个上市公司一般都有A股,其中一部分也有B股。所以上市股票比上市公司多。
上市证券,还包括了权证(认估权证、认购权证)现在大概一共二十左右,还有一些期货(比如一些金属的期货)。
④ 股票与上市公司有什么关系
股票与企业的关系更像是商品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股票价格是上市公司价值的体现,上市内在价值是股价的支撑。股票价格围绕着企业自身的价值上下波动。长久以来,股票是企业的称重机,短期来看,股票是企业的投票器。
上市公司的业绩与其股票的涨跌之间的关系如何?西方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因而,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应该与其业绩高度正相关。然而,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股价与公司基本面之间却并无多大联系。当前我国股市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仍与股价变动相背离,然而投资者行为正逐渐趋向于理性化。
上市公司利润盈亏和其发行的股票涨跌,在短期内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必然的关系,但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很好又处于垄断、或者是行业的龙头的话,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从长期来看是向好看涨的。
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反应成它的股票,在股市的股票基本面上,主要数据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未分配利润、公积金等,这些数据好的话说明企业盈利预期强,给股东的长期回报就高,发行的股票就有投资价值;但在二级市场股价涨跌的主要因素还是受到市场的直接影响的,不会因为企业的业绩好而股价不跌的。
好公司并不一定意味着好股票。好公司和好股票两种称呼,前者是从产业角度来说,能够在市场中通过出售产品或服务为股东获取较丰厚的利润。后者是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说,能够使股票市场中的参与者较容易的获取价差收入。由于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不同属性,使得好公司不一定是好股票,好股票也未必是好公司。就长期投资而言,如果公司融资以后,能够按照预定的方针迅速把企业做起来,甚至公司的发展超过投资人的预期,这样的“好公司”实属货真价实的。股票价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比较糟糕的情况是,有相当一批公司在融资以后,公司发展距投资人的期望落差很大。投资人对这类公司的热情有增不减还好,就怕投资人对这样的“好公司”耐心全无。投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脱手股票走人。“好公司”慢慢就变成了烂公司、垃圾股。
而且,股票市场很多时候短期是比较有效的,好公司自然就会给高估值,而在这种短期比较有效的情况下,长期的变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当一个优秀的公司开始逐渐变得不如以前优秀时,即使它依然很优秀,但股票往往这段时间也会表现很差;而当一个差劲的公司逐渐有好转时,往往股票表现会不错。虽然投资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预测公司未来是变好还是变坏,但事实上预测总是很难,好公司变坏,坏公司变好也时有发生。另外,股票的好坏跟投资人自身对股票的的判断也有关系,不同的投资者对同一股票好坏认识也不尽形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