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既遂能判多少年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既遂的,可以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涉案金额1%-5%的罚金,单位犯罪的,可以对单位的主管人员进行处罚,具体情况基于实际的涉案金额大小而定。
一、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既遂能判多少年?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既遂的判刑,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九条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本罪的认定条件
1、行为人须有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如果尚未发行或正在准备发行的,不构成本罪;同时,如果不是采取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的方式,而是采取其他方法非法集资的;也不构成本罪,例如公司之间以高利贷方式相互拆借资金,如果构成其他罪,应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处罚。这是因为本罪所惩治的是侵犯股票、公司、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制度的行为。
2、行为人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是擅自进行,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这包括两种情况:
(1)既不具备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的条件,又未得到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关于股票发行的条件,公司法规定,对于募集设立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其余股份应向社会公开募集,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必须向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递交募股申请,并报送有关文件,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经审查,对符合公司法规定条件的募股申请,予以批准;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募股申请,不予批准。不予批准的募股申请,发起人不得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对已作出的批准如发现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的,应当予以撤销。尚未募集股份的,停止募集;已经募集的,认股人可以按照所缴股款并加上同期银行利息,要求发起人返还。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必须公告招股说明书并制作认股书;必须由依法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承销并签订承销协议;必须同代收股款的银行签订代收股款协议。公司登记成立后,应当将募集了多少股份、如何募集的情况报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备案。
(2)虽符合法律规定发行股票的条件,但未经有关主管部门(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的,是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发行企业债券,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及其分支机构)的批准。这是因为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查批准是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的重要的必经程序,体现了国家对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这种重大经济行为的严格管理和监督,公司、企业虽具备条件但未经批准即发行股票、公司债券,逃避了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查、监督、管理,扰乱了发行管理秩序。这里的“未经批准”既包括根本未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也包括虽然提出申请,但未得到批准和对已作出批准决定但发现不符合法律规定,又予以撤销后仍然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还包括虽经过批准,但未按照规定的方式、范围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的,例如超出招股说明书所载明的股票发行总数超额发行股票的;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是按股票票面金额发行,但行为人却擅自以超过票面金额的价格溢价发行股票;又如超出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的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发行公司债券的等等。
3、擅自发行的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情节较轻,不宜作为犯罪来认定和处理,应由证券管理部门依照《公司法》第217条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26条的规定责令停止发行,退还所募资金及其利息,处以非法所募资金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所谓情节严重,本条原则列举为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至于数额巨大的标准、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具体应包括哪些情形,本条未作规定,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总结司法实践经验作出司法解释予以明确。我们认为,在实践中,后果严重可以理解或掌握为给擅自发行股票、公司债券购买者造成重大损失:“其他严重情节”可以理解为多次擅自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的;或者经证券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后仍不改正,继续擅自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的。
对于擅自发行公司股票的行为,显然是属于侵犯了其它股东或者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一般是犯罪分子为了获得非法利益,而未经过股东大会表决后擅自发行的,具体情况下可以基于实际的发行的股票的数额大小来进行量刑处理。
㈡ 企业为什么发行股票为什么有的发有的不发
不发股票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司太差,不可能让人去买他的股票,一种是公司非常好,所有者不希望发行股票后使自己的权利降低,从而失去对公司的控制.
发行股票就是为了更多的集资,从而让企业有更多的资本去投资.但是现在很多公司发行股票,为的是圈钱,即集资来的钱并不去进行投资,或者用一部分投资,剩余的给公司领导购置物品和发奖金.而且股票发起人,或者开始就能有股票的人,可以通过公司发行股票增加自己资产的价值,甚至在发行后卖出套出超额的收益.
㈢ 股票可以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D
本题考核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公司向发起人、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并应当记载该发起人、法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不得另立户名或荇以代表人姓名记名。
㈣ 公司发行新股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发行
公司发行新股,就是向投资者筹集新的股本。法律不仅对公司发行新股的条件做出了限制,同时也规定了具体的发行方式。
网友咨询:
公司发行新股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发行?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任大鹏律师解答:
公司发行新股,就是向投资者筹集新的股本,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2.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3.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4.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三年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
5.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应当符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
公开发行存托凭证的,应当符合首次公开发行新股的条件以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任大鹏律师解析:
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作了设立发行即作了首次公开募集股份之后,如果再次公开募集股份,发行股票,就算作新股发行;或者是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几次发行股票,那么最近的一次发行对已经发行了的股票来说,就是新股发行。
新股发行的种类
1.非增资发行与增资发行。非增资发行是指公司基于授权资本制以及公司章程所定资本总额的限制,于公司成立以后为募足资本而发行股份,由于这种股分发行并未增加公司资本,因此属于非增资发行。增资发行是指公司以增加资本为目的而发行股份。
2.公开发行与不公开发行。公开发行是指向社会公众发行股份;不公开发行,也称为定向发行,是指以特定主体为认购对象而发行股份。公开发行的程序比非公开发行的程序更为严格。
3.通常的发行与特别的发行。通常的发行即以增资为目的所进行的新股发行;特别的发行不是以增资为目的,而是为了分配盈余、将公积金转为资本或将可转换公司债变为股份所进行的新股发行。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九条 【股票的种类】公司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股票,也可以为无记名股票。
公司向发起人、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并应当记载该发起人、法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不得另立户名或者以代表人姓名记名。
任大鹏律师简介
北京大学民商法律硕士,原某法院审判庭庭长,处置各类法律纠纷3000余件,曾任职集团公司法务总监,善于私募与银行、房地产与建设工程、影视娱乐、知识产权、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私人法律顾问与家族财富传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