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7年及08年金融危机中美股下跌比例是多少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天之内跌幅达22.6%,由于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一天也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美股研究社报道1988年10月19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熔断机制。
2008年8月8日,道指以11734.32收盘,标普以1296.32收盘,纳指以2414.10收盘。
2. 美股暴跌会发生什么后果
星期四美国三大股价下跌幅度均超过9%,跌入技术熊市,创下1987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下跌幅度.道指下跌2300点以上,下跌幅度接近10%的普拉普500指数下跌9.51%,纳指下跌9.43%.受旅游限制的影响,波音公司暴跌18%,下跌道指.接下来,金投小编将介绍美股暴跌的结果
美股靠拢前,世界上许多股市熔断.泰国、菲律宾、韩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6个国家的股票市场熔断了.进入纽约市时间段后,美国股市接棒,美国股市仅靠近5分钟,普拉普500下跌7%,本周第二次触发熔断,历史上第三次熔断,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股市首次触发熔断,巴西股价更大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黄金、比特币和人民币,甚至国债市场也在出售.这种销售的节奏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迅速下跌的股票市场面临头痛的流动性危机.仅仅几天,世界市场的流动性就枯竭了.为数不多的流动性支点是中国资产.
美国股市暴跌时,纽约联合储蓄释放了巨额流动性.北京时间3月13日凌晨1点左右,纽约联储宣布在东部时间周四下午1点30分开展5000亿美元的3月期回购操作,同时扩大国库券的购买范围.另外,当地时间13日,纽约联合储蓄分别进行5000亿美元的1月回购和3月回购操作.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市场下跌.
3. 董登新:世界最好也是最差的股价指数
世界最好也是最差的股价指数
——从道指成份股更替看美国经济变迁
武汉 科技 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诞生于1896年,是由道琼斯公司编制的。截止20世纪末,道琼斯公司编制了3000多个股价指数,覆盖全球34个国家或地区市场、样本股覆盖5000多个上市公司,但大多数指数都是默默无闻的,唯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数一直被公认为世界最知名的股价指数,在新闻媒体及大众口头的“道琼斯指数”或“道指”,都是特指DJIA。
由于道指DJIA诞生在美国工业化初期,伴随美国工业化而成长,其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在工业化时代,工业企业的表现通常与经济增长率直接挂钩。当一家公司对美国经济的代表性下降,或者发生了更广泛的经济转型,道指DJIA的成份股就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例如,一家因财务困境而遭受市值损失的公司,可能会被道指DJIA除名。
在后工业化时代,道指DJIA成份股首次纳入了金融股;在互联网时代,道指DJIA成份股又吸纳了新经济概念股,目前它追踪着30只在纽约证交所(NYSE)和纳斯达克(NASDAQ)挂牌的大市值蓝筹股,因此,道指DJIA成为美国经济主流的代表和晴雨表,进而也成为了当今世界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 历史 最悠久的股价指数。
但是,多年来,道指DJIA一直受到批评。其中最令人信服的一些论点包括: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不能很好地代表美国市场,因为它只包含30家大型股公司,而且不以市值为权重,指数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存疑。
(1)道指DJIA成份股代表性太小或不足。相对于许多其它指数,道指在整个股市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事实上,美国股市挂牌股票最多时有近1万只。然而,道琼斯指数只跟踪了其中的30只。出于这一原因,许多投资者更喜欢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等样本容量更大的指数。
(2)道指DJIA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存疑。DJIA的编制公式十分简陋,从最初的12只股票价格的简单平均数=SUM(12只成份股价格)/ 12,到今天的30只股票价格的所谓加权平均数=SUM(30只成份股价格)/ 道琼斯除数,很显然,股价较高的股票在指数中的权重较大。 因此,一个价格更高的成份股,将对指数值产生更大的影响。1928年道琼斯除数最初值为 16.67,目前最新值是0.14748071991788。
1896年5月26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诞生,当天指数为40.94点,2020年2月12日,道指DJIA创下 历史 最高记录29568点,其间美国股市经历了5次大股灾,DJIA成份股经历了52次更替,这一切都折射出了美股百年兴衰与沉浮。
一、DJIA成份股初设为12只,工业覆盖面很窄(1896——1916年)
道琼斯指数的早期成份股主要分布在铁路、棉花、天然气、糖、烟草和石油等行业。1896年5月26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正式诞生,最初共有12只成份股,它们分别是:美国棉籽油公司、Distilling & Cattle Feeding、北美洲公司、美国糖制品公司、 通用电气(GE) 、田纳西州煤铁及铁路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拉克列德煤气公司、美国皮革公司(优先股)、芝加哥煤气灯及可口可乐公司、National Lead、美国橡胶公司。
从这12只成份股行业归属来看,它们全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工业公司,其中, GE有幸成为DJIA创设时的第一批成份股。 这一批成份股主要来自美国“西部大开发”及工业化初期的主要制造企业。
截止1915年底,DJIA成份股总计调整过11次,其间GE经历了“三进两出”的过程。1898年9月,DJIA成份股GE被美国像胶公司替换, 这是GE第一次退出成份股 。
1899年4月21日,DJIA成份股退出4只:American Spirits Manufacturing、拉克列德煤气公司、标准绳索及麻线公司、美国烟草公司;同时新引入4只成份股分别是:联邦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及电线公司、GE、大陆烟草公司,其中, GE是时隔半年后第二次进入成份股 。
1901年4月1日,DJIA成份股退出5只:美国棉籽油公司、联邦钢铁公司、太平洋邮轮公司、美国钢铁及电线公司、GE;新纳入DJIA的5只成份股分别是:美国铜矿开采公司、美国国际纸业公司优先股、美国炼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优先股。这是 GE第二次退出成份股。
1907年11月7日,DJIA成份股田纳西州煤铁及铁路公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GE,这是 GE第三次进入成份股 。从此以后,GE再未退出过成份股,直至110年后,2018年6月26日,GE最终退出DJIA成份股。
除 GE 外, GM (通用 汽车 )也是DJIA成份股 历史 最悠久的公司之一。1915年3月16日,通用 汽车 (GM)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
1880——1920年间,是美国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二产业快速转换时期。尤其是铁路建筑的大规模开展给重工业部门以强大的刺激,也加速了西部地区的开发,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及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使美国的农业产量和农业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石油、化学和 汽车 制造等,在美国也先后发展起来。1890年,美国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第一位;1900年,美国铁路的长度超过了西欧各国铁路长度的总和; 1913年,美国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1/3以上,比英德法日四国总和还要多。1906年1月,DJIA首次突破100点大关。
二、DJIA成份股增至20只,工业覆盖面有所拓展(1916——1928年)
1916年10月4日,DJIA成份股首次从12只增至20只。其中,此次退出成份股共有4只:GM、National Lead、Peoples Gas Light and Coke、美国钢铁公司(优先股);此次新引入成份股多达12只:美国甜菜糖公司、德克萨斯公司、美国罐头公司、鲍尔温机车公司、美国机车公司、犹他州铜业公司、B.F. Goodrich、西部联盟电报公司、Republic钢铁公司、西屋电器公司、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Studebaker 汽车 公司。其中,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也就是后来的AT&T)第一次进入成份股,而 GM 则是第一次退出成份股。
1924年1月22日,DJIA成份股第一次引入 杜邦 (E.I. Pont de Nemours & Company);1924年2月6日, 加州标准石油公司(就是后来的雪佛龙) 第一次进入DJIA成份股。1925年8月31日, 杜邦、加州标准石油 公司同时退出成份股,但 GM 第二次进入成份股。后来GM一直充当DJIA成份股84年,2009年6月8日,GM最终退出DJIA成份股。
1916年至1927年底期间,DJIA成份股总计调整过9次。很显然,这一时期新调入成份股大多为重化工业股,它代表着美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1914—1918年,由世界霸主英国与欧洲霸主德国之间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欧洲为主战场,参战的国家多达34个,近10亿人口被卷入战争,直接参战人数达7000万人,1000万人战死,2000万人受伤。战争严重削弱了几乎所有参战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但只有美国例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工业尤其是军工生产飞快地发展。大战期间,工业品总值增加了一倍半,与军工生产相关的部门增长更快,如钢产量增长了90%, 汽车 产量增长了一倍多,商船队的总吨数增加了两倍多。对外贸易总额增加一倍半还多,其中出口额增加两倍多。
1920年,美国钢铁产量近8000万吨,占世界黑色金属总产量的60%以上。其中,美国钢产量比英国多三倍半,比法国多13倍。1916—1920年期间,美国石油开采量占世界开采量的66.8%。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发户。战争结束时,它已从负债累累一跃而成为各国的债主,从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其间美国黄金储备增加了一倍多,大战结束时,美国已掌握了世界1/3的黄金储备。美国作为新的世界霸主从一战中崛起。
一战后,1923—1929年间,美国经济又经历了“柯立芝繁荣”。 1923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较战前上涨42%,此后,美国工业有了空前发展,工业产量激增。1923—1929年6年间,钢的熔铸量超过英法德三国钢产量的总和; 汽车 产量达到531.5万辆,增长了36%;机器制造业增长了53%,加工制造业增长了14%;化学、航空、无线电和人造纤维等工业产量也比1923年增加了一倍;对外贸易额达52.41亿美元,超过英国占据世界第一位;1929年,美国资本输出比战前增加了3倍多,在1919—1929年间,美国对外贷款总额超过了所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贷款的总和。生产与资本集中过程加速,稳定时期,许多大银行实行了合并。一场大萧条(经济危机)在美国人的自信与自负中悄悄来临。
三、DJIA成份股固定为30只,金融股首次入围(1928——1999年)
1928年10月1日,DJIA成份股从20只增至30只,这一成份股数量一直保持至今天。此次成份股退出6只:美国 汽车 及铸造公司、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美国橡胶公司、美国机车公司、美国药店、西部联盟电报公司。同时,新引入成份股16只:通用铁路信号公司、B.F. Goodrich、 新泽西州标准石油公司(Exxon的前身) 、国际镍矿公司、德克萨斯州海湾硫磺公司、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大西洋炼油公司、纳什 汽车 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北美洲公司、胜利者唱机公司、 克莱斯勒 (Chrysler)、西屋电器公司、Postum公司、美国无线电广播公司、赖特航空公司。这是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第一次退出成份股,也是 埃克森、克莱斯勒 第一次进入成份股。
1928年至1997年底期间,DJIA成份股总计调整19次。其中,涉及主要知名公司的成份股进出调整批次如下:
1930年7月18日, 加州标准石油 第二次进入DJIA成份股。
1932年5月26日,美国烟草(American Tobacco B)、制药公司(Drug Incorporated)、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 Company)、Loew’s, 纳什 汽车 公司、国际制鞋(International Shoe)、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及可口可乐(Coca-Cola Company)取代Liggett & Myers、麦克卡车(Mack Trucks)、联合航空运输公司(United Air Transport)、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ublix)、广播公司(Radio Corporation)、德克萨斯湾硫磺公司(Texas Gulf Sulphur)、国家收银机(National Cash Register)及哈德逊 汽车 公司(Hudson Motor)。这是道指DJIA首次大规模更换成份股。 宝洁、IBM、可口可乐 三家公司都是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但截止2020年5月,这三只股票仍是道指DJIA的成份股。
1935年11月20日, 可口可乐 第一次退出DJIA成份股,而 杜邦 则是第二次进入成份股。
1939年3月4日, IBM第一次退出DJIA成份股,而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则是第二次进入成份股。
1976年8月9日, 明尼苏达州采矿制造公司 ( 3M 前身)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新泽西州标准石油公司更名为埃克森公司(Exxon Corporation)。
1979年6月29日, 克莱斯勒 第一次退出DJIA成份股,同时, 默克 (Merck)第一次进入DJIA成份股, IBM 则是第二次进入成份股。
1982年8月30日, 美国运通公司 (American Express Company)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 这也是道指DJIA首次将金融股纳入其成份股。
1985年10月30日, 麦当劳( McDonald's)第一次进入DJIA成份股, 加州标准石油公司更名为雪佛龙(Chevron) 。
1987年3月12日, 波音公司(Boeing) 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 可口可乐(Coca-Cola) 第二次进入成份股。
1991年5月6日, 卡特彼勒 (Caterpillar)、 JP摩根(J.P. Morgan)、迪斯尼 (Walt Disney)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JP摩根是道指DJIA纳入成份股的第2只金融股。1991年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更名为AT&T 。
1997年3月17日, 惠普( Hewlett-Packard )、旅行者(Travelers)、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沃尔玛(Wal-Mart) 四家公司同时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这是道指DJIA 历史 上一次性调整成份股数量最多的第二次。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合并,1998年10月19日,旅行者集团更名为 花旗集团 (Citigroup Incorporated),这是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第3只金融股。
1999年1月4日,美国铝业公司(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改名为 Alcoa 股份有限公司。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三次大的灾难:
(1)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1929年至1939年)。1929年9月,道指最高381点 ,1932年6月,道指跌至43点。其间,美国GNP跌去一半,失业率高达25%,银行倒闭1万多家,美国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大街小巷都是排长队等待稀饭施舍的穷人。直至1939年,美国仍未完全走出大萧条阴影。
(2)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与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相关,二战是不是美国走出大萧条的原因,也有不同的声音。在二战初期,美国凭借从一战获利的经验,仍以“中立”为借口,试图再次尝试坐山观虎斗,隔岸观火,等待时机成熟再来坐收渔人之利。直至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人被迫参战。1942年1月1日,以美国为首的24个国家结成反法西斯同盟。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畸扔下了刚刚试爆成功的两颗原子弹,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历时8年,战火蔓延亚欧非三大洲40个国家的领土,唯一幸免的是美洲;先后有61个国家、世界4/5的人口卷入战争,1.1亿人参战,死亡人数达5000多万人,其中,2700万人死于战场,财富损失达4万亿美元。二战结果,德意日惨败,英法虽胜犹败,战后西欧一片废墟。
美国虽为战争献出了30万士兵的生命,但战祸并未殃及美国本土。同其他盟国相比,美国付出的战争代价最小,但战争获益最大。二战期间,美国经济突飞猛进,1939——1945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超过50%,战争让1/3的美国人进入中产阶级。战争结束时,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2/3,并构建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美国在战争中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 科技 优势,建成了世界上一流的海陆空三军,垄断了原子弹,美国迅速崛起为世界超级军事大国。借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机,美国终于确立了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和统治地位。
美国不仅从二战中大发战争财,而且战后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继续让美国经济受益,同苏联的冷战则大大激发了美国战略扩张的动力。1956年3月,道指首次突破500点大关。
(3)资本主义滞胀(20世纪70年代)。自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再次发生全面危机阶段,其表现形式是, 一方面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持续上涨,这两个方面状况同时并存。滞胀现象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变得日趋严重。1972年11月,道指首次突破1000点大关,1974年12月,道指暴跌至577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走出滞胀,重获生机。1987年1月,道指首次突破2000点,同年8月最高涨至2746点;同年10月股灾爆发,道指暴跌至1616点。
自1987年股灾后,世界经济开始步入互联网新经济时代,美国股市同步进入了一轮长达十多年的慢牛。1990年7月,道指首次突破3000点。1995年2月,道指首破4000点,1995年11月 首破5000点,1996年10月首破6000点,1997年2月首破7000点,1997年7月首破8000点,1998年4月首破9000点,1999年3月首破10000点,1999年5月首破11000点。这时,互联网泡沫已达极致,又一场股灾即将到来。
四、DJIA成份股首次扩展至NASDAQ(1999年至今)
1999年11月1日,道指DJIA新引入4只成份股: 微软(Microsoft)、英特尔(Intel) 、家得宝(Home Depot)、西南贝尔电信(SBC Communications),同时,雪佛龙、西尔斯罗巴克、美国碳化物公司、固特异轮胎及橡胶公司4只股票退出成份股。其中, 微软与英特尔 两只成份股均来自NASDAQ市场,这是DJIA首次从NASDAQ选取成份股。雪佛龙第二次退出成份股,同时,也是家得宝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这是道指DJIA 历史 上一次性调整成份股数量最多的第三次。
1999年12月1日,Exxon更名为Exxon Mobil公司;1999年12月2日,AlliedSignal Incorporated在并购Honeywell International后,更名为Honeywell International。
2001年1月2日,J.P. Morgan在兼并Chase,2003年1月27日,J.P. Morgan 更名为 JP Morgan Chase ;2002年4月8日,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更名为3M公司。
2003年,Mobil与Exxon合并为 Exxon Mobil ;AlliedSignal更名为Honeywell International;Philip Morris更名为Altria Group;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更名为 3M 公司。
2004年4月8日, 美国国际集团 (AIG)成为第4只入选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但金融海啸发生后,于2008年9月22日从道指DJIA成份股移出。
2008年,作为加工食品巨头的卡夫食品(Kraft Foods)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取代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2012年,卡夫管理层决定将公司分拆为两家独立的公司,同年被移出道指DJIA成份股。
2009年6月1日,通用 汽车 正式向美国政府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政府将向重组后的通用提供总计达到300亿美元的援助。同一天,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Indexes)宣布, 思科 系统(Cisco Systems)和旅行者财产险集团公司(Travelers Companies)将取代通用 汽车 和花旗集团,成为道指DJIA的成分股。 思科 是第3只来自NASDAQ并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股票;旅行者财产险集团公司是第5只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
2013年,美铝在道指DJIA成份股的位置被耐克取代。
2008年 美国银行 (Bank of America)首次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它是第6只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但2013年被投行 高盛 (Goldman Sachs)所取代,高盛是第7只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
2013年之前,惠普的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3年维萨卡( Visa) 取代惠普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维萨卡是第8只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
2015年3月18日, 苹果 首次纳入道指DJIA成份股,取代AT&T。 苹果 是第4只来自NASDAQ并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股票。
2018年,通用电气(GE)被剔除出道指DJIA成份股,这是道指DJIA成份股的“元老股”,自1907年11月GE第三次进入并一直连续充当道指DJIA的成份股至2018年。药店连锁店 沃博联(Walgreens Boots Alliance Inc.) 取而代之。 沃博联 是第5只来自NASDAQ并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股票。
2015年,陶氏化学(Dow)和杜邦公司(DuPont)宣布,两家公司的董事会一致通过了一项最终协议,根据该协议,两家公司将合并,然后分拆为三家独立公司。2017年底,杜邦和其化学产品竞争对手陶氏化学(Dow Inc.)正式合并,在合并后的公司称为陶氏杜邦(DowDuPont,股票代码为DWDP)。 该公司计划分拆成行业领先的、在农业、材料科学和特种产品领域上市的公司,预计分拆将在18个月内进行。
2019年, 陶氏化学完成了与杜邦的分离,陶氏公司高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开市,并以“DOW”股票代码开始正常交易,并同时取代杜邦(DWDP)在道指DJIA成份股的地位。
2019年6月9日,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和联合技术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宣布以全股票交易方式进行对等合并,将创建一个国防/航空巨头。合并后的公司称为雷神技术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合并计划预计将于2020年上半年完成。2020年4月,联合技术公司股票正式更名为雷神技术公司,股票代码由原先的UTX更名为RTX,并继续留在道指DJIA成份股中。
截止2020年5月11日(周一),在道指DJIA的30只成份股中,除来自NASDAQ的5只“新经济概念股”外,其余25只成份股均来自纽约证交所,其中,5只金融股,其他基本上是美国主要制造企业。
附:道琼斯公司简史
道琼斯公司百年兴衰史,折射出百年老字号确实不易。它百年前打造的《华尔街日报》及道琼斯指数,现如今已归属不同的新东家,前者归属美国新闻集团,后者归属CME集团。
道琼斯公司(Dow Jones)创设于1882年11月,公司紧挨着纽约证券交易所。道琼斯公司的第一项业务是从股价指数编制起步的。1884年7月3日,道琼斯开始计算股价变动的指标,当时所采用的样本股多为铁路公司股票,共有11只成份股,这就是后来的道琼斯运输业指数(DJTA)。这11只成份股包括9家铁路公司(含1只优先股)、1家电报公司、1家邮轮公司。
1889年7月,道琼斯公司创办《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1896年5月26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诞生,当天指数为40.94点,它是根据通用电气(GE)等12家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公司的股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它成为后来世界上最知名的股票价格指数。
20世纪最鼎盛时期,道琼斯公司编制了3000多个股价指数,覆盖全球34个国家或地区市场、样本股覆盖5000多个上市公司,但大多数指数都是默默无闻的,唯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成为了世界最知名的股价指数,人们习惯称之为道琼斯指数,简称“道指”。
从1920年代到2007年,道琼斯公司一直由Bancroft家族控股64%,但2007年美国新闻集团(News Corp)收购了道琼斯公司及其旗下的《华尔街日报》。
2010年2月,新闻集团将道琼斯指数业务90%的股权作价6.075亿美元,转让给了芝加哥期权期货交易所集团(CME Group)。
4. 请教金融史上一些主要的事件,比如87股灾,327国债事件,07年次贷危机等
美国“87股灾”
1987年10月19曰,星期一,华尔街上的纽约股票市场刮起了股票暴跌的风潮,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重挫了508.32点,跌幅达22.6%,创下自1941年以来单曰跌幅最高纪录。6.5小时之内,纽约股指损失5000亿美元,其价值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这次股市暴跌震惊了整个金融世界,并在全世界股票市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伦敦、法兰克福、东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均受到强烈冲击,股票跌幅多达10%以上。股市暴跌狂潮再西方各国股民中引起巨大恐慌,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数以千计的人精神崩溃,跳楼自杀。
这一天被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纽约时报》称其为“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曰子”。
直接原因
股灾
股灾后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论,主要认为股灾成因包括:程式交易、股价过高、市场上流动资金不足 (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 (1)最多人认同的理论是股灾由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引起。程式交易用电脑程式实时计算股价变动和买卖策略,在1970年代末渐在华尔街盛行,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时买和卖。股灾后很多人说电脑程式看到股价下挫,便按早就在程式中设定的机制加入抛售股票,形成恶性循环,令股价加速下挫,而下挫的股价又令程式更大量地抛售股票。 (2)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 insurance)也是原因之一。所谓投资组合保险,就是当市场下滑时,为止住损失,就卖掉股票。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得有潜在的接盘者。但在那一天,所有的接盘者都消失了,投资组合保险的操作方式将股价快速往下推。而且,投资组合保险依靠的是几乎没有限制的资金流动性,但流动性并不总是存在的,资金的流动性有时会干涸。在每个人都想卖出时,这样的投资策略是不可行的。 (3)经济学家 Richard Roll 认为市场全球化是主因, 因程式交易只在美国盛行, 但没有太多程式交易的香港和澳洲股市却在10月19日当天带头下挫, 因此是因为市场全球化令在一个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动在一天内漫延全球股市。
引发条件
引发股市股灾的原因很多,但起码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一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状况,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 (2)低成本直接融资导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催生泡沫导致股价被严重高估。 (3)股票市场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投机盛行,股票市场丧失投资价值和资源配置功能。 (4)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危机使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证券市场出现心理恐慌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转
327国债事件
1995年时,国家宏观调控提出三年内大幅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措施,到94年底、95年初的时段,通胀率已经被控下调了2.5%左右。众所周知的是,在91~94中国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这三年里,保值贴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根据这些数据,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的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按照这一计算,327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因此当市价在147~148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成为了市场空头主力。 而另外一边,当时的中国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经开),隶属于财政部,有理由认为,它当时已经知道财政部将上调保值贴息率。因此,中经开成为了多头主力。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错误。当日,中经开率领多方借利好大肆买入,将价格推到了151.98元。随后辽国发的高岭、高原兄弟在形势对空头及其不利的情况下由空翻多,将其50万口做空单迅速平仓,反手买入50万口做多,327国债在1分钟内涨了2元。这对于万国证券意味着一个沉重打击——60亿人民币的巨额亏损。管金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收盘前八分钟时,做出避免巨额亏损的疯狂举措: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做空国债。下午四点二十二,在手头并没有足够保证金的前提下,空方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把价位打到147.40元。而这笔730万口卖单面值1460亿元。当日开盘的多方全部爆仓,并且由于时间仓促,多方根本没有来得及有所反应,使得这次激烈的多空绞杀终于以万国证券盈利而告终。而另一方面,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则出现了约40亿元的巨额亏损。 2月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的无效的,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这也就是说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多头的所有卖单无效,327产品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上交所的这一决定,使万国证券的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亿人民币,濒临破产。 2月24日,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就国债期货交易的监管问题作出六项规定,,即1、从2月24日起,对国债期货交易实行涨跌停板制度,2、严格加强最高持仓合约限额的管理工作,3、切实建立客户持仓限额的规定,4、严禁会员公司之间相互借用仓位,5、对持仓限额使用结构实行控制;6、严格国债期货资金使用管理。同时,为了维持市场稳定,开办了协议平仓专场。
07次贷危机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宣布业绩,并额外增加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额达70亿美元,合共105.73亿美元,升幅达33.6%;消息一出,令当日股市大跌,其中恒生指数下跌777点,跌幅4%。 。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2007年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2007年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2007年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2007年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2007年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2007年7月份由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不过目前的花旗集团的股价已由高位时的23美元跌倒了现在的3美元多一点,也就是说目前的花旗集团的身价相当于一家美国地区银行的水平,根据最新排名花旗已经跌至19名,且市值已经缩水百分之九十,且其财务状况也不乐观.
2007年2月13日 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 美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减少放贷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entury Financial发布盈利预警 2007年3月13日 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濒临破产 美股大跌,道指跌2%、标普跌2.04%、纳指跌2.15% 2007年4月4日 裁减半数员工后,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4月24日 美国3月份成屋销量下降8.4% 2007年6月22日 美股高位回调,道指跌1.37%、标普跌1.29%、纳指跌1.07% 2007年7月10日 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 2007年7月19日 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濒临瓦解 2007年8月1日 麦格理银行声明旗下两只高收益基金投资者面临25%的损失 2007年8月3日 贝尔斯登称,美国信贷市场呈现20年来最差状态 欧美股市全线暴跌 2007年8月5日 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总裁沃伦-斯佩克特辞职 2007年8月6日 房地产投资信讬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8月9日 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 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 2007年8月10日 美次级债危机蔓延,欧洲央行出手干预 2007年8月11日 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 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 2007年8月14日 沃尔玛和家得宝等数十家公司公布因次级债危机蒙受巨大损失 美股很快应声大跌至数月来的低点 2007年8月14日 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过720亿美元救市 亚太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 各经济体或推迟加息 2007年8月16日 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股价暴跌,面临破产 美次级债危机恶化,亚太股市遭遇911以来最严重下跌 2007年8月17日 美联储降低窗口贴现利率50个基点至5.75% 2007年8月20日 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1万亿日元 欧洲央行拟加大救市力度 2007年8月21日 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8000亿日元 澳联储向金融系统注入35.7亿澳元 2007年8月22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7.5亿美元 欧洲央行追加400亿欧元再融资操作 2007年8月23日 英央行向商业银行贷出3.14亿英镑应对危机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70亿美元 2007年8月28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95亿美元 2007年8月29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52.5亿美元 2007年8月30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100亿美元 2007年8月31日 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努力避免信贷危机损害经济发展 布什承诺政府将采取一揽子计划挽救次级房贷危机 2007年9月1日 英国银行遭遇现金饥渴 2007年9月4日 国际清算银行与标普对次级债危机严重程度产生分歧 2007年9月18日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 2007年9月21日 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风波导致央行行长金恩和财政大臣达林站上了辩护席 2007年9月25日 IMF指出美国次贷风暴影响深远,但该机构同时认为各国政府不应过度监管 2007年10月8日 欧盟召开为期两天的财长会议,主要讨论美国经济减速和美元贬值问题 2007年10月12日 美国财政部本着解决次贷危机的宗旨,开始广开言路 改善监管结构 2007年10月13日 美国财政部帮助各大金融机构成立一支价值1000亿美元的基金(超级基金),用以购买陷入困境的抵押证券 2007年10月23日 美国破产协会公布9月申请破产的消费者人数同比增加了23%,接近6.9万人 2007年10月24日 受次贷危机影响,全球顶级券商美林公布07年第三季度亏损79亿美元,此前的一天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也宣布当季亏损6.2亿美元 2007年10月30日 欧洲资产规模最大的瑞士银行宣布,因次贷相关资产亏损,第三季度出现近5年首次季度亏损达到8.3亿瑞郎 2007年11月9日 历时近两个月后,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三大行达成一致,同意拿出至少750亿美元帮助市场走出次贷危机 2007年11月26日 美国银行开始带领花旗、摩根大通为超级基金筹资800亿美元 2007年11月28日 美国楼市指标全面恶化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声称10月成屋销售连续第八个月下滑,年率为497万户,房屋库存增加1.9% 至445万户 第三季标普/希勒全美房价指数季率下跌1.7%,为该指数21年历史上的最大单季跌幅 2007年12月4日 投资巨头巴菲特开始购入21亿美元得克萨斯公用事业公司TXU发行的垃圾债券 2007年12月6日 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公布,第三季止赎率攀升0.78% 2007年12月7日 美国总统布什决定在未来五年冻结部分抵押贷款利率 2007年12月12日 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和瑞士五大央行宣布联手救市,包括短期标售、互换外汇等 2007年12月14日 为避免贱价甩卖,花旗集团将SIV并入帐内资产 2007年12月17日 欧洲央行保证以固定利率向欧元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 2007年12月18日 美联储提交针对次贷风暴的一揽子改革措施 欧洲央行宣布额外向欧元区银行体系提供5000亿美元左右的两周贷款 2007年12月19日 美联储定期招标工具向市场注入28天期200亿美元资金 2007年12月21日 超级基金经理人BlackRock宣布不需要再成立超级基金 2007年12月24日 华尔街投行美林宣布了三个出售协议,以缓解资金困局 2007年12月28日 华尔街投行高盛预测花旗、摩根大通和美林可能再冲减340亿美元次贷有价证券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出现恶化迹象,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投资者担心,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会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影响消费信贷和企业融资,进而损害美国经济增长。 但开始许多分析家认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可望被控制在局部范围,对美国整体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就目前看来,次贷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根据最新数据公布,美国已是第二季度GDP下降,且降了百分之零点五,这已宣告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且预计美国经济还将继续低迷。 首先,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急中“中标”,而且其次贷问题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 其次,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健,不乏继续增长的动力。这是因为美国的各方面仍然是世界最强的,如最新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且在相当的时间内没有国家和组织能撼动;而且美国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像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进行战略收缩就有效的缓解了当时的危机。 而有论者认为,7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根本上没有解决,负债逐年增加,从1975年至今没有出现过贸易顺差。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罗斯福新政也好,还是在七十年代取而代之的新自由主义也好,没有解决社会分配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缺口问题,美国就从根本上无法摆脱其经济危机。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继续阻碍生产的增长。更大的问题的是,影响房价出现两位数下降的因素对在房地产泡沫鼎盛时期消费者大举借债的美国会产生什么影响。持乐观看法的人从消费者支出的反弹中得到些许安慰,但这可能是一个错误。房价呈两位数下降将使越来越多的抵押贷款借款人陷入财务困境。问题已经在其他消费者债务上显现出来,如信用卡违约率正在上升,贷款机构很可能面临更加棘手的局面。随着住房拥有者感到自己越来越穷,消费者支出必将受到抑制,特别是在股市持续下滑的情况下。 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尽管在美国不计后果向高风险借款人放贷的规模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房价的膨胀一直比美国更为严重,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 另外,《经济学家》还指出,全球经济抵御美国经济疲软的能力也不应被夸大。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
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 我国已经截止到目前我国CPI已连续两个月低于4% ,分别为10月4.0% ,11月2.4% ,而PPI为10月3.2% ,11月2% ,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只有9% ,11月份的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只有4.9%,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了失业的严峻形势,现在我们国家头等的经济大事就是保增长,促就业。 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从超过1.9万亿美元减少到1.89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5. 崩!美股一周内第3次熔断!宁德时代装机量被反超!|一周大事件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哈罗大家晚上好,我是社长。
因为发现有太多新闻没办法写成几千字深度分析长文,但如果不跟你聊聊又觉得很可惜。所以《一周大事件》就是跟你汇总几条近期新能源车、智能互联相关的大新闻,同时还会进行简单的分析或点评,其中可能包括行业动态、最新政策、新车发布等等。一起来看下上周的大事件吧~
1、
我们也算见证过历史了!
美股又一次熔断!
发文章前看到张图:
我顺手搜索了一下其他销量比较高的混动车型是不是也存在机油乳化的现象,然后我发现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丰田的车型,除了本田思域。
但有趣的是,本田思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也不少。看来这是混动车型的通病了……只要勤保养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单从这点来说,电车的维修保养就省心多了。毕竟不用经常更换机油,整体配件的简单,也会让毛病相比油车少很多。况且,前机盖还挺沉的,对女车主来说,经常查看也挺不容易的。
奔!走!相!告!
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做一家良心且客观公正的新能源汽车媒体,也在尽力写出对大家有用的新闻和评论内容,如果觉得我们的东西有点意思,记得关注我们~
前段时间,我们根据销量和热度榜
刚做了11款热门车的真实续航测试
当我们把这11款车的电全部跑光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关注电动车公社WX公众号
回复「续航」,就可以看到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