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伊利股份股票分析图

伊利股份股票分析图

发布时间:2025-02-20 15:51:59

A. 基金重仓占比小的基金有哪些公司

1、 中国平安
2、 贵州茅台
3、 五粮液
4、 格力电器
5、 伊利股份
6、 中恒集团
7、 盛运股份
8、 东方雨虹
9、 河钢股份
10、 首钢股内
拓展资料:一、基金重仓是指基金大量持有的一只股票。基金重仓概念股主要有中恒集团、盛运股份、东方雨虹等。
1、在以往基金重仓股中,中国平安和贵州茅台一直都是常客,易方达和南方基金公司第一大重仓股是贵州茅台,华夏、汇添富、广发、富国则把第一重仓股给了中国平安。第一大重仓股中国平安,基金共持有其415.9亿元市值,占流通股的2.57%,贵州茅台紧随其后,基金共持有其387亿元市值,占流通股比例的3.13%,五粮液、格力电器、伊利股份分列基金重仓股的第三至第五位。贵州和茅台也是二季度基金经理持仓最多的个股,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为基金增持最多的3只股票。
2、白酒股在基金二季报中显得尤为亮眼,不仅前十大重仓股中占去其三,而且在50大重仓股中,白酒股也有7家上榜。除了白酒行业之外,金融行业也受到基金偏爱,3家保险和5家银行位列其中。
从行业变动来看,金融行业、交运仓储邮政业、采矿业的市值占比得到明显提升,这一特征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基金风险偏好的下降。此外,教育、住宿餐饮等总市值较小的行业也得到基金的增持。
二、基金重仓股技术了解
1、 技术分析
在K线图里,有个指标就生命线,质地好的企业股价能够在60日均线上,机构就应该没有大幅度的撤离。因为国内公募基金是三个月为一个公布持仓的周期,每个月有20天,60天基本上是基金持仓正常的一个时段。
2、波段操作
不是拿了股票就长期持有。A股市场,是一个情绪化的市场。譬如,当大家都在讨论高铁、水利等板块的时候,这就到了调整的时刻。而当大家放弃的时候,却是进入的好时间。譬如,高铁板块,在经过充分调整后,一些个股仍会有投资机会。
把板块和机构行为做一些结合,通过分析股价、技术面的特点会发觉到一些比较好的投资标的,这样就可以帮你跨越周期。

B. 伊利股份会成为第二个万科吗

导读:又一家近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了, 这似曾相识的一幕不经让人叨念,难道又有一场“宝万之争”要上演了?

9月18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权益变动报告书,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旗下公司已经持有该公司5%,直逼第二大股东位置。

公告举牌后,伊利股份果断停牌,这多少吸取了点万科的前车之鉴;与此同时,阳光保险也很“识时务”地表示未来12个月内不会再增持,并且还表示,举牌伊利纯粹是“咸菜吃多了,喝口奶”而已。

只不过,这话越听越像是一刻烟雾弹。

伊利极似万科,阳光保险有备而来

作为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伊利股份拥有出色的盈利能力。根据伊利股份的2016年半年报,伊利股份当期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00.8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8.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1%。市场调研机构AC尼尔森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在国内乳制品整体市场,公司零售额占市份额20.1%,位居第一。

不仅如此,伊利股份现在已经远远领先另一家乳制品巨头蒙牛。数据显示,伊利2015 年收入规模超过蒙牛 100 亿元,净利润几乎是蒙牛的 2 倍;同时,公司在乳制品市占率持续提升,15 年达到新高。

在液态奶领域,公司于2014年销售规模首次超过蒙牛,位于液态奶第一的位置。除此之外,公司在各细分领域均保持领先地位,低温酸奶市占率持续提升,婴幼儿奶粉在国产品牌市占率第一,冷饮业务为行业冠军。

股本结构上看,根据中报显示,第一大股东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持股比例仅为8.84%,第二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6.25%;可见,公司股权极为分散,才举牌一次的阳光保险已经跃居第三大股东。

出色的盈利能力,加之分散的股权,伊利股份的特点与万科极为相似。

说起来,阳光保险也是A股举牌常客。去年12月1日,阳光保险于一天之内举牌了承德露露、京投银泰和中青旅,彪悍的手法令人胆寒。另外,阳光保险还举牌过凤竹纺织、胜利股份。

不过,对于伊利股份的举牌,阳光保险则表现的更像是一位城府极深的算客。从举牌路径来看,阳光保险第一次进入伊利股份前十大股东之列是在去年年报中,彼时持股1.09亿,占总股本的1.83%,位列伊利股份的第五大股东。

此后伊利股份的一季报和中报中,阳光保险的持股比例均为变动,由此推算,阳光保险此次的买入行为主要发生在7、8两月。埋伏半年之久,不经让人怀疑是有备而来。如今,阳光保险只需再增持4%的股份便可夺取第一大股东之席,若以停牌价16.11来计算,只需不到40亿的现金即可达成。

严防死守,伊利费尽心思

现在来看,对于险资的突击入围,伊利股份的反应还算来的及时。不仅迅速停牌,同时伊利股份已经早早开始寻觅起“白衣骑士”。

伊利内部人士9月19日表示,伊利管理层通过停牌在寻求与阳光保险及其他股东的沟通时间,同时,伊利管理层也在寻找“金主”支持,以避免恶意收购的风险,但由于时间紧迫,“金主”尚未有明确指向。

行业专家认为,伊利本身股权分散不利于防守,此次停牌或是筹划反收购计划。

事实上,有了“宝能逼宫”的前车之鉴,伊利股份早已意识到股权过于分散的风险,只不过,由于资金以及制度的原因,无法改变现状。

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伊利高层也曾多次商议欲整合股权,防止“野蛮人”入侵,但由于资金实力不足,计划未能成行。被阳光保险举牌后,伊利欲寻求国资委的支持,但鉴于现在阳光保险坚称“财务投资,不主动谋求成为第一大股东”的表态,国资委出面干预的可能性并不大。

事实上,伊利股份为防“野蛮人”可谓费尽心思,最为著名的便是此前修改公司章程,从“股东持股达3%须通报”到对于“恶意收购”的定义,多数条款都试图提高收购门槛,反制野蛮人控制公司董事会。

不过,由于拟修改的公司章程多处条款与法律法规存在出入,此举遭到上交所十份问询函。因而,伊利股份不得对重新对议案运行完善,至今尚未完成修改。

除以上招数外,伊利股份还曾当面询问险资股东,以求安心。

伊利一位高管曾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很多保险公司是我们的股东,有时候也会问他们会不会举牌伊利,他们表示,市场上比伊利漂亮的公司太多了,因为在他们看来漂亮的公司是像房地产、银行类的,经营简单。不像伊利这样的公司,一边是农民,一边是消费者,整个流程太复杂,一般人驾驭不了。而且风险太大,经不起折腾,万科这样一折腾,可能就是少卖几套房子,而消费品公司一折腾,消费者一丢,投多少都得赔进去。”

但现实总是骨感的,一切还是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了。

阳光保险的承诺,可信度有多少?

伊利聊了这么多,当然也不能忽略另一个主角------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阳光保险虽已承诺12个月内不在增持,并同时声明,举牌伊利纯属财务投资。但资本市场中的变脸早已见怪不怪,与其去听,倒不如去踏踏实实地分析一番。

阳光保险,是中国500强企业、国内保险集团排名前七,旗下拥有阳光人寿、阳光财险、阳光资产管理、阳光渝融信保、阳光融和医院等机构。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阳光保险2015年的保费收入为568.67亿元。来点形象的对比,宝能旗下的前海人寿2015年的保费收入为173.76亿元,这下可以知道阳光保险是有多么高大上了吧。

回顾阳光保险近年来的种种动作,其管理层不断扩股的心态可见一斑。根据阳光保险集团下属子公司阳光产险和阳光人寿披露的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两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约34亿元。仅在投资收益上,阳光产险和阳光人寿合计就达到了125.91亿元。

迅猛扩张、快速盈利,阳光保险集团积极谋求上市的声音不绝于耳。早年间,有香港媒体报道阳光保险计划赴港上市,并称集资金额为6亿美元。不过,在屡次传出香港上市的消息后,阳光保险仍然没有正式回应自己的IPO计划。

举牌伊利股份,虽说阳光保险自己已经做出表态,更是强调自己是是业内首家在举牌后主动表态,不谋求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司。

但事实真是如此简单吗?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险资早已开始将A股中的大蓝筹作为目标。

有市场人士指出,阳光保险举牌伊利股份显然不止是“看好未来发展前景”。在监管收紧的背景下,阳光保险仍保持高调动作,大肆举牌,背后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布局和意图。

他认为,虽然阳光保险口头承诺不会谋求伊利控制权,但是从其发展历程来看,这更像是资本运作的一个跳板,不排除继续增持,获取公司控制权。参与伊利的战略决策,利用伊利股份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扩展非乳业业务,将伊利股份作为一个平台,运行其擅长的股权投资,从而从中谋利。

与此同时,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表示,此次险资举牌伊利股份,不能简单视作普通的投资行为,而是需要特别警惕其把伊利股份当成资本运作的跳板,从而对中国乳业产业安全造成的系统性伤害。

—END—

C. 有没有人告诉我伊利为什么跌停,昨天格利跌停我

白马股的闪崩最重的是还是连续上涨太多了,即使这些个股的基本面没有明显改变,中长线仍有投资价值,但也没有只涨不跌的个股。

其实,价投他又何尝不是一种概念,年初的时候,银行股吹的震天响,所有的券商,机构,研报,媒体,都在吹,说这就是今年的白酒股。最后呢?

号称宇宙第一行的工商银行,还不是照样怎么上去,怎么下来!

今天伊利股份加速按跌停,另外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格力的不分红,这个消息是放大市场对价投的消极的气氛的,所以导致了很多白马股出现了加速下跌。

D. 怎样分析一个公司

1、公司的背景资料

1)查明公司所属行业,定位公司在行业中的低位(是否是领军企业或优势企业);

2)分析行业的竞争程度,判断公司在竞争中胜出的可能性和核心优势;

3)分析主营构成,查明各块业务占比和毛利情况,判断公司是否有做大某块业务或提升毛利的有力因素;

2、市值情况

当前公司的市值大小,与同行业同主业其他公司进行横向对比,看有无成长空间;

3、财务考察

1)毛利率:毛利率在行业中的位置,是否逐年在提升;

2)净利率:净利率在同类公司中高低,三项费用对净利的影响程度;

3)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是否逐年在提升,是否明显低于净利润甚至出现负数,是否提示有危险;

4)主营收入:是否呈现逐年提升,同比变化增幅如何;

5)净利润:是否呈现逐年提升,同比变化增幅如何;

6)ROE:高低如何,是否逐年提升。重点分析ROE提升的影响因素是那些:是净利润率提升、资产周转率提升还是债务杠杆的作用。

7)分红:历史分红情况如何,是否有高股息的传统,进而验证增长的真实性和管理层的诚信度;

4、公司存在的问题

重点分析公司可能未来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遇到的大概率危险。

5、未来看点

主要考察公司未来有哪些重大事项可能对公司的发展和盈利提升的重大机会;

6、安全边际

分析当前的PB、PE,预判未来增速情况,尝试判断安全边际。

E. 怎么选择优质股票

筛选企业的第一条指标是ROE≥15%。这是市场公认的优秀企业的最低进入门槛,所以不必过多解释,重点强调的是在实际运用中的关注点。第一点需要强调的是ROE指标最好是5年均值,最低也是3年均值,再低就没有意义了,需要判断企业ROE的长期发展趋势是在15%以上的;第二点需要强调的是ROE的质量,即净利率、财务杠杆、资产周转率三者是否合理,这个需要结合公司的商业模式来判断,定量指标分析离不开对公司的定性分析,对商业知识的积累是躲不过去的必修课,但一般来说财务杠杆要保持合理,高财务杠杆意味着企业的经营风险较高,尤其是有息负债占比很高的企业,需要慎之又慎;第三点需要强调的是对ROE发展趋势的判断,ROE指标介于10—15%之间的公司也是可以纳入分析范围的,只要ROE指标趋势是逐步向上的,而且从基本面可以找到强有力的证据做支撑,说明企业发展逐步向好,这种企业也是可以投资的,比如2016年以前涪陵榨菜的ROE指标是低于15%的,2010年上市以来长期介于10—14%之间,虽然与IPO上市后净资产增厚有关,但ROE指标基本上反应了涪陵榨菜的基本面情况,这种情况在2016年被打破了,ROE飙升至16.4%,研究基本面可以发现涪陵榨菜的产品重新定位和提价策略行之有效,基本面有了质的改善,这时候就是上车的好时候。ROE指标长期低于10%的企业,基本上可以完全放弃了,研究的产出比太低了,完全是浪费时间成本。第四点需要强调的是ROE指标有滞后效应,对于ROE指标持续向好的企业,重点是找到企业基本面改善的有力证据,可以提前上车,没必要等到ROE指标一定达到15%之后才上车。

筛选企业的第二条指标是找到清晰可辩的企业“护城河”,“护城河”的概念是指竞争对手无法轻易进行复制的能力。很多企业所谓的“护城河”都是虚假的,在大量金钱攻势下会土崩瓦解,真正的“护城河”是非常稀缺的,用钱是根本解决不了的事情。比如永辉的生鲜超市战略,其战略根基是完善的生鲜产业链+经营上的内部合伙人管理机制,其他超市根本就没法进行复制,这就是永辉的实实在在的“护城河”;伊利股份的护城河就是品牌知名度,每年超过100亿元的广告营销投入构建了非常高的竞争壁垒;顺丰控股的护城河就是基于时效和服务的品牌效应,其根基是一体化的垂直产业链+直营模式,其他企业也是没法去学习的;海底捞的护城河就是独特的服务,其根基是基于内部合伙人机制+善待员工的企业文化,其他餐饮企业也是没法学习的,服务的标准可以指定,但服务员真诚的笑容从何而来?海螺水泥的护城河就是低成本,其根基是T型战略布局+优秀的管理机制,其他企业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再造T型战略,从而垄断低成本的石灰石资源。
《巴菲特的护城河》这本书将企业护城河归纳为四种:无形资产、客户转换成本、成本优势以及网络优势。本人大抵是认同的,但这种分类在操作层面上意义不大,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是没办法产生溢价的,我更愿意从更加微观的层面去判断企业的护城河,只要企业具备的某种竞争优势是独一无二的,是竞争对手难以进行学习和复制的,那这种竞争优势就是护城河。护城河的真正意义是竞争对手没法轻易进行学习和复制,企业可以独享的竞争优势。
筛选企业的第三条指标是企业具备优秀的企业管理人+优秀的企业管理机制。管理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管理才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但是作为企业外部的投资人,判断企业家以及企业管理的好坏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首先得到的资料是不全的,往往都是盲人摸象,其次企业家被公开的东西都是被洗白的,不好的一面很难去发现。虽然很难,但也必须去做,个人认为判断企业管理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管理效率和产品营销效率,通过逐步的摸索本人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第一点是观察管理层是否大量持股,这一点对国企效率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凡是发展很棒的国企大部分都有这个特点,比如海康威视、万华化学、海螺水泥、格力电器、洋河股份等企业无不是市场上的超级大白马。第二点是观察管理层是否有股权激励,这一点主要是观察民营企业的,有股权激励的企业说明老板的格局大,有财富分享精神,下面的人会拼命干活,企业可以做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的集团了,何厚建老板的格局非常大,以方洪波为首的管理层持有大量股权激励股份,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反面的例子是飞科电器,李老板持股达到极高的90%,管理层什么股权激励都没有,老板的格局小了很多,反应到管理层面就是新产品迟迟不能推出,研发效率和管理效率低了很多,虽然本人持有飞科电器,但对李老板的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屑的,也算是上贼船了,好在估值不高,风险不大。第三点是观察企业的管理层级,管理层级多的企业必定是官僚作风盛行,管理效率低下,事业部制管理方式基本上是现代管理企业的标配,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完全没有分析的必要了,大部分老国企就是这种作风。第四点是观察企业的产品定位和营销定位。定位理论可以帮上大忙,套用定位理论对大部分消费品进行分析,准确率可以到到90%以上,是一把最有效率的利器,也是投资人很有必要掌握的一项分析技能。第五点是观察企业家平时的采访和发言,是否有很好的战略眼光?是否有产品情节?是否可以做到言行一致?是否有利益以上的追求?通过长期的跟踪和观察,大抵可以判断出对方是否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第六点是观察企业是否再实行内部的合伙人管理机制(类阿米巴经营模式),这是目前最新的管理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三点:(1)划小单元,让员工像老板一样主动思考和经营(2)赋权经营,快速培养经营人才(3)数字化经营,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赛马平台,实现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简单来说,就是将内部员工变成小小老板,利用员工的主观性创造效益,大幅降低管理上的监督成本,从而做到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和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凡是内部合伙人管理机制比较成功的企业,属于牛股集中营,比如永辉超市、海底捞、爱尔眼科、小米集团、阿里巴巴等等。
通过以上三条筛选指标的甄别,预计90%以上的企业都出局了,剩下的都是100%优秀的企业,唯一考虑的因素就是买入价格问题,只会买贵,不会买错。“贵”可以通过时间来化解,“错”没有解决方案。从逻辑上来讲,优秀的管理人必然会建立一套优秀的企业管理机制,在企业发展中会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反应到财务指标上就是优秀的ROE数据,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三项筛选指标出现背离,大概率是分析出现了偏差或者企业在通往变好/变坏的路上,投资人可以提前发现问题,从而发现投资机会或者避免投资损失。
最后的彩蛋,如果只能从三项指标中选择一项的话,我会选择第三条指标:企业具备优秀的企业管理人+优秀的企业管理机制。优秀的企业管理可以化解掉企业发展过程中90%以上的问题,而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质上都是管理问题,管理才是最本质的东西,管理是企业价值的最大来源。

F. 怎么看股票怎么选择优质股

一、什么是成长投资?

成长投资就是找到在某个领域具有成长空间的公司,在它成长到天花板(可参考的合理市值)之前,只要能确定公司依然沿着你之前研究的成长轨道前进,你可以持续买入,基本不用考虑它是否便宜。你需要关注的指标是“持续”、“显著”地成长及离天花板还远。

二、如何选择真正的成长投资标的?

成长性一般以盈利能力来衡量,好的成长投资应该寻找的是净利润在3-5年内可持续显著地高速成长的公司,这些行业或公司具备的最大特征是:

1、高竞争壁垒(技术壁垒、或客户壁垒、或规模壁垒等),这是成长类子行业或公司最核心的必要条件;

2、行业市场规模一般不会特别小,这只是大牛成长股的必要条件,而非所有成长投资的必要条件;

3、在需求维度上,行业表现为持续正增长(出现新生市场常带来最佳机会,产业技术升级带来的行业增长空间为次优,产业转移或进口替代也可但这种为最次)。

4、“持续显著高增长”是成长类公司投资的关键,尤其是“持续增长”,原则上,这个“持续”不能低于3年。

“持续”和“显著”两个维度如果反复被证明过的话,那么将提升未来的成长预期,享受一定的估值溢价。不能保证“持续性”的子行业或公司,如电子行业的面板子行业,不能划分到严格意义的成长投资领域。

三、投资时点与何时退出?

1、长期的退出时点:主业成长的天花板。

天花板是最难衡量的维度,以我的经验,新技术或新产品诞生时往往存在于垄断市场或自由竞争市场,当产品放量时,行业会发生演变,只要是竞争壁垒足够高的行业最终大多会形成寡头垄断市场格局,这样最终将存在两家或几家大型寡头厂商。

理想上,寡头竞争市场格局里最大的那家厂商最多也只能拿到5-7成的市场份额,所以,按照公司终极状态下PS=1来测算,当一家公司的市值成长到他主业所在行业潜在规模的50%时,我会变得适度谨慎,而它的市值成长到潜力市场空间70%时,我会建议卖出,除非它有更好的新业务并开启新一轮的成长周期。

所以,如果潜力空间无法测算,并且找不到“可参考的合理市值”参照系公司,那么市值过大时,投资中会持续担忧天花板的问题,从而导致估值小幅折价。

2、短期的买卖时点:预期差。

由于股票市场对公司基本面反映具有提前或延后效应,预期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市场买卖的重要因素,而预期与基本面之间的不同步使得市场可能产生阶段性的错误定价,这就是我们要找的预期差。

G. 谁会分析股票啊请举个例子具体分析一下。(只分析一支股票)谢谢!

招商银行600036分析:
招商银行在公布2011年三季度报表后,在公司良好的业绩增长刺激下以及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宽松,近期股价逐级震荡走高。K线稳稳地站上60日均线。中期趋势有走强迹象。
分析如下:
一、公司基本面:
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公布201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2.90亿元,同比增长37.02%;净利润283.88亿元,同比增长37.91%;实现每股收益1.32元,每股净资产达7.12元。
对于前三季实现营收和净利超过30%的高增长,招商银行方面称,主要原因是生息资产规模增加,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稳步提升。
第三季度,招商银行净利差为2.93%,净利息收益率为3.12%,实现了净息差单季环比12个基本点的上升。其第二季度净息差环比基本持平。
招商银行第三季度不良贷款依然实现“双降”,截至2011年9月末,其不良贷款总额为94.2亿元,比年初减少2.66亿元;不良贷款率0.59%,比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
同时,招商银行加大了应对经济下行的风险,前三季,其资产减值损失上升87.08%至55.73亿元。招商银行方面表示主要是因为政府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增加。同时,其三季末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366.53%,比年初增加64.12个百分点。
截至2011年9月末,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1.39%,比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10%,比年初上升0.06个百分点。目前正在筹备进一步提高核心资本,配股融资最多不超过350亿的规划已报证监会等待审批。
二、技术面分析:
从周K线看,该股周线形态十分完美,经过一次挖坑诱空后,周线再上平台并逐级走高呈现清晰的多头有力排列。而从周均线来看,5周均线、10周均线已经有力拐头向上。周K线的走强是难以骗线的,周K线是挖掘中期“牛股”的一大利器。
从箱体形态来看,股价携量突破大平台区域进入了新的箱体震荡并且维持缩量震荡,多头积聚量能过程十分清晰。而近期股价的再度缓步上行则进一步确认了多方的运作思路。
从日K线看,挖坑洗盘明显缩量,上行量能配合,多方力度再上新台阶。从均线系统分析,可清晰看见30日均线、60日均线均拐头向上,多方力量积聚充分。从本周盘面看,股价回踩前期高点11.98后得到支撑,然后逆势创出阶段新高,目前回落休整,多方力度已经到了迸发前夕,后市新高主升临界点就在眼前。
从日K线MACD指标技术分析,在低位底背离形成黄金金叉后,已经站上0轴,目前处于回落状态,一旦股价走强,MACD红柱将持续上升,对股价形成有力支撑。

H. 分析一支股票主要看什么数据

看盘的几个小技巧:
第一:看盘的首要重点是看板块和热点个股的轮动规律,进而推测出行情的大小和持续性时间变化。比如每天应该注意是否有涨停个股开盘,如果有,那么说明主力资金还在努力选择突破口,如果两市都有10只以上的涨停个股开盘,则说明市场处于多头气氛,人气比较旺,少于这个标准则说明市场人气不佳,投资者应该当心大盘继续下跌风险。如果每天盘面都有跌停板,并且是以板块方式出现,那么,应该警惕新一轮的中级调整开始。在热点上,如果前一交易日涨停的个股或是上涨比较好的板块难以维持两天以上的行情,那么,就说明主力资金属于短炒性质,此个股或板块不能成为一波行情的领头羊,同时也意味着这一轮上涨属于单日短线反弹。反过来讲,如果热点板块每天都有2-3个以上,平均涨幅都在2%以上,并相互进行有效轮番上涨,则中期向好行情就值得期待。2010年7月初、中期,有色资源、煤炭资源、稀土资源以及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板块交替上涨,从而产生中级行情。

第二:看盘应该注重关注成交量。根据两市目前市值情况看,上海大盘成交量小于1000亿应做震荡整理理解,700亿以下为缩量,小于500亿可以理解为地量,超过1100亿应该理解为放量。地量背后往往意味着反转,例如,2010年6月底和7月初之间,先后多个交易日上海股市成交量低于500亿,这个时候空仓资金应为自己的重新进场做好准备。当大盘摆脱下降趋势,走出一个缓慢的底部构筑的形态下,成交量温和状态下,投资者可以以不超过半仓的水平买股持股。如果,当股票持续上涨,成交量放大,换手率超过15%(中小板、创业板个股特定条件下可以放宽到20%左右,另外新股、次新股、限售股、转赠股、配股上市日不在此列),5-20日线开始死叉转向,那么此类短线题材股和概念股应该考虑逐步抛售。

第三:努力培养盘感,运用技术手段捕捉市场机会。不管是什么品种的股票,如经过短期暴跌,跌幅超过50%,下跌垂直度越大,那么关注价值就越高,当某一天突然缩量,短线买进的机会来了。因为急跌暴跌后,成交量突然萎缩就杀跌盘已经枯竭,肯定会出现反弹,这个时候可以坚决地战胜自己恐慌情绪积极进去抢一把反弹就走人。同样,如果股票价格在接连涨了很多时间,而且高位开始频繁放量,可是价格始终盘旋在某个小区域,连续用小单在尾盘直线拉高制造高位串阳K线,筹码峰密集严重扩散,则说明这个完全是主力在出货!必须坚决清仓。

第四:别小看低位的三连阳,别漠视高位的三连阴。一般讲股票价格在接连下跌一段时间后,突然在某天不那么狂跌,而且,K线上接连出现红三兵,价格波动幅度又不是那样大,通常价格一串上去又被单子砸下来了,请你注意了,这个时候往往就是有主力潜伏着开始收货中;反过来,如果在涨势继续了一段时间,股票价格已经很大幅度地脱离了主力原始成本,这个时候出现了高位几连阴,股票价格重心开始下移,尤其是在一些时候,主力利用快要收盘的时候,突然用几笔单把股票价格迅速买回日均线,在随后的几天里同样的手法经常出现,K线图上收出长下影,那说明主力出货的概率已经达到80%以上,它的这些做法都是为了麻痹经验不足的资金。假如某天连10日、20日、30日线都跌破,不管是赚还是赔,坚决离场。

第五:大涨买龙头,如何发觉龙头,其实在市场大跌气氛里很容易判断龙头股,应密切注意涨幅榜中始终跃居前几位的逆市红盘股,特别是价格处于“三低”范畴,或是股价在15-20元之间,离新多主力拉升底部区域不足50%空间,在大盘大跌的当日或随后几天时间里,果断用长阳反击K线收复前期长阴失地的,则有望成为反弹的龙头。市场的法则永远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当中级以上行情出现的时候,投资者要善于提早发现谁是龙头,并果断追进,抓稳抓牢,别因一时盘面震荡轻易下马。通常洗得越凶,后期飚涨概率越大。炒股抢占先机概念很重要。有的股票难当龙头最好在行情启动初期果断放弃,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第六:在涨势中不要轻视冷门股、问题股。 你只要它涨得好,涨得牛就是,“涨时重势,跌时重质”就是这个道理。任何时候,主力和庄家比我们聪明,他们不是傻瓜,当股票一个敢于在大势不好的情况下缩量封出涨停板,肯定有其不被市场大众知道的东西隐藏在后面。熊市里,很多2-5元中小盘个股就是这样无量快速涨停,通常这个时候非常考验短线高手的看盘功力,因为这样的股票往往留给人的思考、判断、下单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一般此类股很容易出现连续涨停,甚至是一字涨停,像2010年7月27日,很多ST股大跌的时候,ST黑化却震荡走高,上方买盘都被逐步吃掉,并在临近收盘的最后10分钟封上涨停,这说明市场已有嗅觉灵敏的资金闻到了变盘气息在重组前夜下手。

I. 伊利股份近期的个股分析,最好带图解释,证券投资学作业.

【龙吟点评】:震荡向上行情,近日持股
机构参与度:机构参与度为28.66%,属于中度控盘

资金流向:主力净流入5471.91万,超大单流入3693.65万
主力成本:最近1日主力成本40.55元,最近20日主力成本39.87元

伊利股份(600887)
回答还有疑问请到本博留言,必复!

阅读全文

与伊利股份股票分析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众118论坛 浏览:614
平安股票开户受益人什么意思 浏览:547
新冠疫苗股票谁赞股份 浏览:545
股票期权交易标的 浏览:36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股票配资的函 浏览:253
炒股一般最少多少股 浏览:7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911
股票公司名字有个蓝色的v 浏览:300
企业股票放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 浏览:742
全自动炒股 浏览:844
股票账户更换手机号码 浏览:959
苏常柴a股票今天行情分析 浏览:177
某小企业购买中州公司发行的股票 浏览:876
飞狐股票软件网站 浏览:931
手机股票怎么看昨天的走势 浏览:532
dr正川股份股票 浏览:891
试述公司债券与股票的不同 浏览:936
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程序是什么意思 浏览:290
美股开户的相关文章 浏览:211
股票期权重要吗 浏览: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