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泽源的拍卖事件
依据国有产权拍卖规定,汇润与亿阳须在2005年8月15日前支付80%的股权款,方能完成股权过户;在过户后45天,必须支付20%的余款。但付款并未如期进行。外界对于两家民营股东竞标资质和筹款能力的质疑,也贯穿深航拍卖事件始终。
如今,随着关国亮违规拆借新华人寿资金的内幕曝光,两年前那场深航股权交易的幕后关联也渐次浮现。
尽管收购资金来源非法,交易程序违规,股权款至今未清,新股东汇润入主深航已是既成事实。这家中国第六大航空公司已在今年初完成了增资——5亿元增资款同样来自关国亮的拆借。汇润背后形形色色的实际出资人,在耗费巨资获得深航控制权后,也正在谋求套现和退出。
这一曲折而生动的中国式资本故事已经上演两年,如今仍未落幕。 2005年深航拍卖交易的两名重要幕后人物,是李宜时和关国亮。“汇润拿下深航,靠的是李宜时的关系、关国亮的钱。”接近关国亮的知情人有此一说。
现年54岁的李宜时是辽宁兴城人,曾在军队生产经营部门工作,位至高管,亦曾因经济刑事问题先后获罪入狱三次。当2004年广发行意欲出售所持深航股权时,李宜时走向了前台,此时他身份证上的名字已改为李泽源。
虽然李宜时自恃有关系网,但并无身份和资本,须借助他人来收购深航的股权。2004年末,他推动北京民营企业当代集团出面竞购深航股权。此时,深航股权竞购者众多,包括外资美国国际集团(AIG)、新桥资本;国内金融巨头中信集团、平安保险,更包括持股深航25%的第二大股东国航、持股10%的深圳市属企业全程物流。
脱胎于军企的当代集团报价15.73亿元,竞购广发行旗下资产经营公司广控集团持有的深航65%股权。2005年1月,广控集团向广东省作汇报,准备接受当代集团报价。但在最后关头,国航和全程物流极力反对,主张老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各方僵持不下,广东省最终决定公开拍卖。
就在5月23日拍卖前夕,当代集团突然退出竞标阵营,取而代之的是此前从未出现的汇润和亿阳。
汇润是专为竞拍而成立的项目公司,2005年3月才在深圳设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李宜时、赵丽、秦畹江、宋祖玉四名自然人股东发起,李宜时个人持股89%。亿阳是小有名气的哈尔滨民营企业,以通信产业起家,旗下拥有上市公司亿阳信通(上海交易所代码:600289)。老板邓伟是全国政协委员。
外界事后方知,当代集团在最后一刻退出竞标,主要是因为担心拍卖将导致一个无法承受的高价。而亿阳进入,一来是在于区区1000万元注册资本的汇润本身不具竞拍资质,二来则因为李宜时志在必得的承诺。
同样因为竞争对手国航的压力,李宜时在拍卖前不久,将所持汇润股份全部转给一个名叫赵祥的人。国航的理由,是指李宜时当时仍是保释在外(牛啊——天空注)的身份。现年67岁的赵祥同样来自东北,曾任辽宁葫芦岛市市长,退休后往来于辽宁和深圳之间,多有人脉,在深圳本地有着自己的生意。
最终,汇润和亿阳以27.2亿元的出价,打败了国航和深圳市的竞标联合体。 在赢得拍卖后,汇润甚至还未筹措到第一笔30%的股权款8.16亿元。李宜时等人为此四处奔走,“我和关国亮是他们找到的第五或第六个资金方。”西部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彪说。
西部担保与新华人寿素有渊源。2003年西部担保与隆鑫集团一道入股新华人寿,半年后,西部担保将所持股份转让“隆鑫系”的海南格林岛投资公司,后者最终为关国亮所控制。
刘文彪与隆鑫集团老板涂建华亦有渊源,当西部担保于2003年1月在西安注册成立时,涂建华曾任西部担保执行董事。
或许是凭借刘文彪的牵线搭桥,急需大笔资金支付首付款的李宜时等人与关国亮取得了联系,而后者手中此时正有大笔“闲钱”。
2005年的关国亮正在筹建新华控股——一家旨在最终绝对控股新华人寿的集团母公司。关氏决定把在新华人寿股东中最亲密的盟友拉入新华控股,并指令新华人寿资金运营部门,将数亿元资金打入隆鑫集团等公司账户,作为后者入股新华控股的资本金。
于是,来自新华人寿的4.3亿元经由隆鑫分批打入汇润账户,另一笔3.86亿元新华资金则借由其他渠道辗转注入汇润。汇润由此向广控集团付清首笔股权款。
通过这笔高达8.16亿元的巨额拆借,关国亮在汇润获得了很大的话语权。当然汇润只是中介,关国亮的最终目标是深航——一家大名鼎鼎、拥有充沛现金流因而也富有资本运作空间的航空公司。
在达到这一目标前,汇润必须先在法律程序上完成深航股权的过户。依据拍卖程序,它必须在2005年8月15日前支付第二笔50%的股权款,高达13.6亿元。 期限很快来到,但汇润的第二笔股权款一拖再拖。广控集团甚至为此向广东省打报告请示,倘若汇润无力支付股权款,这笔交易将如何善后?
汇润开始分批付款。至2005年9月30日,国庆长假前的最后一天,第二笔股权款10亿元的最后一笔最终打入广控账户,据闻这笔10亿元股权款来自其他渠道的高息拆借。尽管距离交易约定的13.6亿元仍有3.6亿元差距,但汇润已自感水到渠成。国庆长假刚过,汇润便提出股权过户要求。
国航再次力争,指出所付股权款仍未达到预定的80%数额,即总计21.76亿元,股权过户即属非法。但此时,早前与其保持一致立场的深航第三大股东全程物流已倒向汇润一边。汇润与全程物流合计持股深航达75%,股东投票权重高于三分之二。因而在2005年11月16日举行的深航股权拍卖后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最终通过了股权过户的决定。
如何确保汇润继续支付高达9.04亿元的余款?
广控集团总经理邹小平在当天的股东大会上介绍,汇润已将所持深航20%股权抵押给广控,同时再由西部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此次股东会后,汇润和亿阳迅速完成股权过户,分别在深航持股55%和10%。半年后,亿阳又将股份悉数转让汇润。知情人表示,这再次证明亿阳加入深航股权拍卖实为过渡性安排。
伴随股权过户,新股东的代表大举进入深航董事会。汇润董事长赵祥出任董事长,汇润股东宋祖玉、汇润方的拍卖代理人徐海伟律师出任董事;作为资金牵线人和股权担保人的西部担保董事长刘文彪、作为资金拆借中介的隆鑫总裁肖强也都出任董事。虽然国航、全程物流仍在董事会中占据若干席位,但已明显势单力薄。
李宜时、关国亮二人不便进入深航董事会,但仍是深航的实际控制人之一。人们很快看到,李宜时以深航第一号人物的身份频频出现在各种公开场合。 见诸报端的李宜时(李泽源)的首次公开活动,是在2005年10月21日。李宜时和时任深航总经理的刘剑平会晤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李宜时以“李泽源”之名出现,被冠以“深圳航空公司高层领导”的头衔,排名在刘剑平之前。
即使在前葫芦岛市市长赵祥正式出任深航董事长后,深航的一系列对外活动仍显示出李宜时在事实上的第一号人物的地位。2006年1月,河南省领导会见李宜时、赵祥等人,《河南日报》在报道中,将头衔为“深圳航空公司高级顾问”的李宜时(李泽源)排名于董事长赵祥之前。
深居幕后的关国亮则利用深航实现自己的诸多利益。就在汇润方代表全面进入深航董事会后不久,关氏便以深航的资产作为他向东方集团董事长张宏伟清偿12.8亿元个人债务的担保。
在深航董事会中,国航与汇润剑拔弩张的态势从未休止。2006年年中,汇润向国航提出,双方按相同价格增资扩股深航。但国航认为自己身为多年的老股东,理应在增资扩股的成本上得到一定补偿。同时,作为小股东的国航长期被排除在深航经营决策权之外,对深航的资产状况所知不多,也成为其不愿冒然增资的原因。
于是,汇润决定先单方面增资。2006年年末,汇润增资深航5亿元,在扩大后总计8亿元的股本中,汇润持股骤升至86.875%。国航、全程物流的股份被摊薄至9.375%和3.75%。这次增资资金由关国亮拆借,来源是其出售其在北京的华平大厦所得5亿元定金。
在股权上被排挤到边缘的国航,最终决定参与增资。双方在2007年1月签署正式协议,汇润将所持15.625%的股份转让国航,后者持股恢复至25%的传统水平。全程物流则接受了股权被摊薄的事实。
有消息称,在关国亮被调查后,经由隆鑫集团等转至汇润的8.16亿元新华保险资金已被部分追回;但关国亮通过处置华平大厦所得对深航的5亿元增资,目前仍无下落。在新华人寿“倒关”阵营的股东看来,关国亮在拖欠新华人寿巨资而被保监会追讨的情况下,仍能向汇润作巨额拆借用于增资深航,正是其有能力还钱而拒不还钱的表现。
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在2006年新华人寿股东内部矛盾激化、“关阵营”势力日趋削弱时,关国亮还在利用他对汇润的影响力,安排由深航出资收购新华人寿的股份。 深圳航空一份内部报表显示,2006年,公司曾计划安排约6.46亿元用于收购某项“酒店资产”。有知情人透露,所谓收购“酒店资产”实为收购新华人寿的股权,这部分股权正是“东方系”两家公司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共持有的新华人寿13.04%的股份。
以新华人寿总计12亿股股份计,13.04%的股权约合1.565亿股。深航拟以6.46亿元收购,每股作价约4.13元。在知情人看来,关国亮安排由深航出面收购“东方系”持股,或有增强自身在新华人寿控制权的考虑。而“东方系”老板张宏伟愿意向关出售所持新华人寿股份,也或有退出套现之想。但该交易最终未能达成。部分原因是因为保监会如今已决定动用保险保障基金,以每股5.99元的价格,收购东方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5.02%的新华人寿股份。
深航2006年年报显示,深航集团(主要为深圳航空公司,兼含少量辅业类资产)总资产为141.59亿元,较新股东汇润进入前的2004年增加97.45亿元,增幅达221%;集团总负债为125.11亿元,比2004年增长88.16亿元,增幅达238.6%。新增资产几乎全部来自银行贷款,这既显示出新股东入主后深航获得高速发展,也反映出支撑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银行贷款。
虽然前述交易没有完成,向来处于高负债率状态的深航,决定斥资6.46亿元用于对外股权收购,其实质不过是以大额银行贷款去作长期股权投资,且是项投资目标为金融类资产,与深航的主业并无关联。而深航历来亦无投资金融机构先例,巨额投资显然存在风险,这一风险也将最终波及作为主要资金供给方的银行。
上述收购计划表明,以幕后资金拆借人身份参与深航股权交易及后续增资的关国亮,其影响力已足以左右深航的发展方向。而在关国亮面临“清算”的今天,其对汇润的巨额拆借如何善后,当是各方关注焦点。
2. 中国国内的三大航空公司是哪几家
中国国际航空,中国南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
3. 中国十大航空公司有哪些
1. 南方航空:作为我国最大的航空公司,南方航空一直占据着国内航空市场的领先地位。
2. 中国国航:国航旗下拥有深圳航空、山东航空、澳门航空、北京航空、大连航空和内蒙古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
3. 中国东航:东航以其庞大的机队规模和客运量位居国内第二,虽然在营收上略低于国航,但依然稳居第三。
4. 海南航空:海南航空的运营数据在国内航空公司中排名第四。
5. 厦门航空:厦门航空以第六大的机队规模、第五大的人次运输量和第五大的营业收入排在第六位。
6. 四川航空:四川航空的排名较2020年度上升一位,凭借强大的实力超越深圳航空,成为第六大航空公司。
7. 深圳航空:深圳航空拥有第五大的飞机规模,运输了第六大的客运量,实现了第七大的营业收入。
8. 山东航空:山东航空是前十大航空公司中唯一一家负债累累的航空公司。
9. 吉祥航空:吉祥航空在营业收入方面排名第九,其他数据则位列第十。
10. 春秋航空:春秋航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以其卓越的服务在航空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航空物流:航空物流是现代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其安全、快速、便捷和优质的服务著称。高效的航空物流服务对于降低商品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加快商品流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专业敬业的员工队伍,能够为各类特殊货物提供专业、可靠的运输方案。航空物流公司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的又一个奇迹。尽管面临SARS等挑战,中国航空运输业依然保持迅猛发展势头。
4. 哪几个航空公司属于国航
属于国有企业的航空公司有:
四川航空公司(国有控股)
上海航空公司 (国有控股)
厦门航空公司(南方航空控股)
山东航空公司 (中国国航控股)
长城航空公司 (国有企业控股)
中国邮政航空 (中国邮政控股)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国有控股)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国有控股)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国有控股)
中国新华航空(新华航空集团控股,新华航空集团本身为国有控股)
海南航空公司 (新华航空集团控股)
(4)中国第六大航空公司股票扩展阅读:
中国航空
中国航空全称为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是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主体,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组建而成,是中央直属的特大型国有航空运输集团公司,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成立。
中国航空经营业务涵盖航空客运、航空货运及物流两大核心产业,涉及飞机维修、航空配餐、航空货站、地面服务、机场服务、航空传媒六大高相关产业,以及金融服务、航空旅游、工程建设、信息网络四大延伸服务产业。
2016年2月29日,中航集团宣布,国航总裁宋志勇接任中航集团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同时继续兼任国航总裁等职务。[1]
2016年8月,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28位。[2]2017年7月12日,中国航空集团公司获国资委2016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
参考资料:中国航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