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答疑 > 我国股票融资中的问题分析

我国股票融资中的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8 16:58:19

❶ (简答题)简述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在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中小企业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较为成功做法,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建议,并对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模式、内容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议

统计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由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约占全国城镇就业岗位总数的75%,在全国整体经济中占据大半壁江山.

但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尚不成熟,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扰,从对我国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浙江省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所做的调查可看出融资难已经成为经营中的首要难题,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已成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现状与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我国现行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决定了它很难得到股市融资,加之我国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缓慢,因此,中小企业资金筹措基本上依赖于银行的间接融资完成的。自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如对金融机构连续下发了两个《指导意见》,同时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然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并未因此而明显改善,不少中小企业甚至抱怨,他们得到银行贷款似乎更难了。那么,这种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1.历史背景 中小企业成分复杂,存在较大的制度性风险。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来源于5种渠道:一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这部分企业产权不清,机制僵化,经营状况不佳,大部分有长期的银行负债,信用记录不良。二是乡镇企业。这部分企业技术档次低,管理水平低,产品研发能力弱。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借款、内部积累和集资,一般都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三是一些机关和企业开办的“三产企业”,因其难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所以达不到银行贷款的条件。四是私营和个体企业,我国近期内这类企业如雨后春笋大批涌现。这些企业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大多是家族企业,财务管理形同虚设,银行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五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民营高科技企业。这类企业项目风险较大,启动资金需求大,自身积累难以满足,银行又因担心其项目风险而不敢对其融资。

2.企业自身情况 中小企业自身积累少,经营管理不规范,经营效益低下,银行由于对其融资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存在着“惜贷”、“惧贷”心理。究其原因: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积累明显不足,对外融资需求大。据《上海统计年鉴2002》显示,2001年,全市中小型企业户平均年末资产只有1914.29万元,仅为大型企业的1/55,中小企业平均年产值1741万元,约为同期大企业的1/34。全市大型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2.67%,中型企业为 55.42%,小企业为56.09%。其二,企业资信等级不够,根据对江苏省1100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下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02年底,江苏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中3.8%的企业已获得AA级资信等级,10%的企业获得A级资信,但尚有股82%的企业未参与评级,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这部分企业事实上产品缺乏市场潜力,技术含量低,或由于其他原因未参与评级,另一方面则是企业不动产及规模指标难以达到信贷准人等级,未能参评。其三,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些企业普遍都是家族式经营,少数或个别人控制现象严重,法人资产与自然人资产没有严格区分,当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抽逃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民营企业财务数据不真实,一个企业往往有几套账表甚至几十上百个账户,造成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严重不对称,难以掌握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而且部分企业在“转制”过程中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较普遍。

3.首要原因 在对浙江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调查中,他们把难以提供合格的担保、抵押品,难找担保单位作为严重制约金融机构对其融资的首要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第一,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强,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和找到有实力的担保单位;第二,抵押担保手续复杂,费用较高,耗时耗力,企业不堪重负;第三,抵押物流通市场窄小,变现能力弱,进一步加大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难度。

4.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扶持 首先,国有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的原因之一是没钱可赚。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庞大,冗员甚多,本身运行成本就高,再加上审贷程序复杂,使得他们几乎没有办法来经办小额贷款,一办就亏。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无论贷款额大小,其运作成本基本相同。举例来说,国有商业银行贷出一笔1亿元一年期的贷款,利息收入600万左右。而贷出一笔10万元的贷款,利息收入只有6000元。这点利息收入还不足以支付银行运作成本,难怪国有商业银行总把眼睛盯在那些大客户身上。其次,近年来,一些地方把“抓大放小”政策片面理解为放弃中小企业,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没有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认识不清,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建议

(一)政策性融资渠道的建立

在我国现行的企业制度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中,政府的角色已经独立出来,不再以银行和企业的所有者身份对它们的经营活动进行决策和控制,而是以协调者的身份对市场经济中诸主体的行为进行调控和引导。目前,政府在“抓大放小”之后对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已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它们的融资问题已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然而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政府亟需推出相应措施,建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融资渠道。具体来说,可考虑进行以下操作:

1.建立、完善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 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应该先于融资体系的建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健康、有序的融资体系才能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发达的国家地区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点。

日本早在1953年颁布了《信用保证协会法》,为中小企业从民间机构融资实行担保。为促进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日本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小企业信用保险法》,奠定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基础。1958年,日本对《小企业信用保险法》进行了修改,把信用担保体系和信用保险体系理顺,避免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重复。196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基本法》,是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法规,被称为日本的中小企业宪法。此外还有《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为中小企业现代化提供资金保证;《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等等,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日本政府还进行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其中涉及融资的制度就有新技术企业保险制度,这是一种针对开发一种新技术需要大量资金,但技术产业化存在风险,筹措资金又缺乏抵押品和必要的能力的中小企业,进行资助。当企业在技术开发中出现了事故,产生了损失,这一保险制度就可为其提供补助金额。

我国到目前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有《小型企业租赁暂行条例》,《乡镇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出售国有小型企业暂行条例》,《乡镇企业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私营企业条例》,《个人独资企业法》等等。以上这些法律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和经济转轨前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情况的变化,这些法律法规已经变得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了。主要表现在:(1)按照所有制划分,已经不再适应现实。(2)侧重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3)许多法规为国务院或国务院各直属部委制定,法律效力低且不系统。于2003年1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作为我国中小企业法律的“母法”,初步界定了法律的调整范围。重新确定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该法的第二章(资金支持)对中小企业融资作出了明确的指导。

2.建立政府系统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供借鉴。日本政府为了发挥中小企业的活力来支撑日本经济,综合实施了各种相应政策,其中在资金支持方面设立了完善的政府系统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包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工商公会中央金库,利用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进行资金融通。这3家机构分工明确,其中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为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及稳定经营所需的长期资金提供融资,国民金融公库为小型企业的小额事业所需的资金提供融资,工商公会中央金库则是具有存贷款、债券、外汇等综合金融机能的金融机构,进行推行中小企业组织化的金融业务。这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担保要求较松,其中中小企业金融公库还依据促进中小企业现代化、调整产业结构、节能、防止公害等特定政策目标提供特别贷款,具有更优惠的利率、期限条件。

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政府金融支持机构势在必行。在具体操作上提出以下建议:(1)在形式上,可以设立相应的政策性银行,也可以委托现有的商业银行开设此类业务,但要保证贷款专项使用,真正体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可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结构升级等特定用途。(2)在资金来源上,可以由中央财政拨款,也可以与地方财政共同出资。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行和企业效益的好转,我们的财政收入应能保证这项开支的来源。(3)在融资方式上,要以长期的信贷资金融通为主,也应考虑设立投资性机构。日本的中小企业投资扶持株式会社就是通过承兑中小企业股票、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向中小企业进行投资的政策机构,以充实这些企业的自有资本。这样,资金支持与资金投入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增强中小企业的活力。

3.建立、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实施相应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用风险较大,银行不愿对它们提供贷款。从根本上解决贷款难、银行“惜贷”的出路在于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信用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二部分的第十八条明确指出国家将会推进信用制度建设,“建立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比如日本就在全国务都道府县设有信用保证协会,在缺乏信用和担保能力的中小企业从民间金融机构借贷经营资本时对债务予以保证,并且对信用保证协会保证的债务由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金库进行保险。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SBA)也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担保金额一般在75万美元以下,担保部分不超过90%。

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散出资,规模过小,许多地方政府按县区设立担保基金,有些基金只有几百万,大部分企业互助基金规模小,很难得到银行的信任;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资金补偿机制;缺乏专业队伍,由于过去专业担保机构少,近两年担保机构扩张迅速,担保专业人才短缺。

此外还存在着如何合理运用担保基金,如何减少政府干预等问题。虽然我国1995年颁布了担保法,但是该法是规范担保行为而不是规范担保机构的,缺少对担保机构的法律规范。1998年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以来,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分别发布了有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管理办法,但是主要针对政策性担保机构,适用范围比较窄,不够完善。目前,国内已经有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因此,迫切需要规范担保机构的相关法律规定。

4.制定相关的中小企业扶植政策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与人民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是职工就业的主要场所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政府必须推行相应的扶植政策,优化中小企业面临的金融环境,真正搞活中小企业。(1)成立统筹全局的政府管理机构,如美国的SBA、日本的中小企业厅等组织,对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统一协调解决。在此基础上,融资困难的状况自然会得到化解。(2)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改制和重组优化资产结构,降低其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3)在税收上除对新改制的中小企业给以优惠外,也应对中小企业用于开发、改造的投资减免所得税。(4)鼓励居民储蓄部分投向中小企业。

❷ 我国企业股票融资分析

我国企业股票融资分析中国企业大多数来说股票上市融资主要还是用于扩大生产,提高公司竞争力为主,但是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这具有太多不确定性,比如某公司预计投资5个亿建设一个项目,等这个项目建好了才发现,整个市场早就饱和了。这个项目建好了也只能用20%的产量运作。并达不到之前预计的效益。所以怎么确定一个公司融资效率,还得从该公司的领导身上下手,是不是一个干实事有远见的领导。或者就是一个人云也云的跟风者。还有一部分公司融资不是为了上述正当的事。融资就真的只是圈钱,圈钱完毕了。悄悄把公司的资产转移走。把公司掏空,成为一个空壳。而转移出去的资产再次上市,再次圈钱。之前某上市公司就干的这事,而没有曝光出来的不排除更多。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❸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国务院出台_『一系列支持中小民营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
整和技术改造的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r部分中小民营企业
目前融资难问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仍受到诸
多限制,其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直接融资方面:资本市场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有限,
门槛过高.中国资本市场结构尚存在一定的缺陷,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
投资体制不健全,加上民营企业规模小,承担不起股票发行的费用,也不
易取得公开发行上市的资格等自身弱点,不利于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
中小企业板固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途径,
但并不会成为上千万家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至于发行债券,目
前发行的重点建设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利率固定,期限较长,主要用于
进行资本密集型大规模项目的投资,带有政府主导垄断的推动型色彩,
一般民营企业难以进入,况且并不适合作为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手段.
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已形成
股票类、贷款类、债券类、项目融资类、财政支持类六大融资方式,但这些
埘中小民营企业的开放程度很低,除少量信贷资金外,民营企业很难通
过债权和股权融资的渠道获取资金.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准入的门槛高,
加上管理日趋规范,中小民营企业已很难像资本市场建立初期那样靠虚
虚实实的“捆绑上市”获得上市资格,中小民营企业更被政策性地排斥在
资本市场之外,无法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二板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只是
风声大、雨点小,多数高科技型中小民营企业仍难以筹措发展所需的资
金.而可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地方证券交易市场和风险资
本市场则尚未列一t-_议事日程,这类小型资本市场的缺失,使中小民营企
业失去了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中长期投资,主要
靠民间借贷市场、私募股本、企业互保加债转股等非正规、小范围的集资
或股权融资取得,此类融资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使投资缺乏稳定性

❹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对策分析

自1985年1月2日我国第一家专业性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以来,证券市场不断发展,证券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公司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性也显得越来越强。

证券公司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公司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正是处于我国经济“新兴力口转轨”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证券公司存在许多问题并积累了大量的风险隐患。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资产规模小,业务单一与收入结构失衡

资产规模小、增速慢,中外差距巨大。截至2004年底,纳入统计的114家证券公司总注册资金1248.91亿元,平均每家注册资本为9.68亿元;总资产为3293.73亿元,平均每家为28.89亿元;总净资产为669.08亿元,平均每家净资产为5.87亿元。与国际大证券公司相比,中国证券公司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从资产规模看,2004年中国证券公司资产总额3293.73亿元,不及美林证券的1/10,而国内最大的国泰君安证券公司资产规模为500亿元,仅为美林证券的1/70左右。实力悬殊如此巨大显然构成了中国证券公司在未来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和潜在风险。

资产结构不合理,流动性较低。我国证券公司的资产结构中,高风险资产比重较大,许多证券公司在80%以上,低风险资产比重则相对较必而西方成熟证券公司的高风险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都比较低,一般在10%左右,低风险资产占的比重比较高,最少在50%以上,最高达77.8%。

业务范围狭窄,收入结构失衡。就近几年的收入构成看,证券公司收入来源主要局限干证券发行与承销、经纪等传统业务,其收入占总收入的近90%。各项业务比例严重失调,经纪业务平均收入是投行业务的6倍。而美国券商收入来源除了传统的经纪、投行、自营和资产管理四大主营业务外。其他与证券相关的业务收入占比达到了40%,经纪业务收入仅是投行业务收入的1.7倍。中国证券公司赖以生存的四大主营业务与市场的活跃程度高度相关,当市场剧烈波动时,由于缺乏避险工具,而成本结构又十分刚性,收入呈高度不稳定状态,丧失了长期稳定的利润支撑点。

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违规融资频繁发生

证券公司自创立以来就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甚至连一般企业的融资权利都无法享有,面对证券市场的巨大诱惑,由于制度和监管上的缺陷,证券公司违规融资现象频繁发生并屡禁不止,造成大量客户资金被占用,加大了证券系统的整体风险。这些违规融资主要包括:

利用客户国债进行超限额回购融资。证券交易所以法人为单位的国债托管制度,为证券公司挪用客户国债并进行滚动回购融资提供了一个隐蔽的渠道。2001年下半年,市场预期利率下调,极大地刺激了国债回购市场交易,许多证券公司大量挪用客户国债回购融资投入证券自营。2004年,由于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信贷资金收紧和股市下跌,同时受加息呼声的影响,国债现券交易价格全面回落并一路走低,市场出现巨大规模的平仓交易,特别是挪用客户债券从事回购融资的机构出现巨额亏空。从已经公开披露的资料看,鞍山证券、大连证券、富友证券、新华证券、爱建证券等已经被接管或被处理的证券公司几乎都与国债回购融资有关。

盲目开展保本保收益委托理财业务。由于受股市投资丰厚利益的诱惑,1996年以来,许多证券公司通过承诺保本保收益委托理财业务募集资金,证券公司一般以15%的成本融入资金并将其用于自营证券。由于证券公司没有将此项业务的实际损失和潜在风险纳入表内核算,在市场行情好时风险处于隐蔽状态,一旦市场形势发生逆转,风险便集中暴露,损失浮出水面。2001年下半年以来,证券市场低迷,许多证券公司深陷其中难以自救。

管理与操作失误,加大了证券公司的风险

证券公司存在的问题除了市场和政策原因外,与自身管理和操作失误也密不可分。

证券经纪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违法经营。包括内幕交易、欺诈客户、挪用客户证券或资金、私自买卖客户证券或假借客户名义买卖证券、向客户融资或融券、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为牟取佣金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交易和其他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以及将客户股票借予他人或者作为担保物。二是越权担保。擅自对外进行实业投资或为他人提供担保,不经监管部门批准私设远程交易室。三是内部人作案。工作人员盗取客户资料,勾结外部人员盗卖客户股票、盗取客户资免电脑人员或电脑人员与营业部负责人勾结,修改电脑数据侵吞公款。四是操作失误。在开户环节、委托环节、资金存取环节和清算环节存在问题。

投资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承销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等经营活动中,由于项目周期长,受市场不可预测因素影响,证券公司无法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完成承销发行,从而造成证券公司垫付资金或由承销商变为股东而带来的损失。当证券市场不断下跌时,很多股票的股价跌破配股价,投资者在配股实施前纷纷“逃权”,担任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由于包销配股余股而被迫成为上市公司股东。

证券自营业务存在的问题,一是决策失误。筹措资金成本过大、投资品种单一、投资规模盲目扩张、投资决策及价格控制失误和资产流动性低等。二是违规操作。表现为内部管理失控,分支机构越权自营、超越风险限额自营、操作人员内幕交易或联合坐庄等。

创新业务存在的问题,一是证券公司以保证收益为承诺,超越自身承受能力拓展受托资产管理业务。二是收购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往往要求证券公司为目标公司垫付一定量的收购资金或流动资金作为与证券公司合作的筹码,一旦并购出现失误,垫付资金就难以收回。

证券公司发展的路径选择

证券公司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市场结构的完善、融资渠道的畅通、监管制度和监管模式的科学有效以及公司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的完善。

适时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是指通过授信机构对缺乏资金或需要证券的投资人给予资金或证券的融通。该业务对于证券市场运行机制形成、满足不同市场主体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缓解中央结算系统流动性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需要市场在各方面进行配套调整和改革,具体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市场主体自律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监管体系等方面。首先通过建立许可证准许入制度,将银行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风险进行有效隔离。其次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与监管体系,先放开国债与股票融资交易,将地下融资交易纳入公开市场,从根本上解决挪用客户资金问题。进而允许股票融券交易,即卖空交易,建立完整的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在时机成熟后转入高效率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实现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真正连通。货币市场是短期信用工具发行和交易的金融市场,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市场、商业票据市场、承兑贴现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等。资本市场是长期信用工具发行和交易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两个市场连通的必要性在于我国传统货币市场的资金存量和资金流量较大,急需分散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缺乏正常资金流入渠道,呈现出被边缘化状态,两个市场连通是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通过证券投资与证券信贷,负债业务通过证券交易信用账户、共同基金渗入资本市场,证券公司进入货币市场通过发行短期商业票据和向银行借用短期贷款筹集流动资金,通过发行长期次级债来补充长期资金缺口:另外,资产证券化作为资本市场资金向货币市场资金转化的代表性产品,丰富了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同时提高了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和评价体系。净资本是在充分考虑了证券公司资产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损失和变现损失基础上,对证券公司净资产进行风险调整的综合性监管指标,用于衡量证券公司资本充足性。风险衡量是风险监管过程中的基础性条件,要准确地把握证券公司的风险,使监管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对各类风险指标化、数量化。近年来,市场持续低迷,部分公司严重违规经营资产,质量日益恶化,存在较大流动性风险。为了防范证券公司经营失败所引致的市场系统性风险,应进一步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并依此作为对证券公司市场准入和持续监管的主要依据。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证券市场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证券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各种风险,控制和管理风险是证券公司业务运营的核心。第一,要强化对证券公司主要股东的资质要求。证券公司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产,意味着证券公司的控股股东或是实际控制人只要投入少量资金,便可以掌握和控制远大于投资的巨额资产。由于证券公司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现行法律对其行为却无法进行有效追究,提高对主要股东的准入门槛,将有利于证券公司更好地防范风险、维护投资者利益,有利于保障证券市场秩序。第二,要加强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要求。证券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决策、经营与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力,其行为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稳健运营。第三,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覆盖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建立清晰合理的组织结构,依据所处环境和自身经营特点设立有效的业务监控防线,确保公司合规合法经营。

❺ 股票融资问题

股票融资是指资金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借助股票这一载体直接从资金盈余部门流向资金短缺部门,资金供给者作为所有者(股东)享有对企业控制权的融资方式。股票融资只为做股票时间较长有经验的客户提供炒股资金,让股票客户能够在自己有限本金的基础上迅速扩大资金量,从而可能让自己在股票投资中速盈利,最终实现股票客户、理财客户和公司三方达到共赢。

❻ 我国企业为何偏重于股票融资

与债务融资还本付息的“硬约束”相比,股权融资除了红利纳税要强制缴纳以及必须达到证券监管部门所要求的融资资格外,其余都具有“软约束”的特征,事实上存在着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将股权融资作为一种长期的无需还本付息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存在着“免费午餐幻觉”。之所以出现“免费午餐”的认识,也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密切相关。我国政府对发展股票市场的最初功能定位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融资问题。对股票市场融资功能的过分强调,导致了资本市场其它重要功能的弱化。因此,可以说,导致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小于债务融资成本的真正原因在于当前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股权融资间接成本的缺失,从而导致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管理层有动力通过股权融资扩大企业规模。

❼ 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对于公司而言,最优的融资顺序应该是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然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却与该理论存在着相背离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内源融资不足
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开展有效经营活动而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许多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在融资结构中所占比重高达50%,而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在融资结构中所占比重仅维持在20%左右。
(二)偏好股权融资
与发达国家上市公司明显不同的是,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是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种方式。而在外源融资方式中,股权融资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方式。目前,偏好股权融资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问题。
(三)负债结构不合理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滞后且内部结构不平衡,从而造成上市公司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在外源融资中的比例不合理。另外,在上市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基本持平并略有降低的情况下,公司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率却不断呈现上升趋势,接近或超过100%。一般而言,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50%的比例才是比较合理的水平。如果该项指标过高,一旦出现中央银行紧缩银根等不利的金融环境变化时,上市公司很可能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状况,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问题原因分析
(一)内源融资不足原因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不佳,自我积累能力较低以及资金使用效率低,原因在于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经历了一个股份制改制的过程,公司的利益主体和产权主体不清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只注重眼前利益,从而造成了内源融资不足的状况。此外,我国有关上市公司融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健全,导致上市公司过分依赖外源融资,长此以往,就会限制上市公司内源融资的渠道。
(二)偏好股权融资原因分析
一是与债权融资相比,股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存在到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压力。
二是没有偿还固定股利的压力。上市公司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公司有无盈利和经营需要而定。
三是筹资风险小。与债权融资相比,股权融资不存在不能偿付的风险,总体而言,股权融资的风险小。
因此,在外源融资方式中,股权融资所占比重大于债券融资。
(三)负债结构不合理原因分析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所占比列远远高于债券融资,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相比较发展相对落后。目前我国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实行严格管制,一般企业很难达到发行企业债券的标准。此外,一些债券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也无法保障公司的利益。另外,我国缺乏健全的债券信用等级制度,企业债券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弥补政府投资计划缺口的一种工具,政府为公司债券直接或间接作担保,过多的政府干预必然会阻碍我国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三、优化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对策
(一)增加自身积累,提高内源融资比例
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要想持久生存下去,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学会依靠内部积累不断发展壮大。增加自身积累的具体措施:一是主动改进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收益,保持公司的长远发展。二是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要有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树立资本观念,合理优化公司的内部资本结构。三是上市公司应加强对筹集资金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用资机制。
(二)提高股权融资成本
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现阶段股权融资成本低,那么解决股权融资偏好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股权融资成本的途径来实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从公司外部来说,政府对上市公司的分红方式和分红比例应有明确的政策约束和规定。从公司内部来说,要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有效激励,促使管理层不断改善公司业绩状况,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从而提高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但事实上股权融资成本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三)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政府应逐步放宽债券发行的审批限制,在债券利率方面给予较大的灵活性,降低债券融资的门槛,尽快实现债券利率市场化,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断完善我国债券市场。

❽ 关于股票融资的问题

首先,中石油在上市前是100%的国有股权,所有权益都归属于国家,像这种重要资源在国外都是政府控制的,更不用说在中国。
其次,中石油在A股融资,国家的目的只是希望聚大众的力量和钱财为公司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但这些资金对这样大的企业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每年都会给这些企业大量的补贴。此外,国家就是想通过企业上市,加大国企的透明度,改善管理机制,虽然2.5%只是个象征性的意义,但是我们国家资本市场也发展20年而已,全部资本化不是一簇而就的。
所以,“97.5%不用出资直接划给公司和高管”这个说法不准确,这个公司高管基本上没有持股,这么大的国有企业要推进管理层股权激励也是很难的,只有几名小监事持有一些股份,应该是自己在二级市场上买的。
基于以上三点,您也大可不必抱不平,国家只是象征性的把中石油这头国宝级大象和广大人民分享一个小指甲而已。我们应该担心的是97.5%的股权和享有的分红权最后将会跑到哪位个人的家族和腰包里去。

❾ 中国股市的融资问题

中国股民在投资中国股市时,不仅要面对市场风险,更要面对人 为制造的风险,而这个人为制造的风险的破坏力远远大于市场风险。谁是中国股市风险的最大制造者?
这些年来,中国股市的管理者们一直以愚民心态出现,他们经常说什么要让股民接受风险教育,事实上他们是想掩盖他们的一些黑暗。他们是怎样制造
风险的?
一、 大肆让许多业绩很差的企业上市,甚至一些申请上市的公司是濒临破产的企业,大量的垃圾企业上市是中国股市泡沫的源泉,把包袱扔给了中国股民。
二、 以市场化为借口,准许很多上市公司高价发行股票,一些股票一级市场的市赢率已高达70-80倍,风险已很高。
三、 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世界上通行的标准是以公司的业绩取得配股权,而中国的股市管理者却让上市公司以所谓的增发新股来进行再融资,抛弃了股市应有的合理竞争制度,并且以市场化为借口高价增发,明目张胆地大肆圈钱活动就是对中国股民的公开抢劫,这是一种犯罪,并且助长了上市公司老总们对圈到的资金大肆挥霍的行为。
四、 违反三公原则,对基金和一些所谓战略投资者在一级市场配售新股,使得股民和机构投资者不在一个起跑线。中国股市的管理者为了使得机构投资者在高点顺利出来,在低点顺利进去,经常出台一些变化的政策来晃动股市,为机构投资者进行掩护。
五、 出台减持国有股的方案违反市场经济规律,违反民意。我们知道大 多数国有股的成本只有几毛钱,甚至一些上市公司在上市过程中伪造了许多国
有股,这些国有股的成本甚至是零成本,而现在国有股减持在市场化的幌子下高于成本几百倍卖给股民,增加了股市的风险。

阅读全文

与我国股票融资中的问题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务员涨工资 浏览:735
复星股票分析 浏览:842
买建设银行股票能赚多少 浏览:308
人工智能与炒股 浏览:569
vichy薇姿 浏览:856
泰达股票最新交易信息 浏览:458
股票金融公司能做么 浏览:9
哪个免费分析股票软件好 浏览:962
洋河股份股票千股千评 浏览:862
没有偏财运的人炒股 浏览:332
恒瑞药业股份股票 浏览:222
机构推荐股票能买吗 浏览:657
如何查询股票的转账记录 浏览:743
2008年美国大选 浏览:33
基金跑赢股票几率 浏览:426
公司的股票期权需要缴费 浏览:882
股票和基金共存嘛 浏览:53
厦门股票配资专业正规 浏览:822
广东股票投资咨询公司 浏览:863
请问云铝股份股票怎么样 浏览: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