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分红是怎么回事分红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
A股市场股票分红只是数字游戏,如果持股一年时间以内的分红就是亏本的,持股时间超一年的就是不亏不赚,总体来讲股票分红就是亏钱的。
为什么可以肯定股票分红是亏钱的呢?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原因一:因为股票分红之后还要除权,意思就是根据分红的比例进行折价处理,最终股票分红之后的市值是一样的,不增不减。
假如持股超1年及以上,这是免征红利税,1万股分红1万元,免征红利税,意味着这个分红就是纯收入,但记住一点,这个分红1万元其实就是自己的持股市值,分红之后总市值是不增不减的,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通过上面的例子分析后得知,股票分红之后肯定就是亏钱的,即使持股一年以上也是不亏不赚,在股市分红不赚就是亏,所以答案很明确了,分红就是亏钱的买卖。
『贰』 股权激励计划是利好还是利空
股权激励是一个中性消息,不算利好也不算利空,不会影响股票的涨跌,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用股票奖励员工的方式之一,一般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或者有重大贡献的员工能享受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股票一般是预留股份、未公开上市股份或者公司回购留存的股份。
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来说既留住了人才,又降低了经营成本,可能会引起股票上涨,但股票上涨由供求关系、资金量、业绩、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决定。
众所周知,现在很多上市公司为了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对公司的忠诚度,使得公司在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又能提高公司的业绩,为公司留住那些绩效高、能力强的核心人才,都会向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机制。
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讲,由于大多数都属于中小型企业,所以他们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通过股权激励有助于缓解公司所面临的薪酬压力,,减少现金支出,适当的降低经营成本。
对于原有的股东来讲,因为非上市公司往往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导致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三会制度形如虚设。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公司的经营权就会逐渐向职业经理人转移,但是因为股东和经理人有着不一致的目标,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着道德风险。所以实行股权激励可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对于降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是很有帮助的。通过激励和制约机制也可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的行为。
对于公司员工来讲,实行股权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在股权激励实施后,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也大大提升。
所以至于股权激励是利好吗这个问题,小编认为只要激励属实,效果基本上都是利好的,因为上市公司搞股权激励,一方面可以激励高管拿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为实现公司业绩的增长而奋斗,另一方面股权激励可以刺激激励对象把企业搞好,因为只有企业搞好了,公司的股价就自然上去了。到时候可以低价获得期权,可以赚取工资和股票这两方面的收益。所以把个人的利益用股票和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员工愿意努力工作,企业壮大,股价上涨,这对于投资者来讲,是利好。
最后总结一下结尾,其实股权激励并不适合所有的公司,虽然目前有很多公司做股权激励做的很成功,但这主要也是和行业的特点有关。所以公司在做之前一定要充分的了解股权激励的规则,如果感觉没有把握,那就宁愿不要做,或者也可以咨询股权激励的公司。
【拓展资料】
股票股权激励后股票会涨吗?
不一定,股票由多方面因素决定,比如:供求关系、资金量、业绩、政策、消息等,股权激励虽不直接影响股价,但会刺激股票上涨,因为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来说既留住了人才,又降低了经营成本。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用股票奖励员工的方式之一,一般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或者有重大贡献的员工能享受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股票一般是预留股份、未公开上市股份或者公司回购留存的股份。
『叁』 股权激励利弊有哪些
股权激励是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一种方法,属于期权激励的范畴。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有条件的给予激励对象 部分股东权益,使其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
对非上市公司来讲,股权激励有利于缓解公司面临的薪酬压力。由于绝大大多数非上市公司都属于中小型企业,他们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股权激励的方式,公司能够适当地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现金流出。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司经营业绩,留住绩效高、能力强的核心人才。
对原有股东来讲,实行股权激励有利于降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从而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非上市公司往往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导致公司的“三会”制度等在很多情况下形同虚设。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公司的经营权将逐渐向职业经理人转移。由于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行为。
对公司员工来讲,实行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自身价值。中小企业面临的**大问题之一就是人才的流动问题。由于待遇差距,很多中小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管理和科研人才。实践证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由于员工的长期价值能够**股权激励得到体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大幅提高,同时,由于股权激励的约束作用,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也会有所增强。
股权激励常见模式:
股权激励模式一、期股,
期权是通过激励对象部分首付、分期还款而拥有企业股份的一种股权激励方式,其实行的前提条件是激励对象必须购买本企业的相应股份。
实施方式:企业贷款给激励对象作为其股份投入,激励对象对其拥有所有权、表决权和分红权。其中所有权是虚拟的,必须将购买期股的贷款还清后才能实际拥有;表决权和分红权是实在的,但分红必须按协议来偿还贷款。
优点:
1、股票的增值和企业资产的增值、效益紧密连接,促使激励对象更加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长期利益;
2、有效解决激励对象购买股票的融资问题;
3、克服了一次性重奖带来的收入差距矛盾。
缺点:
1、如公司经营不善,激励对象反而有亏本的可能,降低了激励对象对期股的兴趣;
2、激励对象的收益难以短期内兑现。
适用企业:
1、经改制的国有控股企业;
2、国有独资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二、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较常用的股权激励模式,也称认股权证,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激励对象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行权期)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行权价)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行权)。
实施方式:公司向激励对象发放期权证书,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或一定条件达成时(如公司上市时)激励对象以较低价格购买股权。
优点:
1、股票期权只是一种权利而非义务,持有者在股票价格低于行权价的时候可以放弃权利,因此对持有者没有风险。
2、由于股票期权是需要在达到一定时间或条件的时候实现,激励对象为促使条件达到,或为使股票升值而获得价差收入,必然会尽力提高公司业绩,使公司股票价值不断上升,具有长期激励效果。
3、可提高投资者信心。
缺点:
1、行权有时间数量限制;
2、激励对象行权需支出现金;
3、存在激励对象为自身利益而采用不法手段太高股价的风险;
4、公司内部工资差距拉大。
适用企业: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控股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三、业绩股票,
实施方式:在开始时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业绩指标,如激励对象到预定期限达到预定目标,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出一定奖励用于购买公司股份。
优点:
1、对激励对象而言,工作绩效和所获激励之间联系紧密,且激励仅取决于工作绩效,不涉及股市风险等不可控因素。
2、对股东而言,对激励对象有明确的业绩目标约束,权责利对称性强,能形成双方共赢局面。
3、对公司而言,业绩股票激励受限制较少,一般只要股东会通过即可,可操作性强,成本低。
缺点:
1、对初创期企业不适合,主要是和于业绩稳定并持续增长、现金流充裕的企业;
2、业绩目标的科学性很难保证;
3、存在激励对象为获取业绩而弄虚作假的风险;
4、激励对象抛售股票受限制。
适用企业: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及其集团公司、子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四、账面价值增值权,
账面价值增值权,指直接拿每股净资产的增加值来激励激励对象。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因此激励对象并不具有所有权、表决权和配股权。
实施方式:
1、购买型:激励对象在期初按股权实际价值购买一定数额公司股权,期末在按实际价值回售给公司。
2、虚拟性:激励对象在期初不需资金,公司授予一定数量的名义股份,在期末按照公司的每股净资产的增量和名义股权的数量来计算激励对象收益,并支付现金。
优点:
1、激励效果不受股价影响;
2、激励对象无需现金支出;
3、方式操作简单,只需公司股东会通过即可。
缺点:每股净资产的增加幅度有限,难以产生较大激励作用。
适用企业:现金流充裕且股价稳定的上市或非上市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五、员工持股计划(ESOP),
指公司内部员工个人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份,并委托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的股权激励方式。
实施方式:
1、通过信托基金组织用计划实施免税的部分利润回购股东手中的股权,分配给员工。
2、企业建立员工信托基金组织(如员工持股会)购买股东股权,按照员工持股计划向员工出售。
优点:
1、员工持股有利于员工对企业运营有充分的发言权和监督权,更加关注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调动员工积极性;
2、员工承担了一定的投资风险,有助于激发员工的风险意识;
3、可抵御敌意收购。
缺点:
1、员工可能需要支出现金或承担贷款;
2、员工所持股权不能转让、交易、继承;
3、福利性较强,激励性较差;
4、平均化会降低员工积极性;
5、操作上缺乏法律基础和政策指导。
适用企业:行业较成熟、有稳定增长的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六、虚拟股票,
虚拟股票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据此享受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离开企业自动失效。
实施方式:企业与激励对象签订合约,约定授予数量、行权时间和条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按年度给予分红。在一定时间和条件达成时,虚拟股票可转为真正的股票,激励对象可真正掌握所有权。
优点:
1、不影响公司的总资本和所有权架构;
2、避免因变数导致对公司股价的非正常波动;
3、操作简单,股东会通过即可。
缺点:
1、兑现激励时现金支出较大;
2、行权和抛售时价格难以确定。
适用企业:现金流较为充裕的上市或非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七、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如公司股价上涨,激励对象可以通过行权来获得相应数量的股权升值收益,激励对象不用为行权付出现金,行权后可获得相应的现金或等值的公司股票。
实施方式:公司指定规定数量的股票给激励对象作为股票增值权的对象,如行权期内公司股价上升,激励对象可选择兑现权利,获得股价升值带来的收益,可选择获得现金或兑换成相应金额的股票。
优点:
1、激励对象没有股票的所有权,也不拥有表决权、配股权;
2、行权期一般超过任期,这样可约束激励对象的短期行为;
3、激励对象无需现金支出;
4、操作简单,股东会批准即可。
缺点:1、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使股价与激励对象业绩关联不大,对绩效对象无太大激励性;
2、公司的现金压力较大。
适用企业:现金流较为充裕且股价较为稳定的上市或非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八、限制性股票计划
实施方式: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但激励对象不得随意处置股票,只有在规定的服务期限后或完成特定业绩目标是,才能出售股票收益。否则公司有权将免费赠与的限制性股票收回。
优点:
1、激励对象无需现金付出;
2、可激励激励对象将精力集中于公司长期战略目标上。
缺点:
1、业绩目标和股价的科学确定困难;
2、现金流压力较大;
3、激励对象实际拥有股票,享有所有权,公司对激励对象的约束困难;
4、激励对象有股东权利。
适用企业:
1、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
2、产业调整过程中的上市公司;
3、初创期的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九、管理层收购(MBO),
管理层收购又称“经营层融资收购”,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权,从而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实现持股经营,实现被激励着与公司利益、股东利益的完整统一。
实施方式: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出资成立职工持股会或公司管理层出资(一般是信贷融资)成立新的公司作为收购主体,一次性或多次性收购原股东持有的公司股权,从而直接或间接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一般管理层为获得收购资金,会以私人财产作抵押向投资公司或投资银行融资,收购成功后改用公司股权抵押。有事,投资公司也会成为股东。
优点:
1、有助于减少经理人代理成本,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2、有利于强化管理层激励,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增强企业执行力;
3、有利于企业内部监督和对管理层的约束;
4、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
缺点:
1、公司价值准确评估困难;
2、收购资金融资困难;
3、若处理不当,收购成本将激增。
适用企业:
1、国有资本退出的企业;
2、集体性质企业;
3、反收购时期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十、延期支付,
实施方式:延期支付,也称延期支付计划,是公司未激励对象设计的一揽子收入计划,包括部分年度奖金、股权激励收入等不在当年发放,而是按当日公司股票市场价格折算成股票数量,存入公司为其单独设立的延期支付账户,在一定期限后再以公司股票形式或根据期满时股票市值以现金形式发放给激励对象。
优点:
1、与公司业绩紧密相连;
2、锁定时间长,可以避免激励对象的短期化行为;
3、计划可操作性强。
缺点:
1、激励对象持股数量少,难以产生较大激励力度;
2、激励对象不能及时把薪酬变现,存在风险。
适用企业: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及其集团公司、子公司。
『肆』 股票分红对股民是赚钱还是亏钱
20.好好去爱,去生活。青春如此短暂,不要叹老。偶尔可以停下来休息,但是别蹲下来张望。走了一条路的时候,记得别回头看。时不时问问自己,自己在干嘛?记住,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晨光。
21.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2.接受失败等于回归真实的自我,接受失败等于打破完美的面具,接受失败等于放松自己高压的心理,接受失败也等于给了自己从零开始的机会,接受失败更是一种智者的宣言和呐喊。
23.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24.别人可以拷贝我的模式,不能拷贝我的苦难,不能拷贝我不断往前的激情。
25.创业者光有激情和创新是不够的,它需要很好的体系制度团队以及良好的盈利模式。
26.困,你是人类艺术的源泉,你将伟大的灵感赐予诗人。
『伍』 我买股权激励赔了,公司给了1万期权有用吗,股权激励
一万期权是不能做的,最少两万,期权比你的股票激励好多了
『陆』 公司股权激励分配20000股,需要自己掏钱买,会有风险吗到底买不买
出资购买企业股份并不是非法集资,而是企业的一种正常经营行为。但票投资是随市场变化波动的,涨或跌都是有可能的。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拓展资料:
股权激励,也称为期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励员工的方法之一。股权激励主要是通过附条件给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二级市场的价格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
一、员工要不要花钱购买公司的股份,取决于股份的属性。
1、干股即虚拟股份,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
如在职分红股份,在职时有;离职后就没有,公司自动收回了。
2、实股、注册股则是必须花钱购买的。
因为钱在哪里,心在哪里。愿意交钱才愿意交心。
二、员工花钱购买股份,股份如何定价?可采取以下三种定价方式:
1、现值等利法:
假如公司的净资产为1000万元,即公司100%的股份值1000万元,要到工商局给激励对象注册5%的股份,就价值50万元。即激励对象要花50万元才能注册5%的股份。
2、现值有利法:
这是一条对激励对象有利的法则。按照该法则,激励对象只需要花25万元就可以买到5%的股份。公司等于按照“买一送一”的方式让你购买股份。这种方法对职业经理人较为有利。
3、现值不利法:
对激励对象不利。公司5%的股份值50万元,但是有风投愿意用一个亿的价格给公司估值,那么风投如果要占公司5%的股份就要花500万元购买。
『柒』 股权激励是利空还是利好
股权激励特点:
1、长期激励
从员工薪酬结构看,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激励,员工职位越高,其对公司业绩影响就越大。股东为了使公司能持续发展,一般都采用长期激励的形式,将这些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筑利益共同体,减少代理成本,充分有效发挥这些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公司目标。
2、人才价值的回报机制
人才的价值回报不是工资、奖金就能满足的,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对这些人才实施股权激励,将他们的价值回报与公司持续增值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公司增值来回报这些人才为企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3、公司控制权激励
通过股权激励,使员工参与关系到企业发展经营管理决策,使其拥有部分公司控制权后,不仅关注公司短期业绩,更加关注公司长远发展,并真正对此负责。
一、股权激励一般是利好。
股权激励是企业拿出部分股权用来激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优秀员工的一种方法。一般情况下都是附带条件的激励,如员工需在企业干满多少年,或完成特定的目标才予以激励,当被激励的人员满足激励条件时,即可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享有股东权利。
二、少数情况下是利空。
公司财务持续恶化,公司已经拿不出干货奖励管理层和员工了,只能用“股权激励”来画大饼。
『捌』 股票分红是赚是亏或者没赚没亏
分红取决上市公司的决定,一般情况下公司盈利才有可能去分红,亏了还分红的公司很少。
『玖』 股票分红是怎么回事,分红到底是亏还是赚了
7.今天在商场遇到一帅哥,帅的不要不要的,就连我一男的都忍不住盯着他看,他也看着我,我寻思交个朋友,厚着脸皮走了过去,哎哟,我去!居然是面镜子。
8.如果有来生,我希望我别再那么帅了,普通点好。
9.没有我的帅气,人类靠什么活下去啊!
10.虽然我很帅, 但是我很低调!
1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看着本帅哥的照片却不知道本帅哥在哪。
12.不行,我要努力学习,不想被别人说我靠帅气生存。
『拾』 股权激励的利大弊小
股权激励带来的好处
一、股权激励有利于公司留住人才、约束管理人才、吸引聚集人才。
例如,华远地产股权激励制度采取股票期权为激励工具,激励对象为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激励额度为总额3000万股,其中高层管理人员共持有100多万,职工从1万股到10多万股不等,行权期规定员工认股证的执行按照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的规定在获授一年后行权,四年后方可卖出,分配依据为基于服务年限、职务实行分配。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之前两年的平均员工流失率为15.7%,实施之后两年的平均员工流失率降为12.1%。
二、股权激励有利于公司降低人力薪酬成本和激励资金成本,还有利于实习公司的快速发展及股东利益最大化。
例如1,万科公司的业绩奖励型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为万科公司不超过员工总数的8%,股权激励计划提取激励基金的条件为同时满足公司年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5%和公司全面摊薄的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2%的双重要求,而当年万科2011年的年销售收入增长41.4%,净利润增长率超过了32.1%,而年净资产收益率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8.17%,当年即为股东创造了96.25亿元的净利润,达到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例如2,普尔500公司,高管的薪酬构成中有超过50%的为期权收入,且期权收益占薪酬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见图)。2006年,美国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划占7%,长期激励计划占65%。其CEO的薪酬构成是:基本年薪占17%,奖金占11%,降低即期工资权重,参照公司业绩进行的期权收入由1992年的25%增加到2000年的50%,甚至出现了类似“一美元”工资出现。
三、股权激励有利于合理分配公司发展后的利润增值部分。
例如,中兴通讯(34.50,+0.09%)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兴通讯)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国政府重点扶持的520户重点企业之一。2006年,中兴通讯被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门确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中兴通讯从2006年开始采用了限制性股票的方式开展股权激励, 激励对象包括高管人员及关键岗位员工。该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为5年, 其中前2年是禁售期,后3年为解锁期。在解锁期内, 若达到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解锁条件, 激励对象可分三次申请解锁: 解锁期分别为禁售期满后的第1、2、3 年, 解锁数量依次为不超过获授标的股票总数的20% 、35%和100%。中兴通讯股权激励计划的解锁条件是各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计算的低值为准) , 如果该指标不能达标, 当年无法申请解锁且日后不能补回。除此之外, 无论是公司还是激励对象, 一旦出现财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或有违法违规行为, 那么将失去授予或解锁资格,这无形中也形成了对公司和员工行为的约束。
中兴通讯2007 年和2008 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94%和12.36% ,达到了解锁条件。首次解锁的股票共计14 559 708股。截止到2009 年7 月2 日, 中兴通讯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第一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人数为3 274人(包括19 名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其中60%以上是公司研发人员。对研发人员的激励起到了稳定研发队伍的作用,对公司的3G 业务的业绩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2009 年上半年, 中兴通讯在全球无线特别是3G 市场上的份额获得提升, 公司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趋势。
股权激励结出的苦果
我国对企业经营者实施股权激励,是借鉴国外经验引进的“舶来品”,初衷都是想借此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把企业搞好。可是,如果不进行系统的股权激励设计和控制,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还会结出不少苦果,有的苦果还会苦不堪言。
一、最常见的“苦果”
在考察大量股权激励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发现股权激励实施后导致的以下几种“苦果”是最令股权项目实施者头痛的:
(1)高管的所得大幅上去了,企业效益却大幅下降;
(2)辞职套现,成了不少高管的首选;
(3)股权激励变成股权纠纷
1、高管的所得大幅上去了,企业效益大幅下降
股权激励这个“舶来品”一度受到中国企业追捧的同时,却出现了企业高管收入大增,而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的不良后果。据统计,2006年初到2008年3月21日,仅沪、深两市就有9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在此期间,大部分企业高管层的所得上去了,而企业效益却大幅下降了。
例如,伊利和海药两家公司高管所持股份,分别达到股本总额的9.681%和9.88%, 2006年4月伊利(40.18,-2.50%)高管潘刚获得1500万股,当时行权价格为13.33元,他获得的股权激励是他当年薪酬87.4万元的100多倍;格力电器高管朱江洪和董明珠经过二次股权激励,两人合计占激励股份总数的百分比,由第一次的42.08%提高到了46.76%,身价按当时算超过了1.9亿元,称得上是一夜暴富。而企业的效益如何呢?很不理想。如,2007年伊利营业利润亏损971万元,海南药业则约亏5000万元。
2、辞职套现,成了不少高管的首选
上市公司的高管作为公司的决策者和经营者,对公司的实际情况最清楚、对公司股票的实际价值最清楚、对公司发展的前景也最清楚。当通过种种手段或是乘着股海顺风,眼看公司股价己涨到了顶点,这时,他们想的第一个问题,不是使企业怎样进一步发展,而是手中的股票怎么办?
要点,而《公司法》第142条有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票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票总数的25%;不抛,如果泡沫破灭,股价下来怎么办?最好的选择那就是辞职,辞职了,就能一次抛售套现。至于企业会受什么影响,这就统统不管了。据报道,在股价涨到顶点时,就有不少企业先后辞职套现,如三花股份公司先是原副总裁、董事任金士,董事王剑敏于2006年3月辞职,接着是原董事长张亚波2007年4月辞职。另据有关媒体透露:思源电器、新和成、德豪润达、科华生物、天邦股份、海翔药业等公司,都有不同程度存在着高管辞职套现现象。
3、股权激励变成股权纠纷
股权激励过程中,不合理或不严谨的操作会引发许多纠纷。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2007年,雪莱特两发起人股东对簿公堂。2002年,雪莱特董事长柴国生,为激励高管,自愿将名下占公司总股本3.8%的股份赠给时任公司副总经理的李正辉,并规定李正辉自2003年1月1日起在雪莱特公司(2.08,-4.15%)服务时间须满5年,若中途退出,以原值除以服务年限支付股权。2004年,柴国生再次将名下占公司0.7%的股权赠与李正辉,而李正辉承诺自2004年7月15日起五年内,不能以任何理由从公司主动离职,否则将按约定向柴国生给予经济赔偿。但李正辉于2007年8月25日辞职。一个月后,柴国生以未履行相关协议及承诺为由,将李正辉告上法庭,要求其返还之前由原告赠予的上市公司5223886股并赔偿损失。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因为缺乏支付款证据,李正辉3.8%的股份应属柴国生“赠与”。但对于柴国生要求李正辉返还其受赠的全部股票不予支持。这是国内首个股权纠纷案例,之后这种股权纠纷案例不断再现。
二、结出“苦果”的原因分析
因何会结出这种苦果?原因当然很多,有主观、有客观、有上面、有自身等等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激励实施,既无条件也无约束
实施股权激励是有条件的,它需要一套严格的公司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做支撑。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做股权激励,也并不是一个企业什么样的股权激励模式都可以做。所以,做股权激励之前,要对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制度是否健全做科学鉴定,否则,股权激励不仅不能带来预期效应,反而会造成恶果。例如,2009年初,浙江某化工有限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该企业做高档纺织印染剂研发、生产、销售,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也开始有风投接洽,上市也提到议事日程,由于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发展过快,还没有完善的公司制度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公司管理比较混乱,老板凭自己的精力已经远不能顾及公司的方方面面。为了规范公司管理,老板决定实施股权激励,初衷是:实施了股权激励,激励对象就是公司的主人,这样他们不用上级催促就会勤勉工作。但经过半年的实践,该化工企业不但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工资费用迅速增加,企业利润急剧下降。
2、方案设计,既缺审查也无监督
公司能不能搞股权激励,什么时候搞股权激励,怎样搞股权激励?实施以后,谁来监督?或者即使有审查、有监督,却无规可循、无法可依。这将会导致与企业提高效益、效率不相对等的“高激励”、“过度激励”等现象的出现,伊利与海药都属于这种情况。
既有激励、又有约束,这才是一个完整和科学的机制。股权激励不像奖金,奖金的设定只需一个粗放的条款即可,而股权激励需要更完善、更规范、更科学的规则来维持其长期激励效果。方案设计不周全、不合理就有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例如,2008年,中关村东方华盛科技有限公司即将在中关村三板挂牌。公司原本有三个股东,考虑到挂牌上市后股份会有较大增值,公司CEO罗平认为这是一个为大家谋福利鼓舞士气的好机会,于是在改制过程中吸收近40位员工入股,其中入股最少的只有3000多元,占公司股本总额万分之一。可是,公司刚刚在中关村三板挂牌,便有个别小股东以急需用钱为由要求企业主收购自己的股份。而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一年内,发起人不得转让股份。这些员工都是在改制过程中入股的,因此都是发起人,所以无法立即转让股份。企业主被逼无奈,只得先把自己的钱借给员工。
3、股权兑现,既无法规也无制度
对经营者实行股权激励,曾被称为这是给经营者戴上了“金手铐”,使他们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长期行为。而现实的苦果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经营者仍是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甚至为了给自己谋利,高层管理人员有可能采用违规手法,虚报营业收入和利润,安然事件就是典型的代表。安然事件使近600亿美元市值瞬间消失,投资于安然的各类美国工人退休基金和个人退休金受到灾害性打击。但是,就在申请破产的前一天,安然的高级管理人员却给自己加上了一项价值5500万美元的现金奖励,而一个星期之前他们还刚刚奖给自己5000万美元。
这个毛病出在哪里?就出在股权兑现,缺乏必要的、严格、合理的法规和制度上。另外,现行《公司法》中的规定是存在漏洞的。既然在任时不能全部抛售股票,那我就辞职。辞职了,法律就管不到我了。现行辞职套现的高管们,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实施股权激励的难点
非上市公司除了各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时存在的普遍问题之外,由于其未能上市,公司的股票不能在证券市场上挂牌交易。这使得公司股票没有市场价格,不能通过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实时动态地反映出公司价值,也使公司股票的流动缺少了实现的平台,变现能力不强。因此,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时候还具有其特有困难,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评价分歧大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是一个股权激励计划的基础,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是与激励对象所达到的工作业绩挂钩的,所以如何评价激励对象的工作绩效成为了股权激励的先决条件。对于上市公司,其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所以它为考核员工工作绩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特别是在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背景下,其作用更加明显。而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在没有股票市场价格这一衡量指标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确定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考核办法,具体又怎样计算,怎样与期权激励挂钩,是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不规范、不公平、不公正的绩效考核不仅不能使股权激励计划充分发挥激励作用,相反可能还会给公司带来内部矛盾、挫伤员工士气、引发法律纠纷等后果。
2、行权价格难以确定
对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一般做法是以期权协议签订时本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作为期权的行权价基础。与上市公司不同,非上市公司在制订股权激励计划时其行权价的确定没有相应的股票市场价格作为定价基础。 因此其确定的难度相对要大得多。美国的非上市公司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企业的价值进行专业评估, 以确定企业每股的内在价值,并以此作为认股权行权价与出售价格的基础。
目前在我国非上市公司的实践中,行权价与出售价的确定一般采用每股净资产值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 也有一些企业的认股权的行权价格就干脆以普通股票的面值确定。显然,以每股净资产值作为行权价的做法过于简单。以股票面值作价更是价值失真、其客观性、公正性与准确性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3、持股结构难以把握
实施股权激励,涉及广大员工利益的重新调整。企业用于股权激励的股份总额是多少?企业不同岗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具体股权激励数量分别是多少?不同级别、岗位员工的持股比例是多少?企业用于后期激励的预留股份数量是多少?持股结构如何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这可以说一个操作难点。不合理的持股结构可能会导致公司股权的流失、控制力的丧失,甚至引发公司内部争权之斗。
4、行权时间和条件难以设置
股权激励的效用是体现在被激励对象将行权时所得到的增值,因此行权环节在整个激励计划中处于核心地位。公司作为激励主体其能否保证股份顺利变现以及对变现条件的合理设计将影响着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上市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出售而取得现金,并且增值部分来自于市场,不需要公司的现金流出。而非上市公司在这一点上又显得先天不足,其遇到的主要障碍是变现资金的来源问题。当大量股票同时要求变现时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和支付风险。因此,非上市公司在安排行权时间的时候,必须谨慎、周全地考虑以下这些问题:整个股权激励计划的时间是几年?行权期总共分为几个阶段?首次行权是什么时候?每次行权变现的股份比例是多少?行权的门槛是什么?等等。这些都应该予以原则性、规范性的规定,从而使股权激励计划起到一个长期有效的作用。
5、员工作为股东的进退机制难以理顺
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经营管理者及其他员工将不断发生变化。有的员工会离开公司,也有新的员工进入公司。根据员工持有股份的初衷离开公司的员工就应该退出股份,新进的员工应该持有股份。由于是非上市公司,不能借助于股票市场中介买进或卖出该公司股票,股东的进退机制很难理顺。经营者离开企业,其在企业的股份如何兑现,是由继任者购买,还是由离去的经营者继续持股享受分红?即使由后继的经营者购买,能否按原价购买,退出的期股价格如何评估等等。
此外,非上市公司一般都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出现。它与股份公司不同,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种人合公司,其中任一股东的进入与退出都应该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而股份公司是一种资合公司。股东的进入与退出受到的限制相对少些。因此非上市公司的股东退出以及新股东的进入,操作起来比上市公司复杂得多。
6、难以让员工相信财务信息真实性及建立员工与领导间的信任机制
上市公司会定期公布公司财务信息,使公众了解公司经营情况。而非上市公司一般不会聘请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公司的财务资料缺乏公信力,即使经过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员工对于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及可靠性也会产生怀疑。如年度销售额、利润额、负债额、现金流量等,如果这些数据都难以让员工相信,员工就更不会信服其分红、股份计算的真实性,这会损害股权激励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站在公司的角度,公司一般并不愿意将所有财务信息公之于众,而且也并非公布的财务信息越细越好。因此,非上市公司如何建立一种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以及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信任机制,既能使员工获悉一些必要的数据并相信其真实性,又能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这也是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又一重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