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集富亚洲的规划,早、中期项目分别占其全部投资总额的40%,后期项目只占其全部投资总额的20%。按照陈镇洪的说法,作为早期投资者,“快进快出并不是集富亚洲的标准打法”。同时由于受资源条件的限制,除了大连海辉、加拿大太阳能、LDK等少数项目分布在二三线城市外,集富亚洲在中国内地投资的绝大部分企业仍然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个一级城市。
但是集富亚洲在中国需要不断地用成功案例去激励自己和增强LP(有限合伙人,即VC自身的投资人)的信心。因为对于任何VC而言,融资都是整个创业资本循环的第一步,集富亚洲也不例外。
起初,集富亚洲科技基金I一半的承诺资本都来源于集富集团自身,还有1/4的资本来源于日本相关的金融机构,而像日立这样的产业公司则提供了余下1/4的资本。但是现在伴随着集富在大中华区不断增长的业绩,集富亚洲科技基金的资金来源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特征。
“集富亚洲科技基金Ⅲ就吸引了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的投资者,因此它也变得越来越像美国主流的有限合伙制基金。”但是陈镇洪不愿意对外界流传的集富亚洲将步软银亚洲的后尘谋求独立的说法进行正面评论,只是淡淡地表示,“独立还是不独立各有各的好处,关键是看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准备得怎么样。”
不过就在VC新生代们刚刚从欧美投资者那里独立募集完自己的第一支基金,还沉静在大把花钱的快感中的时候,陈镇洪已经数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人民币基金的体内循环”问题。
“创业投资产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比如以色列、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创投开始都依靠外部资本,但是最终都逐渐变成了以本国或者本地区的资本为主。”陈镇洪接着说,“2005年以来,中国相继出现了一批新的创业投资平台,但是在创投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这些平台究竟能够留下怎样的印记,还需假以时日。”
Ⅱ 陈镇洪的投资经历
陈镇洪拥有3年的投资银行和16年私募投资从业经验。2000年至2007年间,他担任集富亚洲的投资委员会成员,并担任集富亚洲董事总经理及北亚区主管。他成功发掘并扶持了许多优秀的中国企业,包括BENQ、宝姿时装、加拿大太阳能、LDK及上海PPG等。加入集富亚洲之前,陈镇洪曾在私募投资行业,包括苏伊士亚洲、建力企业和汇丰直接投资(亚洲) 任职9年。他也曾在渣打亚洲投资银行部任职3年。
陈镇洪成功发掘并扶持了许多优秀的中国企业,包括BENQ、宝姿时装(香港主板上市)、3721 (被雅虎收购)、中国无线(香港主板上市)、国人通讯 (纳斯达克上市:GRRF)、加拿大太阳能(纳斯达克上市:CSIQ)、LDK (纽约上市),玺诚传媒(被分众传媒收购)及上海PPG。在此之前,陈镇洪在渣打亚洲投资银行部任职3年。 用3年的时间,陈镇洪在众多国际VC一片看空中国VC业的呼声中,“逆势”在这个市场投入了17个项目。
在众多海外VC还在大谈在中国做风险投资有多么糟糕的时候,集富VC却开始加大对这个市场的投资力度。该公司亚洲董事兼执行副总裁陈镇洪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就是在许多人都注重风险而没有进入的时候,这个市场的机会才会是最多的,一旦海外VC大举进入,这个市场的竞争将会日益激烈。”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美国VC市场,可以说已经是一个透明的、公开的市场,虽然投资高科技项目收益倍数非常可观,但是VC竞争异常激烈,成本也是其他市场所不可比拟的。
2004年,中国VC业曙光显现,国内外VC再一次快速聚集并不惜重金投入,对于集富VC来说,蛰伏三年,累计投入的17个项目都将陆续的进入资本收获期,3721公司成功实现海外上市,拉开了这个序幕。
3年17个项目
1998年,集富日本集团高层通过国际猎头公司找到陈镇洪,并热情的向他发出邀请——主管集富VC亚洲科技基金投资北亚地区业务。
在进入集富VC之前,陈镇洪用四年的时间供职于苏伊士亚洲亚洲投资有限公司担任董事一职,苏伊士亚洲管理基金达4亿美元,陈镇洪负责投资北亚洲地区,并且陈镇洪有着管理大型基金的经验,他在就职于建力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期间就已经开始管理六千三百万美元的基金。
但是,他认为这些经验还不足以使集富亚洲VC快速的发生化学裂变。“投资银行并不是VC,VC资金的投入和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完全不同,银行将钱贷给企业,就可以坐收渔利,而VC投资受益则更多的是和被投公司的成长细细相关。”但也就是这一点区别,让陈镇洪看到了集富VC在北亚的发展策略:投资的后续手段就是将被投公司推向全球市场,借以快速实现企业的发展。
经过大面积的人事重组后,集富亚洲VC经历了一年的蛰伏期:陈镇洪带领他的团队潜心研究亚洲各国的VC业发展和动态,不断的在寻找机会,但是,这一年没有进行投资。
2002年,集富VC开始登陆中国。虽然,在这一年里大多数全球性VC还都普遍看淡中国VC业。但是在这一年,集富VC先后投资6个项目公司。随后,集富VC的中国之行进展迅速,2003年投资5个项目公司,2004年截至到11月初已经投资5个项目公司,另外还有3个项目已经看好,很快要进入到投资阶段。
迄今为止,集富亚洲已经投资了16家公司,其中包括3721公司、北京艾德斯、上海讯达信息、上海新进半导体、美国光桥网络、尔朗科技、兆日科技、宇龙通信、科盾网络、优创科技、大连海辉科技等,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五大类行业,分别是通讯、网络/计算、半导体、软件及IT服务和一些如消费电子装置、终端产品、新材料、环保技术开发等产业。
投资3721香港公司,是陈镇洪来到集富VC所做的第一单生意。2002年,集富VC开始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当年集富VC一次性投入近500万美元持有3721公司20%的股权。2004年3月,由于雅虎(香港)公司与3721公司达成收购协议,3721公司以1.2亿美元(上限)身价被雅虎公司收购,集富亚洲VC作为3721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在卖出所持有股份后,便完全退出了3721公司的业务。整个谈判过程中,各持3721香港公司20%左右股权的IDGVC和集富亚洲VC均非常配合。此外,3721香港公司两大风险投资商IDG和集富均全部套现退出,获利达5倍。集富VC在这一单上的投资收益至少在2200万美元以上。这也是集富VC在中国的投资最先实现退出环节的一个项目。 在互联网泡沫后的市场低迷期,担任集富亚洲北亚主管的陈镇洪带领团队,在中国接连挖掘出已为集富亚洲创造不俗业绩的系列公司,包括3721、国人通信、飞博创等项目。
2008年下半年,陈镇洪再次上演“火中取栗”,在投资人都捂紧钱袋的时候,与常州民生投资(6.30,0.57,9.95%)共同出资千万美金,入股上海英硕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下称“英硕”)。
2007年,为集富亚洲效力7年的陈镇洪毅然离开,与亚洲股票投资家及Penta基金创始人John Zwaanstra合作,创建天泉投资(Spring Capital)。“投资这个东西还是一个很个人的行为”,陈镇洪认为,对于英硕的投资,经济危机并未在“投与不投”的问题上给他带来影响。
英硕是上海一家专业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有三大系列产品,包括建筑保温、防水和涂料。
2008年2、3月份,英硕决定引进风险投资,并陆续接触境内外的投资机构,包括复星、达晨等。
在英硕接触的投资机构中,天泉算是比较早的一个。
陈镇洪早前就认识英硕的创始人兼董事长辛春华。但“不是因为认识她就投她”,陈镇洪强调,“我还是投人。”
2003年,辛春华发现,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迅速,进入建筑材料市场应该是个不错的机会,随后创立英硕。
那么进入建材领域的门槛有多高呢?在上海北蔡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和上海大东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的内部人士看来,行业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并不高。有人戏称,“一个包工头,搞台机器,就可以做了。”
但辛春华不这么想。
“这种行业进入门槛看上去并不是很高,但品牌还是有作用的,真正要上升到一定的品牌还是要靠实力。”
公司成立伊始,辛春华就以“科技为本、创新为先、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两翼并进”为发展战略,其在研发投入上,每年研发费用都占到公司销售收入的10%以上。
在公司的团队建设上,辛春华颇费心思。
2003年任英硕总工程师的乌力吉目前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英硕的活性硅激发改性技术是他的独创,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依靠该技术生产的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系统也已成为英硕的拳头产品。
在英硕的员工队伍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超过80%。而辛本人也是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复旦大学MBA和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兼任上海市中青年科技管理人才能力建设促进会理事等职,同时还担任多家高科技公司董事。
相比建材企业参差不齐的创业团队,辛春华的团队素质在天泉投资那里为英硕加分不少。
不过,在陈镇洪那里为英硕加分的还有英硕团队的稳定性。2003年跟随辛春华创立英硕的三个副总、总工程师和财务经理目前全部在位。
而这也是辛春华在投资人面前颇感自豪的一点,“我们6个合伙人加起来合作年限超过60年了。”
投资人的诚信也很重要
有投资人将经济危机的“机”解读为投资的价格更便宜了:好时候拿10倍PE的公司,经济危机下拿四五倍的价格就很不错了。
2008年下半年,在经济危机的影响日益显现的时候,陈镇洪决定要投资。
英硕最初是以防水、防裂产品起家的。不过,它很快发现,防水材料的市场不是很大,花出去的投资和精力没有换回预期的业绩。
2005年,随着国家开始对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视,已通过法规形式强制要求建筑节能。
早在2005年,辛春华就觉得,节能市场在未来是有机会的,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保温材料配方。
外墙外保温的节能材料已经占英硕销售额的90%以上,英硕已有控股子公司6个,办事处15个,并发展了60多家代理商。
据上海建筑材料行业协会新型墙体和建筑节能材料分会张先生透露,2005年建筑节能这个市场很大,同时做建筑节能材料的企业也很多,仅上海就有不少,竞争比较激烈。
竞争激烈是陈镇洪思考的一个问题,但他认为,“这个行业还是有机会的”。
投资以后,陈镇洪的想法是,帮助英硕做一些行业并购,并借助自己的知名度等帮英硕再融资,而自己还会跟投。
Ⅲ 达内科技的公司发展
达内科技的公司情况如下:
1.介绍
北京达内科技是中国高端IT培训的第一品牌,致力于培养面向电信和金融领域的Java、C++、C#/.Net、3G/Android、3G/IOS、 PHP、嵌入式、软件测试等8大课程方向中高端软件人才,先后获得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集富亚洲JAFCO ASIA、美国高盛银行的三轮投资,是国内首家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IT培训机构。达内科技已经于2014年4月3日赴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码TEDU)。
2.公司业绩
北京达内科技作为中国高端IT培训的翘楚,从创业之初的经营战略一直都保持经营模式和产品保持行业的领先 一步:
率先推出“先就业,后付款”IT信贷就业培训的IT培训
率先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IT培训机构
率先入选“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的IT培训机构
率先由IT技术专家建立和运营的IT培训机构
率先全面开放课堂,随时真课试听的IT培训机构
率先与“211工程”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的IT培训机构
率先真实披露学员就业率、就业品质的IT培训机构
率先开辟高端课程,培养IT白领、金领的IT培训机构
率先完全真实公开师资背景的IT培训机构
Ⅳ 达内科技的介绍
达内科技是中国高端IT培训的第一品牌,致力于培养面向电信和金融领域的Java、C++、C#/.Net、3G/Android、3G/IOS、 PHP、嵌入式、软件测试、ui、网络营销等11大课程方向中高端软件人才,先后获得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集富亚洲JAFCO ASIA、美国高盛银行的三轮投资,是国内首家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IT培训机构。达内科技已经于2014年4月3日赴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码TEDU)。
北京达内科技经过11年运营,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依托,在中国软件业发达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南京、武汉、杭州、西安、苏州、成都、大连30多个大城市,建立了101多家培训中心,占地3万平米,年培训1.5万名软件人才。已累计为IBM、微软、摩托罗拉、华为、中软、用友、Yahoo、阿里巴巴、TOM、新浪、搜狐、网络、联想、神州数码、大唐电信、亚信等知名IT企业培养输送了13万多名中高级软件人才,是中国最大的中高端软件人才培训机构。
北京达内科技是中国高端IT培训的第一品牌,致力于培养面向电信和金融领域的Java、C++、C#/.Net、3G/Android、3G/IOS、 PHP、嵌入式、软件测试等8大课程方向中高端软件人才,先后获得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集富亚洲JAFCO ASIA、美国高盛银行的三轮投资,是国内首家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IT培训机构。达内科技已经于2014年4月3日赴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码TEDU)。
北京达内科技经过10年运营,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依托,在中国软件业发达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南京、武汉、杭州、西安、苏州、成都、大连30多个大城市,建立了50多家培训中心,占地3万平米,年培训1.5万名软件人才。已累计为IBM、微软、摩托罗拉、华为、中软、用友、Yahoo、阿里巴巴、TOM、新浪、搜狐、网络、联想、神州数码、大唐电信、亚信等知名IT企业培养输送了9万多名中高级软件人才,是中国最大的中高端软件人才培训机构。
北京达内科技的各个中心由软件专家负责运营,课程设计引进北美先进技术,贴近中国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聘请北美海外专家与来自IBM、华为、用友、亚信、东软等国内外名企的一线实战专家担任讲师,以确保高端培训效果。达内在课程设计与培训模式上不断创新,开创“零首付、低押金,就业后付款”的信贷就业模式先河,改革培训模式保持培训规模扩大的同时确保90%以上的就业率,同时高质量就业。
Ⅳ 高原资本是日本的
针对各网络公司都讳莫如深的投资公司---高原资本。
这个神秘的公司,在其公开资料上竟然只写1988年成立,通常都写哪年成立于哪;
更神秘地是,这个公司只有若干个办事处地址从不写总部在哪。
另人匪夷所思的是,该公司忽然增加了2位中国董事总经理,原唯一的董事总经理在对外信息里开始排名次席,连个办事处都弄3个总经理,是否在掩饰什么?
仔细阅读一下其官方发布的资料就看出其中端倪了,各个董事总经理都是负责除日本以外的亚洲投资业务,为什么要除了日本?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被办事处业务范围除外的地方就是总部。
一个费尽心思隐藏自己国家属性的公司、一个千方百计不说自己总部在何处的公司,这个公司到底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