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买入股票时的几个问题
首先大盘在不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做股票
买个股要看它的价格 位置 目前的K线走势
成交量只是一个参考的因素,但是并不是决定因素
建议不管是大盘还是个股,只要站上30日操盘线就做多,破了30日均线之后未来2-3天不能有效站上30日线就卖出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炒股就是大道至简,成功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重复去做!
炒股靠什么:1.心态2.纪律(止损的勇气和止盈的知足)3.仓位的控制4.自己的一些技术分析5.一些运气
这就是股市的真谛!没有人知道股票以后会怎么走,这个市场上从来都没有所谓的大师,如果大师有的话那就是你自己了,因为只有真金白银亏损过了解过的人才会深有体会并且真正会学到知识。
希望能帮助你!
B. 什么叫内幕消息什么内幕消息才能使股价涨或跌请举下例子,谢谢
政策、消息面传闻
央行持续净回笼 货币政策没有调整必要性?
央行昨日在公开市场上招标发行700亿元3月期央票,发行量与上周持平,发行价为96.76元,中标收益率为0.9650%,连续第八次与上期持平,没有进行正回购操作。本周公开市场共有560亿元央票和850亿元正回购到期,本周二央行进行了10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因此本周公开市场实现小幅净回笼290亿元,上周则小幅净回笼190亿元。
昨日银行间市场1天期回购定盘利率为0.8172%,与前一天持平,7天期回购定盘利率为0.9780%,较上一日上涨6.7个基点,但整体资金面仍然较为宽裕。分析师普遍认为,央行近期进一步降息或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不大。分析人士表示,央行最近的一些表态说明,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是存在的,但她认为短期内央行做出调整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兼中国策略师娄刚日前也表示,目前在货币政策上并没有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
政策强力出手 煤合同指导价上涨4%?
昨日,五大电力集团一位高层透露,电煤合同指导价很可能于近期出台,涨价幅度很可能为4%,加之预期国际煤价会进一步下跌,因此由五大电力集团和华润电力所组成的电力联盟推迟了国际煤炭订货会的时间。
之前传出消息,发改委拟定的煤炭合同指导价上涨幅度为8%。对此,这位高层表示难以接受,去年煤价涨幅过大,虽两次上调电价,但仍不能弥补巨额的政策性亏损。"如果上涨4%的话,与当前国际煤价也差不多,在国际煤炭和国内煤炭之间进行选择,当然会倾向于选择与国内煤企签约。"这位高层表示。一位电力分析师在得知该消息,"按照这个价格签约,电企的利润应该很不错。"一位煤炭行业资深分析师表示,若按照上涨4%的幅度签订煤炭合同价格,相当于抵扣了煤炭企业于今年开始加征的增值税,在今年煤炭下滑的情况下,能够与电企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对煤炭企业来讲应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行业、板块类传闻
地产:炒作须留意四大要点
本周大盘摆脱三角形整理格局再度上攻,其中地产股功不可没,板块表现无疑赚足了市场的眼球。周二、周三房地产股俨然成为大盘的多头先锋,周四大盘震荡上扬,地产股的率先发力有效地带动了市场人气,陆家嘴开盘不久就涨停,板块个股纷纷表现。盘面看,优质地产股已悄然步入上升通道,主力资金介入明显,市场机会将不断闪现。尤其与世博会、环球影城等相关概念联系密切的个股表现尤为强势,这种强势并非昙花一现。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后市机会方面,投资者可适当关注以下类型股票。一、概念性地产股票,前期的迪斯尼概念,环球影城概念,世博会概念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概念所涉及的股票将是不二选择。典型的北京地产股,上海地产股,珠港澳大桥概念兴起的地产股等。二、行业复苏力度较强的深圳、上海等品种可重点关注。三、与政策导向联系较为密切的地产企业。四、避免涨幅过大,有调整需求的股票。
医药:有望在巨大商机中脱颖而出
受到消息面左右,近期医药股呈现反复活跃的态势,但是每每未能善始善终,多数出现"虎头蛇尾"的结局。分析人士认为,新医改方案固然是激发医药股出现短期爆发的导火索。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前期医药板块持续上涨后,当前医药股的估值已经偏高。因此,后市不排除新医改方案等利好出台的时候,难免会有一部分主力借机短线出货,使得医药板块短期内存在"利好见光死"的可能。
随着医改的逐步推进,巨大商机终将使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具体来讲,医疗器械企业,拥有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较高运营效率的医药商业企业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生物制药、创新型化学药、中药及OTC、普药等子行业也将不同程度受益。目前来看,新一轮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医疗器械企业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此次医改继新农村建设之后,再次催生了基层医疗市场大幅扩容。对药品、医院的经营都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重点提出了公立医院改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这一切都对医疗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另外,医药的一些细分行业将会明显大幅受益,例如专科用药、医药流通、中成药、生物疫苗等领域。
C. 金融专用术语
股票术语:上市股票 [Listed stocks]:在交易所上买卖的股票。
分析员 [Analyst]:证券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的雇员,主要负责对不同的公司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该公司的股票作买入/卖出的建议。他们大多数专注个别行业。
内幕消息 [Insider information]:指公司内部未作公开的消息。如消息持有人将消息作贩卖用途,均属违法。
止蚀盘 [Stop-loss order]:客户指令,表示当股价下跌至某价位时将股票出售。
止蚀盘 /止赚盘 ;止蚀/止赚 [Stop order/ stop]:一项指令,表明当股价到达指定价位时将股票买入或卖出。
平价/等价 [At-the-money]:如期权的协议价格相等于其相关证券的市场价格,该期权属于平价。
主要经办人 [Lead manager]:商业或投资银行主要负责按排组织银团贷款或发行债券。他们同时会联合其它借贷或包销银行与发行商磋商有关细则,及分析市场情况。
未完成指令/ 开放指令 [Open order]:以行使价买入/ 卖出证券的指令,此指令于行使、撤销或价格转变前一直有效。
未平仓合约 [Open interest]:某期权未执行的合约数量-可以显示该期权的流动性。
市场 [Market]:一般指股票市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及第二市场,各市场分别买卖不同的股票。 字串3
市价盘 [Market order]:以当时证券交易的市价立即买卖某种证券。
市价 [Market price]:指证券市价,卖出证券的最后市价。在该价位上买方愿意购入而卖方愿意出售。
市值 [Market value]:证券在市场上的价格。
市盈率 [Price-Earnings Ratio, PE Ratio]:股票的市价除以当时或预测未来的每股盈利。市盈率是投资分析常用的指标Of一。一般而言,市盈率应是越低越好,因比率低显示市价偏低或者是盈利偏高。
回购 [Buy-back]:与[回购协议]定义相同。
回购/回购协议 [Repo]:股份买卖协议,买卖双方承诺按指定日期及指定价格购回该股份。
回报 [Return]:每年的投资回报金额。
交易 [Execution]:指完成买入/卖出证券的交易过程。
交易 [Trade]:以口头协议(或电子交易)形式向另一方购买证券。交易一经进行,该行交易就称为「完成」或作实。
交易员 [Trader]:为自己的户口进行频密的股票买卖活动的人。
交易范围 [Trading range]:某时段内成交价的高低之差,任何一天,商品交易价格的上下限。
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s]:为管理投资组合而产生的成本,尤指:证券成本及印花税。
行使 [Exercise]:期权持有人执行其权利,(在看涨时)认购或(在看跌时)认沽相关证券。
行使价 [Exercise price]:能够买入或卖出相关期货或期权合约的价格。
合营企业/ 合资企业 [Joint venture]:两个或以上投资者为共同投资及经营企业。
合并 [Merger]:收购活动中买方同时购入卖方的所有资产及负债。简单来说,是两间公司合并经营。
先导指标 [Leading indicators]:作为预测市场未来趋势的经济指标。
收购 [Takeover] :一间公司藉购入另一间公司的股份而取得其控制权。
收益率/收益/股利报酬率 [Yield]:股票回报的百分比,以派息的形式派发,或给债券的有效利率。
收购 [Acquisition]:指一间公司购入另一间公司。
即日买卖盘/ 即日盘 [Day order]:指买入或卖出证券的指令,若发出指令当日不能成交,该指令则自动失效。
即日买卖/ 「即日鲜」[Day trading]:指在同一交易日内完成股票买入及卖出的活动。
佣金 [Commission]:支付经纪作执行交易的基本费用,费用根据股票、债券、期权的数目,及/或其票值计算。
每股盈利/ 每股收益 [Earnings per share]:指公司所得净额除以所发行普通股股份数量。
投资 [Investment]:买入资产藉以赚取利润。
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提供多项服务的中间人,服务包括:协助证券沽售、公司合并及重组活动、以经纪身份为个人及公司客户进行证券交易活动。
投资组合 [Portfolio]:一系列的投资项目,证券及/ 或金融工具。
投机者 [Speculator]:在非经常性收益合约上,愿意承担较大及非分散的风险,目的为赚取利润。投机者并不会理会公司的生产、运作、市场推广或产品的处理等。见:交易员。
成交金额/ 成交量/ 交投量 [Turnover]:指在一定时间内交易的数量,可以是市场上交易的总数或单个的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合约的成交量。
沽售/ 卖(出)价 [Ask]:投资者愿意将所持股票卖出的最低价格。基本上,这是投资者能够购买股票的买入价。
沽售价/ 卖(出)价 [Ask price]:证券商出售证券的价格,又称为卖价或发盘价。
沽空 [Selling short]:假若投资者认为股市会下跌,他们就会向经纪借来股票然后再卖出。最后投资者必须在公开市场上购回该股票。
股息 [Dividend]:指派给一般股东及优先股东的公司部份利润。
股东权益 [Equity]:公司资产的净值,为公司全部资产与全部负债的差额,包括普通股、优先股股本。
股票 [Shares]:指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的凭证,证明对该公司的权利及义务。
股票 [Stock]:证券及股票的统称。持有股票相等于持有该公司的拥有权,股票属于公司的资产及盈利的一部份。
到期 [Expiration]:期权合约终止。
到期日 [Expiration date]:能够行使期权的最后一天(美式期权)或唯一一天(欧式期权)。
金融期货 [Financial futures]:根据期货合约标明以未来指定日期的金融工具的卖出价,买入某些资产。
取消前有效买卖盘 / 无时限盘 [Good 'til cancelled]:也会称为"GTC",指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指示,在尚未撤销之前一直有效。
长仓 [Long]:指投资者买入股票,但仍未透过卖出来平仓。
空仓 [short position]:投资者本身持有某种股票,但却向他人借入该种股票作空头,事后再以本身股票平仓。
抵销 [Offset]:用来抵销持仓方向相反的合约。
波幅 [Volatility]:股票价格、汇率、利率等的波幅,波幅越大,投资者对回报越不肯定,因此波幅是可以用来计算风险的。
美式期权 [American style option]:期权的一种。购买者可以在期权到期日之前或到期日当天行使权利。
突破 [Breakout]:证券价格冲破阻力位或跌穿支持位,表示股价会持续向同一方向进发。这是技术分析员常用作买卖证券的指标。
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 [Debt/ equity ratio]:财务杠杆指标。将债权人的资产与股东的资产作出比较。这是长期负债除以一般股东权益之数。
负债/ 债务 [Liabilities]:债务(公司及股东一同承担)。 字串9
首次公开招股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公司首次向公众发售股票。
按金/保证金/「孖展」[Margin]:投资者在保证金信用交易、期货及期权交易中向经纪人或交易所交纳的押金。它可以防止交易者违约,减少经纪人或交易所的损失。
追补按金/ 补仓通知 [Margin call]:由于价格变动而需要增加额外的资金。
持仓[Position]:是一项市场协议,指买卖的数目未能透过其它交易买卖抵销。买方称为持长仓,卖方称为持空仓。
风险 [Risk]:总投资回报的标准异差(standard deviation),可显示某资产回报的不稳定程度。
套戥者 [Arbitrageurs]:寻找和发掘套戥机会的人。
套戥 [Arbitrage]: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以两个不同的价格同时买卖同一证券,借以牟取利润及避免风险。
托管人/ 保管人 [Custodian]:金融机构(如证券行)代客户保管资产所扮演的角色。
托管/ 保管 [Custody]:投资公司拥有的证券,实授他人托管而已。
相关/指定 [Underlying]:指期货或期权合约执行时,必须交割的商品或金融资产,如股票、期货合约或现金指数等。
淡静市场/不活跃市场 [Thin market]:指买卖差额大而成交疏落的市场。(市况淡静的市场)
基点 [Basis point]:债券市场内用作计算固定收入证券收益水平变化的最小单位。债券收益的每个百分点以100为基点。基点也可用于利率计算。百分之零点零一相等于一个基点。 字串2
基本按金要求 [Initial margin requirement]:进行期货、期权交易的双方成交时交纳的保证金额,根据成交时标的价格交纳。
现货市场 [Cash markets]:也称为现货市场。指即时进行证券、货物交割行为的市场。
控股公司/ 母公司/ 持股公司/ 股权公司 [Holding company]:持有另一间公司一定数量的股权,并透过影响或推举董事局成员而控制该公司的管理及行政运作。
牵头包销商 [Lead underwriter]:是多间银行组成的银团,当中的牵头银行,负责首次公开招股或第二次招股活动。
买盘价/ 买(入)价 [Bid price]:投资者愿意支付买入某证券的最高价格。这是投资者能够将股票卖出的价格。
买卖差价 [Bid-asked spread]:指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差额。
买入 [Buy]:购买资产作长仓。
期货 [Future]:指买卖双方承诺于未来指定的时间内,以一既定价格来交收某类既定质量的商品或金融票据。
期权 [Option]:一张合约表示买方有权,而非有责任,在到期日或之前,按合约指定价格买入或卖出资产。
最后交易日 [Last trading day]:期货或期权合约允许的交收月份的最后一天。合约的最后交易日必须以现货、金融工具、或根据期货合约的协议作结算。
单向市场 [One-way market]:只报买入价或卖出价的市场。冲着一个方向而行的市场。
散户 [Retail]:个人及机构投资者,与经纪人及证券商相对。
结算 [Settlement]:交易时付款的行为。
结算日期 [Settlement date]:交易完成后必须进行交易结算的日期。
开市价/开盘价 [Opening price]: 交易活动开始后某种证券第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
报价 [Quotation]:是经纪商愿意以某价位进行证券买卖。
资产 [Assets]:商业机构藉过往的交易活动牟得的财产或项目。
资本 [Capital]:投资到公司的资金。
资本市值 [Capitalisation]:一间公司发行的多种证券的总额之和,乘以该证券的价格。
资本负债 [Gearing]:用来计算负债数字。是负债总额与个人或公司权益总额的比率。
资产净值 [Net Asset Value]:公司的总资产减总负债。
准备业务部门/ 后台部门/ 后勤办公室 [Back office]:证券商的文书运作部门,负责提供的支持工作包括:所有文件确认及交易结算、文书纪录、撰写公司规则;但不包括执行股票或其它证券的交易买卖。
经纪/ 经纪商/ 经纪人 [Broker]:代表委托人安排买卖,从中赚取手续费的中间代理人,存在于商品市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经纪人通常需在特定的机构进行注册登记,如证券经纪人需在证券交易所登记注册后,才获合法的代理身分。
字串9
碎股 [Odd lot]:指股票交易不足一个交易单位的股票。
熊 [Bear]:看淡某只股票或整体股市的人。
熊市 [Bear market]:任何其价格正往下调的市场。股票价格持续下跌一段日子,一般在百分之二十或以上,该市况被称为熊市。
认购期权 [Call option]:这是一项协议,指期权持有人有权利但并非有义务,在特定的日期内(期限)按指定的价格(行使价)购买一定数量的某些证券。
认股证 [Warrant]:认股证是一个「权利 」而非责任,持有人可以在一定的时间以一定的价格购买或沽出「相关资产」(如:股份、指数、商品、货币等)。
对冲 [Hedge]:指在已经发生的一笔交易基础上,为防止利率、汇率价格等变动造成损失而再做一笔方向相反的交易。例如:原来那笔交易受损,用后来做的交易来弥补损失。
杠杆比率 [Leverage]:用以衡量企业举债经营程度。
维持按金/ 补仓按金 [Maintenance margin requirement]:必须经常维持保证金户口水平的按金,一般较原来的保证金少。
欧式期权 [European style option]:只能在到期日才能行使权利的期权。
热钱 [Hot money]:指在国际间为追逐利率差距而不停流动的短期资金,如没有利率差距资金就会被抽走。
价内 [In-the-money]:指认沽期权/看跌期权的行使价高于相关期货的价格,或指认购期权/看涨期权的行使价低于相关期货的价格。
价格 [Price]:物件的价值。
价位/差价 [Spread]:某股票或其它证券的买卖差价。
卖出价 [Offer]:卖方愿意出售的价格。
卖空/ 沽空/ 抛空 [short]:表示投资者抛卖本身并未持有的证券或商品。
卖空/沽空/抛空 [Short selling]:这是一种投机性活动,指投机者预测证券将下跌时先抛卖并未持有的或大量超过其本身持有的某种证券,然后再选择适当时机低价补入,企图实现购进时由于价格下跌而获利。
范围 [Range]:在某交易时段内最高及最低价格之差。
机构投资者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指进行大量交易投资的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存款机构、退休金、投资公司、互惠基金及首付资金。
购买 [Purchase]:购入、持有及拥有。
购回/购回股份 [Share repurchase]:公司在公开市场上购回本来属于自己的股份。
联名户口 [Joint account]:协议订明两个或以上的户口持有人需共同承担买卖证券的风险及财务责任。
蓝筹公司 [Blue-chip company]:规模庞大信誉良好的公司。
证券 [Security]:指具有一定票面金额、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
委托买卖契约:投资者委托证券经纪商做买卖,对方只应赚取手续费,但为了防止对方因为买卖次数增加而侵吞所获利润,所以证券公司与客户之间必须签订委托买卖契约。
金额交割:即规定投资者个人当天的买卖不能抵冲,受委托的证券公司对甲、乙两客户的买卖也不能自行抵冲,必须由经纪人把客户每笔买卖的股票与现金收集起来,送到交易清算的地方进行交割。
金融行情:在金融情况缓和时期,金融机构或一般法人会参与操作,从而促使股市行情上涨,虽然股市正处于萧条时期,但会出现一些不景气的股票价位偏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即是“金融行情”。
股市垄断:垄断是股票市场中比较厉害的一种操作手段,必须有庞大的资金做后盾和有若干高级专家的支持才能成功。垄断的手法是大投资家投下某种股票的筹码,大批抢购入手,造成这类股票在市场上的真空状态,然后再放出风声,使股价节节升高,只等水到渠成大获其利。这是由多头做法演变出来的花招。少数垄断投资者别具野心,企图以此来夺取该公司的经营大权,这是十分厉害的一招。掼压:它与垄断是相对,它所采取的策略是一色的空头做法,以此来和垄断抗衡。抛售惯压是希望股价暴跌,好趁此而大获其利。所以,在股票市场中,常会发现所谓的“多空大战”,实际上,就是垄断与掼压这两种力量的冲突。
股价规定:股价上涨至高峰时,证券管理部门为抑制股价过分上涨而采取的措施。具体来说,是提高信用交易委托保证金比率和降低担保率。一般是针对股票各类而给以全面的限制。此外,证券公司也会加强买卖内容的控制,并投资股价涨跌的幅度。
股票净值:股票上市后,形成了实际成交价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股票价格,即股价。股价大半都和票面价格大有差别,一般所谓股票净值是指已发行的股票所含的内在价值,从会计学观点来看,股票净值等于公司资产减去负债的剩余盈余,再除以该公司所发行的股票总数。
股票周转率:一年中股票交易的股数占交易所上市股票股数、个人和机构发行总股数的百分比。
股票行情一览表:报纸上刊登的表示股票基本情况的较详细的报告,包括本年底的高低价、年派息率、价格收益比、当日销售量,交易日的高、低和收盘价以及与前一交易日的净差。
周期性股票:指支付股息非常高(当然股价也相对高),并随着经济周期的盛衰而涨落的股票。这类股票多为投机性的股票。
往返交易:指股票投资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上市股票,经过一段时间后又由同一经纪人如数售出的交易。
周年分红:公司创立周年经念日,或股票上市的周年纪念日,公司便会分红,通常以一期为标准。
拍卖市场:通常经纪人或交易所的代理人进行证券交易的体制。买主之间和卖主之间互相竞争以取得最优价格。大部分交易在客户双方(通过经纪人)之间进行,其余部分在客户(通过经纪人)与专家经纪人(或自营商)之间进行。
哄抬:投资者判断股价远景看好,先行大量买进,再利用各种有利的小道消息将股价抬高,以便再趁机卖出自己的股票,这是股市投机者惯用的投机方式。
侵吞行为:证券商或代理人违法侵占客户利益的行为。即证券经纪商或借人接受客户的委托及手续费和佣金之后,并不代办或转卖股票,反而私自买下。
顺差、逆差:同一行业的股票一般都有A、B股,如果A股的业绩财务状况良好,股价很高,与B股比较起来,A股若较高,即称为“顺差”,若A股比B股低,则称为逆差。
顺套与逆套:顺套与逆套都是套利交易衍生出来的,套利交易又称“套息交易”,它在股票市场中很受重视,它对于稳定及繁荣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套利交易在股票市场中以稳扎稳打著称,因为它买进与卖出的种类和数量早已扎平而进出价格也同时决定,在交割时又是现金交易,没有丝毫风险,而且可以得到交割价格的差额。一般说来,顺套是指买进当日交割的某种股票,就市场行情又例行交割脱手。因为例行交割通常较当日市场价格高。在这一转手之间便可以赚取收回本金之外的利润。而“逆套”则正好相反,它是先卖出当日交割的某种股票,同时买进同一种股票进行例行交割,到期收回股票,这样便可以从中获取利润了。
金融术语:套头销售(HEDGEDTENDER)
指为防止因将全部股票上市,出现最终未被市场吸收而导致股票价格下跌的情况发生,将全部股票进行卖交易(sellingshert)。例如,当ABC股票按每股40美元出售时,ABC公司或愿接管ABC公司的另一家公司宣布按每股52美元的惠购发盘(TENDEROFFER)价收购ABC股票,则ABC股票的市场价格将逐步上涨,并接近52美元的惠顾发盘价。同时,市场上的投资人 希望按美股52美元的价格出售2000股,他将提供2000股股票,但不保证全部股票被市场吸收(购买)。假设不被吸收的部分为待售股票的一半(1000股),投资人为保证全部股票均按52美元的价格出售,则将其中的许多股进行卖空交易。若投资人的预测准确,仅仅只有1000股被市场吸收,当惠顾发盘结束,ABC股票市场价格开始下跌时,该投资人可按52美元或接近52美元的价格出售 2000股股票。即一半通过市场发售,另一半通过卖空交易完成。
资产融资(ASSETFINANCING)
指放弃特定资产的已有利息,将这些资产转换成经营资金的融资活动。当大多数银行联合组成商业融资公司。专致力于向那些不适用传统季节的公司提供融资需要时,该术语常被商业融资这一术语所代替。尽管资产融资的最流行方式是以应收帐款作保证的各种贷款,但存款贷款(INVENTORYLOANS)也很普遍,而且考虑高通货膨胀率因素,以市场价值为依据的各种二级抵押贷款如今也日益盛行起来。
指数期权(indexoptions)
包括股票指数 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进行股票指数期权交易的交易所。宽指数涉及相当广泛围的公司和行业的股票,窄指数则只由一个行业或经济中某一部分的股票组成。窄指数则只由一个行业或者经济中某一部分的股票组成。股票指数期权允许投资人按特定的市场或行业集团进行股票交易,不必逐一购买全部股票。
内在价值(INTRINSICVALUE)
此概念有两个含义 。
在财务分析方面,指将数据输入某种估价理论公式或模型而得出的估价价值,结果应与即期市场价格一致。
在期权方面,指期权合同交割价(EXERCISEPRICE)或约定价与相应证券市场价之间的价差。例如:若某买入期权的约定价格为每股53美元而购买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55美元,则该期权具有内在价值2美元:或者在卖出期权情况下,若约定价格为每股55美元而相应股票的市场价格为53美元,则该期权的内在价值也为2美元。赚头(ATTHEMONEY)期权或亏头(OUTOFTHEMONEY)期权无内在价值。
无费用期权(ZEROCOSTCYLINDEROPTION)
是同时买入及卖出一个期权,目的是从卖出期权的收益抵消买入期权所需付出的费用,达到在无需支付费用的情形下,获得了汇价波动的上下限保证。
举例来说:有一笔一个月后到期的马克存款的客户由于担心美元兑马克的汇价会上升,就可以向施罗德银行购入一个“售出马克”的期权,定价为1,4200而同时 卖出一个“买进马克”的期权给施罗德银行,定价为1,3800而这两个期权的定价将会互相抵消,因此客户不需要付出任何费用,但获得一个可将其马克在1,3800—1,4200之间兑回美元的保证。
注册日(DATEOFRECORD)
指为取得分红资格,股东必须登记正式拥有股票的日期。例如某公司董事会在11月1日宣布将于12月1日宣布分配给11月15日注册股东的红利,则注册日之后的股票无红利,也称为登记日。
普通股率(COMMONSTOCKRATIO)
指由普通股代表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百分比。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该比例越高,说明公司在倒闭清偿(LIQUIDATON)时安全性较大。从投资人角度看,高比意味着缺少杠杆力(leverage)。这一比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公司收益的稳定。作为一般规则,当某行业公司的普通股比率低于30%时,无论在好的状况下或坏的状况下,分析人员都要检查该公司收入的稳定程度和固定费用支出范围。
支出率
指公司以红利形式支付给股东的利润在总利润中所占的百分率。发展迅速的新兴公司一般把其收益的大部分再投资于公司的运营资本中,它通常不支付红利。与其他的实业公司相比,受管制的电力、天然气和电话电报等公用事业公司历史上一直是以红利形式将其稳定收入的较大部分分配给股东。它们通过支付大额红利来吸引希望得到高收益的投资者通过发行新证券来融通其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D. 股票——“熊市”和“牛市”的由来
查得我好辛苦!!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股票市场上有“熊市”和“牛市”之说,前者表示“空头市场”,而后者是“行情看涨的市场”。那么为什么要用这两种动物来代表两种不同性质的市场呢?
在证券交易中,bear的意思是“卖空者,做空头者,抛售股票或期货希望造成价格下跌的人”;bull 的意思是“买进股票等待价格上涨以图谋利者;哄抬证券价格的人”。
英语中有句谚语Don't sell the bearskin before the bear was caught(不要在抓住熊之前就把熊皮卖掉), 这正和人们在“熊市”的卖空头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此外,从熊和公牛的习性分析,公牛更有蛮劲,更有攻击性;虽然熊也十分强壮,但和见人就顶的公牛比起来,它们善于沉思,并且易于撤退。
E. 股价为什么要有成交量作支撑
一、关于量?
量之要,其一在势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涨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种形态
因为市场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控盘主力常常利用广大散户对技术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种指标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观的要素之一。
1.市场分歧促成成交。所谓成交,当然是有买有卖才会达成,光有买或光有卖绝对达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会成交。
2.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意见十分一致。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市场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二是,市场人士都对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 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十分认同,下跌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上涨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买进,坐等获利,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3.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在一部分人坚决看空后市时,另一部分人却对后市坚决看好,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 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有很大的虚假成份,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 4.堆量。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
5.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没了后音,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三、市场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
1.确认当前价格运行趋势:市场上行或下探,其趋势可以用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进行确认。逆趋势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缩减或清淡成交量进行确认。
2.趋势呈现弱势的警告:如果市场成交量一直保持锐减,则警告目前趋势正开始弱化。尤其是市场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断的准确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应该值得怀疑。
3.区间突破的确认方法:市场失去运行趋势时即处于区间波动,创新高或新低即实现对区间的突破将伴随成交量的急剧增加。价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预示市场尚未真正改变当前运行区间,所以应多加谨慎
4.成交量催化股价涨跌 一只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该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当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资金对股票未来看好时,他们就会投入资金;当更多的人或资金不看好股票未来时,他们就会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引起价格下跌。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也就是说,不会所有的人对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坏。 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看法,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股票处于不同的价格区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数量会产生变化。比如市场上现在有100个人参与交易,某股价格在10元时可能有80个人看好,认为以后会出现更高的价格,而当这80个人都买进后,果真引起价格上升;股价到了30元时,起先买入的人中可能有30个人认为价格不会继续上升,因此会卖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个人可能改变了观点,认为价格还会上升,这时,价格产生了瞬间不平衡,卖出的有30人,买入的只有20人,则价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数会重新组合并决定下一步走势。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股票成交量越大,价格就越涨。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买入者,必然有一个相对应的卖出者,无论在任何价格,都是如此。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说明在这个区域人们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个人看涨,50个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则说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们对该股票毫不关心,比如5个人看涨,5个人看跌,90个人无动于衷或在观望。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说明越有吸引力,以后的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越大。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的价格压力和支撑区域。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说明该区域有很大的压力或支撑,趋势将在这里产生停顿或反转。
可以观察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域的方向。当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说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暂时的统一,如果是向上走,那价格倾向于上升;若向下走,则价格倾向于下跌。
可以观察成交量在不同价格区域的相对值大小,来判断趋势的健康性或持续性。随着某股票价格的上升,成交量应呈现阶梯性减弱,一般来说,股票相应的价格越高,感兴趣或敢于参与的人就相应越少。不过这一点,从成交额的角度来看,会更加简单扼要。
仅仅根据成交量,并不能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化,至少还要有价格来确认。成交量是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可能引起本质变动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个股或股指的上涨,必须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升量增加,则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个股或股指将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缩量上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个股或股指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
个股或大盘在大幅放量之后缩量阴跌,显然是坏事,显然预示着一轮跌势的展开。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00亿和217亿,之后量能再也无法放大,开始横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盘见顶后,大盘明显缩量,6月27日开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1514点,始于6月27日的此轮跌势共跌去700余点,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千万不能忘记,下跌初始阶段的股指是处于长期牛市之后的高位2200点之上!
与此完全相反的实例是,2002年3月8日和3月9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38亿和213亿,经缩量回落整理后,终于爆发了6·24行情。不可否认,6·24行情的爆发,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沪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预示着新一轮涨升即将开始,只不过停止国有股减持的重大利好大大加强了涨升的爆发力,但也大大缩短了行情的持续时间,急剧放大的成交量和场外资金的蜂拥而入使得资金面难以为继,结果导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的5个交易日,沪市成交1650多亿,然后大盘缩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创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1311点,此轮跌势共跌去400余点,持续时间超过半年。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下跌初始阶段股指是在创出2002年年内新高1748点之后,当时股指处于阶段性的高点,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2003年1月14日和1月15日成交量放大至235亿和217亿,共计452亿,表明多头开始大举入市,之后大盘开始缩量,但是股指不跌反涨,是典型的缩量上涨,这表示1月14日和1月15日入市抢筹的投资者并未出逃,筹码锁定良好,上档抛压较轻,所以缩量仍能上涨。与缩量下跌一样,缩量上涨一般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缩量下跌表示市场处于弱势,极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股指,下跌之后必然有放量大跌,这对于多方是极为不利的。反之,缩量上涨表示市场处于强势,较小的成交量就能推动股指上扬,之后必然会放量大涨,大盘如此,个股更是如此。缩量(或基本无量)上涨已经告诉我们,缩量不但能上涨,而且能大涨特涨!
成交量告诉拐点线索 (2)
成交量在魔山理论中的地位,从来就是辅助性的,它不能作为直接决策的依据,很多人认为我们有意冷落成交量指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魔山理论追求的是投机的效率,如果成交量的指标可以提高我们的投机效率,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放在我们的工具箱里呢?相反如果它不能给我们带来效率我们又何必应用它呢?
请看,这是成交量的表现,价格在跌到1311点时的表现,在它的前一日,成交和价格创出了新的低点,次日价格继续创新低的时候,成交却有所回升,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它来判断大盘出现了转折呢?相反当价格继续向上的时候成交却进一步萎缩,直到价格穿越了传统形态W底的颈线,成交才出现快速放大。
成交量具有先天的滞后性,不要相信量在价先的聒噪。必须明确一点,成交量是价格的“衍生物”,市场资金是对价格的追捧——竞买或者竞卖形成了价格的波动,而不是对成交量的追捧,因此,成交量首要的功效在于甄别市场的容量,和市场的流动性。除此以外,它对一些拐点的有效性的验证存在一些功效,但是这种功效到底有多大,我们还不能从根本上加以确定。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欣喜地看到了一些事实,这些事实带给了我们一些线索,但是乐观前面要加上谨慎二字。
在一个拐点出现的时候,那么这个拐点的基准日,倾向于成交量萎缩。我们通过对10年来一些重要的大盘的转折点的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屡屡出现,其概率在80%以上。
这种情况说明当拐点降临的时候,市场人气是极端低迷的,市场中大多数的人心怀绞痛,他们在这个时刻对市场形成了一致性的看法,这种悲观情绪在肆意的蔓延,在不断地打击着每一个参与者,而这些参与者在市场中的表现就是被动性“拒绝交易”,这就是成交低迷的原因。但是一旦市场出现了转机,人们的眼球就会立刻被吸引过来。没有准备的人会吃惊,会关注,会等等看。经验丰富的人,会立刻介入,而职业交易人则会全仓而动。这样价格便会持续上升,直到观望的人介入全仓退出,而留在图表上的则是放大的成交量和远离拐点的价格。
如何观察成交量 (3)
股市中有句老话:“技术指标千变万化,成交量才是实打实的买卖。”可以说,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市场某一时刻的技术形态最终的认同程度。下面,笔者就两种比较典型的情况作一些分析。
1、温和放量。这是指一只个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一样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这种放量形态,称作“量堆”。个股出现底部的“量堆”现象,一般就可以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一般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量上升,量缩时股价会适量调整。此类调整没有固定的时间模式,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所以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分批逢低买入,并在支持买进的理由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用来等待。需要注意的是,当股价温和放量上扬之后,其调整幅度不宜低于放量前期的低点,因为调整如果低过了主力建仓的成本区,至少说明市场的抛压还很大,后市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2、突放巨量。对此种走势的研判,应该分作几种不同的情况来对待。一般来说,上涨过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将很困难。而下跌过程中的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后市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的反弹可能就在眼前了。另一种情况是逆势放量,在市场一片喊空声之时放量上攻,造成了十分醒目的效果。这类个股往往只有一两天的行情,随后反而加速下跌,使许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进的投资者被套牢。
区分成交量形态 (4)
技术分析可以说就是对价格、成交量、时间三大要素进行的分析,而成交量分析则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但仍是最客观、最直接的市场要素之一。
1、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没有人买;二是看好后市,只有人买,没有人卖。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碰到下跌缩量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碰到上涨缩量则可坚决买进,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2、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相对于缩量来说,放量有很大的虚假成分,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因噎废食,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咬他一大口”。
3、堆量。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坚决退出,不要幻想再有巨利获取了。
4、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的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复归平静,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无论怎样,成交量只是影响市场的几大要素之一。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决不可把它分开来看,综合分析、综合判断,结果才会最准确。
均线 成交量结合看趋势 (5)
在技术分析领域里,移动平均线以它简洁明了的特点深受投资者的青睐。人们利用不同时期的移动平均线来指导操作,特别利用不同时期的移动平均线的排列来判断是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在西方国家一般认为股价线在200日移动平均线以上为牛市。反之,股价线在20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时为熊市),以便调整投资者的市场思维,实施不同的投资策略。而在选择买卖点时则运用“葛南维八法”。
移动平均线的优缺点
一、优点:运用移动平均线理论,在买卖交易时,可以界定风险程度,将亏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在行情趋势发动时,买卖交易的利润相当可观;移动平均线的组合可以判断行情的真正趋势。
二、缺陷:当行情牛皮盘整时,买卖信号过于频繁,投资者无所适从;移动平均线的最佳日数与组合,确定起来十分困难;仅靠移动平均线的买卖信号,无法给予投资者充足的信心,必须依靠其他技术指标的辅助。成交量、股价、均线共同作用
为了投资者在运用移动平均线时能够扬长避短,从而发现成交量、股价、均线三者的共同作用,总结出:股价突破、支撑和压力的有效性与均线的角度和成交量有关。根据这一理论,投资者可以较为有效地实施正确的买卖策略。突破:股价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成交量必须放大,特别是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时。如果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与股价的运行角度互反时,突破后的股价会有回抽的要求,当日成交量过大(当日成交量比前一日成交量放大3倍以上时),若当日收盘为中线特别是光头K线出现时,这种反抽会发生在次日或者第三日。例如,2001年10月23日沪深两市在暂停国有股减持消息的作用下,放量突破相反运行的5日均线,并当天收出光头中阳线,从而在次日才出现回抽,如果在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成交量减少或者持平(特别是股价无量突破相反运行的移动平均线时),这种突破往往是假的。
支撑:移动平均线能否对股价构成有效支撑,不仅要看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同时也要注意成交量的多寡。例如,移动平均线是向上运行而股价回落,这种移动平均线的支撑力度就大于走平或者回落的移动平均线,如果股价回落至移动平均线,发生支撑反弹时,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否则投资者可视这种支撑为无效支撑。例如:深成指在10月26日出现止跌走红,但是成交量则比前一日减少,说明这种支撑的可信度不高,投资者可不按传统的移动平均线的买卖技巧来进行。
压力:股指或者股价在下跌过程中出现的反弹,往往会遇上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这一压力的大小不仅与移动平均线的期数有关,同时还与移动平均线的角度及成交量有密切关系。在反弹行情中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与股价或者股价运行角度越大,相反的压力就越大,特别是无量上攻移动平均线,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上移动平均线对不同时期都有指导意义,只不过不同时期的均线的支撑压力不同而已。
千金难买“散兵坑” (6)
实战中通常是很难区别主力在洗盘还是出货,抛早了走了一条大鱼,抛晚了又后悔莫及,恰恰是因为有此区别,才有了种种看盘技巧。当然能够及时发现主力在洗盘是最好的,不过退一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不错,因为在刻意制造的空头陷阱构筑之后往往也容易成为个股介入的好时机,这就是千金难买价散兵坑。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散兵坑是非常安全的,因为炮弹不太可能再次炸在同一个弹坑内,前次炸出的弹坑往往成为老兵们的最佳躲藏之地。在量价研判中有成交量的散兵坑,这是指在筑底成功时成交量往往形成一个大坑,在弱如游丝的低迷后呈现出有序的放大。千金难买价散兵坑是指股价处于小幅震荡上行的慢牛趋势初期或中期,成交量有所放大、换手率也小幅增加,突然股价出现快速下挫,但这种下挫不会维持很久,在一至两天或一周左右的时间,股价便又重拾升势,再一次回到跳水前原有的上升趋势中,在图形上形成股价散兵坑形状,就如被炸弹炸出一般,而散兵坑出现之际将是十分难得的、千金也难买的买入时机。
这个在上升趋势途中出现的大坑,实质上就是主力在拉升之前凶悍的洗盘,此招一出,把坐在轿子里的大部分浮多都震下来。这是个非常有效而实用的空头陷阱,实战中也确实很难把它识别出来,因此这里不研究如何识别是否为空头陷阱,而是充分利用之成为个股的介入机会。其中有两个买点,一是在价散兵坑之内,但这是先知先觉与不知不觉,因为在股价刚刚有所企稳转强之际,任何风吹草动往往都会使人失去理智;二是在价散兵坑出现并已重返上升趋势中之际,这虽也失去了最低价买入的时机,但这却是最有效的,因为股价重返上升趋势使空头陷阱已被确认,"不买地价,不卖天价",甘蔗的中间段是最甜的,看到趋势的重新确立才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顺势操作的真谛。
实战中的注意事项:1、股价要处于慢牛趋势初期或中期时,最好已有10%以上的涨幅,说明了上涨趋势已初步确立;2、股价突然间无量下挫,止跌位置相对于股价的绝对涨幅不能超过50%,最好在0.382黄金分割回吐位之内,如比例过高,向上的爆发力往往会减弱;3、在短时间内又有能力恢复到原有的上升趋势中,最好在1周内完成,否则时间过长,散兵坑的爆发力往往会减弱;4、在股价回升时候,成交量应该有所放大,快速的回升往往预示着爆发力强大;5、重返上升趋势之际,就是介入的绝佳时机。
成交量温和放大的技术含义 (7)
成交量温和放大的直观特征就是量柱顶点的连线呈现平滑的反抛物线形上升,线路无剧烈的拐点。定量的水平应该在3%至5%换手左右方为可靠、温和放大的原因是随着吸筹的延续,外部筹码日益稀少,从而使股票价格逐步上升,但因为是主力有意识的吸纳,所以在其刻意调控之下,股价和成交量都被限制在一个温和变化的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场的关注。对“温和放量”的理解要注意三点:
一是不同位置的温和放量有着完全不同的技术意义,其中在相对低位和长期地量后出现的温和放量才是最有技术意义的。
二是温和放量有可能是长线主力的试探性建仓行为,所以虽然也许会在之后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但一般还是会走出回调洗盘的走势;也有可能是长线主力的试盘动作,会根据大盘运行的战略方向确定下一步是反手做空打压股价以在更低位置吸筹,或者在强烈的大盘做多背景下就此展开一轮拉高吸货的攻势。因此最好把温和放量作为寻找“黑马”的一个参考指标,寻低位介入。
三是温和放量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否则持续吸筹不容易控制股价也会引起市场注意。在不同时期参与市场的散户群体和散户心理也会有很大变化,所以一个实力主力介入个股的前期为了获取筹码,会采用多种操作手法,但温和放量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手法。这样,在一个长线庄股的走势中出现反复的温和放量也就不足为奇了。
巧用成交量的变化寻黑马 (8)
根据成交量的变化寻找黑马,是投资者首先注意到的。如果主力吸筹较为坚决,则涨时大幅放量、跌时急剧缩量将成为建仓阶段成交量变化的主旋律。尽管很多情况下,主力吸筹的动作会比较隐蔽,成交量变化的规律性并不明显,但也不是无踪可觅。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观察成交量均线。如果成交量在均线附近频繁震动,股价上涨时成交量超出均线较多,而股价下跌时成交量低于均线较多,则该股就应成为密切关注的对象。因为,这表明筹码正在连续不断地集中到主力手中。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从成交量的变化寻找“黑马”时,必须结合股价的变化进行分析。因为绝大部分股票中都有一些大户,他们的短线进出,同样会导致成交量出现波动,关键是要把这种随机买卖所造成的波动与主力有意吸纳造成的波动区分开来。我们知道,随机性波动不存在刻意打压股价的问题,成交量放出时股价容易出现跳跃式上升,而主力吸筹必然要压低买价,因此股价和成交量的上升有一定的连续性。依据这一原理,可以在成交量变化和股价涨跌之间建立某种联系,通过技术手段过滤掉那些股价跳跃式的成交量放大,了解真实的筹码集中情况。
成交量堆积是另一个重要的观察对象,它对于判断主力的建仓成本有着重要作用。除了刚上市的新股外,大部分股票都有一个密集成交区域,股价要突破该区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它也就成为主力重要的建仓区域,往往可以在此处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收集到大量筹码。所以,那些刚刚突破历史上重要套牢区,并且在以下区域内累积成交量创出历史新高的个股,就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它表明新介入主力的实力远胜于以往,其建仓成本亦较高,如果后市没有较大空间的话,大资金是不会轻易为场内资金解套的。
但如果累积成交量并不大,即所谓“轻松过顶”,则需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往往是原有主力所为,由于筹码已有大量积累,使得拉抬较为轻松。尽管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不能创出新高,但无疑主力的成本比表面看到的要低一些,因此,操作时需要更加重视风险控制,股市整体走势趋弱时尤其需要谨慎。
需要指出的是,在主力开始建仓后,某一区域的成交量越密集,则主力的建仓成本就越靠近这一区域,因为无论是真实买入还是主力对敲,均需耗费成本,密集成交区也就是主力最重要的成本区,累积成交量和换手率越高,则主力的筹码积累就越充分,而且往往实力也较强,此类股票一旦时机成熟,往往有可能一鸣惊人,成为一匹“超级大黑马”
怎样研判成交量的变化 (9)
股市中有句老话:“技术指标千变万化,成交量才是实打实的买卖。”可以说,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市场某一时刻的技术形态最终的认同程度。下面,笔者就两种比较典型的情况作一些分析。
1、温和放量。
2、突放巨量。
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主力资金在吸筹的时候,成交量并不一定要有多大,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底部多盘整一段时间就行。而主力要出货的时候,由于手中筹码太多,总得想方设法,设置各种各样的陷阱。因此应该全面考察该股长时间的运行轨迹,了解它所处的价位、量能水平和它的基本面之间的关系,摸清主力的活动规律及个股的后市潜力,通过综合分析来确定我们介入或出货的时机。
虽然技术分析的指标多达上百种,但归根到底,最基本的无非就是价格与成交量,其他指标无非就是这两个指标的变异或延伸。大家知道量价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价是果;量在先,价在后”,也就是说成交量是股价变动的内在动力,由此人们导出了多种量价关系的规则,用于指民具体的投资。但在实际中,人们会发现根据量价关系来进行具体买卖股票时,常常会出现失误,尤其是在根据成交量判断主力出货与洗盘方面,失误率更高,不是错把洗盘当出货,过早卖出,从而痛失获利良机,就是误将出货当洗盘,该出不出,结果是痛失出货良机。那么,在实际投资中如何根据成交量的变化,正确判断出主力的进出方向,或者说,如何根据成交量的变化,准确判断出主力是在出货还是洗盘呢?
般说来,当主力尚未准备拉抬股价时,股价的表现往往很沉闷,成交量的变化也很小,此时研究成交量没有实际意义,也不好断定主力的意图。但是,一旦主力放量拉升股价时,主力的行踪就会暴露,我们把这样的股票称为强庄股,此时研究成交量的变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此时,如果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主力的洗盘迹象,并果断介入,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非常理想的收益。实践证明,根据成交量变化的以下特征,可以对强庄股的主力是不是在洗盘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首先,由于主力的积极介入,原本沉闷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显放大推动下变得活跃起来,出现了价升量增的态势。然后,主力为了给以后的大幅拉升扫平障碍,不得不将短线获利盘强行洗去,这一洗盘行为在K线图上表现为阴阳相间的横盘震荡,同时,由于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资者出局,因此,股价的K线形态往往成明显的“头部形态”。
其次,在主力洗盘阶段,K线组合往往是大阴不断,并且收阴的次数多,且每次收阴时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好象主力正在大肆出货,
F. 股票疑问
1.中国的股票市场有的是钱,主要是来自社保,国家队,以及一些基金,私募等等。他们一样都是做投机,但是相对散户来说,把握还是很大的,因为他们有着比较灵通的消息面,在中国做股票关键的就是消息面
2.蒸发不是实际资金的损失。打个比方,原来你家的反之根据市场价格价值30万,由于地产低迷,市场房价下跌,你家的房子只有20万价值了,这个10万元的差值就是蒸发,但是没有人获利
3.股市就是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帮助公司融资,帮助公司的再发展的过程。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是没有利息的,但是可以得到分红,这就是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公司利用在股市上的融资,帮助公司发展,获取更多的利润,这一部分利润中一部分用于再生产,另外一部分就作为对投资者的回报。
成熟的股市,分红都是很高的,这样才能刺激投资者的投资兴趣,但是在国内,分红还是很少的,甚至连存银行都不如。主要的利润就是来自差价。由于国内的股市不成熟,这种投资的方式还是存在风险的。比如公司连续亏损就面临退市,那么你的投资就那不回来了。另外要是股价跌了,那么你也亏损了。所以做股票一定不要盲目,一定要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