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市历史
上交所成立于1990年12月9日,当时在上交所上市的企业有8家,有趣的是,8家上市公司中还有两家关联企业,上海飞乐股份和上海飞乐音响,俗称“大飞乐”和“小飞乐”。“大飞乐”要比“小飞乐”大得多,仅从员工规模看,一个约2,700人,另一个只有50人。“大飞乐”的总经理也是“小飞乐”的董事长,其“父子”关系不言而喻。事实上,“小飞乐”的发起单位之一便是“大飞乐”的前身“上海飞乐电声总厂”。但从市场化或股份制的资历而言,“小飞乐”成立于1984年,是最早的股份制企业之一,而“大飞乐”建立于1987年。更为重要的是,1986年,***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后者向***赠送了一枚纽交所徽章,凭它可以在纽交所自由进出。***回赠了一张“小飞乐”的股票,这就是“父以子贵”了。“小飞乐”1984年发售股票时,也未在媒体上刊登招股公告,只在当地市民报纸《新民晚报》上报道了一则创立大会的新闻。
“小飞乐”、爱使股份与另一家延中实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没有国家股,当时被称之为“集体企业”,俗称“街道企业”。延中实业据说是为安排失业(当时叫待业)人员而建。申华电工也没有国家股,但它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瞿建国是当时川沙县孙桥乡副乡长和工业公司总经理。
8家上市公司中,身份最高贵最富国企意味的是真空电子,1989年,它在全国最大的100家电子企业中销售额排名第十二,利税总额则是第二。真空电子在1991年6月的市值是8.6亿多元,占上海股市总市值的60%以上。不过,真空电子就像后来许许多多的大型国企上市公司那般,很少有投资者喜欢,但又无法忽视它。真空电子最有名的事件是其首任董事长薛文海公开扬言中小股东无足轻重,他虽道出了真实状况,但其粗鲁的态度简直无法让人接受。
8家上市公司有一个共同之处——每年都分红,而且股息率很高,这在此后许多年的大部分上市公司身上再也不会出现了,投资者们不得不以追求资本利得为目标。当年的股份公司在不能交易的情况下,也只能以股息来吸引人了。当然,所谓的高股息是和当时的高通胀背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大多都是18.75%,它正是当年一年定期储蓄存款的利息率。最高的股息率是22%,1989年由豫园商场和凤凰化工发放。
特区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在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挂牌企业有深发展、深万科、深安达、深金田和深原野。深发展尽管是一家股份制银行,但考虑到姗姗来迟的中国金融改革,它能上市,在15年前是件令人惊讶的事情,所以深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市场上的一颗明星。深万科当时还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地产公司,只是里面有一个聪明的企业家王石,他为了尽量摆脱控股国企“婆婆”的影响,利用深圳市委急于改革的心情,直接要求市委书记支持万科成为股份制公司。还有一家公司深原野也颇具典型,因为它是中国股市最早出局的玩家。
原野是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上市公司,在1987年成立的时候,国家股占了60%,港资占20%,还有两个个人股东各占10%,其中一个叫彭建东。但过了不到两年时间,原野只剩下了两个股东,一个是占5%股份的深圳国企,另一个是香港公司,占95%股份,背后的控制人便是彭建东。原野上市后,彭建东将股价炒高,然后套现。1992年7月7日,原野停牌,直到1994年1月才改名为“世纪星源”复牌。期间究竟发生了何事,当时没有对外披露,只是法院后来以挪用公司资金罪和侵占罪的名义将澳大利亚国籍的彭建东驱逐出境。
除了原野的中小股东之外,没有多少人对此深究和愤怒,也没有多少人想到原野这类上市公司会在今后泛滥成灾。
(二)不完善、不健全的证券公司
进入上交所后,我的主要工作是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的记者,顾名思义,这是交易所办的一份报纸。中国的许多改革的特色是“只做不说”,悄悄地干完,等大家发现,“生米已煮成熟饭”。国家对待交易所的态度也一样,不准主流媒体播报股市信息,可股市恰恰是最市场化的,没有公开的信息,这个市场一定会死掉。上交所索性自己办报,向广大投资者进行市场推广。
除了股市行情之外,可报道的信息十分有限。上市公司只有8家,而交易所的会员单位1990年时仅有26家,其中以信托投资公司为主,占了14家,证券公司仅有6家,还有就是城市信用合作社(我有两天调研完5家信用社营业部的经历)。上海的证券公司主要有3家——万国证券公司、申银证券公司和海通证券公司。申银证券背后的银行是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海通证券公司属于交通银行体系,万国证券则是一家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万国和申银等证券公司原始资本的积累离不开对国库券的套利。当时,中国各地市场因投资者市场意识不同,国库券价格差异很大,把黑龙江的80多元国库券弄到上海,就能卖到100多元。但当时没有什么电子化交易,国库券全是实物券,面额最大的才10元,2,000多万元的国库券总得需要装十几个麻袋、十几个箱子,租一节火车皮,配上多名经济警察和枪支押运回上海吧。有意思的是,个体投资者也在做同样的事,有个叫杨百万的人就是这样发家的。中国证券公司的经营水平一直不高,行为与一个散户或暴发户没有什么两样,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另外,当时的券商充分利用不对称的信息优势乃至违法获得先机来牟取暴利。万国证券的总裁管金生在1989年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处串门,看到了1988年国库券准备在一个星期以后上市的内部文件,赶紧以黑市价75元买进,一上市就是104元,大有斩获。万国证券的行动引来了其他证券公司的跟风,最后皆大欢喜。
很多年来,中国股民真正有多少人,一直是个谜,原因是为了操纵股市、提高认购和配售新股中奖率等原因,个人或投资机构收集了大量的非股民身份证,然后开户,俗称为“拖拉机”,结果把中国股民弄得面目全非。但在1991年夏天的3个月中,我很幸运地见到了几乎所有的上海股民(占了当时10万中国股民的绝大部分)。上交所为了无纸化交易,也为了消灭黑市,要求投资者本人必须来浦江饭店换取新的股票账户。交易所所有员工从下午到深夜12时加班加点工作,我的岗位是最后将账户递给客户。整整3个月,拿着小喇叭喊号的我看到了无数张脸,那是很真实的事情,不似后来,市场变得越来越玄虚了。
(三)市场的狂乱与挫折(“810”事件)、中国证监会的设立(1991年下半年-1992年)
1991年6月上海浦江饭店门外站着不少投资者,他们在议论着该不该买股票和买什么股票,我记得自己站在他们中间,太阳晒得有点吃不消。到了7月,大家已经没什么可以议论的了,因为市场每天单边上场,而且都涨停在0.5%的涨停板上。由于普遍惜售,像凤凰化工从前周成交的6,280股缩小到这周成交55股。每天空涨不是个办法,上交所在9月30日开始以成交量调控股价,如果当天成交量不到其可上市交易量的0.3%,当天就不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会有人作出些“贡献”,凑足成交量,然后股价继续向上。于是,出现了世界股市上难得一见的奇观,证券公司每天聚满人群,看着行情大屏幕,像久旱盼甘霖那般等待几股或十几股的成交量,最后积累成功,延中实业2,800股,真空电子1,500股,大飞乐400股,爱使电子85股,申华电工110股,小飞乐65股,豫园商场40股,凤凰化工2,140股,股价上涨,大家欣喜若狂,一齐鼓掌。它之所以给我们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以后的中国股市一直被“扩容”压力所困扰,也就是说,发行的股票总是多于市场中的资金,不会出现在股市中买不到股票的现象。但是,这个奇观还是预示了以后中国股市的宿命——荒诞的政策不断地扭曲市场,市场又时不时作出离奇极端的反应,让政策制定者恼羞成怒或焦虑万分,用更离奇的政策来束缚或刺激市场,然后市场奄奄一息或亢奋异常,接着政策又……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难理解,上交所成立一年后才出现了第一家新上市公司兴业房产。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一直不愿意让新公司上市,造成粥少僧多,供不应求。
那时的深圳市场又是另一番景象,深发展的扩股遭到股民的反对,1991年8月11日其股价曾狂跌41.6%,在证券公司前的一名妇女目睹此景当场晕倒。9月6日,深指已从全年最高点136.9点跌至最低点45.6点。当地政府一边实施2亿元资金秘密救市行动,一边采取取消涨跌停等多种市场化方法,终于使市场反转。
1992年年初,***南巡讲话,提到了上海作为改革开放龙头的重要性,也具体肯定了股票交易所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为中国股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当然,***的肯定是辩证的和谨慎的,一方面讲要大胆试,又说搞得不好就关)。3月,原来的上海市市委书记、上交所的创建者,当时已是国务院副总理的朱基公开称赞深圳市场比上海成功的报道,深深刺激了上交所的总经理尉文渊。他越过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直接向市委领导申请全面放开上海市场的股价,让市场自己说话,终于形成了股价天天小涨、最后变暴涨的局面。例如豫园商城的股价就从800多元/股上涨至10,500元/股(10年后,一些中国股市投资者高喊要创造第一个百元股的奇迹,却未考虑到豫园商城早就是万元股了。即使将百元1股拆细至1元1股,豫园商城也是中国第一个百元股票)。
深圳临近亚洲金融重镇香港,它所在的地域广东又得改革之先机,要比当时正欲改革起飞的上海,在市场意识方面成熟得多。如果不是出了“810”事件,上海股市在几年之内是很难超越深圳的。
1992年8月7日,深圳市宣布当年发行5亿股公众股,发售500万张抽签表,中签率为10%,每张抽签表可以购1,000股。在大牛市中,新股是市场的宠儿,如何公平公正地发行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由于每张身份证可花100元买一张抽签表,不仅全国各地大量的身份证寄往深圳,据说上百万外地人涌入了这个常住人口只有60万的城市,各售表机构门前提前3天就有人排队。到了8月9日早上,排队人数可能已达100万,当天晚上9时,500万张抽签表售完。未获得抽签表的人群目睹了种种不公正和fb行为后涌向市政府。午夜12时后,警察与示威者发生冲突,到处是石块、汽水瓶、催泪瓦斯、水炮、电棍,汽车、商店被烧被砸,混战持续了4个小时。事后调查,至少有10万张以上的抽签表被内部藏留私买,涉及金融系统干部职工4,000多人。
尽管事后朱基副总理认定“8.10”事件是“一次技术失控事件”,但深圳市市长郑良玉曾在公众面前泣不成声,他12月16日转任江西省副省长。随后,市委书记李灏被调回北京。
“8.10”事件触及了中央政府的底线。中国***人深知金融稳定事关政权安危,1948年旧上海金融市场的崩溃正是国民党垮台的直接原因之一。金融市场不能影响社会和政局的稳定,否则的话就必须关门。作为金融市场最活跃又最不稳定因素的股市能否做到这点,谁都没有把握。上交所开业时,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和上海分行行长龚浩成就对尉文渊说:“半年内不出问题就是胜利。”由此可想上上下下是多么的不确定。
因为“810”事件,深圳市场是够得上“关门”条件的,尽管深圳市场没有关门,却从此元气大伤,直到1996年才打起精神再度与上海竞争。“8.10”事件也引发了上海股市的暴跌,却没有让上交所循规蹈矩,他们反而趁着上海的改革开放大肆发展,直至1995年的“327”国债期货事件,才让上交所领略了什么叫“关门”。
“8.10”事件还有一个得益者是中国证监会,地方上的混乱给了北京集权的理由,于是,证监会于当年10月26日成立。
(四)本末倒置的市场营运和1994年的大暴跌(1992-1994年)
今天最能代表中国股市的量化指标是上证指数(上证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100点),它的最初发布日是1991年7月15日,以133点报收,到了年底的12月31日,已是292点。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开股价,上证指数从前一天的623点冲到1,334点,并在5月26日达到全年最高点1,429点。但由于这一年有30多只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长了3.88倍,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和资金面压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到393点,出现了上海股市的第一次“熊市”。但不久就反弹,在当年年底,上证指数收在780点上。
与上市公司激增同步的,是股票交易额的几十倍地放大,股票总成交金额247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30倍,市价总值558.4亿元,增长了317.98倍。上交所的会员单位也达到75家,比以前增加了49家,交易所场内的席位也从最初的25个扩大到1992年年底的500多个,到1994年则扩大到了3,000多个。
在这个扩张过程中,出现过上海市场交易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即营业部太少,投资者没有“跑道”可以买进卖出。为了获得营业部限量发放委托单,投资者开始通宵达旦地排队(让人感叹的是,十几年后的上海房市泡沫时,又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场景)。于是,上交所竟然在昔日的“跑狗场”——文化广场中搞了一个超大型的证券营业部,100多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在那儿设立临时拒台,接受股民的委托。有些紧张的是,1992年6月1日第一次开门时,没想到竟来了4万人,有关方面准备不足,只得临时关闭。6月9日,它才开始顺利运行,半年后的12月,这个违反规定开设的证券经营场所才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座位于过去的法租界、植有法国梧桐的陕西路永嘉路口的“文化广场”,后来成了鲜花集市,最近又要挪作它用了。很少人能将它和大型股票委托展销会联系在一起,这可能也是世界股市史上的一绝,可它确实充满了早期的市场精神,是不“规范”的早期中国股市的象征。
比起文化广场股票委托点形式上的不规范,影响到中国股市长远发展或者说让中国股市受到不良“路径依赖”的,是看似规范和名曰“规范意识”的文件和规定,它们非常在意股东与国家的关系,而不是从股东的权利来界定股票类型,从而衍生出许多看来富有“创造性”,但最终却被证明不是不可行就是成为市场发展障碍的东西。比如“国家股”、“法人股”与“个人股”,就是一些当时就有点矛盾、今天更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概念,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从市场中直接买来的股票是不是法人持有的股票呢?为什么它们就不是“法人股”呢?界定概念的混乱,直接导致了中国股市的结构性缺陷,股票被人为地划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当年的不流通,缘自于对所有制意识形态的考虑,不能让民间力量“私有化”公有企业,但由于“法人股”与“不流通股”划上了等号,结果后来很多民营企业的“法人股”也不能流通了。
有趣的是,只要不被称为“法人股”或“国家股”,就可以想办法变相流通。在1992年之前是没有“法人股”这个概念的,只有所谓的“单位股”,这在上海市场的“老八股”当年的报表中出现过,后来有许多就化为流通股了,否则今天北大方正(当年的“延中实业”)和华晨集团(当年的“申华电工”)就不可能是全流通的股票了。
我还有好多,太长了,自己去网上找一下吧!
,
❷ 免费的记账软件有哪些
1、鲨鱼记账
鲨鱼记账是一款十分便捷的生活记账APP,适用于生活中各个方面。它的操作流程十分简单,3秒记账和图表消费趋势分析可以为你提供最快速的记账体验。
它的优势在于:
快速记账:3秒钟完成记账,widget记账更快捷。
消费趋势:饼状图表可选择按年/月/周记录收支明细,直观反映消费情况。
快速进入:无需注册账号,通过3D Touch和Siri等直接进入记账页面。
徽章奖励:让你坚持每天记账。
2、DailyCost
DailyCost是一款精致又简约的记账应用,拥有方便的分类记录、人性化的记录模式。主界面显示一天的全部开销,顶部的Timeline可以显示一周的消费波动。
用户体验:模拟购物小票的交互模式充满了设计感,长按某项删除的方式也十分便捷,还有多款个性笔记供选择。
记录模式:点击小猪可切换开销/收入模式,还有人性化的内置计算器。
分类记录:纸条向下滑动新增开销/收入,左右滑动切换记账分类,有许多分类选择也可一自定义分类,其中分类中的App Store这一项是个亮点。
3、随手记账
"颜值高,功能全。记账可以放备注也可以放照片,预算功能也够用。月初设置预算月末提供报表标记一下冲动消费,每月的财务情况变得越来越健康了。"
随手记作为一个老牌记账类APP,它的功能十分强大而且齐全,采用了很多比如购物、旅游等的生活场景化的设计,让你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方便记账。
它还可以辅助设置预算,能够控制冲动消费不乱花钱。
此外,支持多人记账的也是其亮点之一。通过“账房先生”建立一个多人芦弊记账账本,就可以和你的恋人、家人或是朋友一起记账啦!
4、圈子账本
圈子账本,一个特立独行的账本,主打的AA记账功能。在组织一个多人活动时,你可以通过「预付经费」把成员交给组织者的款项记录下来宴哗顷,以供后续使用。
此外,圈子账本还贴心的设计了微信小程序记账。
通过微信小程序就可以把你们聚会的 AA 账本分享给你的好友。
5、Spendee Budget
作为一款小清新的个人资产收支管理类软件,Spendee很好贯彻了这样一句话——“see where your money goes”
Spendee设计采用了扁平化的风格,界面整洁清晰,色彩丰富且有格调。只需简单的输入数字,浏览图表,就能看到你的收支情况分析。
其次,Spendee特殊的数据分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使用习惯的不同来透彻分析收入支出情况。它还会给你一些智能建议,晌陆让你最有效的利用你的每一笔钱。
❸ 炒股,实际操作与思想总是背离,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克服
我的回答区分二种类型人提出这个问题,再分别给出相应回答。有兴趣的可以继续往下看。
一、如果是有一定的资金专业人士组成的机构问这个问题。我给的答案是,这个团队要重组。说白了,你是属于股市的主力之一,出现了实际操作与思想总是背离情况,说明你们的团队存在很大问题,问题到了必须重组才能继续生存的地步,所以,给出重组团队的建议。
二、如果是一般老百姓问这个问题,说白了,是散户发出实际操作与思想总是背离的提问,我分别建议如下。
个人观点,错误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讲究人的言行一致,追求事物的完美。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出现言行不一致的情况,如炒股,实际操作与思想总是背离。 做事要成功,做到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至关重要。通俗易懂的说,就是做人做事,要说话算数,言出必行,才能做好人办好事。说一套做一套,虽然不能一定说这个人的品质有什么问题,但至少可以说明这个人自我约束能力差,没有计划纪律性。 炒股,是一项风险投资的系统性操作,必须要对操作作出周密的计划,投资者进入股市也深知这个道理,买股票前说的头头是道,但一遇到大的调整波动,人就失去了理智,忘记了当初说的话,情绪化主导,实际操作与思想完全背离,导致亏损严重。要改变自己的言行不一致习惯,必须要根本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惧,用制度和纪律来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才能在股市求得生存。
有个朋友做股票特别 搞笑 ,买股票之前,都会给我吹嘘一番他买的这只股票,基本面,技术指标,主力控盘,等等很多方面。要证明这只股票有多好,他准备买入。
别说,朋友不管分析还是眼光都挺独到,股票绝大部分后续也会出现大涨。
但他选的股票也有个毛病,启动周期很长,股票是好股票,底部也确实是底部,但就是墨迹。
几个月启动很常见,长的一两年都有,而且持有都不会怎么亏损的毕竟底部的股票。
每次他给我说的股票大涨之后我就会问他战果,他都支支吾吾。
我寻思,赚钱了还藏着掖着的,就笑话他。
他说不是,有的股票的确买入了,但绝大部分没有拿住,还有大部分根本没有买入。
我说,那你成天给我分析得头头是道,发誓要挣大钱,你咋就买了拿不住?股票不错,看好还不下手?
他说,想和操作是两码事。当你看好买入,一周两周觉得无所谓,一个月就会有点慌,两个月就开始怀疑自己,三四个月开始否定自己,时间再长就受不了,开始减仓做其他股票,最后陷入死循环。
差不多卖光的时候就开始上涨,要么没有票要么轻仓。
我说,你不是都知道拿住就行,那干嘛卖呢?
他说,想的和操作经常脱节,想着长线持有,看着就生气,忍不住卖。
之后他选的股票卖出大部分之后我就开始买入,当然都是经过甄别,也都是轻仓玩玩。结果都是赚钱的。
他总说我介入时间好。
而我告诉他,你的最大问题是,想买到靠近底点,你也确实买在底点附近,很难亏损,但底点附近有个特点,底点到启动的时间会比较长,三五个月算短的,三五年都会出现。
这个途中持股心理斗争其实很剧烈。一不小心就会做出错误的操作。
你太在意买入价格,而忽视了时间价值。
其实底部是个区间,不一定非得靠近最低点买入,启动了的确成本会高一些,但大大的节约了时间,你做一只别人做3-4只,就为了几个点,十个点划算不?
你的选股是长线思维,选出的股票是长线股票,但是你总是当中线来做,甚至有的当短线。
选股思路和操作的思路不匹配,这样很难大幅盈利。
要么按之前的选股方法,选了做长线,风险小,时间长一些。
要么切换到中线和短线的选股方法,这需要从新去学习了解,但买卖周期不用变动。
实际操作与思想背离的主要原因就是选股的逻辑和持股卖出的逻辑不匹配。
长线选股中短线操作,本来该赚钱没赚到。
中短线选股,需要避险的,却做成长线操作,最后被深套。
怎样去避免操作和思想的脱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股票的选择。
每只股票股性不同,位置不同适用的周期都不同。
比如周期股底部长线,启动后周期内中线,冲顶最多做个短线。
本来做中线做成长线会出现,盈利到不盈利,再到亏损。
中线做成短线,盈利很小。
短线做成中线长线,那必须等下一个周期来解套,那就是3-5年。
而很多强势股,伪强势股本来做短线,因为操作周期不明白,也会出现严重亏损。
所以判定股票适合做的时间周期,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一环。
2,操作习惯改不了就转变选股方向。
弄清楚个股以及这个阶段适合的持股周期,很多人操作习惯固定那么,就照着框子买鸭蛋,虽然方法笨了一些,但确实能找到合适自己做的股票。
而不是一直去做不适合自己的股票。
合适不一定赚大钱,但至少风险低,稳定。长期来看比想象中的高收益要高不少。
3,心态的调整。
从选股到远周期到对应自己的操作习惯。这三点做好之后,持股的心态必须要自信。
不管是短线,中线,长线。只要不破位那就是埋头持有,短线能拉多少是多少,中线不断的波段享受复利,长线底部介入,可以配合短线中线操作。
不断的把持仓成本降低下来,心态会越来越好。初期甚至亏损,有压力很正常,但是做个两三年还有压力那就是学的不够心里没底。
4,知错改错。
错了就是错了,没赚钱肯定是自己错了,错了就去找原因,找到原因才能改正。
很多人一个错误可以不断的犯,一个错误可以伴随五年十年。
不抱怨股票,每只股票都能赚钱。不抱怨行情,什么行情都有人赚钱,不抱怨市场,市场永远是对的,每天每时每刻都有机会。
炒股为什么总是会实际操作与思想背离,怎样克服?
首先,作为成功的投资者,既需要有过硬的技术,也要有成熟的心态,两者在不同风格投资者那里的比重可能有所不同,但是都是炒股赚钱、控制风险的前提。
其次,炒股的技术包括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市场信息解读和敏锐的嗅觉,这些或者是可以通过专业的书籍、材料来获取,或者可以通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形成规律,对所有人来说,这些技术的来源可能类似,但每个人最后运用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好比很多人会去买一款炒股软件,花着同样的钱、用着同样的功能,就是有人能用好、有人用不好。
再者说到心态,每个人的股市经历不同,对心态的锻炼、以及被市场洗礼后心态的成熟度也有所不同。简单一点,比如说有的连续成功后就会敢于下手,同样的方式选出的股票,在连续栽跟头后可能又会犹犹豫豫。时间一长,基本上都是人性的贪婪、恐惧、盲目等扭曲了自己崇尚的技术。
另外,在现有的交易规则下,有些想法可能也未必能按照自己所想去实现,我们只能去适应市场,市场不会因为一方力量而去改变的。如果说自己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总是跟想法背离,那么就得好好掂量下自己的执行力了,这说来说去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根本上就是心态,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股票的,如果自己控制不了又想做,那就只能通过其他途径了。
很多投资者在炒股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类现象就是,当原本自己看好的一只股票,在买入直接做足了充分的工作,通过各个方面来分析该股后期大概率会出现明显上涨的情况,但买入后的实际操作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当股价短暂出现明显回调后,就开始怀疑之前的分析是否存在问题,特别是公司是否还存在未知的雷没有爆出,总担心该股接下来会出现大幅度下跌的情况,而当自己选择卖出后,股价就开始的出现明显上涨的情况,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卖出, 所以我们该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看好的股票在操作过程中跟实际想法是一致的呢,下面我们来重点讲解下我再操盘过程中采用的方法。
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买入股票后,该股接下来的就一定会出现明显的上涨,所以我们即使有着最大把握的时候也不能保证自己买入后一定能够赚钱,所以在买入之前我们需要事先做好心里准备,当个股接下来出现下跌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处理,而买入之前我一般会做好几大分析:
第一,因为个股的上涨和下跌受到的因素较多 ,特别是庄家主力资金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再次就是市场行情波动也会对股价波动方向造成影响,在买入之前我们都会设定一个重要的补仓价格,该股是我后期长期好看的,并且在买入之前已经做出了充足的分析,唯一不确定的是个股是买入后直接上涨,还是短暂回调后才出现上涨,当我们本身在买入之前已经有着这个预期后,股价短期下跌也在我们预测的范围内,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操作策略来进行,接下来下跌选择补仓,主要该股的本身基本面不存在任何问题就行。
所以在买入之前已经设想过该股会出现下跌的情况,并且提前做好准备,下跌时候该如何操作,是补仓还是止损,止损后后期是否还存在买入的机会等,做到这样的基本上能够做到时间操作和思想会达成一致。
如果在做到实际操作跟想法一致,以下几种问题需要避免,不然很容易出现操作跟思路想违背的情况:
第一,不要全仓买入一只个股或者满仓操作 ,当个股出现大跌和市场出现明显下跌的时候,此时心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即使很好看后期的上涨,短暂的下跌也会把洗出去,刚买入时候控制仓位,等待回调可以选择加仓。
第二,不要道听途说买股票 ,在买股票的时候自己完全不好好分析,人家看好是人家的思路,而自己买入不做分析的话,很容易出现被洗出去的情况,比如各类分析都好看该股能够出现50%的上涨空间,而短期出现了10%的回调,你又不懂上涨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此时操作上很容易出现失误的情况。
第三,自己做好充足分析后,买入后不要再去怀疑 ,很多投资者买入股票后信心不足,到处问你和问他,而每个人分析的观点又不一致,此时自己持股的信心也会被动摇,出现实际操作和思想相违背的情况。
总结:希望实际操作和思想不出现相违背的情况,在买入之前做好各类情况的设想,做好充分准备,不因为短期的下跌而出现心态上的变化,再次不要全仓和满仓操作,不要道听途说和怀疑自己的分析的理由。
周末,一个股友给我发微信说,炒股为何这么难?本来心里一清二楚的,可到了盘中就糊涂了,总做不好股票。他说,这样的情况不是一两次,已经持续好几个月了,总是纠正不过来。有时候买得很好,可看着股价涨得好,就期望多涨一点再卖。有时候,明明知道要卖了,行动上却迟迟不动手。不知该怎么办,才能扭转这被动的局面?
我跟他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股票知识和技能与操盘动作无法合二为一,也就是操盘时做不到知行合一;
二是自身人性的弱点在操盘时跳出来干扰交易。
炒股光有知识和技能是不够,懂得再多,如果不能运用于实践,也是白搭。我见过炒股十多年的股民,说起股票来一套一套的,可实践操作时就笨手笨脚,最后黯然离开股市。知道是一回事,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知识和技能如果不能融入到操作中,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炒股牵涉到利益,自身人性的弱点会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市场是反人性的。主力会针对股民人性的弱点,制定策略引诱散户上钩,达到自己的操盘目的。
因而,如果不能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不能克制自身人性的弱点,做好股票就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那么,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和克制人性的弱点?
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了,我在文章中说过无数次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且仅有一个,当然如果你的毅力超于常人,或许可以做到用毅力克制自身人性的弱点。
这两个问题,我都遇到过。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下了不少的功夫,试过多种办法,都收效甚微。直到我领悟到用交易模式去做到知行合一,用执行力去严格执行交易模式,克制自身人性的弱点,才解决这两个问题。
千万不要过于高估自己的意志和毅力,牵涉到利益,遭遇众多人性弱点的围攻,意志和毅力这两个家伙寡不敌众,最终都以失败收场。
用交易模式和执行力去解决那两个烦人的问题吧,最终收获的会是股市赢家的徽章!
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拿不住,也就是赚钱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该拿多久,这个是因为你对公司的情况了解不深,你要做的就是分析清楚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未来预期,比如营收增速,利润增速能做到多少,市占率能否提升,今年有什么样的策略等等,对一家公司了解越深,你越能拿得住。
第二种是扛不住,也就是亏损的时候总是扛不住下跌,这个是因为亏损给人带来的感受是比较痛苦的,毕竟真金白银地在亏损,往往更容易受市场影响。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投入的本金占自己总资产的比例过大,基数足够大,所以一涨一跌你会这么在意。建议你适当降低投资本金,拿闲钱投资,这样会让你有更好的定力。
当然了,更有效的方式还是去更深入的了解公司。
你这种感觉,我有过完全相同的体验,知道后来,我改变了一个习惯,严重建议你阅读与思考。
成因分析 有太多的时候,我们在开市的时间盯盘过于紧张与精力集中,以至于忘记了其他时候脑子里面对股市“可参与的价值点”。
这种情况类似于,在冷静的时候(比如收市的时间),我们往往非常清楚自己的资金、自己的股市理念,适合参与什么样的股票、偏向于参与哪种行业与类型、应该怎样科学控制仓位,等等。
然后,开始的时间里,盘面的变化很多时候是很复杂+充满诱惑力的,甚至于有些“诱饵”就是主力故意在盘中制造出来的。
当你的盯盘过于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往往就背带入了主力营造的气氛中,从而很容易在大脑中产生一个又一个“非常值得参与的机会”。
那么这样的后果便是:大脑片面的思想管不住手,从而进行了“并非很完善”的操作行为。
股市收盘,晚间静坐电脑前回看盘面——特么竟然全是假象!
周而复始,次数一多,顿生迷茫!
如何克服 如果恰好,如果你确实是这个原因,那么这样吧
给自己制定几条原则:
1、选股与分析的主要精力放在收市后
有句交易界流行的话叫做“ 交易自己的计划、计划自己的交易 ”。
说的就是,开市时间的(新)操作,只建立在头一天或者已经制定好的交易计划上,杜绝“临时突发”的交易行为发生;同时,每个收市的时间,经过全面综合的分析之后,制定几条次日可进行的“交易计划”。
如此一来,就简单了,“持有交易计划”的前提下,次日盘面无论怎么动,只要不符合自己的“预设”,内心便可平静如水,甚至于采用“埋单”的形式,都不太需要盯盘……
长此以往,一直抱定“不参与意外情况自己看不懂的、思考不成熟的行情”便可做到“手脑一致”,再也不会出现脑子管不住手的情况。
2、养成自己的选股习惯,只在“化了功夫”的“自选股”里面动手
我们说,股市里面的品种太多了,你想高概率找到一个相对时间里“表现最突出的股”那个难度是很大的,同时,一只股票能有多少值得参与的因素,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翻阅资料与分析。
那么,这就更加决定了个人是很难选到(赚到)理论上应该赚到幅度最大的那个品种的。
那么有了这种心理基础,便可内心淡定很多:盘后的时间,尽力去寻找,实在是没有选中“领头羊”也无怨无悔,至少比盘中乱下单要稳健得多!
在这种“价值观确定”的理念坚持下,假以时日,你的自选股当中必然都是经过你精心分析之后,认为可参与度最高的品种。
那么股市里面我们要认识到“是金子总会发光”,轮动效应的原理也预示,凡是你认可的价值,其他实力资金方肯定也会认识到,只要不遇到“意外踩雷”的倒霉情况,你的坚持,必将带来不俗的回报!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我来回答一下。
知行合一是人生最高境界,不仅仅是在股市之中,只不过股市是放大人性弱点的最佳场所。忐忑,谨慎,高兴,激动,狂喜,幻想,妄想,懊恼,后悔,气愤,害怕,恐惧,贪婪,侥幸,失望,绝望等等人的一切情绪都会在股市短时间内让你尝试到,其他任何工作你都不会在相对短期内体会到这么情绪起伏。
当你经历过一次或者几次股市人生后,你会有感悟,有提高,开始认真学习,开有明显进步,操作能力见长,但好景不长,你会一次次的重复相同的错误,而每次冷静下来后,你有懊悔自己为什么这么愚蠢,怎么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无数次,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放心吧,下次你还是会犯这个错误,因为你是人,不是机器,做不到极端理性的冷酷无情!因为股票是反人性的!只有用超强的意志力长时间的反复残酷训练,才能达到知行合一,心手合一,人剑合一的三重境界,这需要时间和努力,也和你的悟性有关,但最终决定于你的性格和毅力,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赚钱的人永远是少数能付出辛苦、能艰苦训练、能去除心魔的坚毅之人!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这就是人的理性和人性弱点之间的博弈。
我总结出来解决方法的:纪律+计划!
计划就是人的理性做出的决定,也就是您所说的思想;而如果我们没有严格的纪律,则会使得实际操作与计划相悖!
背后的逻辑就在于人性的弱点:贪婪和恐惧。
大涨时贪婪,明知道涨了该卖出获利却贪得无厌,最后利润回吐;跌时恐惧,明知道该坚持坚持,却又跌的自己受不了,割肉在地板上。
当然,完善的系统还要加入合理的止损点,总是挺着大跌,怕割肉亏损也是不行的,这也是完善的系统需要精雕细琢的地方!
希望我的思想可以帮助到您!
❹ 中国第一只股票是怎么产生的
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约翰·凡尔霖后.这俗称“小飞乐”的股票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它让世界为之轰动。这“中国第一股”是怎样勇敢地横空出世的?�
“中国第一股”诞生�
“中国第一股”的发行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秦其斌。秦其斌1940年出生,复旦大学电子专业毕业.1984年任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厂长,这时的秦其斌年富力强、雄心勃勃,有知识懂技术又有管理经验。他不甘于仅仅为仪表系统的产品做配套,开始带领电声总厂开拓经营。当时,“音乐茶座”十分红火,他就大胆设
想,提出本厂生产的扬声器除了给电视机做配套,还可以做成音响。于是.就有了电声总厂下设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即“小飞乐”)的创新,有了以后“小飞乐”发行股票的故事。�
企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但资金从哪里来?�在这之前,秦其斌曾经参加过上海市长宁区工商联的一次集会,也结识了一些老工商业主,他们集资人股办企业的事启发了秦其斌。情急之下,秦其斌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即:一方面企业拿出一元钱,另一方面再向企业内部职工集资一元钱,这样,既解决资金问题,又能把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可谓一举两得的好事。�然而,有人说,搞股份制,这不是要
培养一批“食利阶层”吗?这不是蕴含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吗?�好在对于政治并不十分敏感的秦其斌也没有多想,他只是觉得党委已经通过了,厂里已经作了动员,这事就必须做。�
当“小飞乐”开始公芦桥开向社会发股票的时候,媒体报道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厂里电话响个不停,上门来访的也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一位素不相识的上海外贸学院的教授就给秦其斌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件,称赞说:“你是英雄,走了一条非常伟大的道路,勇气了不得!”�然而,相比之下,厂里职工对出资认购股份却有种种顾虑和质疑,、这迫使秦其斌更倾向于向社会公开发行。“小飞乐”最终把目光和希望投向了社会公众:50元一股,发行1万股。发行股票的那天.许多人早早来排队购买股票,人头攒动,真是盛况空前。�就这样,“小飞乐”实现了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零的突破。�分红是私分国有财产?�“小飞乐”召开成立大会之前,必须走一道必不可少的关键程序——去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孰料,却又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工商局工作人员用疑惑的口气问道:“你们是什么所有制的?”�秦其斌回答说:“我们是股份制的。”�工商局工作人员说:“股份制?所有制中没有股份制!”�当时工商部门登记的表格上只有三
种选择:国营、集体和私营。�秦其斌想,我们肯定不是国营的,也不是私营的,那就登记“集体”的吧。最后,他拿起笔来选择了“集体”这一隶属关系,解决了这一尴尬难题。但他没曾想,“集体”这一性质为后来第一次的分红带来了困扰和代价。�
经过了种种风波之后,1984年11月18目,“小飞乐”成立大会在锦江俱乐部隆重举行。�秦其斌虽然荣任“小颂带飞乐”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却是“零股东”。在当时的环境下,有的领导还特意嘱咐他:“你是党
员干部,你不能买股票,家属也不能买!”后来经过讨论,上级部门最终批准秦其斌购买一股股票。�
1986年初,“小飞乐”进行第一次分红。刚刚完成了操作,税务局稽查大队就查账审核。税务局稽查大队毫不客气地说野哗芦:“你们这是私分国有财产!”秦其斌握理力争:“我们不是国营的。”“集体的也是国家的!”稽查大队认为公积金公益金是不能私分到个人的。于是,秦其斌只好写检讨罚款。�但无论如何,秦其斌还是让“小飞乐”按照股份制的形态运作起来了,其历史性的价值不言而喻。�
邓小平赠送外宾“小飞乐”�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率领的美国证券代表团。其时,凡尔霖还给邓小平带来了两件特殊的礼物——美国证券交易所的证券样本和一枚可以自由通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徽章。�
股票,市场经济的象征,这在中国是被当作资本主义的专利长期弃之不用的。因而,邓小平能否接受这两件礼物.凡尔霖心中忐忑不安。�然而,凡尔霖过虑了。邓小平不仅高兴地收下了他的礼品,而且还将一张面额为人民币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股票回赠给凡尔霖。这张“小飞乐”股票成为第一张被外国人拥有的股票.凡尔霖先生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第一位外国
股东。�这一举动在当时及至后来都成为极具象征意义的历史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