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市盈率与股息收益率的关系
你好,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 Ratio,简称PE或P/E Ratio) ,也称本益比
“股价收益比率”或“市价盈利比率(简称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由股价除以年度每股盈余(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结果)。计算时,股价通常取最新收盘价,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计算,称为历史市盈率(Historical
P/E),若是按市场对今年及明年EPS的预估值计算,则称为未来市盈率或预估市盈率(prospective/forward/forecast
P/E)。计算预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预估值,一般采用市场平均预估(consensus
estimates),即追踪公司业绩的机构收集多位分析师的预测所得到的预估平均值或中值。
市盈率与股息收益率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市盈率的倒数就是当前的股票投资报酬率,即为股息收益率,市盈率越高,股息收益率越低。这显示了投资者购买高市盈率的股票带有较大的风险。投资者购买高市盈率股票的真正动机也许不是为了获得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而是期待股票市场价格继续上涨带来股票交易利润,这就可能引发股票市场上的价格泡沫。
比如说股价是10元/股,每股收益是1元,这个股票的市盈率PE相当于10,相当于你愿意付出多少呢,你买这个公司的价钱相当于付出这个公司每年盈利的倍数。比如说这个公司一年挣1个亿的净利润,那么你10倍的PE去买相当于你愿意花10个亿买这个公司。
PE这个指标他适用的行业,更适用于消费医药这种周期性不明显,产品是消费快消品,企业产业周期波动不强烈的行业。比如消费类的,喝茅台、牛奶、吃榨菜、火腿肠。这样的话今年吃多少明年吃多少,消费比较稳定,产品的价格波动也比较稳定,他适用于企业盈利比较稳定的行业和企业。他不适用于周期波动特别大的企业,比如说券商这种牛熊市波动特别大,或者有色商品价格波动特别大的。PE也不太适用于新兴产业类的公司,比如说你用PE去估10年前的腾讯或阿里巴巴,那你是估不出来他的估值的,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没有盈利,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成长性。所以PE更适用于什么、不适用于什么是有一定的应用局限的。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⑵ 股票pe多少合理
1、股票pe在14-20范围内是合理的。股票pe又称为股票市盈率,指的是在12个月的考察期内,股票的价格与每股收益之间的比值。在我国,股票pe主要被划分为四个区间:pe为0-13是低估,pe为14-20是正常合理,pe为21-28是高估,pe大于28是泡沫。所以pe越高的股票,其收益率是越小的,保障性和可靠性也较小。市盈率在计算时,股价通常取最新收盘价,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计算,称为历史市盈率;计算预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预估值,一般采用市场平均预估,即追踪公司业绩的机构收集多位分析师的预测所得到的预估平均值或中值。何谓合理的市盈率没有一定的准则。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
2、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在14-20之间为正常水平,当市盈率水平小于0 ,指该公司盈利为负;在0-13之间。,其价值被低估;在21-28之间,其价值被高估;大于28;较高的泡沫性。投资者在利用市盈率来判断个股时,需要注意的是,市盈率不是越低越好,低估至正常水平比较好;不同行业的市盈率一般都是不一样的,有些行业的市盈率普遍就比较高,不能单纯的从这个看去判断股票好坏;不同发展阶段,其市盈率也有所不同,比如个股当前市盈率比较低,但是它正处于衰退阶段,则投资者也不会看好它。
3、一般认为市盈率保持在20-30之间是正常的,在此范围外则说明被低估或者高估。但是市盈率这一指标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股票,市盈率主要适用于周期性较弱的企业,一般制造业、服务业等,但不适用亏损公司、周期性公司。此外,不同市场的市盈率水平也是不一样的,例如A股的市盈率水平就要高于港股美股,这主要取决于不同市场的经济环境。 在使用市盈率指标的时候,也不能从绝对的数字上去判断估值高低,我们将某一只个股与其历史上的市盈率做比较;此外,在使用市盈率这一指标的时候,我们应该将个股的市盈率与其同行的市盈率或者行业平均市盈率做比较,否则的话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