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米发展势头迅猛,成为“网红”手机品牌,而格力电器则是传统制造业的巨头,在空调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当年12月12日,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雷军与董明珠同台获奖,两人就企业发展模式展开辩论。
雷军提出五年之内小米营业额将超过格力,若超过,希望董明珠赔偿自己1元钱。董明珠则回应称1元钱不要提,要赌就赌10个亿。最终两人定下赌约:五年内如果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就要给雷军10个亿。
2018年赌约到期,格力电器营业总收入为2000.24亿元,小米集团全年营收为1749亿元,格力赢得了这场赌约。不过,董明珠之后表示赢得赌约的10亿元不要了。
到了2019年,小米营收达到2058亿元,而格力的营收为2005亿元,小米首次实现了年度反超。2024 年,小米集团实现总营收3659 亿元,同比增长 35%;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891.64 亿元,同比下降 7.26%,小米的营收约为格力的2倍。而2013 年赌约设立时,格力年营收1200.43 亿元,小米年营收265.83 亿元,格力的营收约为小米的4.5倍。
对于“雷·董赌约”,虽然董大姐赢在了数字上,但实际上却输给了时代:小米凭借“轻资产互联网生态模式”取得了董大姐想象不到的快速发展。
本来“雷·董赌约”是雷军提出的1元,但董大姐逞口舌之快,加了个0和亿,变成了10亿元。她敢于这样去赌,反映出了其当时的思维模式的缺陷:自身的傲慢与武断,对商业新形态、新模式的不屑,对客观规律的无视。套用查理·芒格的误判心理学,我将董大姐这种思维模式定义为“董大姐误判”。
由于自身的傲慢与武断,对新商业形态与新商业模式的不屑,还有对客观规律的无视,这种“董大姐误判”,在商业社会当中还有很多案例。比如柯达、雅虎、诺基亚等等。最新的案例,基金经理们扼腕叹息,错过泡泡玛特一年涨超11倍的市场机会。另外,刘强东在 2025年6月17日的分享会上提出“跨境电商模式不可持续”的观点,会不会是又一个鲜活的“董大姐误判”案例呢?
商业的本质是 “适应” 与 “进化”,任何忽视时代规律的傲慢,最终都会被市场以残酷的方式修正。
对于价值投资人来说,如何做到客观,避免落入“董大姐误判”陷阱,是需要保持警惕的必修课。
股票配资平台大全,线上开户的证券公司,中国股市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